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第十九
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 ·美国
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
出自————《战争通史》
虽然第8集团军1951年2月底取得胜利后使战争的形势再度变得对联合国军有利,但还不能认为这就标志着最终的胜利,充其量也只能是预示当时在朝鲜作战的敌军不能把第8集团军赶出半岛而已。
战争奉献给参战者的不是胜利就是失败,只要是这样看问题的人就无法容忍当时的朝鲜局势,麦克阿瑟关于对抗中国干涉的建议也代表了这样的看法。他坚持认为,接受他的建议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否则就会遭到失败。他对此没有去寻求或是提出什么折中方案。
但是,杜鲁门总统却选择了另外的方案,而且希望对这些方案进行尝试。因此直到2月将近,他仍未同意麦克阿瑟关于加强对共产党中国的抗击行动之请求。再者,当时李奇微领导第8集团军恢复了元气而且更加强大的情况也造成了一种气氛,即使人觉得用不着匆匆忙忙或者是怀着决一死战的情绪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联合国在朝鲜军事行动的最初意图——击退入侵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当然是一如既往。联合国(特别是开罗会议以来的美国)的中期和长期目标也没有改变:“促成一个统一、独立、民主的朝鲜之建立。”但是,由于中国涉足的影响和12月美国决定不再增援朝鲜后,要想凭借军事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特别是中期目标)已不大可能了。可供选择的方案因此局限到得靠某种程度的调停来使战斗停止或至少使其缓解,以便在此期间用外交磋商的办法挽回美国和联合国的声誉,同时取得一些距短期基本目标相去不远的结果。
1951年3月,作为联合国军统一指挥官的美国还在继续作战而仍旧未选择出任何新的政治或军事行动方案。在美国,不仅是国务院这个在政治事务方面负责给总统提出建议的部门,而且连参联会这个担负总统主要军事顾问的部门在内,似乎谁都不愿意去提出一项已计划好的行动方案,结果还是在野党提出了行动方案。国务院和国防部的代表们虽然频频召集会议,但两家都把问题推给对方,要对方去详尽地阐述在朝鲜应该做些什么。
在2月6日的探讨性座谈会上,国务院的代表列举了五条联合国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全力以赴用军事力量征服全朝鲜并使之统一;把朝鲜放弃给共产主义者;扩大对中国的战争态势以消除对朝鲜之压力;在目前战斗线附近进行无限期的军事对峙;通过谈判达成和平解决。前三个方案的倡议有可能使联合国被迫采纳,但第四条——对峙,这无论哪方面恐怕都难以接受。鉴于共产党人拒绝联合国的提议,因此第五条——促成和平解决的倡议——方案的实现就要取决于共产党人了。
联席会议坚持认为,在他们没弄清美国要采取什么样的政治方针之前,他们无法正确地去选择这些方案中的任何一个。况且,美国下一步要采取的政治行动尚未明朗化,联席会议因此也只能是建议采取积极防御的军事方案。但国务院却把这五个有可能被联合国考虑的方案都告知了参与朝鲜作战的美国盟国。
国务卿于1951年2月23日表态说,联合国和美国都不对用军事手段统一朝鲜负任何责任。联合国大会1950年10月7日的决议对这一点虽然没有强制性的命令,但也是认可的。艾奇逊国务卿相信大多数在朝鲜驻军的政府(包括美国的主要盟国),都会继续拥护把统一朝鲜作为一种政治目标,而不是战争的目的。
参联会却不认为这些政治目标还仍然是正确的,他们在2月27日向国防部长建议对这些目标重新加以审查,要么再度肯定,要么做出修改。这些政治目标一旦确立后,国务院至少就能根据这些目标提出一些短期的政治方针。参联会认为,他们而后也才能据此分析联合国的军事力量,并且也才能提出建议,采纳与这些政治行动方针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军事行动方案。
