北宋·杨业·陈家谷捐躯报国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北宋·杨业·陈家谷捐躯报国

北宋·杨业·陈家谷捐躯报国

出自————《名将传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北宋·杨业,契丹人原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契丹后,开始强盛(公元947年,阿保机子尧骨改国号辽,公元983年,又重称契丹)。五代后唐军阀石敬瑞,因为借了契丹的兵力,夺了后唐的政权,建立了后晋,做了皇帝,于公元936年就把幽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割让给契丹。此后,这些地区就沦为契丹的统治之下。幽云十六州的人民,渴望回到中原王朝的统治下;同时,由于古北口、居庸关、紫荆关等险要防地的丧失,河北平原无险可守,契丹经常派军队大规模南侵,烧杀抢掠,使中原一带的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人民,再接再励,英勇不屈,长期和入侵的契丹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杨业就是在这样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优秀军事将领。

         杨业初名重贵,又名继业。杨家世代为鱗州(今陕西神木一带)地方势力首领。父亲杨信在后汉时为麟州刺史。信死,由杨业的兄弟杨重训世袭,后以麟州降北汉,被任命为麟州防御使。杨业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养成了慷慨好义的性格,“善骑射,好田猎”;并从打猎实践中,领悟出一套“膺犬逐兔”的战术出来,巧妙地应用于对敌的战斗中。杨业青年时到了太原,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的部将,遂为太原人。后来,刘崇割据太原,建立北汉政权,杨业受刘崇赐姓名为刘继业,成了北汉政权的亲信将领,任建雄军(今山西代县)节度使,守卫北方边境。北汉虽投靠契丹,但契丹军仍经常扰边。杨业在与契丹军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所向克敌”,备受人民的赞扬,得到了“杨无敌”的称号。

         作为北汉政权亲信将领的杨业,为了维护北汉政权,曾费尽了气力。但他对北汉的投靠契丹,很不满意。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三月间,宋太祖赵匡胤第一次进攻北汉时,杨业也参加了保卫太原的战斗。但是,到了六月间,宋军围攻太原不下撤退,而去时,杨业认为契丹援军必大举抄掠,危害人民,就向当时的北汉主刘继元提出恳祈的请求,并自报奋勇去偷袭契丹的援军,企图获得马匹数万后,归附宋朝。这一请求,虽然没有被刘继元采纳,但从这一请求中可以窥见,杨业是为反对契丹的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解除人民的痛苦出发的。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下令征伐北汉,四月间他亲自到达太原城下,督军进攻。五月五日,太原城内矢尽援绝,刘继元开城门投降。但城内的居民,仍然继续抵抗宋军,杨业也同居民一道,坚持参加战斗。赵光义早就知道杨业是一员勇将,派人告诉刘继元,要他劝杨业放下武器归宋,刘继元派他的亲信见杨业,杨业放声大哭一场后,才解甲来见赵光义。赵光义嘉奖了一番,让他恢复杨姓,改名“业”,并立即授以左领军卫大将军名义。八月间,任命为郑州防御使。十一月间,由于杨业熟习边境情况,洞察敌情,又任命为知代州(今山西代县)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当时,潘美是三交都部署,驻扎三交寨(今山西太原古城村)。三交都部署相当于并州大都督、河东节度使。杨业任职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潘美就是他的上级。潘美害怕杨业的战功压倒自己,总是用尽心机来对付杨业。契丹兵来了,他将艰巨的任务,交给杨业;契丹兵被杨业击退,他却移花接木,把功劳归于自己;并经常添汕加醋地向赵光义诬报杨业。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契丹兵十万人来攻雁门关,潘美从正面堵挡,杨业却率领轻骑数百人,从西径(雁门关西侧)走羊肠曲折小道至雁门北口,从后面直捣敌人老巢,和潘美前后夹击。在这一仗中,杨业杀死契丹军大将一员,生擒大将一员,契丹军大败。从此以后,契丹军惧怕杨业的英勇,进犯时,只要望见杨家的旗帜,就尽量躲避而不敢交锋。他的威望提高,更引起了潘美的猜忌。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契丹耶律隆绪即帝位,年龄仅十二岁,由萧太后摄政(萧太后名绰,小字燕燕)。赵光义认为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失地的大好机会。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赵光义下令北伐,分三路进军:曹彬、崔彦进、米信出雄州(今河北雄县);田重进出飞狐(今山西探源);潘美、杨业出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在职务上潘美为云、应行营都部署,杨业为副,王侁、刘文裕为监军。

