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东江突出部初战·第十七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洛东江突出部初战·第十七

洛东江突出部初战·第十七

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

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

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

出自————《战争通史

  火力的不断增强对战术防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与以往相比,防御可以更有效地达成其根本目的,即削弱攻方的力量,避开其锋芒,杀伤其有生力量,以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最终由防御转入进攻,转入决战决胜的这个唯一的方式。

——里特·冯·利布《防御》

   8月份的炎热天气即将到来。经历过这个时期的第8集团军的人后来把它称作“洛东江边的日日夜夜”。敌人的进攻势头不断加强,第8集团军已不能再退却了,他们只能坚守阵地,背水一战,否则就将被赶出朝鲜。

   沃克将军的防御计划是控制洛东江以东的椭圆形公路和铁路线,这些铁路和公路从釜山向北经密阳到大邱,然后向东经永川到庆州,再转向南回到釜山。继续撤退行动和失去对这条线路的控制都会给以后联合国军的反击带来困难。

   对釜山防御圈及其交通线路实施攻击,北朝鲜部队可有四条进攻路线:(1)穿过或绕过南江和洛东江汇合处南侧的马山;(2)穿过洛东江突出部到密阳的铁路和公路;(3)穿过大邱;(4)穿过庆州到东海岸走廊。显然他们认为,如果在某一个方向不能成功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在其它方向取得胜利,他们还是于8月份同时试用了每一种方案。

   对联合国军和北朝鲜军队双方而言,环形防御区中最重要的地形——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就是朝鲜的第二大河洛东江。它高低起伏、蜿蜒曲折,象一条正在盘绕收缩的长蛇,环绕着防御区正面四分之三的地域。在江的下游,河面有0.25-0.5英里宽,水深超过6英尺。在雨水较少的时候,许多河段露出大面积的沙滩。江的两岸是一座座山丘,大大小小的稻田散布在山谷之间。

   在朝鲜,“山”的概念对军队来说可能是小山包,也可能指高峰。在大邱以南洛东江下游东侧,只有少数山的高度达到海拔1200英尺左右,从江边向后3至4英里,高度就达到海拔2500英尺。在洛东江西岸敌方一侧,沿江的山脉高于东岸的山脉,多处达到2000英尺。在大邱北面,即洛东江上游从倭馆向东到安东的半圆形地带,地势更高,许多山峰高达2000至3000英尺。

   美军布署的洛东江防线以一系列山头作为据点组成,可以瞰制江面。这些据点在白天仅仅相当于观察所,而在夜间则成为潜听点,并组成一个个紧密的小防御圈。有的据点只有半个班的人防守,有的仅仅在白天才有人防守。不要求士兵们在这些阵地上进行战斗,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和提供情报。白天还有吉普车沿着海岸公路巡逻。显然,沿江的防御是非常薄弱的,数英里之后有预备队随时准备实施反冲击,消灭渡江之敌。

   火炮和迫击炮已经布署在河岸后面的发射阵地,向已知渡口和可能的渡场计划了火力。火炮在支援防御作战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集中火力对付进攻之敌的主力。步兵和炮兵混合配置,以占据关键地形,控制交通要道,因为机动道路对于部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北朝鲜人即将采取行动强渡洛东江,因为拖延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不利的,每拖延一个星期都意味着会有更多美国增援部队到达——部队、坦克、火炮和飞机。北朝鲜金日成首相已把最后胜利日定在8月15日,并以此作为朝鲜解放日。这一天也正是朝鲜摆脱日本统治获得自由五周年的纪念日。

   一、洛东江突出部

   在南江注入洛东江的入口处,洛东江转向东流去,从这一点出发向北7空哩,洛东江又在龙山对面向西弯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弧。由这段江面围成的三面环水的突出部。它连同周围的江面,东西宽4英里,南北长5英里。在后来8、9月份的激战中,被美国人称作“洛东江突出部”。

   从洛东江和南江汇合处向北,第24师控制着洛东江下游16空哩的地段,大约有34英里的江岸。第34步兵团部署在南段,第21步兵团和南朝鲜第17步兵团部署在北段,刚从马山赶到的第19步兵团配置在后方。大致来说,第34步兵团把守洛东江突出部上龙山西侧地区,第21步兵团位于它的北侧。驻扎在昌宁两侧地区。

   第34步兵团第3营为团的第1梯队,第1营为预备队,配置在距江4英里的龙山附近的集结地区。第3营正面宽约9英里,约合15000码,而美军条令规定一个整编师正常防御正面也只有10000码。

   第3营的三个步兵连——I连、L连和K连,依次由北向南排开——据守着各个山头,居高临下控制着洛东江。I连和L连之间有2英里多的间隙地带无人控制,L连和K连之间也有一个3英里多的间隙地。由于江流绕突出部流过,三个连的阵地呈三足鼎立之势,I连和K连位于偏东的两点,L连在突出部最西端的顶点上。在这段沿江正面上,至少有6个渡场。

   在整个团防御正面,高度在500至600英尺的山丘连绵起伏,有的陡立于江边。在9英里的前沿,有两条大谷地向东延伸,这是通向山区的主要通道。北部的通道入口在梧杏村渡口附近,这个渡口地处突出部北侧I连和L连之间的间隙地,另一条进入团防御地区的天然通道在向南4空哩处,在突出部较短的一侧。

   支援第3营的4.2英寸迫击炮群配置在距江边1.25英里从渡口通入山峦的冲沟里。第3营指挥所设在苏实村,位于迫击炮阵地东南半英里远的同一冲沟里。指挥第3营的是刚刚从美国赶到这里的希内斯·佩雷斯中校。比彻姆上校已在距江东岸前6英里的龙山开设了团指挥所。

   丘奇将军命令第24师防区内的所有老百姓立即撤离江东5英里纵深的地区,否则,部队将可能把他们作为敌特,见到就开枪。他说,他不能再冒险,“如果我们想守住这里,我们的身后就不能有任何敌人。”

   二、北朝鲜第4师攻入洛东江突出部

   除先头侦察巡逻队以外,首批进攻之敌于8月5日分三路从安东山屏障西侧渡过洛东江,其中两路在南朝鲜部队防御地段内的倭馆北部,第三路在倭馆以南30英里的地方,与龙山相对,位于第24师防御地带内的洛东江突出部上。第三路渡江部队是北朝鲜第4师,这支部队的渡江行动首先对美军的环形防御体系产生了威胁。

9. 北朝鲜军突入洛东江突出部,1950年8月5-6日

   李权武少将指挥着北朝鲜第4师。这位战功卓著的将军曾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最高荣誉,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他生于满洲,现年40岁,曾在中国八路军中服役。据称,他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军部队中担任过中尉。1948年,他完成了在苏联一所院校的学业后回到朝鲜,担任北朝鲜陆军参谋长,后来被调离这个岗位。入侵南朝鲜之前不久,金日成首相亲自签署命令召回李权武,并将第4师的指挥权交给了他。这个师1950年8月被授予“第4汉城师”的荣誉称号,“汉城”二字包含着对这个师在夺取汉城的战斗中突出功绩的褒奖。

   到8月4日,北朝鲜第4师已将其三个团的兵力在陕川附近地区集结完毕,并着手研究洛东江东岸美军的部署和防御情况。据一名后来被抓获的该师司令部的军官估计,当时全师的总兵力大约有7000人,每个步兵团约为1500人,在几乎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该师试图协同北方的渡江部队立即实施渡江行动。

