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军反攻·第十八
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 ·美国
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
出自————《战争通史》
1951年1月下旬,联合国部队取得的局部胜利和李奇微所部进攻精神的恢复促使战况发生了改变,前景日益乐观。被迫远离的威胁不再那么具有现实感了,就国家政策作出新决定的需要也不那么紧迫了。
在整个冬季里,联合国领导人谋求朝鲜停火时企图依然一直没有取得结果。根据联合国大会12月14日决议,曾建立了一个停战小组,但在其它方面则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中国人除他们的条件之外,拒绝一切谈判建议。1月中旬,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制订了以下几项原则作为停火的基本前提:所有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自由选举并对选举前的行政管理作出安排;在停火之后,举行一次包括美国、苏联和共产党中国代表的会议,解决远东争端。虽然一些美国领导人对这种安排持非常怀疑的态度,但美国还是对此提议投了赞成票。
有关这些原则的一项声明送交给中共政府,并邀请它参加停战谈判。中国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几项原则,其中包括准许他们参加联合国组织和美国军队撤出福摩萨地区等。中国人一定很清楚这些条款是不会被联合国接受的,因此当这些条款遭到拒绝时,可能他们也不会感到震惊。
自从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美国与其最重要的盟国英国和法国的关系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特别是10月越过“三八线”之后,更是如此。西方国家在作战指导、与中共关系和对福摩萨的处置等问题上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让步。然而,由于中共拒绝联合国停火建议,在看待中国人提出的问题上,盟国似乎第一次有了共同的看法。美国领导人扩大了所取得的这一微小进展,他们在法国总理普列文1951年1月29日至30日在华盛顿拜访杜鲁门总统时,得到了他将会更多地接受美国的观点的保证。
为普列文来访作准备时,国务院为总统起草了一份有关美国在朝鲜的目的和达到那些目的可能途径的文件。文件中的那些观点详细说明了美国政府虽然对朝鲜的前景设想很多,但实现这种前景的具体方法尚未制定出来。
在朝鲜的冒险需要大家齐心合力。美国不得不与其协商的伙伴中的多数,尤其是主要的伙伴,对于会扩大冲突区域的行动或者其他证明会损害他们国家利益的行动都显得犹豫不决。美国不愿意,也确实不打算单枪匹马地留在朝鲜对付共产党。国务院坚决主张,美国应该继续敦促联合国采纳一项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集体力量在朝鲜向共产党侵略者施加压力的政策。国务院认为这一政策会增加在朝鲜取得一个体面的结局的机会,并可防止其他地方发生类似的侵略行径。
法国支持在朝鲜继续抵抗下去,也渴望如有可能,就和平解决,但表示坚决反对把冲突扩大到朝鲜境外去。因此国务院建议,杜鲁门总统应向普列文保证,美国将继续力求把战火限制在朝鲜境内。
大约与此同时,美国正在敦促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共产党中国为侵略者。因此,国务院要求总统请普列文放心,在美国看来,这项决议的通过并不等于授权把敌对行动扩大到中国境内,同时美国也不打算要求联合国授予采取措施针对中国本土作战的权力。美国政府以战区司令部的名义,保留采取保全它所指挥下的联合国军的必要行动的权力。因此,国务院认为,应该让普列文明白,在发生了从满洲基地起飞的飞机对联合国部队进行大规模空中攻击的情况时,美国将对攻击者起飞的基地进行轰炸。假如中共在朝鲜以外地区进攻美国部队,美国也将予以报复,参联会认为,国务院是正确的,并对这些看法表示赞同。
杜鲁门总统和普列文总理在其第一天的会谈中,集中探讨了亚洲局势。总统向法国总理谈了他的顾问们所提出的建议的基本内容。他坚定地表示,他看不出美国有什么理由要承认北平的共产党政权。他确信,共产党人进入朝鲜,是出于对西方势力在亚洲正取得的进展的害怕。他向普列文保证,美国一直是在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依靠集体安全的形成。所以,美国将不会以集体安全和国家尊严为代价去与中国谈判以换取朝鲜的和平。