一、打回“三八线”
当麦克阿瑟的军队于2、3月再度挥师北上,而且第8集团军经过缓慢推进后看起来很快就可以跨过“三八线”时,在一些联合国成员的眼中,这条线具有了一种不祥之兆的意味。许多同盟国和美国的官员们都把这条跨越了三次的纬线看成是一个象征性的屏障,认为麦克阿瑟的军队不应当超出这条线再去冒险,免得遭致敌方胜过报复行动的进攻。他们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麦克阿瑟将军在2月中旬避开了记者关于这个话题的提问,只是告诉他们说,除了采取巡逻行动之外,目前任何关于跨越这条线的谣传都纯属无稽之谈。麦克阿瑟借此机会重申了他的决心:要把中国人赶回他们自己的国土上去,并且一定要到中共敌人的现有优势被大大削弱之后,他才会认真考虑在“三八线”以北实施大规模作战的问题。
麦克阿瑟这个公开发表的观点不过是他在2月11日就已向泰勒将军表示过的。当时他指出:除非他被授权摧毁敌方在满洲的基地,否则届时他组建的地面部队就别指望能安全地在北朝鲜进行大规模作战。当然,他同时又告诉泰勒说,即使他发现能以武力跨过“三八线”,但如果没有得到华盛顿的指示,他也是不会贸然行动的。
对麦克阿瑟将军关于“三八线”的命令没有改变,他仍然据有跨越的权力,这是美国9月27日允准而且联合国大会10月7日也默许了的。但国务院却敏锐地察觉到,联合国的部分成员对再次进入北朝鲜是否恰当的问题有一种忧虑的感觉。为了减轻这种忧虑,而且预料联合国军业已抵达“三八线”,国务卿艾奇逊于2月23日要求马歇尔部长考虑修改9月27日的指示以阻止麦克阿瑟的前进。艾奇逊还补充说,今后凡是调动大部队跨越“三八线”的决定都应事先和其它参战国的政府商量。
艾奇逊封装了一个充满悲观主义情调的备忘录,并提请马歇尔呈送总统。艾奇逊在备忘录中指出,任何采取军事行动来催促实现朝鲜统一的决定都意味着:美国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将大大增加;几乎是肯定地要扩大对共产党中国的战争行动,苏联直接插手的危险也进一步加剧,而且还要做出很大的政治努力去和其他跟采取这种行动利害攸关的国家取得一致意见。
艾奇逊认为,实际上所有联合国成员(包括许多积极参与朝鲜事端的国家)都会强烈反对大规模跨越“三八线”。反对的理由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即一旦把敌人赶出南朝鲜,反侵略的初期目标就算完成了。但如果进军北朝鲜,则会使先前协商的朝鲜停战成为泡影,因为敌方所能接受的是和原先一样的态势。另外,跨越“三八线”还会大大增加把战争状态扩大到中国的压力,从而使美国把军事资源耗费在亚洲的非决定性作战中,而且还会大大增加苏联干涉以及爆发全面战争的危脸。
艾奇逊声称,大规模跨越“三八线”需要和主要盟国进行充分商议并征得他们的同意,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却又极难取得他们的同意。另一方面,美国任何单方面的再次进入北朝鲜都将在自由世界中产生严重危机,并可能导致一些盟国退出朝鲜战争。艾奇逊承认,必须占领南朝鲜的所有地区,并声称这是联合国军的重大胜利,因为它使敌人的主要目标不能实现。艾奇逊也的确没有建议过要禁止麦克阿瑟的军队迈过“三八线”,确切地说,他是建议不应当作大规模的跨越。他清楚地认识到,在朝鲜的作战持续了如此之久,如果想要粉碎敌方的进攻准备,则必须放手让麦克阿瑟动用海空力量跨过“三八线”去发起攻击,而且还要在北朝鲜境内也采取这种类似的地面行动,这样做是有必要的。
很明显,国务院的官员们是希望能通过谈判的途径来解决朝鲜危机。他们对联合国军事行动提出要实现的目标寄予厚望,即要使敌方觉得与其打仗不如谈判,同时还要造成一种使敌方感到非谈不可的态势。换言之,麦克阿瑟的军队既应使敌方遭到重创以迫使他急于谈判,但另一方面,这样的惩罚行动又只能在“三八线”附近进行,而不能把敌军赶得太远以致他拒绝在停战线接受和解。