   在美军一方,丘奇将军认为,第24师防区北部道路状况不佳,不利于防守和增援,因此,北朝鲜军队更可能从这里而不是从南部渡江。然而,北朝鲜第4师的渡江行动正是在防区南部第34步兵团的防御正面进行,并不是在丘奇将军设想的地区,渡江时间也比他预料的提前了。

   8月5日午夜,洛东江上空升起红黄两色信号弹,北朝鲜第16团第3营约800人开始渡江。他们大都脱下衣服,同武器卷在一起顶在头上,蹚涉齐肩的河水,还有一些人将衣服和装备放在木筏上渡江。这是梧杏渡场的情形,这个渡场位于龙山正西、釜谷里以南3.5英里的地方。有迹象表明,第16团第1营当时也渡过了洛东江。最初的渡江部队没有带迫击炮和任何重火器。他们到达东岸后,立刻整理好装具,以排为单位集中,沿着冲沟朝东南向美军防线推进。他们的目标是龙山。

   与此同时,敌另一支部队在这个渡场以北数英里的第24师第21团防区实施渡江行动。这支部队先是步入雷区并受到炮击,而后又遭到步机枪火力的打击,在混乱之中被赶回了洛东江西岸。

   在梧杏渡江的敌人插入第34团I连和L连之间的间隙地带,沿冲沟向东南进入一个小山谷,龙山-洛东江公路正经过这里。第3营指挥所和迫击炮阵地距敌人的渡场只有约2英里,而且正好处于敌人行进的路线上。

   8月6日凌晨2时,第34团向第24师报告,一支敌军已经穿插到I连和L连之间,他们沿冲沟前进,没有向山头上瞰制江面的两个连实施攻击。他们冲垮了迫击炮阵地,却因此引起附近的营指挥所的高度警觉。知道敌人楔入纵深的情况后,多数部队开始向后方撤退。第3营营长佩雷斯中校沿龙山公路回撤3英里赶到第1营指挥所,向艾尔斯中校通报了敌人渡江的最新情况。

   第34团团长比彻姆上校凌晨5时20分向丘奇将军报告了情况:“敌人已在我防区中部强行渡江。天色太暗,情况尚未查明。我已命令预备队(第1营)于拂晓时查明情况。请于天亮时给我派一架联络飞机。”比彻姆命令艾尔斯率第1营实施反冲击,恢复团防御阵地。黎明时,驻守在沿江高地的第3营除L连外都未受到攻击。L连的部分人员已被迫退出阵地,向后撤退了约1英里。敌人显然是想绕过前沿的部队,突入纵深的后方地区,只有当前进路线受到阻拦时,他们才采取攻击行动。

   第3营营部撤退后,其东面五峰里山脊西北角的第13野战炮营B连的阵地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8时30分,该连报告,阵地周围听见轻火器的声音。第24师这时估计,约有800人的敌军已经来到洛东江东岸它的防区。

   接到沿龙山-洛东江公路实施反冲击的命令后,艾尔斯中校立刻命令他的一名参谋指挥C连登车沿公路开进,没有他的命令不得停下。A连、B连和火器连由该参谋指挥,在C连之后步行跟进。就在前一天,第1营刚刚补充了187名兵员。

   艾尔斯,他的作训参谋及其助理乘坐一辆吉普车在部队的前面开往江边,以查看当时的形势。当他们到达空无一人的第3营指挥所时,并没有发现任何敌人。他们环顾四周,考虑第1营到达后如何部署。突然,艾尔斯一行遭到来自附近山头的俯击。这时,C连乘车赶到。就在他们下车的时候,两名士兵被击中。

   艾尔斯赶忙找到接任C连连长职务只有几天的克莱德·M.阿克里奇上尉,命令他攻击瞰制原第3营指挥所的高地。就在阿克里奇组织全连开始进攻时,敌人的火力更加密集了。阿克里奇身先士卒,三次负伤,最后不得不被送往后方。

   在稍后一些的地方,艾尔斯隐蔽在一条涵沟里。他和火器排长以及迫击炮手一起架起60毫米迫击炮,向敌人占领的山头开火,直到炮弹打光。迫击炮组长站着指挥开炮,被敌人的机枪几乎打成了两截。其他卧倒在地的人也被击中。艾尔斯感到,要指挥全营的行动,就必须回到A连和B连去。于是,他和营部的几个参谋冲进稻田向后撤退。敌人的火力紧追不放,又有两名参谋被打中,但他们都撤到了五峰里山坡上。最后,他们终于绕过被遗弃的火炮阵地撤到了后方。

   在艾尔斯和他的部下撤退之前,第13野战炮营B连也遭到敌人火力的袭击。上午10时30分,连长集合了约50名士兵,带着一门榴弹炮、4辆2.5吨卡车和3辆小型车辆,沿一条狭窄的道路撤退,4门榴弹炮和9辆汽车被扔在阵地上。全连有2人死亡,6人受伤,6人失踪。

   与此同时,C连实施的进攻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敌人兵力多,又控制着制高点。北朝鲜部队的轻武器和自动火器向C连猛烈打来,使在干涸河床上运动的士兵遭受严重伤亡。艾尔斯中校通过稻田撤走之后,佩恩中尉和受伤的麦克唐纳·马丁中尉也通过同一条涵沟后撤到公路南边不远的磨坊。几分钟后,又有一些人撤到这里。战斗中,全连伤亡过半。据营长后来回忆,C连生还的官兵大约只有35人。

   就在C连与北朝鲜军队遭遇时,A连和B连已经离开营集结地徒步向前开进,未带任何给养。当比彻姆上校到达位于甘里的第1营指挥所时,他得知,C连已被敌人打散,伤亡严重。他立刻赶上前面的A连和B连。B连走在前面,其前卫与敌人遭遇,在敌军试图撤退时,他们消灭了10名敌人。在两辆各装有四挺50毫米高炮的防空战斗车引导下,部队开始冲击,A连在公路左侧,B连在公路右侧。艾尔斯中校这时也回到营里。尽管最初敌人的抵抗并不猛烈,但盛夏的炎热减缓了进攻的速度。不久,右翼的B连在苜蓿山遇到敌人的顽强抵抗,B连进攻受阻,一辆防空战斗车的四联高炮被打坏。在左翼,A.F.阿方索上尉指挥的A连发展顺利,伤亡不大。他们穿过炮兵阵地,到达了C连曾经遭敌重创的地区。

   接着,引导A连的轻型坦克向磨坊开火,击中目标。他们认为敌人可能占据着这座磨坊,结果却误伤了里面的C连士兵,1人被打死,2人重伤,还有几个轻伤。随后,坦克和A连士兵向磨坊冲去。就在这座磨坊里,C连的几个士兵从早晨起一直坚守在这里,打退了北朝鲜人的几次进攻。敌军几次冲到离建筑物五六十码处,但始终未能打进来。坚守的士兵们把死者的尸体靠墙垒起,以保护他们自己免遭敌轻火器杀伤。他们坚持了整整一天,最后终于被A连进攻部队解救了。

