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隋朝
主编:廖德清 等
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三章
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
第一节
隋朝
一、历史概况
公元581年至618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隋朝时代。隋朝共三帝,历时三十七年。
北周末年狂暴的周宣帝死去,其子静帝年幼,杨坚在关陇门阀士族官僚和汉化鲜卑贵族的支持下,平定反对势力,夺取帝位,建立隋朝,又南下灭陈,统一全国。为了巩固隋朝统治,隋文帝在统一全国的前后,先后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改革措施,在政治上废除了北周根据《周礼》建立的复古官制,建立起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机构,同时还精简了地方行政机构;废除了过去由门阀士族把持用人大权的九品中正制,建立起由中央政府考试录用的科举制;另外,还制定刑律,减轻刑罚。在经济上,继续推行北魏、北周的均田制和租调制,把成丁年龄由十八延至二十一岁,每年服役期由-月减为二十天,调绸由一匹减为二丈,从而减轻农民赋役负担。同时又下令严查户口、实行输籍法,把士族豪门庇荫下的民户检查出来,使之成为国家编户,增加赋役收人。此外,还统-货币、度量衡和开通漕运、储粮建仓。在军事.上,推行和改革北周时的府兵制,下令“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府兵及其家属可在州县落籍,平时从事生产,实现了兵农的结合。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在当时起了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封建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而且对于后世、特别是对于唐代各项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①《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
隋朝的繁荣富强是极其短暂的。隋炀帝杨广为满足其奢侈腐化的生活和好大喜功的心理,滥用人力物力,大兴土木,营东都,建西苑,开运河.筑长城,修驰道,筑离宫,建别馆,每年都有数百万民工从事这些苦役。他巡游无度,经常携带数以万计的妃嫔采女和文武百官到各地巡游,曾三次乘坐龙船经运河巡游江南,所过之处,百姓倾家荡产;特别是三次征伐高丽,征发了三四百万农民当兵服役,使“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无休止的兵役徭役和沉重的赋税,逼迫百姓走投无路,出现了“人饥相食,邑落为圩”的悲惨景象。于是,广大农民奋起反抗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公元611年,王薄在山东长白山首先起义,农民军由小而大,逐渐发展形成以瓦岗、河北、江淮三支起义军为主力的农民军队伍,给予隋朝统治以沉重打击,使其陷于四分五裂,迅速灭亡。
二、军制和后勤体制
1、军制概况
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府兵制。隋文帝开皇十年下令改革府兵制,诏书说:“魏末丧乱,字县瓜分,役车岁动,未遑休息。兵士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与民同。军府统锁,宜依旧式①。”在此之前,府兵只有军籍,没有户籍,改革之后,府兵既有户籍,也保留军籍,并按均田制授予田宅,平时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农闲时则定期受军事训练,需要服役时则赴京营或外地服役,充当府兵。换言之,即改过去兵民分离为兵农结合。类似秦汉时期的兵农合一,有寓兵于农之意.这样,一则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减少人民负担,二则增加农村劳动人手,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京城的禁卫军和外地的边防军、地方驻军皆由府兵充任之。
当时驻防京城的禁卫军编制设有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共十二卫。左右卫,掌官掖禁御,都摄仗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统辖之。左右武卫府,无直阎以下成员,但领外军宿卫。左右武侯,掌车驾出,先驱后殿,昼夜巡察,执捕奸非,烽候道路,水草所置,巡狩师田,则掌其营禁.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统辖之。左右领,掌侍卫左右,供御兵仗。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二人统辖之。左右监门,各将军-一人,郎将二人,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左右领军,各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等官。