从中国人开始入侵之日起,美国即通过奥斯汀大使表示主张由联合国全体会议通过一项议案,把中国称作侵略国家,同时提出了实现停火的方法。联合国的许多成员国,因为担心这样一项行动将只会扩大作战的范围和加深他们与共产党中国之间的裂痕,所以在支持这项议案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然而,杜鲁门总统则敦促通过这一议案。这与他的“就我来说,我坚信应该把侵略者称作侵略者。”这句话所表达的决心是一致的。一部分成员国傍徨犹豫,而苏联及其卫星国则一致反对,但联合国全体会议终于在2月1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侵略国家,并呼吁采用和平的方式在朝鲜达到联合国的目的。印度和缅甸投票反对把共产党中国称为侵略者。有七个非共产主义世界的国家和南斯拉夫没有参加投票。
一、战况
不管在政治上如何努力寻求谈判的共同基础,共产党人和联合国之间的问题在现阶段依然要靠战场上的较量来确定。很显然,联合国政治行动的成败,看来决定于联合国在军事行动上的成败。在1月下旬和2月,李奇微将军全力以赴地集中兵力,发动进攻。1月21日,他与第1军和第10军军长会晤,命令他们进至水原-仁川-骊洲公路和汉江之间地区,实施一次强有力的战斗侦察行动,以探明敌军的部署,破坏敌方的集结,并给予敌方以最大限度的杀伤。这次代号为“霹雳行动”的侦察作战于1月25日发起,一般说来遭到的抵抗比较微弱,进展顺利。到1月底,敌军的主要抵抗线很明显仍然未被查明,然而李奇微的部队已抵达水原、金衣场里、仁川一线以北约4-6英里的地方,并继续向前推进。
可以理解,正是由于受到了1月进攻的鼓舞,李奇微将军在2月初草拟了下一步的计划和他对此后行动的意见。李奇微向麦克阿瑟报告说,第8集团军正在给敌军造成最大限度的损失,并尽力延缓了敌人向南朝鲜作更深远推进的企图。李奇微在实施这一行动时强调各军内部和各军之间的协调,以保证各部队互相配合,行动一致。李奇微将军报告,在西部地区,他的部队正逐次而又协调一致地向前推进,以查明敌人在前线的部署,并尽量以我方最低限度的损失来换取杀伤更多的敌人。李奇微告诉麦克阿瑟,如果战术上是正确的,而且军事上是可能的话,他将把部队推进到远达汉江一线,然后在那里转入防御。同时,他计划很快就在中部战线进行一次预有准备的进攻,把战线推至永平、横城、江陵一线固守。
在李奇微将军看来,只要敌人的抵抗没有达到让联合国军在军事上所取得的进展为所受损失抵消的程度,向汉江推进,其最东端至少要到永平,是一次稳妥的作战行动,可能取得很好的战果。可是,从永平向东至日本海90空里,由韩国军队负责的正面上崎岖不平、森林密布、道路稀少,便于防御。然而李奇微将军对在这个地区建立一条固定防线或发起一次实实在在的进攻根本不抱幻想。对于朝鲜的这个地区,李奇微说,“我认为敌人一直想消灭我们,如果我们在这一地区长期守下去,需要远远超出现时所拥有的部队,而且消耗很大,得不偿失。”李奇微向麦克阿瑟表明,他认为越过汉江发动一次全面攻势要冒巨大风险,是不明智的。只有在中国部队主动撤至“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他才会建议实施这样一次进攻。李奇微将军告诉麦克阿瑟,他觉得以他现有的部队守住“三八线”是做不到的。如果第8集团军企图在原有分界线坚守任何一地,都会牺牲太大。
同样,在李奇微将军看来,从纯军事角度讲,任何在现时重占南朝鲜首都的企图都是愚蠢的。占领汉城就会有一条无法徒涉的河流横贯于他的防御阵地上,或者位于他的阵地之后。因此,除非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能抓住并消灭一支敌人主力部队的战机而附带地重新占领汉城,否则他就让中共占着它。
李奇微提出了五项重要的假设:敌人继续以优势兵力迫使第8集团军从朝鲜撤出或将其就地歼灭;第8集团军得不到庞大的援军;第8集团军正在据之作战的基本计划和目标是可行的,不需要予以修改;当时所拥有的部队无法守住“三八线”,夺取并防守汉江以北任何横贯半岛的地线,都损失太大,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他征求了麦克阿瑟将军对这些设想的意见。
据惠特尼将军说,李奇微将军的分析与计划使麦克阿瑟“左右为难”。惠特尼后来解释说,麦克阿瑟……“明显地比李奇微”更加重视补给方面的因素,麦克阿瑟没有改变要夺取汉城的看法。他认为汉城是一个重要的补给中枢,如果要有效地切断敌人的供应,就应该想方设法夺取汉城;同时,占据这座古都,有心理上的明显优势。惠特尼回忆此事时写道:“因此他并无意让第8集团军只限于在汉江以南作战。然而,他完全理解李奇撒的小心翼翼是很自然的,因为李奇微过去试图坚守汉城地区时第8集团军承受过沉重的打击。……麦克阿瑟在答复李奇撤时字斟句酌。”