   阿方索上尉和士兵们一起把尸体和伤员装上卡车,每辆车派一名司机和两名士兵,由坦克引导,穿过敌人的火力封锁送往后方。佩恩中尉被轰击磨坊的坦克炮火震得昏了过去,他被扔上车卡的时候,又清醒了几秒钟,只听一个人说:“佩恩早就死了。”又过了一会儿,当卡车冒着敌火力驶进一条沟里时,佩恩又醒了过来,这次他挣扎着爬出来,走回安全地带。

   阿方索继续沿公路向江边进攻,沿途敌人的抵抗十分微弱。日落时分,大约是晚上8时,A连到达江边,与守卫能瞰制江面的阵地上的L连会合了。两个连的兵力合在一起也只有90人左右。

   为了保证安全,他们暂时进入已经挖好的环形工事里。非常幸运的是,他们通过L连炮兵前沿观察哨的电台,由B连电台中转,与第一营沟通了无线电联络。

   A连推进到江边的同时,B连也在苜蓿山部分地区筑壕固守。这个地区的枪声逐渐平息下来。从这一天的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北朝鲜人已经在龙山-洛东江公路以北地区向东突进到苜蓿山,但还没有向南越过公路到达五峰里山脊。苜蓿山和五峰里山脊形成一条横跨龙山公路的山梁,这里位于格东江以东3英里,处在洛东江和龙山的正中间。

   第1营进行反冲击之时,I连却放弃了向北可以瞰制洛东江的团右翼高地阵地,他们同重火器连、迫击炮排和第26防空自动火器营的A连一起向东北方向撤进第21团的防区。当时他们并未受到攻击。友邻第21团看到他们的行动后报告了丘奇将军。丘奇将军马上命令比彻姆上校停止这次擅自撤退的行动,并责令他解除有关连指挥人员的职务。比彻姆立即派他的主任参谋沃德灵顿中校赶到现场,后者强令正在向东撤退的人员返回原来的阵地。中午,丘奇将军又派出第24师侦察连,封锁与I连原阵地相邻的洛东江-昌宁公路。侦察连和I连一起对当时已占领釜谷里附近一座高地的敌人实施了攻击,但因敌人的猛烈阻击而失败,损失十分严重。

   到了上午,丘奇将军分析断定,江东的大部分敌人已经进入了突出部地区。因此,他命令第19团沿第34团北侧向西实施攻击。在这次行动中,第19团在距江1英里的梧杏山东面的一个小村里包围了约300名敌人,击毙其大部。

   美军这一天的行动并非毫无成效。第34步兵团第1营的反冲击打退了敌人的先头部队,夺回了苜蓿山的部分地区。K连、L连和A连沉着、镇静地坚守着洛东江沿岸的阵地。这些都破坏了敌人控制通过龙山的公路网的企图,同时也争取了时间,为第19步兵团和后来的第9步兵团向前机动实施反冲击创造了条件。

   炮兵和空军火力覆盖着渡场,使敌人增援部队在天亮以后无法到达江的东岸。天黑以后,炮兵的拦阻火力仍然不断。第24师在这段32英里的正面共有17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2门155毫米榴弹炮提供火力支援。

   正当洛东江突出部战斗进行的时候,南朝鲜军队为进行整编,需要原配属给第8集团军第24师的第17团归建,该团一直在第24师右翼担负防御。为了紧急填补这个空缺,丘奇将军匆忙组建了赫泽特遣部队,包括第3战斗工兵营(欠A连),第78重型坦克营(欠坦克)和第24师的侦察连。第8集团军同意丘奇将南朝鲜第17团保留到8月7日拂晓。在这段时间里,第17团打退了敌人在此地段的几次渡江行动。8月7日清晨,赫泽特遣部队接替了第17团,第17团随即退到大邱重新编入南朝鲜部队。前一天下午,加强第24师的第2师第9团第1营刚刚到达,从而部分缓解了第17团撤出对整个防线的影响。

   三、敌军攻占苜蓿山-五峰里一线

   8月6日至7日的夜间,敌人成功地将一部分增援兵力渡送到洛东江东岸突出部地区,然后,在第二天夜间,又有约两个营的兵力在四个不同地方渡江成功。在突出部北侧试图渡江的敌人被第21步兵团打退后,转而向南继续实施渡江。

   8月7日上午,由第19步兵团和第34步兵团B连继续实施的反击显得软弱无力。天气炎热、食品不足、饮水短缺,使部队难以前进,加上美国空军误判目标,扫射火力打在第19步兵团阵地上。第34步兵团B连撤出了这个地区,不过此前他们救出几个前一天上午失踪的重型迫击炮连的士兵。北朝鲜部队向前推进,占领了苜蓿山和五峰里山脊的大部,控制了突出部东西走向公路西侧的重要地形。

   从苜蓿山和五峰里山脊顶峰,北朝鲜人可以看清美军的主要补给线一直向后延伸到5英里外的龙山,从那里向后,还可以看到密阳。苜蓿山(165高地)象它的名字一样,形状如同一片茎指北方的四叶苜蓿。苜蓿山比五峰山稍高。五峰山在它的南面,于通道另一侧,它有1.5英里长,稍向东南弯曲,由一些高度为300至500英尺的山丘组成,山下是一块块稻田。苜蓿山和五峰山之间的狭窄公路在低谷中蜿蜒。豆谷村座落在苜蓿山南侧山脚下,正好在公路的北侧。五峰村位于五峰里山脊东侧山脚下,在公路南侧半英里处。苜蓿山和五峰里山脊这两个相关地形是洛东江突出部战斗的关键阵地,随后10天的激战都发生在其周围。

   8月7日上午,正当北朝鲜军队攻取苜蓿山和五峰里山脊时,约翰·希尔上校奉命来到第2师师部,在那里,师长告诉他,沃克将军已经命令第9步兵团向丘奇将军报到。8日凌晨1时30分,希尔指挥部队开始向突出部地区开进,上午8时30分,他率部队向丘奇将军报到。丘奇要求希尔立即发起进攻,将北朝鲜部队赶出突出部。经过讨论决定,第9步兵团于下午4时发起攻击。

   第9步兵团齐装满员,人员得到良好的休整,这与一线的第24师各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8月8日,第24师各团的兵力状况大概是这样:第34步兵团1100人,第19步兵团1700人,第21步兵团1800人。第24师的战斗力估计只能达到40%,其原因主要是装备不足和人员缺编。士兵身体疲乏、情绪低落,这也大大降低了部队的战斗力。

   希尔的第9步兵团接替了苜蓿山上部分阵地的第34步兵团B连和公路另一侧靠近五峰里山脊的重型迫击炮连。希尔上校将第9步兵团第1营配置在龙山公路左侧,将第2营配置在右侧,团指挥所设在从这里向东去龙山方向1.5英里的甘里。第15野战炮兵营(装备有105毫米榴弹炮)的两个炮兵连支援第9步兵团进攻。此外,第9步兵团还可以呼唤第24师的12门155毫米榴弹炮和更多的105毫米榴弹炮的火力予以支援。希尔的当前任务是夺取苜蓿山和五峰里山脊。

   8月8日下午,希尔上校率第9步兵团沿正西方向对苜蓿山和五峰里发起攻击。傍晚时分,右路的第2营攻占了苜蓿山的一部分,但没有守住,也没有控制住通道的那一侧。左路的第1营也夺取了五峰里山脊的一部分,但是当天夜里又被北朝鲜部队夺了回去。第二天的情况也没有多大进展。

