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韩信·点将兵多多益善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西汉·韩信·点将兵多多益善

西汉·韩信·点将兵多多益善

出自————《名将传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有一次,汉高祖刘邦与淮阴侯韩信谈论将领们的才能,韩信对他们评论不一,都看不起,最后,刘邦问他:“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指挥十万兵马。”刘邦反问道:“那你呢?”韩信说:“臣是多多益善。”的确,韩信带兵越多越好,并不是什么自谀之辞,从历史记载看,他是一个很有组织才能,善于带兵的将领,是古代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生逢秦末汉初。这段时期,由于秦王朝的繁重徭役和赋税、岢暴的刑法,激起了各种社会矛盾,因而导致了秦王朝的覆灭。秦亡之后,天下方乱,已灭亡的诸侯复起,又一次出现了分裂的局面。在这一动乱纷争的角逐中,韩信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也为我国古代军事史增添了新内容。

        韩信少年时,家里很穷,经常连饭都吃不上,只得求食于人,人们都看不起他。当地有一个青年想侮辱他,就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只怕骨子里是胆小的。”并且当众羞辱他“你不怕死,就刺我,你若怕死,就从我胯裆底下钻过去!”韩信愤怒地瞪着眼,盯了他好久,心想我与他无怨无仇,何必刺死他呢?还是忍耐一些吧!终于低着身子,从他胯下钻了过去,趴在地上。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个胆小鬼。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捍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这时,刘邦在沛县(今江苏沛县),项梁、项羽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响应。当项梁渡过淮河北上,到达淮阴时,韩信却佩着剑勇敢地去投军,项梁战死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做一个小军官,他几次给项羽出谋献策,都没有被采用。当刘邦入汉中后,韩信离楚归汉,也没有被刘邦赏识,只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官。一次,韩信犯军法当斩,同伙的十三人都已斩了,轮到韩信,他毫不畏惧,抬头仰视,恰好看见刘邦的部将滕公夏侯婴,说:“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见他出言豪壮,身材魁武,救了他。经过交谈,才知道他果然不凡,非常高兴,便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刘邦的丞相萧何与韩信作了几次长谈,也十分器重他的才干。但刘邦仍然没有重用他。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刘邦为汉王,王巴蜀(今四川一部分)、汉中四十一县,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又立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分别封在关中,号称三秦,以堵塞刘邦东进的道路。刘邦率领几万人马向南郑进军,在去南郑的路上,由于诸将及士兵们渴望东归,逃亡的很多。韩信认为在刘邦手下得不到重用,也逃跑了。当时,身为汉王丞相的萧何,听说韩信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打个招呼,就急急忙忙乘着月夜,亲自去追赶韩信,这就是史载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何认为韩信有大将之才,是个少有的杰出人物。他建议刘邦,如果要想夺取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下令选择良日,亲自斋戒,在广场设置高坛,拜韩信为大将。刘邦亲自向他请教争天下的大计,韩信全面分析了楚汉之争的客观形势,指出:“当今争夺天下的对手是项羽,现在项羽虽然在许多方面处于优势,但他政治上不得人心,最后必然失败。你只要与项羽反其道而行之,实行收揽民心的政策,必然会取得最后胜利。韩信又建议刘邦在进军策略上,要先定三秦,后图项羽。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领兵东进,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平定三秦。前205年,刘邦出函谷关,很快攻占了魏王豹的封地,魏王投降。这年四月,项羽率军去讨伐齐地起兵反楚的齐王田荣,刘邦趁机攻占项羽的都城影城。项羽立即回师,以三万精兵打败了刘邦纠集的五十多万军队,刘邦狼狈而逃,队伍也溃散了。韩信重新把溃散的士兵收集起来,与刘邦在荥阳会师,在京县、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打败了楚军,阻止了项羽的西进。

        这时候,原来已经投降了刘邦的魏王豹背叛刘邦投靠项羽,刘邦遣谋士郦食其,去说魏降汉,被拒绝。刘邦决定以武力收服。公元前205年八月,刘邦任俞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打魏国。魏王采取坚守政策,在黄河东岸聚集大量兵力把守,又封锁了渡河的关口临晋关(在黄河西岸)。韩信采用疑兵计,故意把船只排列在临晋关一线,作跃跃欲渡之状。而却把主力部队埋伏在临晋上游的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乘魏兵把注意力集中在临晋的机会,用木瓮浮水偷偷渡过黄河,迁回到魏军的后面,袭取了魏的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活捉了魏王豹,灭亡了魏国,改魏地为汉的河东郡。