麦克阿瑟在答复时的确是谨慎地选择词句的,而且他是如此的小心,以至于看起来他对李奇微的计划和想法的一切都是同意的。麦克阿瑟于2月4日通知李奇微,“我把你的目标理解为,这次进攻,同时也是为了查明敌人的主阵地防御前沿。”假使查明敌前沿在汉江以南,那么麦克阿瑟同意就不需要继续作深远追击。如果第8集团军是在没有遭到顽强抵抗的情况下抵达汉江,那么麦克阿瑟认为,李奇微就应该继续前进,直至查明敌人的防线,或者直至事实证明敌人根本就没有这样一条防线。李奇微曾说过,只有中国人自动撤到了“三八线”以北,他才会建议向前推进。两者大意基本相同。
麦克阿瑟关于重占汉城的想法似乎与第8集团军司令的想法是一致的。他同意,汉城的军事价值实际上等于零。然而,李奇微的部队占领该城将会构成外交和心理上的优势,有一定的价值。而获得仁川港口设备和金浦机场则价值更大。这些没施的使用,将极大地减轻补给上的困难,并增强在前方地区给李奇微提供的空中支援力量。他说,如果仁川和金浦已证明是“手到擒来的猎物”,他们就应该捞到手。最后麦克阿瑟高度赞扬了李奇微,他说,“在过去两周内你所取得的成就,无论是在筹划上还是实施上,都可以说是漂亮无比、令人敬佩的,堪称一位伟大军事家的绝妙传奇。”
敌人还没有忘记9月份的仁川登陆。美国的情报机构获悉,中国对在仁川或朝鲜蜂腰部地带再次实施两栖登陆的可能性十分担忧。李奇微要求麦克阿瑟考虑一下,利用敌人的这些忧虑,以海军的佯动来冒充存在着进行登陆的可能。麦克阿瑟下令实施这类牵制性行动。在仁川,敌人被迫至少把一个北朝鲜师用在港口,以免遭到进攻。后来,这个敌军师撤出了仁川,在“霹雳行动”时被用于抗击李奇微部队的进攻。有鉴于此,李奇微要求麦克阿瑟恢复海军的佯动。以促使敌军从前线抽调部队。因此,高速两栖舰船即由釜山起航。佯装再次到仁川地区实施登陆。
2月5日,李奇微将军下令第10军在中部地区发起进攻。几天之内,阿尔蒙德部队的推进取得了优异战果,这次进攻的代号为“围歼行动”。然而,敌军的抵抗随着第10军对敌军主阵地的接近,而逐渐增强。与此间时,在西线,第8集团军另一支部队穷追猛打,冲垮了敌人在汉城以南的防御,迫使中国人于2月10日在汉城地区撤过汉江。
2月10日,麦克阿瑟的情报部长威洛比将军以洋洋得意的腔调向陆军部报告了这些战绩。他声称,敌人并不是自愿撤出其任何阵地的,而是出于百般无奈不得不这样做。他指出,一旦李奇微占领汉江,敌人就会感到除了朝鲜人过去守过的“三八线”以外,没有什么防御阵地可守。威洛比声称,敌人向“三八线”的任何撤退行动,都是因为在战场上遭到一系列失败,人员和装备损失惨重,而被迫这样做的。他告诉华盛顿的参谋官员们说,敌人的确是在向后溃退。只要联合国军可以保持压力,使敌人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主动权就会保持在麦克阿瑟手中。
但是,陆军部的官员并不清楚麦克阿瑟下一步打算做什么。为了尽快跟上局势的发展,布尔特将军的继任者、陆军部作战部新部长泰勒少将请求麦克阿瑟将军解释一下他的计划。陆军部官员要在最近一段时间出席高级会议,所以要麦克阿瑟就其短期内可能实施的军事部署提出自己的意见就是很有必要的了。泰勒明确要求麦克阿瑟说明他是否打算向北推进,如果是的话,那么他是否打算将其基地也向前推移。
麦克阿瑟根据本月初他与李奇微将军所交换的意见为基调作了答复。实际上,他是把李奇微的信未加修改地向泰勒将军作了转述,两者内容完全一样。麦克阿瑟告诉泰勒:“我的意图是,”继续实施地面进攻,直至查明敌人的主阵地前沿,或者事实已证明敌人在“三八线”以南根本没有防线。”麦克阿瑟指出,不断进攻将使中国人和北朝鲜人继续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这将使他手下的部队可以充分发挥所拥有的强大火力优势和装甲优势,正如麦克阿瑟所说的那样,“把敌人从他躲避空中攻击的藏身之地赶出来。”麦克阿瑟答应,如果他的进攻行动证明“三八线”以南目前没有敌军部队,他将立即通报参联会,并在进一步向北推进之前请求指示。显然他准备在推进问题上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关于他打算在没有得到最高司令官们的充分授权的情况下就再次越过“三八线”的指控进行反驳。
尽管麦克阿瑟建设在朝鲜境外对中国人采取的行动一直没有实施,援军也没有到来,可他的部队也一直没有象他所预言的那样被赶出朝鲜。然而他却仍旧坚持应该允许他轰炸满洲。他对泰勒说:“除非他得到授权可以攻击敌人在满洲的基地,我们的地面部队像目前这样的结构,是不可能安安稳稳地进行大规模作战的,这是事实”。他过去曾坚持说,轰炸中国是他的部队能够在朝鲜待下去的必要条件。而现在他则对这一观点的范畴作了修改。麦克阿瑟现在感到,为了在北朝鲜作战,必须轰炸中国。