   现在,敌人开始对洛东江沿线仍由美军占领的高地兴趣更大了。8月7日拂晓,第34步兵团A连的阿方索上尉发现,敌人已占领了他阵地右侧可以瞰制他们的一条山脊。于是,他用无线电引导炮兵火力打击了这股敌人。他派出巡逻队察看火力效果,却被敌人火力赶了回来。当天下午飞机空投物资也只取得了部分成功,A连只收集到一半空投物资,还因此伤亡了几名士兵。当夜没有战事。

   第二天(8月8日)早晨,阿方索的A连发现在他们下方,北朝鲜人正用6条木船渡江,每条船大约装有10至12人。他们用无线电呼唤空中火力。随后,当敌军进入1000码射程时,他们又用50毫米火炮射击。敌人被迫沿江边散开。就在这时,飞机前来扫射,但空袭效果无法确定。

   8日下午,北朝鲜人的各种火炮开始对A连阵地进行试射,而试射完成后便停止了炮击。阿方索和官兵们都注意到,远处有一支敌军正在向他们接近。这个情况再加上试射使他们断定,敌人可能在当天夜里对他们发动一次联合攻击。于是,阿方索要求于夜里11时撤出阵地,并得到营长和团长的批准。

   夜里10时30分,阿方索把伤员转移到山脚下,其他人紧随其后。当全连沿公路开始撤退时,敌人密集的炮火落到了他们已经撤出的阵地上。北朝鲜人不久便发现美军已不在那里,于是又把火力转移到公路。按计划,A连应撤向公路南侧五峰里山脊南端的友邻阵地。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失误,有一个排一直沿公路或靠近公路走,进入了五峰里北端敌人阵地,遭到重大伤亡。连队的其他人员和同行的L连于8月9日天亮后很长时间才最终到达五峰里东侧第1营的防线。

   那天早晨,再向南靠近江边的K连也遭到敌人的攻击,一股敌人摧毁了连前进观察哨。尽管敌人已经到达连阵地背后,上级仍然要他们坚守阵地。第二天(8月10日),重新组建的L连才进入K连右后侧的阵地。

   8月10日,在突出部的这块重要地形上,苜蓿山上的北朝鲜军队发起攻击,与第9步兵团的攻击方向正好相对。在8日和9日两天的战斗中,第2营军官损失严重,到10日,只有F连的军官人数超过1人。经过这次战斗,敌军收复了以前在苜蓿山丢失的所有阵地。然而,第19步兵团第2营在苜蓿山北侧成功地夺取了洛东江沿岸的几个山头,其中最重要的是梧杏高地,但从梧杏继续发展进攻的企图遭到失败。经过8月10日在梧杏高地附近的战斗,第19步兵团第2营的实力被大大削弱,各连的战斗力一共只剩大约100人了。

   当天晚上,丘奇将军把洛东江突出部所有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希尔上校。这些部队包括第2师第9步兵团战斗队(欠第3营),第24师第34和第19步兵团以及第21步兵团第1营,另外还有支援炮兵和其它配属分队。这支部队被命名为“希尔特遣部队”。

   丘奇将军命令希尔上校于次日早晨发起攻击,收复洛东江沿线地区。希尔和有关人员连夜研究制定了进攻计划。计划要求:第9和第19步兵团沿西南方向向突出部中心攻击,第21步兵团第1营当夜从师防区北部向五峰里山脊南端机动,从那里向西南方向,在第9步兵团的左侧实施攻击,与此同时,第34步兵团在五峰里保障进攻部队的左翼安全。

   然而,情况发生了变化,敌人的增援部队夜间到达江东,这就大大增加了这次进攻行动的困难。希尔上校早在8月8日就得到消息说,北朝鲜人正利用夜间在齐项或白川架设横跨洛东江的暗桥。两地都是突出部中部的渡口。8月10日夜间,敌第4师完成了暗桥的架设,第二天天亮之前,他们已将卡车、重型迫击炮和大约12门火炮运到了洛东江东岸,其中有些装备是通过木筏运送的。第4师的部分步兵分队也在夜间渡过了洛东江,一些坦克也可能于此时过了江。到11日早晨,在他们最初发起渡江行动5天之后,北朝鲜人已经把一些重型武器装备运进了他们的江东大本营。

   1950年8月间,北朝鲜人在洛东江上建造了许多暗桥,。这些桥由沙袋,圆木和石头铺垫,离水面1英尺,很便于涉水过江。水很混,要从空中发现它们十分困难。苏联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曾广泛建造和使用过暗桥,这是当时东线战场上出奇不意的有效手段,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8月11日为把敌人赶下洛东江而组织的进攻行动遭到彻底失败。北朝鲜第4师使第9和第19步兵团受阻于进攻出发阵地和自己的阵地上,而且迫使第21步兵团第1营未来得及发起攻击就退出了集结地。11日上午,突出部战斗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北朝鲜人将火炮分为6门、4门、4门三组使用,配置在鼓谷里附近、位于苜蓿山和五峰里敌阵地之后约1英里的地方。下午,丘奇将军感到有必要改变希尔特遣部队的任务,于是命令他们放弃进攻,转为防守。当时,北朝鲜第4师的大部已进入突出部地区。当天夜里,该师全部渡过洛东江。

   四、龙山受到攻击

   8月10日至11日,集结在五峰里和苜蓿山的北朝鲜部队不断增加,同时,在第24师防区的最南部也出现了敌人。到8月11日,情况更加明显,敌人的部分力量已经绕过苜蓿山和五峰里主阵地插到了希尔特遣部队的后方。

   那天,敌人对龙山实施了首次炮火袭击。在城东通往密阳的公路上,敌人的狙击骚扰交通。在龙山南面,一股敌人驱逐了第24师侦察连派出的巡逻队。上午,北朝鲜人又突袭并消灭了在南旨里守卫洛东江大桥的第34步兵团K连的一个班。敌人控制了这座大桥,阻断了龙山-马山公路,切断了第24师和第25师之间唯一的直接道路联系。就在此时,希尔特遣部队的攻击行动也受挫,被迫向西撤退了几英里。看到龙山南面的战局不妙,丘奇将军便将第14战斗工兵营派到龙山,沃克将军命令位于马山基恩特遣部队后面的预备队第27步兵团第2营向北进攻,实施攻击,通过洛东江上的南旨里大桥进入第24师防区的南部。

   8月11日至12日那个夜间,北朝鲜人在龙山东面加固了路障,一直延伸到城东3英里以外。天亮之前,一位参谋叫醒了希尔上校,告诉他说,敌人在龙山以东2英里的地方伏击了一些救护车和卡车。尽管当时苜蓿山的压力很大,希尔还是果断命令第9步兵团F连从前沿撤出,与迫击炮排一起对这股敌人实施攻击。第15野战炮营的部分火力也为他们提供支援。

   与此同时,第24师司令部从八个单位集结了约135人,包括文书、炊事员、宪兵和侦察连的人员,由司令部直属连连长乔治·哈费曼上尉指挥。他们迅速从密阳向西运动,并在龙山-密阳公路的必经之路深谷里附近建立了阵地。他们的任务是阻敌继续向东突进。哈费曼的小分队加强有两辆坦克。整个下午,他们坚守阵地抵抗北朝鲜人的进攻。装甲输送车三次为他们补给食品、饮水和弹药。