陆军部长佩斯、空军部长芬莱特和海军部长金包尔(Dan A Rimball)审查了艾奇逊的提议,发现这些提议是有道理的。他们一致同意麦克阿瑟除了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防御外,不应当试图在“三八线”北面大规模地发展进攻。佩斯和芬莱特部长要求美国采纳这项约束性的方针,并向全世界宣布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但对此金包尔部长却提出异议,他认为从军事的观点来看,把这样的决定与其它政府进行商讨,或者把麦克阿瑟在“三八线”多少受到约束的情况公诸于世,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参联会也竭力反对国务院的提议。他们指出,只要联合国的政治目标仍未改变,那从政治上考虑就不应阻止军事力量向“三八线”以北发展。否则,这种限制就会与联合国的政治目标全然不符。
参联会以及李奇微将军、麦克阿瑟将军都认为,任何把麦克阿瑟阻止在“三八线”的命令都会让敌方得以在北朝鲜集结军事力量,从而使麦克阿瑟自己的军队反遭其害。因为联合国反对跨越“三八线”的禁令并不能强迫敌方部队也接受同样的约束。联席会议向国防部长断言,他们自己共同具有的军事经验使得他们确信,如果“三八线”成为限制军事行动的标志,那么对人数占优势的敌人进行积极防御作战并粉碎敌人新攻势的准备都将是纸上谈兵。简言之,纵然是没有别的理由,单从保证自身部队的安全出发,麦克阿瑟也应拥有调动部队的自由。
联席会议认为,麦克阿瑟刚到达“三八线”就开始限制他的行动尚为时过早。他们提醒马歇尔部长,麦克阿瑟已公开表示过这样的意图,即他如果没有发现敌军在“三八线”以南大量部署兵力,再请求联席会议给予指示。联席会议认为,在麦克阿瑟尚未报告他的发现之前,任何关于跨越“三八线”的决定都是没有军事根据的。因为那些约束联合国军的决定都是根据政治标准并在与其它国家协商后作出的,这样就难免会把决定透露给中国人和北朝鲜人,他们也就可以在了解友军意图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行动方针。参联会再次催促国务院对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做出决定,而且所采纳的行动方案要能够实现美国在朝鲜的政治目标。他们对马歇尔部长说:“在政府这项决定付诸实施前,对麦克阿瑟将军命令中的有关内容尚不能改变,即允许他现在为了最好地保障自己部队的安全而在‘三八线’南北部署他的军队。”
鉴于这些强烈的反对意见,马歇尔部长对艾奇逊国务卿说,他认为反对大规模跨越“三八线”的备忘录不必要呈送给杜鲁门总统。马歇尔本人同意参联会的意见,即认为把美国的军事决定暴露给敌人是危险的,必须让联合国地面部队保持行动的自由和调动兵力的自由。而且,从军事观点来看,对跨越“三八线”问题作出最后决定无论如何是太早了。
3月2日,麦克阿瑟将军通过多种渠道向联合国呈送了一份关于2月15日-28日这段时间的计划报告,报告文章结束时陈述道:
杜鲁门总统曾指出,跨越“三八线”是一个军事问题,而这个问题应按照我这个战区司令官的最佳判断来解决,因此我要弄明白,如果或者说真的发生事端时,是否会因为那时有人提出反对跨越的充足的政治理由,以及存在着给跨越“三八线”以限制的合理可能性时,我就不能自主地行使我的权力。
但是华盛顿当局发现,把联合国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到“三八线”问题上没有好处。于是,他们要求麦克阿瑟删去他报告中的这部分内容。国务院和国防部也都同意无论何时应尽可能避免以军事的角度提到“三八线”,麦克阿瑟将军随后也同意删去他报告中的这部分。
二、在朝鲜的进展
联合国在朝鲜半岛激起的波浪到2月底已有所平息。但是,李奇微将军3月2日又制定了“撕裂者行动”计划,决定所有部队通过连续的调整线向北推进,去夺取中部地区的汉城和春川,并摧毁沿途敌人所有的兵力、物资和给养。李奇微的部队以3月7日开始实施“撕裂者行动”。第一周中,敌军顽强的阻击战只获得了微弱的效果,到3月13日抵抗便开始减弱。3月16日,敌军开始脱离接触并后撤,18日汉城再次回到了联合国军手中,所有其它目标也都基本实现。敌军对第8集团军抵抗的减弱;观察到有大量敌部队退出作战地域向北运动,还有俘虏的供述都表明,敌决定撤退至“三八线”北面的既设阵地。另外,敌预备队也已经在“三八线”附近配置停当多时。麦克阿瑟的情报官们据此推断,敌人已赢得时间在这条纬线或者其附近地区准备遂行坚守防御。