麦克阿瑟说,在他看来,很显然敌人已丧失了在朝鲜获取一个决定性军事结局的机会。然而,他仍然认为,只要满洲的作战基地可免受空中攻击,中国人就仍拥有恢复进攻,并迫使他的部队后撤的潜力。这位联合国军总司令宣称,“我们打算把汉江防线作为一次重要的、决定性的交战地点来坚守。”他不再害怕被迫撤退,但他确实预计将被迫从汉江后撤,而到底撤多远,他说不出来。但是,假使被迫从汉江后撤,他的部队也有能力稳定战线,因为后勤方面的困难将阻碍敌军充分利用其最初的有利条件。“敌军的战斗力与其距鸭绿江的距离平方或立方成反比,”麦克阿瑟是这样来表达其看法的。麦克阿瑟为了对他的计划保密,提出了一项请求,他对泰勒说:“热切期望华盛顿不要发布对时局的判断。”他宣称,过去,他的计划由于有人向新闻界透露了他的秘密报告内容和“或多或少地通过官方途径发布的不慎重的推测”而蒙受了损失。他提醒泰勒说,报告和判断应该由战地司令官根据自己的决定来发布。
陆军部长佩斯越来越担心2月初试探性进攻的胜利会导致美国公众的过份乐观。他担心这或许会引起对联合国部队是否将再次向鸭绿江挺进的推测。2月13日,他通知麦克阿瑟,向新闻官员介绍情况要实事求是,要新闻官员注意,对在朝鲜取得进展不要作不合理的过份渲染报导。他希望,这一步骤将会控制住公众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任何错误趋向。
2月中旬,为了对战局有直观的认识,麦克阿瑟将军视察了前线。在返回东京时(2月14日),他发表了一项声明。他在声明中警告说,尽管他的部队近来发动了进攻,但朝鲜作战的前景仍取决干对国际因素的考虑和他的总部一直还没有收到的最高阶层的决策。很明显,他对他的关于轰炸中国、使用国民党军队和封锁中国港口的建议将会被批准仍然抱有一线希望,或者说,即使他已不抱希望,但至少是想把他的这些建议长久地留在公众的头脑中。
在比较了过去几个月的战局之后,麦克阿瑟认为是他12月所采取的赶在中国人之前迅速撤退的战略,拉长了敌军的补给线,并且“使他们 [ 译者注:指中朝军队 ] 的补给困难越来越大。”但是他强调,对眼下李奇微统率的第8集团军在战术上的胜利,并不值得过份乐观。麦克阿瑟警告说,中国人仍拥有极大的潜力发动新的进攻。在最后这一点上,麦克阿瑟的着法是对的。
砥平里
在西线捷报频传的时候,中部地区的“围歼行动”则在全力以赴地对付敌军顽强的抵抗和在横城以北发动的反击。美第10军和大韩民国第3军在进攻遇到越来越多的敌人抵抗。美国方面的情报早已发出警告,敌军正把其大部分兵力由西线调往中部。鉴于西线已无法坚守,敌军显然是在联合国军战线上相对薄弱的中线集中兵力。
2月11日夜间,两个中国集团军 [ 译者注:即兵团 ] 和一个北朝鲜军在中线发起了进攻,击溃三个南朝鲜师,迫使这个区域内的守军放弃横城,向南往原州方向撤退。敌人的进攻方向显然指向中线附近的交通枢纽——原州以及第10军防区西翼不远处的砥平里。占领了这两处地方,将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向南和向西推进。因此,李奇微将军决心,守住原州以及砥平里。
2月13日黄昏,三个中国师开始进攻砥平里。美第2师第23团(1个法军营配属该团)在该镇坚守3天使中国军队占领该镇的努力未能得逞,并击毙敌人数千名。
虽然中国人在砥平里地区受阻,但在其以东地域,敌军绕过了原州,向南进至堤川附近,始为第8集团军所阻。中国人和北朝鲜人由于严重减员和后勤补给不足,随之就停止了进攻,并向后撤退。
第8集团军没有在荣誉面前居功不进。不待战线完全稳定,李奇微将军即发起了“霹雳行动”,以消灭汉江防线以东,杨平、砚村里、下安味里一线以南的敌军。主攻方向是原州、横城和宁越、平昌两条轴线。李奇微下达了严格的命令,这次行动不得毫无节制地北进,他指出,在第9和第10这两个实施攻击的军之间和各军内部要协调一致地向前推进。他强调指出,他的目标是消灭敌军部队。
李奇微向驻朝鲜的美国记者介绍了他的“屠夫作战”意图,但他严格地规定,在进攻发起之前,不得泄露他的计划。李奇微这样做,是希望以此来制止出现那些谣传或推测的新闻报导泄露他打算发起进攻。然而2月10日,麦克阿瑟将军飞赴朝鲜,并在当天于原州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们宣布,他准备在一至两天内发动一次攻势。这使李奇微将军惊慌不已,同时也极为震惊。这不仅是因为麦克阿瑟把李奇微的计划泄露给了敌军,而且也因为拟议中的进攻是由第8集团军而不是麦克阿瑟将军谋划的。然而,这一过早发布出的新闻,并没有对“霹雳行动”的圆满完成产生影响。当第8集团军于2月21日发起进攻时,敌军溃逃。仅用了八天时间,李奇微的部队就抵达他们预定的目标。
补给问题