        公元前204年,刘邦、韩信、张耳率领几万部队去攻打赵国。当时赵王赵歇和统帅陈佘结集了近二十万人抵抗,敢强我弱、力量悬殊。在战争刚开始时,韩信一方面调遺轻骑两千人,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出发,到赵军大营附近埋伏,并吩咐他们趁赵军出营追击汉军的机会,进入赵营,将赵军的旗帜完全拔掉,换上汉军的红旗。另一方面派遭一万人出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县东北的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好阵势。赵军望见汉军肯水列阵,无路可以退兵,都讥笑韩信根本不懂得兵法。战斗一开始,两军接战互相奋勇厮杀,汉军假装败退,把军旗战鼓抛弃满地。赵军连守营的土兵都出营追击,得意忘形,只顾争拾地上的战利品。汉军退到河边,无路可退,反身再战,勇猛无比,赵军不能取胜,打算收兵:回营。不料这时预先埋伏在赵营周围的那二千骑兵,已经把赵军的旗帜完全换成了汉军的旗帜,赵军大惊,以为汉已破赵,纷纷丢甲弃戈逃窜。于是汉军两面夹攻,大败赵军,阵前斩赵军主帅陈余,活捉了赵王歇,取得了巨犬的胜利。

        祝贺胜利时,韩信的部下问他:“为什么不依兵法,背水为阵,反而取得胜利?”韩信回答说:“背水为阵在兵法上也是有的,只是你们没有仔细研究罢了。兵书上不是说‘陷之于死地而后死战得生,置之于危亡之地而后苦战得存’么?我之所以要背水列阵,就是按照这个道理。我韩信平常对士兵们抚慰体恤和训练很不够,就好象驱赶着没有训练的市民去打仗一样,这种形势非置士兵们于绝地,使人人都自动作战不可,假如把他们放在有活路的生地,那就都逃跑了,难道还能用他们作战么!”将士们听了都认为说得很有道理,非常佩服韩信的军事才能。

        公元前203年,韩信自赵引兵东向,攻打齐国,十月装击了齐的历下(今山东济南市)部队,接着就打到齐的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齐王田广撤退到高密(今山东高密),派使者到楚求援。项羽派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救齐。两军成于潍水(今山东潍水)之上。韩信连夜令士兵做了一万多个口袋,裴满了沙子,堵住潍水上流,然后带领一半部队渡过潍水,向楚罕发起攻击,假装打不胜,又把部队撇回来。龙且果然高兴的说:“我本来就知道韩信胆小。”于是渡潍水追击韩信,待楚军渡至中流时,韩信令士兵撤去堵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下,楚军大半被淹死。这时,韩信发起猛烈地攻击,杀龙且。在河东面没有米得及渡河的龙且部队就四处逃走,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一直追到城阳(今山东莒县),俘虏了楚军的全部兵卒,大获全胜。

        韩信斩龙且,一举消灭齐楚联军二十余万,被刘邦封为齐王。这时项羽派武涉去作说客,劝韩信肯弃刘邦,三分天下,韩信表示绝对忠诚于刘邦,“虽死不易”。接着齐人蒯通又劝他独树一帜,自立为国,韩信认为刘邦对他甚厚,决不可以“向利背义”,婉言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公元前202年,刘邦用张良之计召韩信会师击楚,韩信领兵到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与刘邦会师。在这次大会战中,刘邦采用了韩信的计谋,设下十面埋伏,各路大军把项羽楚军团团包围在垓下,韩信统帅三十万大军,独挡正面。经过一场激烈的大战,楚军惨败。项羽突围后,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了。这一年刘邦登位做了皇帝,国号汉,史称汉高祖。

        韩信帮助刘邦打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朗。他战功赫赫,威名显著,连刘邦也不得不承认“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并誉韩信为汉初三杰(张良、萧何)之一。但由于韩信居功骄傲,又未能处理好君臣关系,致使高祖对他疑虑、嫉恨,即皇位后,马上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公元前201年,有人诬告韩信谋反,高祖并没有认真调查,就用陈平之计,以巡狩为名,会诸侯于陈(今河南淮阳),乘机令武士把韩信抓起来,载在后面随行的车子里。当时,韩信感慨地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平定,我当然要遭烹了。”到洛阳后,因无确切证据,才把韩信释放,降为淮阴侯。以后韩信日夜怨恨,常常问闷不乐,并企图联合陈稀谋反。公元前196年,高祖亲自去征讨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谋反的陈希同时丞相萧何协助吕后在京城逮捕了韩信,在长乐宫(汉宫)中将他斩首,并诛杀了他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韩信的悲局,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残杀,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被杀而否定他在帮助刘邦实现统一过程中的历史功绩。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