   第二天(8月13日)中午,丘奇将军派飞机把希尔上校接到第24师司令部与沃克将军商谈。沃克问希尔:“你能排除这些路障吗?”希尔回答说:“可以,我刚从路障上空飞过,我可以在夜间把它清除掉。”沃克对希尔满有把握的回答十分满意。

   与此同时,按照沃克将军11日的命令,第27步兵团第2营在默奇中校的率领下正在消灭龙山以南的敌人。11日,默奇的部队从马山附近的集结地出发,朝北向洛东江开进。沿途成群结队的朝鲜难民阻塞了道路。就在他们开路前进的时候,一辆难民的手推车翻倒在地,里面露出了大约15支步枪和几袋弹药。大约12名化装成难民的北朝鲜军人逃往开阔地,其中8人当场被打死。第2营继续前进,在洛东江大桥以南几英里的二灵里附近又击溃大约200名敌人。午夜时分,他们渡过了洛东江,顶着敌人轻火器的射击在北岸建起了滩头阵地。

   第二天,第8集团军将第27步兵团加强给第24师,任务是向北进攻到龙山。美军估计有两个营的敌人正在龙山-马山公路以东。8月12日在向北进攻的战斗中,默奇的第2营遇到固守堑壕的敌人。敌人使用迫击炮、机枪和轻火器拼命抵抗。然而,美空军的支援火力与地面部队协同,迫使敌人逃出堑壕。在这次战斗中,第2营一共毙敌约100人,伤敌数量无法统计,缴获12挺机枪和一些“野牛”式机枪(14.5毫米反坦克机枪)。

   第二天,第27步兵团第3营协同第2营继续向北进攻。到13日下午,两个营分别到达预定目标——龙山北侧和东侧的高地。第2营与希尔特遣部队会师,希尔同比彻姆与默奇中校见面了。在进攻中,第27步兵团的部队摧毁敌4门火炮,其中有2门是被缴获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

   还有一支美军部队——第2师第23步兵团第1营——也在向龙山集结,这个营刚到密阳就接到向西攻击的命令。在他们行动(也是他们到达朝鲜后的首战)过程中,有9人中暑,而真正战斗伤亡只有1人。第1营在龙山以东1英里的地方曾与第27步兵团先头部队相遇。

   这样,到8月13日晚,由于沃克将军果断将第27步兵团、第24师司令部勤务分队和工兵分队投入战斗,因而解除了敌人在龙山以东、以南两个方向突破的威胁。

   14日,第25师第35步兵团的一个加强连进入南旨里大桥南侧阵地,接替了那里的第27步兵团,大桥的责任从而由第24师转交给第25师。

   敌人8月10日至13日在第24师防区南段的行动使希尔上校感到,K连和L连在洛东江边独立高地阵地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于是,他下达命令——第34步兵团第3营于8月14日凌晨2时接到这个命令——要求他们撤出阵地到第1营的后方集结,转为团预备队。第3营顺利地执行了这个命令。

   五、苜蓿山-五峰里之战

   当敌人正在向龙山地区渗透的时候,苜蓿山、五峰里及其以北地带的战斗也在继续。第9团战斗队、第19步兵团和第34步兵团的一部成功地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北朝鲜第4师主力被牢牢拴住,无法向南扩大战果。

   希尔特遣部队仍在执行迫敌撤出突出部乃至退到洛东江对岸去的任务。由于8月13日清除了敌人对龙山东、南两个方向的渗透,希尔上校计划第二天动用其全部力量对苜蓿山-五峰里地区的敌阵地发动一次进攻。计划由100架飞机首先对敌阵地进行火力突击,随后再由炮兵进行火力准备,地面部队仍采用三天前未能奏效的那次进攻队形。敌第4师的部署是:第5团布署在北部,与美军第19步兵团相对;第16团布署在苜蓿山和五峰里;第18团一部布署在第16团之后,其它兵力分布在整个突出部地区,但主要在东部和南部。

   对于这样一次进攻行动,希尔特遣部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第9步兵团的两个营实际兵力大约只有三分之二,第19步兵团的有效战斗力也很少,第34步兵团第1营的三个步兵连实际力量加在一起不足一个满编连。

   8月14日是星期一。阴云笼罩着突出部地区,从凌晨3时开始,天下起了雨。计划中的空中突击行动只好作罢。第24师的炮兵当时的战斗力不足40%,大部分都集中在龙山西面的一块低洼地中,由第13野战炮营营长查尔斯·斯特拉顿中校指挥。他们进行了10分钟炮火准备,步兵便开始向前冲击。第9团战斗队的两个营——第1营在右,第2营在左——向苜蓿山山坡冲去,第34步兵团B连则对公路南面的五峰里开始牵制性攻击。尽管到凌晨B连几乎已经打到五峰里山顶,但到上午8时,他们还是被敌人打退下来。

   主要战斗在公路另一侧的苜蓿山进行,美军和北朝鲜军队在那里展开反复争夺。在一个小时的战斗中,第1营就伤亡60人。第9步兵团的两个营都夺取了部分高地,但未能控制周围的山头。在北面,第19步兵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那天夜里,苜蓿山的战斗仍在继续。北朝鲜人不断组织进攻,渗透到第9步兵团的防御阵地内。E连军士长沃伦·H.乔丹的情况足以反映苜蓿山战斗的激烈程度。从8月10日至17日,乔丹五次接替全连的指挥,因为连里的所有军官不是受伤、阵亡、就是中暑。

   14日夜间敌人的进攻不仅限于对苜蓿山,在五峰里南侧,敌人几乎包围了第21步兵团第1营,使该营遭受巨大伤亡。凌晨3时,希尔上校命令史密斯撤退。全营于天亮之前冲出了包围,进入战线南端新的防御阵地。在第34团第3营的反冲击配合下,它守住了阵地。第34团第3营的力量当时得到了加强,因为早晨K连和L连刚从沿江阵地上撤回营里。

   8月15日上午,希尔特遣部队继续进攻,但美军对击退敌人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阴雨使空中支援仍然无法实施,在五峰里的南端,第34步兵团A连和B连在山脊线上与敌人进行了一场艰苦的战斗。罗伊·E.柯林斯上士带着A连2排经过鞍部对敌人占领的一个山丘实施冲击,而敌人在山丘的另一面。双方立即展开手榴弹战,在10步远的距离内进行枪战。这时,一个敌兵爬过山脊线抱住了柯林斯的腰,后者惊奇地发现,他是来投降的,他只能采取这种方式。在50分钟的战斗中,这个排向鞍部冲击的35人中有25人伤亡。剩下的10人搀扶着9名伤员后撤,其中3名伤员还没有到达急救站就死去了。

   在其它地方,希尔特遣部队也受到敌人的阻击。希尔上校动用了他所能指挥的全部力量,也仅仅与敌人打成相持态势。因为缺乏后备力量,他没有机动余地。

   8月15日,丘奇将军来到希尔上校的指挥所,两人讨论了当时的形势。尽管他们认为北朝鲜第4师由于僵持在五峰里和苜蓿山地区而不断消耗变弱,但他们对于自己继续进攻的能力也表示怀疑,因而,他们决定停止进攻,就地转入防御。