炀帝时曾改革军制,如《唐书·兵志》所说:“隋制十二卫;曰翊卫,日骁骑卫,曰武卫,日屯卫,曰御卫,曰候卫,为左右,皆有将军以分统诸府之兵。府有郎将、副郎将、坊主、团主,以相统治。又有骠骑、车骑二府,皆有将军。后更骠骑曰鹰扬郎将,车骑日副郎将。’地方驻军,则设置诸道总管统辖之。战时作战指挥,最高为行军元帅。元帅以下为总管。总管乃是独立作战单位的指挥者。
2、后勤体制
隋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南北分裂的乱局。它建立的各种制度,吸收南北方的长处,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隋书·文帝纪》。
隋朝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官僚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则是五省。其中内史省为决策机关。尚书省为执行机关,掌管军事后勤工作主要部门。尚书省设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省下又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等六曹,每曹设尚书一人。左仆射分管吏、礼、兵三部事务;右仆射负责度支、都官、工部方面事务的处理。
尚书省内直接掌管军事后勤工作的是兵部、工部、度支(民部)。兵部下属有:驾部郎,掌管车舆供应;库部郎,掌管器械装备供应。工部下属有:起部郎、左校暑令、右校署令,掌管土木营缮;虞部郎,掌管山泽、矿冶、测量;水部郎,掌管津、舟工;屯田郎,掌管屯田事宜;细作暑令,掌管各种轻重工业制造。度支(民部)下属有:度支郎,掌管国家及军队的财务;金部郎,掌管金库;仓部郎,掌管仓库。
除上属尚书省直辖的军事后勤机构外,还有太府寺、司农寺、卫尉寺、太仆寺等部门也负责部分军事后勤工作。太府寺下属有:左右藏署、黄藏署、甄官署、左右尚方署、司染署、内尚方署、掌冶署,负责掌理三库。司农寺下属有:太仓署、钩盾署、典农署、华林署、平准署、上林署、廪市署、导官署,掌管粮秣仓廪。卫尉寺下属有:公车署、武库署、守官署,负责官廷守卫和装备供应。太仆寺下属有:骅骝署、车府署、典牧署、乘黄署、龙厩署,负责掌管车舆马政。还有太医院,负责官廷、将帅的卫生健康,等等。
在尚书省直辖、统管的部门之外的还有都水台。都水台下设有使者、丞各二人,参军三十人,河堤谒者六十人,掌管船局、都水尉、诸津尉,负责管理内河水道的开通、漕运、造船等事务,是后勤运输.工作中的重要部门。
其他,如门下省的尚食局、尚药局,太常寺中设立的衣冠、太乐、廪牺等署,太医署设主药二人、医师二百人、药园师二人、医博士二人,按摩搏士二人,都算与军事后勤有关的部门和人员。军队中设有仓、骑、铠等后勤部门,其专职人员称参军、行参军,系部队中的后勤机构和后勤人员。
隋朝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国家,反映在军事后勤方面也是一样,是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后勤体制。例如:军事后勤的物资,都由中央建立若千个大型仓库,加以集中储存和管理,并立有输籍法,严格州县上缴财务,交接手续。在由各区域向中央集中的过程中,必先定其数量,造册登记,使州县官员不得留扣和散失。在运输过程中,先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集中以后,再分段向中央所设的仓库集中,并按输籍法,严格运输中的交接手续,防止耗散。集中统一.的军事后勤体制,为隋代南定江南,北击突厥,东征高丽,创造了极为有力的物质条件。
三、平时战时后勤保障
隋朝在军事后勤建设方面,创造性地采取了一些果断措施,使军费筹措、粮秣的储存、武器的制作、交能运输的兴建、各类仓库的设置等等,都有新的建树。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国富兵强,国防巩固的目标。
1、军费筹措
隋朝为了增加国家的收人,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一是实行均田制。男丁每人露田八十亩,女子四十亩,奴婢与良民同样分配,十八岁受田,六十六岁还田。另外男丁还可分 得桑田二十亩,为永业田,死亡不予退还,可传子孙。宅地三人一亩,亦为永业田。均田制的实行,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军费和军需物资的筹措提供了源地。
二是收赋税、征徭役。隋朝基本沿用北齐较轻的赋税制度,规定:男女三岁以下为黄,十岁以下为小,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丁受田纳课服役。六十为老,免课役。丁男夫妇为一床,课税粟三石,桑土调绢一匹,绵三两,麻土调布一端,麻三斤。单丁及仆隶半课。没有受田的人都免课。公元583年,隋文帝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负担兵役减少三年。又改徭役岁三十日为二十日,减调绢为二丈(原一匹,即四丈)。公元590年,令百姓年至五十,可纳庸免兵役。二十日合绢不过数丈,对年老体衰的人是一种宽政。
三是堵塞漏户赋役。自东汉以来,战乱相继,民户为逃避朝廷的课役,大量荫庇在大小士族的户下,以作为士族户下的私属。百室合户,千丁共籍。人口多纳税少。面对这种情况,“民部侍郎裴蘊,以民间版籍脱漏户口及诈注老小尚多,奏令貌阅(普查户口),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又许民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①。”(《隋书·列传第三十二》)这种效果十分有效。隋文帝开皇初年,全国只有三百六十余万户。经过貌阅,民户逐渐增加到八百七十余万户。公元606年,全国已达到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户。户口在较短时间内激增,纳税的户数增加了,朝廷的正常收人自然增加。公元592年,度支(民部)奏称,府库的钱物均已藏满,府库不够用,只好堆积在廊庑之下。隋文帝又别立左藏院,以容纳绢匹。开皇十二年诏:“河北、河东,今年田赋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②