陆军作战部由于事先不知道“撕裂者行动”的详情,甚至这项行动已开始实施后还没有人告诉他,他为此有些不悦。3月17日,他要求麦克阿瑟把总司令部以及(或者)第8集团军发布的作战指示详细地呈报给他。此外,他还提出说,将来陆军部应是所有(包括第8集团军的在内)作战指示的信息接收者。麦克阿瑟的司令部并没有计划“撕裂者行动”,也没有对此发布过任何作战指示或命令,是李奇微一手操办了整个行动,而他不过是把计划向麦克阿瑟做个汇报而已。麦克阿瑟将军告诉泰勒将军说,“撕裂者行动”不过是他在朝鲜的司令部和各指挥官们经常互换位置造成的结果,他并没有对此发布过正式命令。这样,麦克阿瑟避开了泰勒的要求。麦克阿瑟坚持认为,虽然应该让泰勒充分地掌握司令部所有的作战报告,但要把司令部计划安排中的各项细节都禀告他却很难办到。
三、寻求武力增援
为了补充麦克阿瑟在朝鲜的地面力量,参联会1月底就已建议国防部长向国务院要求从联合国成员那里寻求增援部队,他们认为这些国家并未全力以赴。马歇尔部长于1月30日把这个要求向国务院提出。2月23日,艾奇逊国务卿告诉马歇尔,他们将采取某些行动来实现这个要求。可敦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提供一个补充步兵营,并要求加拿大把他在朝鲜投入的武装部队扩充至旅的规模,而根据原计划,这支部队10月份就已取消了。还要要求某些拉美国家向朝鲜派遣地面部队。但是,国务院认为向土耳其和希腊要求更多的地面部队是不明智的,而且还认为当时已没有其它国家还有能力向朝鲜派遣部队。
关于从联合国其它成员国那里调拨军队一事,泰勒将军提出了几点他认为参联会应该考虑的因素。他在3月14日对柯林斯将军说,如果美国的地面作战部队有可能得到替换的话,那么根据尽快地把这些部队重新部署到更有战略意义地区的需要出发,把他们调出朝鲜实为一良策。而且,一支由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完整师所组成的联合国军队要比全由美国组成的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对北约正在着手研究中的组织方法和作战方法进行检验。此外,根据泰勒将军的说法,南朝鲜的陆军部队要加强到足以替换美国的部分作战部队尚需一些时日。
在泰勒看来,土耳其、希腊、英国、菲律宾、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能够提供相当于师规模级的兵力去朝鲜服役。但是,困难在于为这些部队提供后勤补给,而美国的整个物资资源又都要尽数用于美国当前的计划,因此用于朝鲜训练和雇佣新部队的所有装备物资都得在美国的计划做出相应地削减后方能由美国提供。
尽管后勤问题可能较为棘手,但美国军事当局仍坚持认为,其它国家能够而且应该对联合国在朝鲜的作战部队做出更大的贡献。代理国防部长拉维特2月31日向国务卿艾奇逊报告说,国防部不相信已经尽了一切可能去催促其它国家提供更多的部队,也不认为朝鲜目前的态势提供了一个重新要求其它联合国成员投入更多兵力的机会。拉维特告诫说:美国地面部队所担负的沉重作战任务;他们遭受到的重大伤亡;担任战斗值班数月之久尚未得到替换,需要重新委派有经验的士兵组成骨干,以便在美国动员新的作战部队;需要在其它战略区重新布置战斗检验部队,凡此种种都使替换美国在朝鲜的部队成为当务之急。
拉维特先生是想从那些国家得到真正的而不是象征性的援助。他要求国务院再次说服这些业已培训有人力资源的国家提供相当规模的分遣部队并装备这些部队,而且由他们自己给这些部队提供补给。他特别考虑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这些联邦国家,他觉得这些国家完全有能力扩大他们在朝鲜分遣部队的规模。他认为英国也能够提供一个整编师,而且诸如巴西和墨西哥这类拉丁美洲国家看来也有一定的军事人力,能向朝鲜派遣相当规模的部队。