尽管所受的抵抗日益减弱,但第8集团军的北进行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作战地区下了大暴雨,大地解冻,严重妨碍了车辆的运行与补给品的运输。除了受恶劣天气的严重影响外,补给行动还因为陆上补给线在作战中遭破坏而受阻。这两方面的影响,促使李奇微敦请斯特拉特迈耶将军以最大努力来通过空运为他的进攻部队提供支援。他要求,斯特拉特迈耶每天最低限度要用C-47型运输机向前线机场空运200吨物资。
斯特拉特迈耶向麦克阿瑟报告说,他坚信李奇微要求的空运量太多。他指出,前方机场太小,即使是C-47型运输机降落也很危险。他声称,这些前方机场的跑道必需至少加长到4000英尺,才能安全使用它们对第8集团军的一线师进行支援。他请求,假如决定加长这些机场的跑道,那么这项工作应当由驻军工兵部队来担任。
然而,麦克阿瑟在这个问题上站在李奇微一边。他希望改进机场,但他不想从第8集团军中抽调工兵部队来干这件事。在答复斯特拉特迈耶的请求时,麦克阿瑟声称,虽然在可能范围内从美国运来了最大数额的工兵,但陆军工兵仍不够使用。驻朝鲜的工兵部队都在全力以赴地投入整修第8集团军陆上补给线工作。因此,李奇微部无法抽出陆军工兵帮助空军扩建机场。麦克阿瑟指示斯特拉特迈耶将军从冲绳岛抽调空军的工兵部队。这些部队在冲绳岛上的工作由民工来顶替。麦克阿瑟将军指出,他在日本的经验表明,日本的合同工完全有能力干好当时驻冲绳岛的空军部队进行的修建工作。斯特拉特迈耶要求麦克阿瑟重新权衡一下这项命令,但其要求再次遭到了否决,并命令他执行上述命令。然而,麦克阿瑟对斯特拉特迈耶说,假如他这样要求,可以不从冲绳岛抽调空军工兵部队就能完成机场跑道的改造任务。
当然,这一行动并没有解决燃眉之急。李奇微将军显然并不知道麦克阿瑟所采取的行动。他为后勤支援问题打电话给远东总部代理参谋长希基将军。李奇微解释道:“鉴于北进作战是在朝鲜中部和西部山地进行的,要保持足够的压力以打击敌军,并给其造成最大限度的伤亡,已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如你所知道的那样,由于这里下了大雨,我们遇到了困难。——在极为崎岖不平的地形上,由于正值多雨季节,交通线已无法依靠。我们正千方百计对这种不利条件预作准备。”
李奇微向希基叙述了他给斯特拉特迈耶的请求,并指出,他觉得只需要少量的工兵部队就能够很快把某些前方机场扩建得能满足他的需要。“由于通过这些新扩建的机场进行的后勤支援行动对目前和拟议中的作战行动极端重要,所以如果你能亲自关照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建议,我将十分感谢。”
3月6日,斯特拉特迈耶将军请求华盛顿的空军司令部给他派出五个航空工兵营和另外一些特种工兵部队去担任修建前方机场的任务。这一请求遭到了拒绝。正如麦克阿瑟先前告诉他的那样,他自己军种的上司也告诉他,可从冲绳岛抽调工兵部队。结果,斯特拉特迈耶在4月和5月,共从冲绳岛调出一个航空工兵群和三个航空工兵营到朝鲜。
战斗兵员
在整个1951年的冬天,似乎无法解决的缺少作战人员的问题一直烦扰着联合国军。在第8集团军内部,李奇微将军对后勤人员进行了大幅度裁减,把多余的人员转而编入作战部队。他建议,对驻扎在日本的后勤部队,也同样进行调整。他要求尽可能地把己在或正在运至战区的人员由执行后勤任务转为执行作战任务。他强调说,从第8集团军的需求量来说,派往朝鲜的后勤人员与作战人员的比例太高了。他建议如果需要的话应根据作战需要对人员重新分类。当时,在朝鲜担任后勤支援任务的人员有5.7万人,在日本的这类人员有3.5万人。然而,最大限度地对人员进行了调整,李奇微手下各师的步兵和炮兵人数仍然远远达不到他们的编制数额。
1月底,麦克阿瑟将军意识到,不可能从美国向朝鲜调派大批补充兵员。但是,李奇微手下部队在1月内取得的如此战绩使他确信,第8集团军不会被赶出朝鲜,而是可以打下去。作为一位战地司令官,他渴望看到驻朝各师都尽可能地齐装满员。麦克阿瑟于1月29日向陆军参谋长提出了兵员问题。麦克阿瑟向柯林斯诉苦说:“七个月来一直存在的缺乏作战补充兵员的问题,是我最关注的事情。”他抢先一步,提出了一个把他手下的后勤支援人员转为作战士兵的建议,他告诉柯林斯,这项工作已经付诸实施。同时,他还把大韩民国士兵编入了美军部队。可是,麦克阿瑟告诉柯林斯将军,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代替训练有素的作战补充兵员。
麦克阿瑟指出:“到目前为止,各个陆军师编制内的步兵和炮兵一直是在比编制数额少20-50%的情况下作战的。”他表示对此特别关注,因为这种补充兵员的缺乏,将使他无法轮换那些作战疲乏的士兵。麦克阿瑟将军同时指出,由于李奇微的各师缺乏足够的作战士兵,因而防御正面必然过宽,这样就容易遭到敌军渗透。同时不仅是作战部队之间互不相连,而且补给线和交通线也同样成为暴露的了。后一种情况已导致了后方地域的伤亡数非常多。在朝鲜部队中,只有陆战队师没有受到人员短缺的困扰。麦克阿瑟向柯林斯指出,这个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兵员充足的。