四是大兴屯田。隋朝在长城以北大兴屯田,开发边疆经济以充实塞北。史书记述,“是时突厥犯塞,吐谷浑寇边,军旅数起,转输劳敝。帝乃令朔州总管赵仲卿,于长城以北,大兴屯田,以实塞下。又
①《隋书·列传第三二》。
②《文献通考·田赋二》。
于河西,勒百姓立堡,营田积谷。”①
五是放开盐酒经营,“先是尚依周末之弊,官置酒坊收利,盐池盐井,皆禁百姓采用。至是罢酒坊,通盐池盐井与百姓共之。远近大悦。”②放开酒盐的经营,盐酒之税收,又是国家收人的大宗。与此同时,隋文帝率身推行节俭政治。“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敞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天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率衣绢布,不服绫绮,装带不过铜铁骨角,无金玉之饰。故衣食滋殖,仓库盈溢。”③但到了后来,隋炀帝时,这种节俭政治被废弛了。
总之,隋代实行均田制度,使农民有了较稳定的生产资料,又采取减轻赋役,堵塞漏税,大兴屯田,开放盐酒经营及实行节俭政治等重大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繁荣起来,为国家军费筹措提供了可靠的物资基础。
2、仓库
隋建国后,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加上隋统治者为鼓励生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物资财富增加得很快。据《文献通考·国用一》中记载说:“隋文帝开皇时,百姓承平渐久,虽遭水阜而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至于京师相属于道,昼夜不绝数月。”所以,“十二年,有司上言,库藏皆满。”
为了把国家的物资保存好,隋朝采取了置库制度,加强储存。隋的仓库大致分为三种:官仓、军仓、义仓。关于官仓,《隋书·食货志》中说:“其仓,京都有龙首仓,即石头津仓也,台城内仓,南塘仓,常平仓,东、西太仓,东官仓,所贮总不过五十余万。在外有豫
①②《隋书·食货志》。
③《隋书·炀帝纪》。
章仓、钓矶仓、钱塘仓,并是大贮备之处。自余诸州郡台传,亦各有仓…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衢注。”这种官仓不是一般的普通库房,而是仓库基地。例如:隋炀帝大业二年在巩县东南置建的洛口仓,仓周围二十余里,共穿三千窖。同时在洛阳北七里建了回洛仓。回洛仓城十里,有三百窖。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据计算,仅上述两仓,就可储存粮食三千六百余万石。官仓,在南朝时主要用于政府和军队的给养。即所谓:“京官文武,月别唯得廩食,多遥带- -郡县官而取其禄秩焉。扬、徐等大州,比令、仆班。宁、桂等小州,比参军班。丹阳、吴郡、会稽等郡,同太子詹事、尚书班。高凉、 晋康等小郡,三班而已。大县六班,小县两转方至一-班。品第既殊,不可委载。州郡县禄米绢布丝绵,当处输台传仓库。若给刺史守令等,先准其所部文武人物多少,由敕而裁。凡如此禄秩,既通所部兵士给之,其家所得盖少。诸王诸主,出阁就第婚冠所须,及衣裳服饰,并酒米鱼鲑香油纸烛等,并官给之。王及主婿外禄者,不给。解任还京,仍亦公给云。”①隋朝去南朝不远,有可能承袭这一官仓制度。
军仓,专贮军粮、军用物资。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春,正月,丁丑,诏征天下兵集于涿郡。始募民为饶果,修辽东古城以贮军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这是直接服务于军队和战争的仓库,具体来说,是用子伐高丽战争的储蓄基地。
义仓,又称社仓,是隋代为调剂民食或备荒的需要而设的仓储制度与机构。《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五年五月,工部尚书、裹阳县公长孙平奏.言:古者三年耕而余一年之积,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储。虽水旱为灾,而人无菜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备故也。去年亢阳,关内不熟,陛下哀愍黎元,甚于赤子,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少食之人,莫不丰足。鸿恩大德,前古未比。其强宗富室,家道有余者,皆竟出私财,递相鯛赡,此乃风行草偃,从化而然。但经国之理,须存定式。’于是奏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储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开皇十六年政府下令,社会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用额外税收的办法,加以制度化。义仓由自动捐献变为法定税收,其管理的方式,也随.之由民间自行管理变为县、邑、州、郡等地方政府管理。开皇十六年诏曰:“秦、叠、成、康、武、文、芳、宕、旭、洮、岷、滑、纪、河、廓、豳、陇、泾、宁、原、敷、丹、延、绥、银、扶等三十社仓,并于当县安置。”①义仓制的改变有利国家对军队供给的统一调拨,却锐减了民户“竞出私财”的积极性。义仓,后来完全成为国家和军队的后勤仓库。