四、杜鲁门总统不悦
几乎是一拖再拖,直到3月中旬才初步形成了一个政治行动方案。在“撕裂者行动”的结果鼓舞下——这一结果证明朝鲜的军事主动权不再在敌人那边了——美国的决策者们决定再一次为达成谈判解决作出努力。这些决策者们,无论是国防部的还是国务院的,现在都认为李奇微的惩罚性打击可能已经使中国人更倾服于政治解决了。
这两个部门都认为,要进行谈判解决,最合乎情理的开端是杜鲁门总统直接向中国共产党呼吁。因为以前为谈判所做的尝试都已失败,而其中杜鲁门总统还从未建议过公开谈判。此外,由于敌人正被赶回北朝鲜,因此当时的态势看起来也特别有利,因为可以在他们战前状态的基础上进行谈判。
国务院起草了一个总统声明,在征得联席会议对声明内容的同意之后,开始同其它参战国商议通过。大致上,总统声明指出的是,在朝鲜的侵略者已被赶回他们最初发动非法进攻的地区附近,因此击退北朝鲜和中共对南朝鲜侵略的主要任务已经达成。总统在声明中还将进一步指出:联合国关于统一全朝鲜和建立自由政府的目标能够而且应该在不用更多地打仗和流血的情况下完成。实际上,总统是要求中共停火并通过谈判来解决朝鲜问题,而且,也是警告中共,如果他们拒绝谈判,联合国便不得不继续作战。
3月20日,参联会提醒麦克阿瑟将军注意总统正在起草中的这份声明。还告知他,一些参战国认为联合国军的大批军队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将会给下一步的外交努力带来危害。并且提醒他说,要对一切有关的行动作出决定(包括对共产党政府在内)是需要时间的。虽然参联会曾向国务院指出,“三八线”没有战术意义,而且国务院也同意联席会议的这个观点,但国务院还是向他们的军事顾问征询说,麦克阿瑟在今后几周内需要有多大的行动自由才能使他既与敌保持接触,同时又能确保自身军队的安全。紧接着,参联会也征询了麦克阿瑟的意见,并要他自己提出建议他究竟需要有多大的行动自由权。
麦克阿瑟把联席会议对他的征询看成是禁止他突破“三八线”命令的前兆,他立即建议说,不应强行地对他的指挥权进一步加以军事上的限制。他还申辩说,由于他已被限制使用海军和空军,而且目前敌地面潜力又远胜于他,因此现在要想扫清北朝鲜从根本上说已无论如何是不现实的了。简而言之,麦克阿瑟认为目前对他的作战指示是恰如其分的,不应更改。
草拟中的总统声明终究没能宣布,因为还在准备阶段时,麦克阿瑟于3月24日发表了一项公开声明,在华盛顿官员的眼中,这个声明使先前精心计划的那项政治行动完全失去了作用。麦克阿瑟在声明中宣称,他的军队在战术上的胜利清楚地表明,共产党中国的军事力量被过分渲染夸大了,他们除了人力资源外,在其它所有方面都是非常虚弱的。他接着又说,“尽管限制条件约束了联合国军的行动井使赤色中国相应获得了军事上的有利态势,但事实仍然表明中国人完全不能凭借武力来实现对朝鲜的征服”。该声明中那种自信的语气与麦克阿瑟两个月前给华盛顿的报告形成鲜明的对照。另外,麦克阿瑟在声明中也重申了他那老生常谈的观点:“……根本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政抬问题,必须从外交领域中寻求它们的答案。”
麦克阿瑟对总统约请敌人进行谈判的计划安排置若罔闻,他在声明中接着宣布说:“不管怎样,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在我的权限范围内,不用说我准备随时同敌军司令官在战场会晤,诚挚努力地寻求不再继续流血而实现联合国在朝鲜政治目标的军事途径,不会有那个国家会对此提出异议的。”
杜鲁门总统被麦克阿瑟的声明激怒了,因为这不言而喻地先占取了总统的特权,而且至少是用含蓄的方式批评了国家的政策。除激怒总统外,麦克阿瑟的声明还使华盛顿招来了美国盟友们一连串的责难,询问麦克阿瑟的言词是否是国家政策进行重大改变的预兆。