   沃克将军因为未能把敌人逐出突出部地区已经变得很不耐烦了。13日,丘奇告诉沃克,北朝鲜第4师已经全部过江并进入第24师防区,此时沃克将军根本不相信,而且粗鲁地反驳说:“我的情报可不是这样说的。”然而,丘奇坚持说情况的确如此。后来的情报证实了丘奇将军的判断。

   8月15日的进攻失败后,沃克将军认识到,要把敌人赶出突出部就需要派出更多的兵力,于是,那天早晨他带着恼怒和不耐烦的情绪来到丘奇的指挥所。他说:“我打算把海军陆战旅也交给你,我希望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

   大约中午的时候,沃克回到大邱,召集主要参谋人员开会,研究可以抽出哪些部队增援第24师。海军陆战旅正在马山到密阳的路上,他们将作为陆军预备队驻扎在马山。下午1时,沃克决定在洛东江突出部地区使用海军陆战旅,并派科利尔上校立刻飞往密阳,与陆战旅旅长克雷格将军讨论当前的局势,估计后者随时都可能到达那里。后来,两人坐在吉普车里交谈,科利尔把沃克将军的指示告诉了克雷格。克雷格将军立即命令陆战旅司令部离开宿营地,向龙山方向机动。

   在釜山防御圈持续两个半月的战斗中,作为总指挥的沃克将军面临着许多问题,8月15日所作的决定只是其中一例。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地方遇到麻烦。纵观8月11日至15日的釜山防御区就会发现,第8集团军的预备队几乎是杯水车薪。基恩特遣部队8月12日在“血腥峡谷”严重受挫,同时,希尔特遣部队在洛东江突出部上的五峰里山脊和苜蓿山遭到失败,而北朝鲜第4师强大的兵力又出现在其后靠近龙山的地方,北朝鲜人全部渡过洛东江,并接近了突出部北部的大邱。在东部,南朝鲜部队节节败退,防御圈在这里明显向内收缩。北朝鲜第5师已经到达东海岸的浦项,准备沿庆州走廊向釜山推进。

   从1950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开始,在连续6个星期内,双方部队在环形防御区的各个地区形成对峙局面。为了便于描述,我们把这个漫长的战线分成几段。但是,读者在读到每一个战斗行动的时候必须记住,在其它地区也发生着同样紧张而残酷的战斗。

   由于环形防御区的不同地带同时进行着各种战斗,因而,对于沃克将军每天所面临的指挥问题很难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描述。他必须了解或正确推测下一个危机可能出现在哪里。当敌人的行动出乎他意料时,他必须立即找出对策并迅速作出反应。作为一名指挥官,他必须对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每个战斗心中有数,必须及时定下决心,必须权衡防御圈各部分的需要统一部署兵力。指挥官必须时时依据战场上不断变化着的复杂形势而修正自己的认识。1950年夏季的釜山防御圈战役对沃克将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事实证明,沃克在美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釜山防御圈的神机妙算。

   沃克将军始终认为,洛东江和南江汇合处以北的龙山-密阳地区是十分危险的地带,敌人会把这里作为进攻的轴心。8月中旬,他又分析,洛东江突出部是非常重要而又面临威胁的地区,所以他把最强的预备力量派到那里。8月15日,第8集团军把第1暂编陆战旅加强给第24师,并命令他们于8月17日尽早发起攻击,消灭洛东江以东突出部的敌人。

   8月16日,当希尔特遣部队疲惫的士兵躲在散兵坑里等待救援的时候,北朝鲜军队对苜蓿山的第9步兵团进行了攻击。这次战斗在近距离内进行,异常紧张激烈。北朝鲜人打死了部分守军,占领了一些散兵坑。在右翼,第9步兵团第2营完全丧失了阵地。梧杏高地也进行了一场激战,第19和第34步兵团的部分兵力险些被围歼。在这次战斗中,第34步兵团G连连长巴尔什奇中尉作战勇敢,指挥有方,表现十分出色。

   突出部战斗的中期,一股新的敌人渡过洛东江,出现在第24师北面第1师的防区内。这股敌人大约有两个营,在靠近浦项的409高地上建立了阵地。与第1骑兵师相比,第24师更容易通过公路接近敌人的这个阵地,因此,8月13日晚,沃克将军将第24师的防区向北扩大,把突入之敌占领的这个地区划归了该师。

   8月15日至16日的午夜刚过,第8集团军用电话命令第24师对其防区最北端靠近香洞里的409高地上的敌人采取攻势行动。这股敌人如今已增加到约一个团的兵力。据俘虏说,这是北朝鲜第10师第29团,这个师在此之前没有投入战斗。天亮之前,第23步兵团第1营赶到409高地附近,增援这里的第21步兵团。第23步兵团8月5日刚从美国到达,先在大邱附近集结待命,因为肯定不久会将其投入防御圈某处的战斗。409高地的敌人对美军构成巨大威胁,他们随时都可能对突出部已经受到巨大压力的美军发起攻击。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这股敌人并没有离开409高地实施出击,这个阵地是他们在突出部战斗的关键时刻建立起来的。敌人在美军防区内这种消极被动之举说明北朝鲜军队之间缺乏协同,要么就是他们在执行作战计划时缺乏灵活性。

   六、陆战队进攻五峰里

   尽管8月15日突出部地区的态势对美军不利,但是还应当看到“山的另一侧”的情况。事实上,北朝鲜第4师这时也处于十分狼狈的境地,食品供应短缺,弹药补给也很困难,第18团自14日后再也没有得到弹药。据战俘后来说,在向前线补给的士兵中,开小差的人达40%,有一半人没有配发武器,他们只是被当作劳动力去挖散兵洞、运送弹药和搜集食品。轻伤员几乎得不到什么治疗便被送回前线,大批重伤员由于未及时治疗而死去,除以前在中共军队战斗过的班排长外都没有士气。

   丘奇和希尔在同陆战旅的两位指挥官克雷格和默里研究进攻计划时了解到,他们不想在舰基“海盗”式飞机加入战斗之前发起攻击,而“贝都恩海峡”号和“西西里”号航空母舰8月17日才能到达作战位置,因而进攻日期就定在了这一天。

   丘奇将军负责指挥这次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联合进攻行动。按计划,第1暂编陆战旅在左路,正对五峰里山脊。最左端是第21步兵团第1营(欠),负责保障陆战旅的左翼。第9步兵团仍在苜蓿山正面,它已经在那里战斗了一星期,该团与陆战旅的分界线为苜蓿山和五峰里之间的公路。第34步兵团在第9步兵团以北。进攻队形的最右侧是第19步兵团。计划要第9步兵团在夺取苜蓿山之后迅速向两翼发展进攻,向洛东江推进。第19步兵团也向洛东江进攻,夺取北朝鲜人重新占据的梧杏高地。进攻将于8月17日上午8时开始,54门105毫米榴弹炮和一个营的155毫米榴弹炮已就位,支援这次进攻行动。

10. 消灭敌桥头堡,1950年8月17-19日

   第5陆战团在此之前已从马山前线到达密阳,8月16日又接到次日上午进攻五峰里的命令。第2营奉命引导冲击,紧随其后的是第1营和第3营。第2营于午夜进入五峰里正面集结。