①《隋书·食货志》。
3、交通运输
隋代对交通运输建设十分重视,兴建了一些重大的交通工程,诸如开运河,凿驰道等。在水路运输方面,隋朝疏通了渭水,开凿了一些水渠。隋文帝认为,“京邑所居,五方辐凑,重关四塞,水陆艰难。大河之流,波澜东注,百川海渎,万里交通。虽三门之下,或有危虑,但发自小平,陆运至陕,还从河水,人于渭川,兼及上流,控引汾、晋,舟车来去,为益殊广。而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计其途路,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泛舟之役,人亦劳止。②”因此,下
①《隋书·食货志》。
②《隋书· 食货志》。
令组织人力疏通渭水,便任命宇文恺,率劳动大军,动工开凿广通渠。引渭水,自大兴城至潼关,全长三百余里。“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晨昏漕运.沿诉不停,旬日之功,堪省亿万”①
隋文帝开皇八年,又动工开辟山阳渎。自楚州达山阳,南行经宝应、高邮、江都,至扬子而人长江。
隋炀帝大业元年,炀帝任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由荥阳之北,引黄河水东南行,经河阴、荣泽、郑州流于开封南境。再东行,经考城、宋州、楚邱、虞城,行至肖县、徐州、下邳、宿迁,然后东南而人淮水。又发动淮南民工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人江。渠广四十步,渠旁配筑御道。
隋炀帝大业四年,下令河北民众百余万,开修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又经武陟、修武而东北行,再经获嘉、新乡、馆陶、永济、武城、漳南、长河、景州而通涿郡境内,接而人海。大业六年,又修自镇江(京口)至杭州段,全长八百余里,广数丈,使可通龙舟。至此,隋朝的水路交通有了很大发展,京师物资的运输得到了交通保障。平时的交通运输建设,为战时的后勤运输做了可靠的保证。大业九年,隋讨伐高丽,军队及军用物资向涿郡集中,军队达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而负责后勤运输的民工,约相当军队的–倍,而且粮秣、军械的数量,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主要依靠这些水道。
隋代,在开凿水渠的同时,渠旁修建御道,水、陆相配合。陆路方面,修建了对边防具有重要意义的驰道等。
隋炀帝一即位,就着手兴修驰道。《隋书》卷三记载,仁寿四年,高祖崩,炀帝即皇帝位于仁寿宫”“丙申,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隋纪四》记载:大业三年,“戊子,车驾顿榆林郡,帝欲出塞耀兵,径突厥中,指于涿郡…..于是发榆林北境,至其牙,东达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开为御道。”举国就役,就是说动员全国民众投人修道,可见规模之大。同年,发河北十余郡丁男凿太行山,达于并州,以通驰道。”“癸巳,人楼烦关,壬寅,至太….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这些道路既是运兵的主要通道,又是后勤物资运输的陆路干线。
①《隋书·食货志》。
4、武器、舟车与衣甲
隋代统治时间短,其所用武器,大多仿制前代。
隋代的武器制造原料多用铁质,基本上没有了铜兵器。武器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制作。隋文帝开皇十五年二月下令:“收天下兵器,敢有私造者,坐之。”①隋炀帝大业五年正月又下令:“制民间铁叉、搭钩、攒刃之类,皆禁绝之。”②以隋代用兵器数量来看,仅伐高丽一次,就号称二百万,可见制作武器的规模,也是不小的。隋代的统治者,对兵器的制造十分关心和重视。炀帝大业三年,将有事于四.夷,大造兵器,以云定兴有巧思,使监造之。二年之后,隋炀帝又大阅兵器,自称器甲之美。
舟车在古代军事运输和作战中,发挥眷极为重要的作用。隋开国初,隋文帝准备伐陈,命大臣杨索组织制作战舰,大舰名叫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可容官兵八百人。
①《隋书·文帝纪》。
②《隋书·炀帝纪》。
二号舰称黄龙,可容官兵百人。自余平乘舴艋各有等差。炀帝为自己制造舰船种类更多,如龙舟、风艏,黄龙、赤舰、楼船、篾舫等,舰体之大,技术之高,实属空前。为伐高丽做准备,在山东大造战船,日夜兼程,造船工人以至久人水中,下肢生蛆。隋代不仅对舰船制作,给以足够的重视,而且对其管理也较为关注。文帝开皇十八年,诏日:“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①
开皇元年,隋代的车辆制造规模相当可观,且其技术也有进–步的发展。文献记载隋朝制造有多种用途的车辆。内史令李德林.上奏,废除后魏的舆辇乘制,唯保留后魏太和时李韶所制的五辂。皇帝祭祀纳后则乘之金辂;临朝则乘之象辂;临兵则乘之木辂;还有玉辂、革辂等。此外,而作战使用的车,也还有其它种类的车辆。大业三年,场帝北巡榆林,令宇文恺负责建造一个指挥所。可容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这可能就是托车。大业四年。炀帝到五原巡长城,建造行官。设六合板城,载以枪车。每顿舍,则外其辕,以为外围,内布铁菱,次施弩床,以绳连机,人来触绳,则弩机旋转,向所触而发。这里说的“枪车”,是载重运输车属后勤车辆,隋朝军用车辆的制造数量也大,公元61无早列青场帝令河南、淮南、江南造军用车五万辆送高阳(河北高阳县),供军士挽载衣甲帐幕。总之,隋代的舰船与车辆的研制和生产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的军事后勤的实力与水平。