杜鲁门总统当天就听到了麦克阿瑟的声明,他召来艾奇逊、罗斯克、拉维特一起商量,对麦克阿瑟的行动作出什么反应比较恰当。他们一致认为,12月6日给麦克阿瑟和其它指挥官的指示说得很清楚,即未得到许可之前他们能够说什么和不能够说什么。这样,他们认为麦克阿瑟违背了这条指示。但麦克阿瑟这次没有受到责难,不过是被提醒注意这条指示。联席会议迅即给麦克阿瑟发了一个急电,告知他说:“考虑到1951年3月20日已经给了你消息,因此在此之后你所作的任何声明都必须与12月6日指示的精神相吻合。总统也指示说,万一共产党军事领导要求在战场上停战,你务必马上将情况呈报给参联会。”
麦克阿瑟将军并不了解草拟中的总统声明的具体内容。3月20日他从联席会议得到的消息只不过是告诉他行将作出某种总统声明。而且,当他自己提出要在战场上与敌军指挥官会谈时还特地强调说:“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在我的权限范围内……”及“……寻求……的军事途径,”有可靠的证据说明这种行动是非常恰当的。仁川登陆后不久,当人们认为北朝鲜可能会提出和平条件时,助理国务卿告知国防部说:“停火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军事问题,因此他们(北朝鲜人)应把他们的提议通告给联合国军司令部的统率将军……,而这个将军应是对任何歇火或停战协定进行谈判的合法代表。”
在有关重越“三八线”的问题上,麦克阿瑟将军本不打算把第8集团军约束在“三八线”以南,是华盛顿命令他这样做的。不过,他还是于3月22日指示李奇微将军说,在得到特许之前不要大举跨越“三八线”。李奇微对任何关于是否跨越“三八线”的催问总是答复说,这个决定必须由麦克阿瑟亲自做出。麦克阿瑟通知李奇微,预计华盛顿很快就会下达关于朝鲜作战的新指示。显然,他认为参联会询问他下一步作战中需要多大的行动自由是意味着要给他下达新的指示,包括有关跨越“三八线”的命令。但是,华盛顿当局既没有就“三八线”问题,也没有就下一步作战行动实施的问题给他下达新的指示。
谈到不久的将来时,麦克阿瑟对李奇微说:“我现在的打算是继续采取目前的作战方式向“三八线”以北推进,直到你的后勤支援支持不了一场大规模作战时为止。”对于重新进入北朝鲜,麦克阿瑟显然更加关心的是其所涉及到的后勤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他接着又说:“届时,你就得改变你现在已指挥得十分娴熟的这种作战方法,采取使用营连进行别动队式的搜索战术。这种战术需要部队在分散的正面上进行10多天的作战,而作战期间要靠游击式的活动来获取自我补给。对此,你有何建议也请告知于我。”季奇微将军答复说,他会发布必要的命令以便贯彻这项指示。他把麦克阿瑟所说的“大举跨越”理解为,倘若潜在的机会成熟,每个军至少允许一个加强步兵营越过“三八线”。
五、贝文与英国观点
虽然共产党人对联合国每次提出的以谈判而不是以战争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至今仍不让步,但英国政府还是满怀希望,认为共产党人最终会同意谈判。3月30日,英国外交部长贝文在谈判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尝试方案。贝文建议发布一项关于朝鲜政策的明确声明,这个建议获得了所有参战国的同意,尤其是得到了联合指挥部的赞同。贝文认为,这将为与北平和苏联政府打交道提供基础,以便试探中共是否愿意通过某种方式用和谈解决。他认为,靠联合国调停委员会本身的活动难以赢得中国人的合作。贝文特别建议由所有参战国发表一个联合声明——以此表达他们希望看到一个独立和统一的朝鲜,赞成撤走所有外国军队并愿意通过非军事的途径来实现这些目标的愿望。同时,杜鲁门总统也以领导联合指挥部的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资格宣布,联合指挥部完全赞同联合声明的军事内涵。一俟这两项声明发表,就要求中国和苏联对促成朝鲜问题和平解决之最佳办法表明他们的观点。至于先前草拟的总统声明和麦克阿瑟将军3月24日的声明,英国外交部长指出,麦克阿瑟的行动进一步促使了他考虑上面的这个新方案,因为现在联合指挥部独家发表的任何声明都未必能被共产党人认真采纳。
六、李奇微再入北朝鲜