远东战区补充人员缺额数字合计约为4万人。柯林斯将军断定,补充这一缺额的唯一途径,是从总预备队那里挖走更多的兵员,至少暂时要这样做。他并不打算使去年秋天的景象重现,当时总预备队的兵员已被抽调得失去了战斗力。但是,柯林斯还是在2月份下令抽调1.43万人。这批被抽调的人员大部分属于去年11月受命转入现役的四个国民警卫队师和两个团级战斗队中的成员。柯林斯将军命令陆军部人事部立即着手工作,在以后的四到六个星期里,把这些人员运送给麦克阿瑟。柯林斯表示,希望麦克阿瑟的要求能够几乎是全部予以满足,陆军最终可能超过正常补充数多给他派出2.7万名。
1月30日,柯林斯致电麦克阿瑟,对陆军正采取的向他派遣合格士兵措施作了充分的说明。柯林斯说:“你可以放心,我们这里对你的兵员不足及由此对你作战所产生的影响都很了解。”他解释说,已证明从美国境内补充人员培训中心送至远东的经过训练的兵员数额是不敷使用的。他正提请总预备队注意这一情况。在从总预备队中抽调的1.43万人中间,大多数是步兵,并将在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里到达远东。这一措施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量,但将至少可使各作战师的兵员接近编制数额。柯林斯提醒麦克阿瑟注意他们本月初在东京的谈话。当时,麦克阿瑟与柯林斯一致认为,任何从总预备队过多抽调兵员的行动,都将严重地拉长在美国国内征集的部队——包括那些预定派往欧洲的部队——达到一种可随时投入作战的良好水平的时间。他们也一致认为,这将是一个十分危险的错误。
柯林斯同时告诉麦克阿瑟,在整个陆军部队中,缺乏经过训练的作战人员的情况都很严重,以至于他已下令在陆军范围内把后勤人员裁减3%。他认为,这样做对作战部队的作战效率不会有严重影响。
诚然,柯林斯将军曾在(1950年)12月29日告诉过麦克阿瑟,要从联合国的其他成员国中得到更多的部队是办不到时事情,但是(1951年)1月底,参谋长联席会议仍在这个方面采取措施。他们认为,联合国其它成员国增加在朝鲜的实际参战部队不仅可以增强麦克阿瑟的部队,而且同时将促使那些国家更紧密地团结起来,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出现了共产主义侵略,就齐心协力抵御之。因此,参联会1月24日向国防部长马歇尔提议,请他要求国务院继续向其他成员国施加压力,要他们向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提供地而部队。参联会要求遵守1950年8月为建立这支军队而确立的基本准则,但不必向英联邦同家和欧洲大陆的北约组织成员国提出此要求。
2月6日,当陆军部长助理约翰逊访问远东总部时,麦克阿瑟的人事部长贝德林登将军利用约翰逊在场之便,对兵力不足问题进一步表示了愤懑之情。贝德林登告诉约翰逊:“没有提供充足的补充兵员支援已经对整个的朝鲜作战行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后果。”他说:
“为了缩小差额和使作战部队不必重新训练,各种权宜之计都使用过了。受伤人员一再被送上前线,而且是在没有得到充分恢复以确保痊愈的情况下被再次送往前线的。作战部队进行了合作,削减这支部队的人员用来填补另一支部队的缺额。联合国部队中的大韩民国士兵、当地人和轻残后勤人员全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起来……。上述种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必然将不可避免地表现为部队防御正面过宽和无法充分发挥战斗效能。所有这些促使对作战计划进行了调整,而且使伤亡数字剧增。”
然而,这番宣传 [ 译者注:指贝德林登上述这段话。 ] 没有产生多大效果,因为陆军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采取了一切行得通的方法去满足麦克阿瑟的需要。事实上,到2月27日,各种措施都已经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成效,以至于陆军官员们可以向麦克阿瑟保证:在4月底将补充兵员的增长数额翻一番,总数达到5.5万人。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将是在美国国内的补充兵员培训中心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