隋朝的衣甲的穿着规定有等级,根据官品职位的高低穿着不同的衣甲。大司马、大将军、太尉、诸位从公者,金章龟钮,紫绶。朝服,武冠,佩山玄玉,兽头肇。骠骑、车骑、卫将军、中军、冠军、辅国将军、四方中郎将,金章紫绶。朝服,武冠,佩水苍玉。领、护军,中领、护军,五营校尉,银印青绶。朝服,武冠,佩水苍玉,兽头擊。弘训卫尉,卫尉,司隶校尉,左右尉、骁骑、游击、前、左、右、后军将军,龙骧、宁朔、建威、振威、奋威、扬威、广威、武威、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等将军,积弩、积射、强弩将军,监军,银章青绶。朝服、武冠,佩水苍玉,普头聱;等等。这说明着装的品类、规格相当复杂,制作上有相当的难度。
①《隋书·文帝纪》。
将军以上平时是这样,但从驾、出征则不同,上以百官从驾皆服挎褶,于军旅间不便,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皆戎衣,五品以上,皆通着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史以青,庶人以白,士卒以黄。这说明职务高低,不仅有质量、式样的区别,而且有明显的色调不同。由于服装种类、规格、式样的繁多,加上数量上的巨大,制作起来,不仅所用人力大,而且需要物资相当的多。隋朝制作衣甲时,常常是“所役工十余万,用金银钱帛巨亿计。”①
5、粮秣与军马
隋代为保证军队的粮秣筹措,强化了田赋制度,规定每丁夫妇每年输纳田租粟三石,并且采取了不重税、不漏税的政策与措施,使田赋缴纳在数额上和时间上得到了保证,提高丁军用粮秣供给的时效性。
为了保证政府与军队的用粮,隋代建立了仓储制度,以保证平时和战时为军队提供大量的粮食。为确保能把大批缴纳来的粮食及时筹集起来,运往仓库,隋文帝开皇初年,于蒲、陕、虢、熊、伊、洛等十三州,专置募运米丁,承担粮食的运送任务,并规定有奖励方案,例如: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经砥柱之险达于常平仓者,免其征戍。隋代对军粮的管理十分重视,制定出了许多使用保管条例。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十二月,戊子,敕:“盗边粮一升以上,皆斩,仍籍没其家。”①炀帝大业八年下令:“士卒有遗弃米粟者斩。”律条相当严格。
①《资治通鉴·隋纪四》。
隋朝振兴北方,步骑是作战的主力,对马匹的使用需要量相当大。《资治通鉴》记载,李子雄遂发幽州兵步骑三万,自井陉西击谅;杨义臣帅马步二万,夜出西陉等。隋统治者对军马的饲养与补给十分重视,注意对军马的管理,医疗及培育。《资治通鉴·隋纪二》中记载:“帝遣亲卫大都督长安屈突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匿马二万余匹,帝大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皇帝发现隐瞒二万匹马,竟要斩杀掌管牧畜之政的太仆卿及其以下一千五百余人,当然,事后并没有真杀。但说明当时对军马管理是多么重视。史书记载,大业四年,太原厩马死者大半,帝怒,遣使案问。饲养者反映说:每夜厩中马无故自惊,因而致死。帝令巫者视之。《资治通鉴·隋纪五》记述说:“吐谷浑有青海,俗传置牝马于其上,得龙种。秋,七月,置马牧于青海,纵牝马二千匹于川谷以求龙种,无效而止。”虽然无效而止,但说明当时对军马良种的培育是十分重视的。
隋代的军马筹措,除了官牧以外,还让百姓出钱以购买军马。为了讨伐高丽做准备,课天下富人买武马,每匹缴纳甚至十万钱。
6、重要战争战役的后勤保障
隋灭陈之战:
杨坚夺得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后,决意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于开皇八年(陈祯明二年,公元588年)举兵灭陈。陈为南北朝时南朝小国,其统治地域主要为淮南。隋大军在东、西两个战场展开作战。东战场:以晋王杨广为伐陈之统帅,同时领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兼行军元帅,以左仆射高颍为长,右仆射王韶为司马,直统总管宇文述、庐
①《资治通鉴·隋纪二》。
州总管韩擒虎、吴州总管贺若弼、青州总管燕荣等,自为中军,兵三十余万,使韩擒虎为右翼军,贺若弼为左翼军,目标陈都建康(南京)。焦荣率水军自朐山(江苏东海县)沿海路入太湖,以截建康之后路。西战场:以秦王杨俊为山南道行台尚书令兼行军元帅,督杨素、崔弘度、刘仁恩等水陆兵十万,自率军队自襄阳以攻陈之郢州,为中军;蕲州总管王世绩带兵指向九江、豫帝(南昌)为左翼军;信州总管杨素将水军自永安,顺长江指向巴州(岳阳),另派部分军队进击南湘州;荆州刺史刘仁恩自江陵以配合杨素军队的行动。共用兵五十一万八千。
在用兵之前,隋文帝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第一、修筑绥、朔二州之间的长城段,巩固北方防线,以备突厥南犯。
第二、命杨素于永安大造战船,大舰名日五牙,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可容士卒八百,二等舰名日黄龙,可容百入,还有舴艋等舰,积极训练水兵,以应水战。