麦克阿瑟将军由于没有得到与他所定计划相抵触的特殊指示,遂批准了李奇微将军提出的跨越“三八线”的计划。3月22日,李奇微通告麦克阿瑟说,行动计划业已准备停当,如果麦克阿瑟同意的话,他将进至紧靠“三八线”北面的一条线上,该线除了西部的一小段路程外,大约是从西海岸汉江与礼成江汇合处到日本海沿岸的襄阳。李奇微解释道,为抵达该线所进行的作战,其目的不是为了夺占地盘,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摧毁敌人的军队和物质。他还解释说,他们将格外谨慎地行动以保证主力部队完好无损,并要使伤亡维持在最低限度。他还进一步向麦克阿瑟保证说,他不会让他的作战行动超出后勤支援所能达到的范围。麦克阿瑟毫不犹豫地批准了李奇微的计划,但没有将这项计划禀报华盛顿。
李奇微3月22日开始实施这项行动计划的第一阶段作战(即“勇猛作战”),所有部队沿着前沿阵地稳步向前推进,30日夺占了大致沿“三八线”设置的阵地。这样,南朝鲜除西部的一小块地域外,已基本上扫清了有组织的敌军部队。因李奇微力主细心协同动作和保护翼侧安全,从而使第8集团军的推进相对缓慢了些,而且敌军本身也设法完整地撤退。尽管如此,但敌军还是遭到了巨大的伤亡。
第8集团军收回“三八线”后,李奇微于3月29日拟定了第二步行动的详细作战指示。他称这步行动为“狂暴作战”,作战的新目标是“堪萨斯线”。与他自己3月22日的想法略有不同的是,这次是从汉江与临津江(而不是汉江与礼成江)的汇合处开始,而后向东北和东到襄阳。
麦克阿瑟将军4月3日飞抵朝鲜与李奇微将军讨论第二步的北进行动计划,同时视察地面情况。李奇微当时曾解释说,他只要被批准向礼成江-襄阳一线推进,他相信在临津江与礼成江之间的西部地域能发现很好的猎物。但新近的情报却表明这个地域里没有多少敌军,李奇微因此决定不再推进到礼成江。他告诉麦克阿瑟说,他能够占领而且也是敌势力可能最强大的战线就是他现在目标指向的地方——“堪萨斯线”。麦克阿瑟同意并告知李奇微说,希望他对该线实施猛烈攻击,但在越过该线向前发展上务必谨慎从事,掌握好分寸。
4月5日,麦克阿瑟通知参联会,第8集团军业已驱军跨过“三八线”,去摧毁“堪萨斯线”以南的敌军及其补给物质。麦克阿瑟还告知联席会议说,李奇微打算继“狂暴作战”之后实施“无畏作战”,即将第8集团军由西部中心地带继续向北朝鲜推进20英里,以夺占“怀俄明线”,从而取得对一个众所熟知的敌兵力和补给集结地点的控制。麦克阿瑟解释说,一旦夺取了“堪萨斯线”和“怀俄明线”,他就打算仅以营级规模的巡逻队与敌人保持接触。目前有限的后勤支援及地形、气候状况和敌兵力部署的情报都使得他确信,要大规模地越过目前目标线进一步向前发展并非易事。
敌人没有对跨过“三八线”的行动作顽强的抵抗。4月9日,美第1和第9军及南朝鲜第1军的所有部队一路打到“堪萨斯线”阵地。虽然美第5军和南朝鲜第3军在中部和东部中心防区因地形险恶和补给线不畅受到迟滞,但这两个军还是在同一天进到了他们的“堪萨斯线”目标附近。在整个4月上旬的前进过程中,李奇微和麦克阿瑟都意识到了敌人(特别是中国人)正在后方地域集结兵力,他们发动一场进攻行动的能力正在与日俱增。敌兵力集结最为明显的是西部中心地域的金化-平康-华川 [ 译者注:原文如此,疑为“金化-平康-铁原”之误。 ] 三角地区,这也就是李奇微之所以计划要推进到“怀俄明线”以夺占这一地区,的原因。3月31日,麦克阿瑟将军向陆军部报告说,4月1日以后,敌军随时都可能会发动一场大强度的攻势。他估计中国有27.4万人的军队在朝鲜,47.8万人的正规军在满洲,北朝鲜包括游击队在内约有19.8万人能参加进攻。
李奇微一直在密切地注视着敌军的进攻能力,他计划采取绕到敌后方给敌以猛击的办法来牵制敌可能发起的攻势。4月12日,他发布了“大胆作战”的计划,该计划要求部队通过一系列控制线有秩序的且战且退。但是,这种撤退只能在李奇微的命令下进行,而且要做到使敌军遭受重大损失并保持所有友邻部队的完整。
就在李奇微发布这项计划的时候,他意识到了这将是他作为第8集团军司令员指挥的最后一次作战行动。由于杜鲁门总统两天前做出的决定,这位使第8集团军恢复了元气的将军将被提拔到更高的指挥岗位,这倒主要不是因为李奇微的成就,更多的是由于总统对麦克阿瑟的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