国民警卫队师
1950年12月,麦克阿瑟将军曾就给他的战区调派国民警卫队师作过几次努力,但都没能如愿。12月18日,他曾请求把9月份受命转为现役的四个国民警卫队师立即全部开往日本。参联会拒绝了他的要求,因为“政府方面正在对美国在朝鲜下一步的行动方针继续进行权衡……。”12月30日,麦克阿瑟又一次提出了请求,他坚持,这几个师应船运日本担任防卫日本的任务。他告诉华盛顿方面说:“的确,据我理解,9月份转入现役的四个国民警卫队师,如果必要的话最终会用在这里,也许我理解错了……。”1951年1月初,尽管人们非常怀疑是否会被迫撤出朝鲜,但参联会还是暗示,如果依靠已在朝鲜的部队就能够稳定第8集团军的战线,那么可以派出两个受过一定程度训练的国民警卫队师担负防守日本的任务。但是,如果实施撤离行动,那么日本将不得不由那些从朝鲜战场撤出的部队来防守。
柯林斯将军结束1月中旬对远东的访问返回美国后,再次审查了向麦克阿瑟提供国民警卫队师的可能性。第8集团军当时在朝鲜的战绩不坏,令人满意,被说成可以其自身拥有的部队来稳定在朝鲜的阵地。在这些前提条件下,兑现1月9日关于派遣两支受过一定训练的国民警卫队师到日本的含混许诺,似乎是理所应当的。1月23日,柯林斯告诉麦克阿瑟将军,如果朝鲜的一切都能保持象目前这样的良好势头向前发展,能够遏止住中国人,那么也许会给他派两个师以加强日本的安全。随着战场上一个星期的持续胜利,1月30日,柯林斯向参联会其他成员建议,可命令两个国民警卫队师——第40师和第45师开赴日本,加强那里的防务。当时,在日本本土上已没有美军师了。参联会同意这一建议,立即向国防部长作了报告,而且马上向麦克阿瑟通报了这一情况。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考虑之后,其中包括对远东战区利益与欧洲战区利益之间关系进行的权衡,国防部长同意调出这两个师。2月25日,参联会通知联合国军总司令,第40师和第45师将在4月某个时间抵达,归他指挥,并明确训令他要把这两个师放在日本,不得使用他们在朝鲜与敌军作战。
轰炸罗津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头几个月中,麦克阿瑟将军曾接到过一个北朝鲜境内目标的清单,参联会认为这些目标都适合于以战略轰炸予以摧毁。其中首要目标有港口城市罗津。罗津位于朝鲜东海岸,在苏朝边界以南19哩处。拥有一个大型港口和火车编组场。在把它选定为轰炸目标时,李奇微还在陆军参谋部任职,当时他曾指出,罗津太靠近苏联边境,因而对选定它为轰炸目标提出了疑问。可是,罗津仍被保留在目标清单上,并曾遭到过一次毁灭性轰炸。另一次曾预定对港口进行轰炸,由于天气的原因,改为轰炸其它目标了。当轰炸罗津的报告到达国务院时,该院官员们对侵犯苏联边境的可能性表示关注,要求不要再轰炸靠近边境的目标。1950年11月8日,参联会命令麦克阿瑟不要对罗津实施进一步空中攻击,并询问他对此意见。11月10日,麦克阿瑟将军回复说,他同意对罗津所作的限制,并且已经下令暂时停止所有对港口的进一步攻击。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51年2月中旬,后来远东空军司令斯特拉特迈耶将军向麦克阿瑟将军要求,允许他重新攻击罗津。斯特拉特迈耶指出,尽管敌军的运输体系已严重瘫痪,但一直还在得到援军和补给品。而作为敌军补给系统中一个重要环节的罗津却仍然免受攻击。对罗津地区的空中侦察表明,该城活动频繁。为了瓦解和摧毁北朝鲜人高效率的海岸运输与补给体系,必须攻击罗律,并且要摧毁罗津。据斯特拉斯迈耶报告,2月份,整月都是目视攻击罗津的最佳天气,此后气候将随即恶化。斯特拉特迈耶请麦克阿瑟放心,他的飞机可以在不侵犯国际边境的情况下,攻击并炸毁这座城市。他一再说明,对于允许他的部队发起攻击一事,他已经考虑再三,认为此事几乎是势在必行。
麦克阿瑟将军从他先前的立场来了一个大转弯,转而支持他的空军司令官关于应该摧毁罗津的意见。他认为,自从敌军准确地推断出罗津可以免受攻击之后,这座城市即成为敌军在东线后勤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一直发挥着最高限度作用。因此,他在2月15日向参联会建议,取消对轰炸罗津所作的限制。他指出,在2月份,罗津地区的重要目标——大型火车编组站、庞大仓库设施和码头区域均特别适合于进行目视轰炸。他向参联会保证,他的轰炸机毫无疑问可以摧毁罗津,而不会侵犯国际边界。