第三、加快物资储备,建立后方供应基地。首先,禁止百姓开采盐池、盐井,实行国家专营,独擅其利,筹集大量军费;其次,订输籍法,制止偷漏赋税,充实府库;其三,开漕运,募丁运米,置仓库,加强储存。为军费、粮秣、物资提供了足够的准备。其四,在益、信、襄、荆、基、郢等州,多造舟楫,积存盐米,储备物资,为渡江破陈,做了充分的后方准备。第四,隋文帝听从高颏的建议,屡袭陈朝的后方,破坏陈的战备工作,削弱陈方的军事后勤实力。《隋书·高颖传》记载,高偲向隋文帝建议说:“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土热,水田早熟。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竹茅,所有储积,皆非地窖。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对陈朝后方进行多次破击,使其逐渐消耗财力。
军事部署妥当,后勤保障充足,开皇八年三月,隋文帝遂下达讨陈命令。十二月战争首先从西战场展开。秦王俊督诸军进逼汉口,行军元帅杨素亲率五牙、黄龙数千艘,没江东下,舟舻被江,旌旗蔽日,阵容雄伟。与此同时,王长袭引步兵自南岸进击,刘仁恩率甲骑自江陵沿长江北岸挺进。杨素与刘仁恩奋兵夹击,大小哉斗四十余次,江夏以西,巴陵以东,扫清陈兵,与秦王俊在汉口会师。此时,隋蕲州刺史王世绩,率舟师自蕲春进九江。陈江州司马黄偲弃城而逃,于是长江上游流域尽归隋朝。在东战场,开皇九年正月元旦,贺若弼乘陈兵过节之际,自广陵渡江,进袭京口(镇江);韩擒虎亦自横江口(安徽和县东)以五百人夜间偷渡成功;晋王杨广进屯六合,并遣宇文述率兵三万渡江。三路大军渡江成功,齐向陈都建康进击。元月六日,贺若弼攻陷南徐州,又拔京口,俘获陈兵六千,所向风靡。元月七日,弼军向钟山进击,直遇建康。同日,韩擒虎攻陷豫州,又攻占姑孰。杨广又与韩擒虎合进据新林(建康城西二十里),陈都建康已被团团包围。元月二十日,隋军发起总攻,很快破城而人,陈后主与相帅投降。四月,隋兵班师,将陈文武官吏以及图.书、乘輿各种人员物资行列长达五百里返回中原,从而结束了南北分割的局面。
隋朝之所以能迅速灭陈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隋国家大,人口众,政治清明、良将、谋臣甚多等客观条件外,兵粮充足等高效的后勤保障也是其重要的决胜因素。当时仅杨素统帅的西路大军在长江上游就拥有舰船数千艘,足见物资装备之充备。隋军甚至还能给俘虏发放粮饷遣还,可见其粮秣供应之充裕。
征伐高丽的战争: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因高丽王高元率众进犯辽西,而举兵讨伐高丽。是年六月,兵分水陆两路,发兵三十万进攻高丽。陆路由汉王谅率师出临渝关(山海关);周罗喉率水师由东莱出发渡海直逼高丽国都平壤城。
古历六月,天气炎热,正值雨季,交通遇阻,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加之蚊绳侵袭,卫生欠佳,致使疫疾突发,陆路之师,不战而损失惨重。水路亦遭遇大风,船多漂没。九月,师还,死者十之八九。此次征伐高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隋炀帝即位后又接连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第一次征伐高丽之前,隋炀帝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在后勤整备.工作.上,作了许多努力。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十二月,课天下富人买武马,顿时马价上涨,每匹价高至十万钱。次年五月,又诏山东置府,令养马以供军役。
检阅器仗,务令精新,如有以恶充好者立斩。还制作大批衣甲幔幕,以准备大兵团作战之用。命幽州总管元弘嗣,赴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监督民工昼夜兼程的干活,由于长时间站立水中,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十之三四。
大业七年五月,再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辆,送至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供运送衣甲幔幕等军用物资用。同年七月,发江淮以南民工及其船舶,将黎阳、洛口等仓的米粮,运往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同时运载兵甲等作战工具的车辆往返在道,常达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
十二月,又发民夫运米至前进基地泸河、怀远(今辽宁阜新市西南)。为避免道路堵塞,令车牛不得原道回返。由于运途劳累,加之地冻天寒,运卒死亡过半。与此同时,还发鹿车夫六十余万,二人推米三石,由于道路险远,所运之米不足运夫自身食用,至则无米可交,不少民夫提罪逃亡而成群盗。
由此可见,隋炀帝为征伐高丽,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其规模之大,用人之众,为历史上所罕见。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之后,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正月初三,隋陆路之军自蓟城出发,三月十四日大军集中辽水西岸,炀帝也御驾至辽水。辽水是高丽拒隋第一天然防线,因而隋军临辽水西岸布好军阵。为了强渡辽水,炀帝命工部尚书字文恺自西岸造浮桥三道。十九日引桥直取东岸,结果桥短不及岸丈余,虽然隋兵英勇浮水而战,但因高丽兵居高临下,隋兵伤亡甚众而不能登岸.第–次渡水作战就遭大败,从而也暴露出后勤工作的弱点。四月十五日,才接桥成功,渡过辽水,但战期延缓月余,人力物力遭受重大损失。