   按丘奇将军的计划,第9步兵团同时进攻苜蓿山,以配合陆战队进攻五峰里山脊的行动。而默里中校则要求在第9步兵团攻击之前首先由他开始进攻。他认为,五峰里山脊线应是他进攻的出发阵地,而且他可以比较轻松地夺取这个阵地。丘奇则认为,五峰里和苜蓿山是敌人密切相联的两个阵地,应当同时对它们进行攻击,不过,他还是同意了默里的要求。在五峰里和3英里以外的洛东江之间,有两道连绵的山地群,默里和丘奇都估计敌人主要会在五峰里后面的第二道山脊采取行动。后来情报表明,张基德上校的敌第18团加上第16团的一个营当时在五峰里山脊组织防御,第16团其余兵力显然部署在苜蓿山。

   哈罗德·S.罗伊斯中校带领第5陆战团第2营进入出发阵地,那是五峰里前沿一条狭窄谷地的东侧,距山脊顶端约1000码,在那里等待进攻号令。他们仔细研究了对面光秃秃的山脊。那里有102、109、117、143、147和153六个高地,由北向南高度逐渐上升,从谷底算起,高度在300至450英尺之间。深深的冲沟从山丘之间的鞍部向下延伸。山脊中间有一处山体崩塌的痕迹,露出一大片红土。

   7时35分,10分钟的炮火准备开始了,火力集中在五峰里后面的地区,有意未对五峰里本身进行炮火准备。但18架“海盗”式飞机对五峰里山脊进行了突袭。这次袭击十分猛烈,五峰里几乎被硝烟吞没。

   8时整,E连和D连以那片红土为界一左一右开始了进攻,四个排约120人成攻击队形越过山谷朝山坡上冲击。他们没有遇到山脊上敌人的任何抵抗,但遭到来自右(北)侧公路对面豆谷村敌人轻火器的猛烈袭击。左侧五峰村附近也射来了敌人的火力。当进攻分队到达五峰里山坡的时候,敌人迫击炮弹落到他们之中。

   在那块山体崩塌痕迹的右侧,有一条雨裂沟向上延伸,只是从这里,陆战队的一部爬到山脊顶端。雨裂沟上端很浅,一个人躺着才能勉强藏起来。迈克尔·J.欣克少尉就是利用这条雨裂沟作掩护,带着剩下的20个人冲上山顶。当他们滚进北朝鲜人空着的散兵洞时,敌人从右侧反斜面不远处第二排散兵洞里用机枪对他们进行扫射,还跳起来向他们掷手榴弹。在这次行动中,有5名陆战队员伤亡。欣克命令其余人员撤离山脊,于是,全体立即行动,并用雨披抬走了伤员。

   这时,“海盗”式飞机飞回这个地区,对五峰里山脊一线及其反斜面进行再次轰炸,但由于油料不足,未能投掷凝固汽油弹。空袭一结束,陆战队就开始从半山腰又向上冲去,坦克也驶入了山脊东侧的低地,向豆谷村和山脊上开火,为第二次冲击实施直接火力支援。起初,敌人只有零星的火力,但空袭结束几分钟后,北朝鲜人便进入山顶前沿散兵坑,用各种自动火器和手榴弹阻击向上爬的陆战队员。这次,又只是欣克的排到达了山脊顶端,他出发时带了15个人,最后到达山顶的只有9人。这么几个人实在无法在山顶坚持,只好退到山坡上。欣克爬上山顶,寻找受伤的陆战队员,这次,他连中两枪,一枪打碎下巴,另一枪打进右臂,他滚到了山下。敌人的火力使陆战队遭到严重伤亡,山坡上的其它部队被迫卧倒在地上,无法前进。

   来自左(北)侧豆谷村和苜蓿山的敌人火力是五峰里陆战队进攻受挫的重要原因。下午3时,第2营在半山坡建立了阵地。在7小时里,全营亡23人,伤119人,占参加这次进攻的240人的60%。

   由于第2营损失严重,克雷格将军决定,如果继续组织进攻,他将用第1营接替第2营打头阵。12时45分,默里中校向牛顿中校转达了这个命令,要他率第1营进入阵地对五峰里再次发动进攻。下午4时,第1营和第2营在山坡上进行了交接。

   七、第24师攻占苜蓿山

   经过一个上午的战斗,情况已经很明显,陆战队无法消灭反斜面散兵坑里的敌人,而且,敌人从豆谷村和苜蓿山射来的猛烈火力对于五峰里山坡上处于暴露状态的冲击部队构成了巨大威胁。再攻击计划作了一处重大调整。默里中校这时意识到,有必要在陆战队进攻五峰里的同时让右翼的第9步兵团也对苜蓿山之敌发动攻势。他把这个新的想法告诉了丘奇将军,后者表示,第9步兵团将在炮火准备结束后发起进攻。下午3时刚过,默里便向丘奇和希尔报告,第5陆战团第1营已经做好准备,4时发起攻击。

   将近4时,第24师按计划开始对苜蓿山实施火力准备,炮火从山头打到山脚,其中部分是空军的同时弹着射击。弹片四射,山顶和反斜面上血肉横飞。4时整,第9步兵团和陆战队联合发起冲击。苜蓿山方向炮火准备非常有效,幸免杀伤的敌人纷纷逃下山去。所以,第9步兵团第2营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苜蓿山。接着,他们组织火力,支援五峰里方向陆战队的攻击行动。

   在五峰里,北朝鲜军队拼命抵抗,再次阻止了陆战队的正面进攻。但这次由于排除了豆谷村和苜蓿山方向的火力威胁,靠近第9步兵团的B连右翼排得以绕过五峰山北峰从右侧爬到山顶。大约在下午5时,陆战队夺取了102高地。接着,他们依靠102高地的火力支援,从102高地出发,采取侧翼攻击的方法,夺取了南侧的109和117两个高地。然而,再往南的143高地的敌人很快进行了反击,迫使117高地上A连的一个排退到高地的东坡上。

   傍晚时分,北朝鲜的坦克出现了,这是它们在整个洛东江突出部地区的战斗中首次被使用。正在102高地上构筑工事的美军看到3辆T-34坦克自西而来,隐隐约约还有1辆坦克跟在后面。4辆坦克径直沿公路朝五峰里和苜蓿山之间的道路驶来。B连立刻通过电台向设在山谷里的营指挥所报告了这个情况。

   3辆美M-26式“潘兴”坦克向前机动,进入了第1营指挥所前面公路边的阵地中。75毫米无后坐力炮已经瞄向山口处的公路。2具3.5英寸反坦克火箭筒在公路北侧进入阵地。3架P-51飞机发现了敌人的坦克,几次进行俯冲扫射,但看不出什么效果。102高地上的陆战队员眼睁睁地注视着4辆坦克缓缓驶入山口。

   下面尘土飞扬,T-34坦克就要拐弯了。过了一会儿,先头坦克出现了,一枚火箭筒首先在100码距离上开火,击中了坦克履带。坦克一边射击,一边继续向前开来。第二发火箭弹又击中了这辆坦克,与此同时,一枚75毫米无后坐力炮弹也击中了车体,在车身上打了一个洞,坦克停止前进,但坦克炮和并列机枪仍在射击。这时,最前面的一辆“潘兴”坦克又用火炮击中了这辆坦克,坦克起火了。一名坦克手弃车逃跑,被冲锋枪击毙。敌人的第二辆坦克被火箭筒摧毁,第三辆刚一露头就被两辆“潘兴”坦克的炮火摧毁。第四辆坦克还没到达山口就被空中火力摧毁,随后的步兵也被打散。这次行动是“潘兴”坦克和T-34坦克的第一次交锋。