         宋朝进行的这次收复幽云十六州失地的战争,立即引起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支持和响应。当宋军向北推进的时候,边境的人民团结起来,自动袭击契丹兵,有的夜入敌营,斩取契丹官兵的首级。赵光义在边境上召募战士,边境上的人民踊跃应募,报名的人很多。契丹统治下的地方官吏,慑于人民群众的威力,宋军到后,有的开城门迎接,有的不战自溃。单以雁门关这一路来说,潘美、杨业从二月出兵,到四月间,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丐邑)、朔(今山西朔县)四州,已经全部收复。云、应、寰、朔四州是谁收复的呢?根据《辽史》的记载,应、寰、朔三州为杨业所收复,潘美只收复了一个云州。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五月,歧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战役,宋东路军大败,损失惨重。赵光义动摇了,下令撤军。契丹兵乘胜反攻,六月间,十万人马攻占寰州。赵光义又下令云、应、朔守军和人民,一律撤退关内,并由潘美、杨业派兵掩护退却。

         杨业为完成上述任务,估计到敌我力量很悬殊,对潘美说:“现在敌人的实力很强,应当暂避锋锐,不能冒险进攻”,首先必须分散敌军的注意力,并歼其部分精锐;然后,云、朔守军就利用两军激战的时机,迅速南撤。因此,杨业主张以进攻的姿态出兵应州。监军王侁却不同意,要杨业正面杀出,率兵直扑寰州,打击契丹兵。并进行人身攻击,诬赖杨业的持重是别具心肠。监军刘文裕也从旁附和。潘美嫉忌杨业,故一言不发,坐观成败。杨业为表明心迹,只好从石碣口出兵,向朔州进发。临行时,他和潘美约好,把坚强的步兵埋伏在陈家谷口(即朔方口陈家沟)的两侧,等他把契丹兵引诱到这里时,以步兵前后夹攻,给敌人以歼灭性的打击。

         杨业拂晓上阵,潘美、王侁率领部下兵列阵陈家谷口。王优派人在托逻台上瞭望,起初看到杨业十分得手,以为契丹兵败走。为了争功,王侁就引兵离开陈家谷口,上前接阵.潘美也随之上前,前进二十余里,又听到杨业失利,王侁仓皇逃走,潘美也引兵退却,撤离了陈家谷口。

         杨业奋战至天晚,果然把契丹兵引到陈家谷口,见谷场静悄悄的,无宋兵接应。这时敌人的气焰越发嚣张了。杨业只得率领剩下的百余勇士,再与契丹兵力战,在战斗中,他和部下都表现出“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的英雄气慨,最后他的部下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自己已带了几十处的创伤,还继续整持战斗,手刃敌军达几十个人,直到所乘马受重伤不能走动的时候,才被契丹兵俘虏。长子延玉战死。这一战就是戏曲上唱的“金沙滩大战”。

         根据《辽史》的记载,杨业被俘的地点是狼牙村(约今山西朔县狼儿村),日期是“七月丙子”,丙子是初九日。被俘后,杨业绝食三日,壮烈殉国,时年不过五十多岁。

         潘美和王侁向赵光义报告这事,却完全为自己辩护,歪曲事实,致使赵光义对杨业的殉国,态度很冷淡。后经杨业妻折太君(小说、戏曲等改为余太君)上书声辩,才得到优厚的抚恤。小说、戏曲描写潘美陷害杨业,和六郎吿御状等故爭,是有事实的影子,不是完全虚构的。

         北宋人对杨业的死就有评论,如苏辙在古北口杨无故庙诗(《栾城集》卷六十)中说: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苏澈以秦梁王肜逼周处和潘美逼杨业进行了维妙维肖的相比,可见北宋时,人们在表彰扬业的同时,对潘美也进行了鞭打。

         杨业由于有高度的爱国热忱,能奋不顾身抗击契丹的侵略,力图收复幽云失地,直至最后牺牲在战场上。他的这种爱国思想和英雄事迹,一直受到后世人的敬仰和传诵。

         另外,根据史书的记载,杨业有七个儿子,除长子延玉外,在历史上有事迹可考的是杨延昭,就是戏曲、小说中的杨六郎。杨延昭在今河北一带抗辽守边二十多年,因为智勇双全,常常打胜仗,契丹兵都怕他。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也是北宋的一位名将,曾先后防守陕西,河北等处,抗击西夏、契丹的进攻。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