暴露出的后勤工作的另一个弱点,是运力不足,由此造成粮秣等军用物资补给困难。在炀帝率部渡过辽水向辽东城等高丽守城攻击时,又命宇文述率领于仲文、荆元恒等九军三十余万人,自泸河、怀远屯粮镇出发,要求人马各带百日粮及衣物器械,致使人皆负重三石,并且下令士兵有遗弃米粟者立斩。但是士卒负担过重,军士于行进途中,皆于幕下掘坑埋之,因而行军中途,粮已将尽。及至鸭绿水西,给养已基本中断。
此时,高丽遣大臣文德诈降,实为探观虚实。于仲文要执扣文德,慰抚使尚书右丞刘士龙止之,遂将文德放回。宇文述以粮尽为由欲还,而于仲文立战功心切,激发宇文述追战。文德见隋军士卒而有饥色,故意疲之,每战败走,于是隋军全军俱进,进至距平壤三十里,士卒疲敞已甚,无力再战。加上平壤城险而固,攻克实难,又悉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的船队,也已失败而退,便班师而还。高丽军尾追而战,加上粮食已尽,损失极大,退至辽东城时,全军仅存二千七百人。
隋炀帝第-次亲征高丽,从大业八年正月初大军自涿郡出发,至八月下旬班师,历经八个多月,惨遭失败而告终。骄横的炀帝并没有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翌年,又开始了第二次征征讨高丽的战争。
大业九年正月初二,下诏天下兵集于涿郡,炀帝拒绝光禄大夫郭荣、太史令庾质的谏劝,再行亲征。四月二十七日车驾渡辽水,一.面遣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直趋平壤,另一方面,命诸将进攻辽东城。使用飞楼、撞、云梯及地道战术,昼夜奋战不息,激战二十日而城不拔。于是,炀帝令人造布囊百余万个,填满泥土,欲筑鱼梁大道,阔三十步,高与城齐,指挥士卒登而攻之。又作大轮楼车,高出于城,准备俯射城内。各项攻城工作准备完备,城内高丽守兵也产生惧怕情绪,只等一举攻克。然而,传来了杨玄感反叛的消息,于是隋炀帝顿时而呈惧色。在与苏威等人商议之后,乃密令诸将引军还师。由于隋军突然而秘密地撤退,军士带有不明真情的恐惧心理,无复部伍,急忙回奔,大批的军用物资弃之而去。堆积如丘的器械、帐幕、粮秣等,落人高丽军队之手。隋军成为义务运送者。这些大量军事后勒物资,成为以后高丽军队抗击隋军重要物资装备了。
经过连续两次战争,隋与高丽双方人力物力损失惨重,均已深感困敝。但是,一意孤行的隋炀帝,不顾朝野内外的反对,又于大业十年二月,再次诏征天下兵,百道俱进,第三次征伐高丽。
这次征伐高丽与前两次不同,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士卒厌战,逃亡不止,虽斩叛亡者之血以涂鼓,仍不能禁止;农民起义相继而起,例如扶风的唐弼,延安的刘迦论,特别是淮南、彭城一带的杜伏威,切断了南北交通运输的主通道一运河 ,使隋军的后勤保障受到极大的影响。造成兵失期不至,粮秣没有补给,战争难以推进。
在高丽方面,由于连年战争,损失极大,强壮人丁都赴前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士卒日夜处于极端紧张的精神状态,天长日久,已弊困不堪,也不愿再战下去。此时,隋将来护儿自东莱渡海至奢城与高丽军交锋,初战得胜,高丽王高元甚为恐惧,上表乞降。是年十月,炀帝召高丽王人朝,高元不至。炀帝再图举兵,但由于国内天下大乱,农民起义蜂起,此次战争不了了之。
隋炀帝三次征伐高丽,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军事后勤工作方面来看,乃是失败的重要因素。第一,动员兵力过大,造成粮秣负担过重。第二,交通运输能力低,水路运输不足,而动员鹿车六十万,结果运米不足运夫食用,保证不了部队长途之食。第三,部队虽采取自带百日粮,但由于负担过重,愉偷将食粮埋掉,浪费惨重,造成关键时刻空腹而战。第四,农民起义切断了粮秣的补给运输线。第五,作战工具计算与设计的失误,致使浮桥相差丈余不接对岸,造成作战阵容的混乱,失掉进攻的良机。
李密起义军与隋军争夺洛口等国仓之战:
隋朝末叶统治者的暴政与腐败,以及接连发动数次对高丽的战争,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引起了农民的反抗。农民起义接踵而起。在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中,在北方,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先后由邹平人王薄、漳南人窦建德、鄃县人张金称等,首先率领农民起义。大业九年,又有济阴(山东曹县)人孟海公、齐郡人盂让、北海人郭方预、平原人郝孝德、河间人格谦相继起义,多者十余万,少者数万,联合王薄、张金称等,攻打各郡县。在江淮方面,有章丘的杜伏威、下邳的苗海潮、东海的彭孝才等。荆襄方面,大业十一年.城文人朱粲,聚众十余万,转战江汉之间;大业十三年肖铣又起兵巴陵。还有山西的离石胡刘苗王、毋端儿;秦凉灵武的白瑜娑劫牧马起兵等等。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对隋统治者打击最沉重的是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农民起义军。为获取充裕的补给,直接捣毁隋都,起义军的战略重点直接指向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回洛、河阳三大国仓。
隋统治者,很早便注意到了这三大国仓在战略上的重大意义。大业十二年七、八月,虞世基以防盗贼为名向隋炀帝建议,请求发兵屯洛口仓。隋炀帝幸江都,车驾至巩县,令移箕山、公路二村于仓.内,仍令筑城,以备不虞。守卫东都的将领,一方面加固城防,一方面从洛口等仓抢运粮食。准备长期固守。