参联会认为,在作出有关决定之前,他们应该对罗津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要求麦克阿瑟就该城市的军事活动类别和程度以及设施的精确位置提出更详尽的报告。麦克阿瑟承认,他无法列举在罗津地区存放的补给物资的精确种类或数量。但他强调说,那里拥有各种庞大仓库。他声称:“罗津是北朝鲜境内最后一个最有价值的战略目标,而且实际上一直没有遭到过有效的破坏,”如果他能够摧毁敌军东海岸运输体系中这个最后的致命枢纽,那么敌人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与此相反,罗津继续免遭攻击,这对麦克阿瑟的联合国部队仍然是一种巨大威胁。
陆军部作战部长泰勒将军支持麦克阿瑟的意见。他对陆军参谋长说,他认为,批准麦克阿瑟的请求,这在作战上具有重要意义。他承认,这一行动要冒很大的风险。一直在这一地区进行监视的苏联飞机也许作为一种局部防御措施,会对联合国方面飞机的入侵进行侦察,并挑起一场空战。同时,对罗津进行攻击,即使没有侵犯边境,或许也会给苏联宣传机构提供一个借口,宣称他们的边境遭到了侵犯,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风险。华盛顿方面还有其他的理由为他们为什么认定这时轰炸罗津是不可取的作辩解。国务院仍然认为有侵犯边界的可能性,苏联方面也许会进行边境遭到侵犯的宣传,因而强烈反对。此外,还有一件极为可能的事情是,自由使用港口的苏联船只可能会被击沉,并由此而导致一场严重的国际事端。在军界方面,参联会并不认为罗津象麦克阿瑟所宣称的那么重要。由罗津沿海岸线向南延伸的铁路并非完整无缺,这就极大削弱了罗津作为一个补给站的价值。最后,即使轰炸行动达到了几乎完全摧毁当时位于罗津的各种仓库的目的,则敌军只需要把他的后勤基地向北往苏联移动几英里,比如迁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就可以仍享有与罗津所拥有的同样优越条件。据此,参联会拒绝了麦克阿瑟将军关于轰炸罗津的请求。
轰炸电力设施
12月底,在中国人越过“三八线”发动进攻之前,参联会曾询问过麦克阿瑟对是否轰炸并摧毁位于鸭绿江朝鲜一边的电力设施和鸭绿江大坝的意见。他们打算,只要在中国人已经越过“三八线”向南追击,就采取这种毁灭性行动。麦克阿瑟告诉他的上司说,朝鲜东北部的发电设施发电已经不多了。当然,第10军部队曾对其进行过检查。那些位于朝鲜西北部的发电厂,他的部队从未占领过,其所输出的电力有多少是一个未知数。但是麦克阿瑟认为,这些发电设施没有哪一个具有任何深远的军事意义。因此要摧毁它们,假如有此打算的话,将完全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他指出,他在过去曾经下过强硬的命令,要求避免毁坏这些设施的行动。这些命令已被广泛地予以传播,以作为联合国对鸭绿江北岸的国家抱有和平诚意的证据。他声称,他手下的中等轰炸手段就可以准确地炸毁这些发电厂和大坝。但是他提醒他的上司们说,这种政策上的改变“远远超出了目前朝鲜的作战行动所要考虑的问题的范围。”可以理解,参联会鉴于这一行动在政治上不会获得明显好处,所以就把这种念头束之高阁了。
然而,1951年2月26日,麦克阿瑟将军却再次提请参联会注意轰炸发电设施的问题。他告诉参联会说,斯特拉特迈耶将军迫切要求允许他炸毁北朝鲜境内的所有电力设施,包括那些鸭绿江发电厂。斯特拉特迈耶相信,只要允许他这样做,他即可以延缓共产党人对他们的战争行动的支援,摧垮敌军的士气,同时断绝所有输往满洲地区的剩余电力。麦克阿瑟暗示,早先禁止轰炸上述目标在政治上应考虑的因素已经变了。他请求对他下一步的行动给予指示。陆军部作战部向陆军参谋长建议向麦克阿瑟说明,鉴于政治上要考虑的因素没有很大变化,不应轰炸这些发电厂。3月1日,参联会通知麦克阿瑟,由于他先前曾声明过,在保留还是摧毁电力设施的问题上,政治上的因素比军事上的因素更为重要,因而参联会认为他不应该轰炸电力设施。
二、日趋乐观的展望
2月底所取得的胜利虽然很有限,但却实实在在地把过去那种在中共压力下撤离朝鲜的幽灵所留下的阴影一扫而光了。麦克阿瑟将军颇为得意地报告说:“……前线局势非常令人满意,很明显,敌人在作战上遭到了挫折。其损失在现代战争中也可算是非常大。”这位联合国军总司令显然对他的部队北进的战绩是非常满意的,他写道:“由于我们的空海军实际上已集中火力对距敌后方基地350英里地域实施攻击,敌人已经觉察到在这种条件下作战与在浅近后方就有免遭攻击的庇护所的条件下作战是完全不同的。”
麦克阿瑟对李奇微将军作战上的正确性予以高度赞扬,他说:
“尽管敌军的兵力仍占绝对优势,但我们的战略计划却实施得很好。我只不过是要我们的部队重新夺回主动权。这支国际部队里的所有成员都应得到属于他们的殊荣。我愿意对三军将士在他们杰出的战场指挥官李奇微将军、斯特拉斯迈耶将军和帕特里奇将军无比娴熟的指挥下,协同动作非常出色,再次特别予以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