   天黑以后,陆战队在他们占领地区构筑了环形防御工事。B连的防线从102高地经过109高地延伸到109高地与117高地间的鞍部,A连的防线从这里开始,经117高地的东坡一直到山脚。陆战队在这一天的战斗中共伤亡205人,其中死23人,伤势严重未能救治而死亡2人,伤180人。

   在五峰里方向的激烈战斗进行的同时,第24师右翼的第34步兵团和第19步兵团经过一再推迟之后也在下午发起进攻。此前,飞机和火炮已猛烈袭击了梧杏高地。进攻部队向前推进,但有的部队伤亡很大,第34步兵团L连最为严重,他们遭到后部敌人的袭击。天黑之前,第19步兵团夺取了突出部北端可以瞰制洛东江的梧杏高地。当天夜里,第24师截获了敌人的一份无线电报,电报说,突出部地区的北朝鲜部队弹药短缺,请求撤到洛东江对岸去。

   八、攻克五峰里

   8月17日晚,美炮兵对通往五峰里和苜蓿山的道路和敌人可能集结的地区都进行了炮击,一些火炮对渡场也实施了火力袭击,以防止敌人增援部队渡江。五峰里的陆战队判断敌人肯定会在夜间实施反冲击,于是在阵地前设置了绊索照明弹。四分之一的人担任警戒,其他人休息。当晚,左翼A连的迫击炮阵地遭到4枚敌人磷燃烧弹的袭击,18人伤亡,迫击炮被烧毁。

   8月18日凌晨2时30分,一颗绿色照明弹升上天空,显然,敌人开始反击了。117高地的敌人深入到A连阵地里,并将一个排割开。然后,敌人的进攻队形继续向B连阵地深入。通过81毫米迫击炮照明弹的光亮可以看出北朝鲜人进攻的套路。他们一个班从地面跃起,投掷手榴弹,向前方和侧翼打一阵枪,一边向前跃进一段距离,然后又卧倒。后面跟进的部队也都这样做。敌人的进攻迫使A连撤出阵地,退到109高地南侧的鞍部。B连经过45分钟的激战,守住了自己的环形防御阵地,拂晓之前。敌人停止了进攻。

   北朝鲜人在这天夜间战斗中总的伤亡情况尚不清楚,但后来在A连和B连防御阵地的周围发现了183具敌人的尸体。

   陆战队受到严重损失。B连前一天晚上有190名士兵和5名军官,第二天早晨有效战斗力只剩110人,A连从前一天晚上的185人减少到第二天早晨的90人。

   天亮后,第1营进行了重新编组,A连奉命向南对退守117高地的进攻之敌实施攻击。他们顺利冲过鞍部,但被敌人的机枪火力压在山坡上无法前进,连长只好要求空军支援。经过对目标的仔细研究,“海盗”飞机投下了一枚500磅的炸弹,正好击中敌人的工事。弹片、碎石块、尘土一过,3排迅速跃起冲上了坡顶。在敌人的掩体中,他们发现被炸毁的机枪和被炸死的射手。A连只用了5分钟就攻占了117高地。

   进攻继续向143高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空军和炮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47和153两个高地的战斗也是同样过程。傍晚,五峰里只剩一小股敌人还在继续抵抗,这股敌人第二天早晨也被消灭了。美军从右翼突破,逐步向南推进,终于夺取了这道山脊。

   九、摧毁敌桥头堡

   第1营8月18日向五峰里南端进攻的同时,陆战队第3营从山脊北端向西对另一山脊上的206高地实施了进攻,第9步兵团从苜蓿山给予火力支援。陆战队第3营几乎没有遇到敌人的任何抵抗,一小时之内就到达了预定目标。

   这次进攻如此顺利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就在第3营进攻206高地的同时,空中观察哨、炮兵前方观察所和一线步兵部队都报告说,敌人正企图向西朝洛东江方向撤退。这时正值中午。前方观察员迅速调整了空中炸点和火炮瞬发引信,对准这些部队。目标为渡场的部分火炮使用了延期引信,以便更有效地杀伤游泳过江的敌军。战斗机在通往江边的道路上空盘旋,袭击了开阔地带上的大批敌人。

   206高地被攻占后,默里中校命令第3营继续向311高地进攻,这是到洛东江边的最后一道山脊。在这同时,第24师右翼的第34步兵团和第19步兵团也在向南和西南方向推进。前进中,他们只遇到一般的抵抗,到下午,连这种抵抗也越来越弱。梧杏高地上第19步兵团的部队发现,敌人分成10到15人的小组正在向洛东江西岸撤退,每次总共大约有75至100人。整个下午,飞机不断向渡江敌人扫射。天黑之前,陆战队第3营占领了311高地的大部,第34步兵团夺取了240高地,第19步兵团攻占了233高地——这些都是洛东江边的制高点。

   到8月18日晚,情况已经十分明显:敌第4师已经彻底被打败,残部正退回洛东江西岸。19日早晨,陆战队和第34步兵团在洛东江边会合。据当时抓住的俘虏说,北朝鲜部队的幸存者大部分已经在夜里撤过了洛东江。到下午,沿江巡逻的部队未发现任何敌人。洛东江突出部的战斗遂告结束。

   在洛东江突出部的首次战斗中,北朝鲜第4师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重装备和武器。陆战队军械科搜集了大部分被损坏和丢弃的重武器,修复了34门火炮,其中18门又部署在龙山至洛东江的公路沿线,准备为抵抗敌人的进攻提供火力支援。敌人最大的火炮口径为122毫米。在这次战斗中,北朝鲜军队伤亡也十分惨重,第24师埋葬了1200多具敌人的尸体。战斗结束时抓获的俘虏说,北朝鲜第4师撤到洛东江西岸后,3个步兵团每个团的人数大约只剩300至400人。俘虏们还说,部队中的伤员有一半左右因为得不到治疗而死去。8月19日,洛东江突出部战斗结束时,第4师的全部兵力只有大约3500人。

   五蜂里战斗中,敌人大量的武器被毁坏和丢弃,据统计,有苏制和美制重机枪18挺,轻机枪25挺,苏制和美制冲锋枪63支,反坦克炮8门,3.5英寸火箭筒1具,以及大量弹药和手榴弹。在缴获敌人的装备中有1台完好的美陆军SCR-300电台,电台频率调整在第5陆战团第1营使用的频率上。显然,8月17日至18日的夜间敌人监听了A连和B连通话的内容,很可能知道他们的确切位置和部署。

   实际上,北朝鲜第4师在洛东江突出部战斗中的失利是迄今为止北朝鲜军队所遭受的最惨重的失败。第4师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中国军队参战以后,才重新组建了这个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8月19日,就在第4师遭到最后失败的时候,它收到北朝鲜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因为在战斗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它被授予“近卫师”的称号。

   8月19日下午,突出部战斗结束了。第8集团军命令第1暂编陆战旅脱离第24师的指挥,转为第8集团军预备队,在南部马山以东的昌元附近地区集结,直到9月1日。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