起义军首领李密于大业十三年春对翟让说:“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东都百里有余,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预备,取之如拾遗耳。比其闻知,吾已获之,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枕威养锐,以逸待劳,纵彼能来,吾有备矣。然后檄召四方,引贤豪而资计策,选骁悍而援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①!”从而看出,李密的战略是:首先夺取并占据洛口、回洛、河阳等仓,用以保障长期作战的物资,然后再攻取东都,直逼长安,最后达到推翻隋朝统治的目的。
李密起义军向隋进攻的第一战,是夺取洛口仓。大业十三年三月九日,李密与翟让将精兵七千,出阳城实行百余里强行军,自罗口夜袭占领洛口仓。接着乘胜发动对东都的第一次进攻。同年四月,李密令孟让为总管,帅步骑二千袭人东都外廓,隋河南捕讨大使斐仁基降密。四月十三日,密又遣裴仁基、盂让帅兵二万奇袭回洛东仓,隋军出城击之,李密退还洛口。
当李密攻取洛口、回洛两仓,东都开始感到粮食逐渐缺乏。东都守将越王侗,急派人赴江都隋炀帝处求救说,李密有兵百万,围逼东都,而且占据洛口、回洛两仓,城内无食,如不及时授敖,东都决没。由此看来,隋军失掉洛口、回洛之粟,感到岌岌可危。当李密再次进击东都时,与隋将王世充对峙。时隋炀帝在江都,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李渊又起兵攻陷长安,隋统治岌岌可危。宇文化及见隋大势已去,遂杀炀帝于江都。接着率兵北上进逼东都,对李密造成新的威胁。后因其粮尽败于聊城,被窦建德所擒。这时,东都严重缺粮,米斗千钱,饿死者十之二、三,每日逃归李密者,数以百计。王世充意欲破釜沉舟与李密决一死战。义军谋士魏征根据当时形势,认为当时不宜和王世充决战,应等待时机,以展宏图,他对李密说:“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率多死(指与宇文化及战斗刚结束),战士心怠,此二者难以应敌;且世充乏粮,志在死战,难以争锋,未若深沟高垒以拒之,不过旬日,世充粮尽必自退,追而击之,蔑不胜矣。”李密虽简意他的观点,但求胜心切,仍下令与王世充决战,结果大败。当李密率残部万余人败奔洛口,想固守洛口仓,以待转机之时,守洛口仓城的邴元真向王世充投降,从而,失去了创业的立足之地。
①《隋书·李密传》。
四、杨坚、李密的军事后勤思想
1、杨坚的军事后勤思想
隋文帝杨坚(公元564- -604年),弘农华阳(今陕西)人,隋王朝的创建者,在他统治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二级制。经济上实行均旧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推行薄赋敛,轻刑罚,内修制度,外抚戎夷。使隋初很快出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荥的局面。在军事上完善和发展了府兵制。在后勤实践和后勤思想方面,杨坚力主推行府兵制,使兵农一体。杨坚下令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①他总结了魏末以来连年战争的经验和教训,推行府兵制,使动荡不定、居住不固的军人安定下来,使他们安家落户于各州县,平时种地,与民同耕;战时出征,自备资粮。这样一来,既稳定了军心,又扩大了兵源,而且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这一系列措施,对巩固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隋文帝杨坚还主张实仓廪,储备粮食以备战;主张由国家集中管理和制造兵器,“收天下兵器,敢有私造者,坐之。”②他还认为,
①《隋书·文帝纪》。
②《隋书·文帝纪》。
边粮关乎边防存亡问题,有“敕盗边粮一升已上皆斩,并籍没其家。”由于杨坚治国、治军有方,使隋初出现了“躬节俭,平徭赋,仓麋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①朝野欢娱的昌盛局面。
2、李密的军事后勤思想
李密(公元582–618年),字玄邃,京兆长安(今属陕西)人。是隋末瓦岗军的首领。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大业九年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大业十二年投奔翟让领导的瓦岗起义军,由于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威信越来越高,被推为起义军的盟主,称魏公。他在军事实践中,对军事后勤问题较为关注,并有许多论述,反映他的军事后勤思想。他说:“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敞,大敌一临,死亡无日矣!未若直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勇马肥,然后与人争利。”②认为军队离不开粮草,如无粮草供应,肯定要失败的。因此主张在战略上,首先要争占粮仓,他说:“然兴洛、虎牢,国家储积,我已先据,为日久矣。既得回洛,又取黎阳,天下之仓,尽非隋有,四方起义,足食足兵,无前无敌。”③他认为,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储积尽握,足食足兵”,没有充裕的粮食也就没有足够数量的战士,民以食为天,军队更是如此。只有占据粮仓,粮食有了保障,才能凭此一往无前,所向无敌。
①《隋书·文帝纪》。
②③《旧唐书·李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