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经纬·第四
作者:帕特里斯·弗朗塞斯希·法国
出自————《山国烽火》
出自————《战争通史》
同化一个国家,然后一口一口地将它吞噬,经过慢慢的消化,最后把它完全纳入自己帝国的版图,这是一个艰巨且又毫无把握的任务。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们对此是一清二楚的。可是他们也懂得,这个目标在阿富汗可以实现,因为这个国家跟苏联有漫长的共同边界。这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一个千万不可忽略的基本因素。这一点使苏联对阿富汗的占领同殖民主义征服海外的习惯做法有着根本的不同,跟遥远国家——如南也门——的卫星国化过程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次军事占领看做是19世纪来沙俄南下和东进计划的必然延伸。
对于外国观察家来说,要准确无误的描绘出莫斯科同化阿富汗的方式,那是相当困难的。不过,我们可以肯定,苏联在这个国家的全部策略都取决于并服从于同化这个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俄国人是如何征服格鲁吉亚、高加索等目前苏联境内一系列伊斯兰加盟共和国的? [ Franc注:当时格鲁吉亚是苏联的一个东正教加盟共和国。 ] 说来话长。不过,当时的手段虽然过于粗陋,但却发人深省。另外,如果仔细研究一番苏联人后来对待波罗的海沿岸诸国、蒙古和东欧的方式,那也会受益非浅。
在入侵阿富汗的开始阶段,俄国人犯了某些错误。莫斯科的分析家们起初对阿富汗人民的反应的估计相当不足。诚然,他们相信阿富汗人会起来反抗,但没有料到反抗会有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激烈的程度。接着他们又认为,把南部几个伊斯兰加盟共和国的一部分士兵派到阿富汗去,用当地的某些方言进行极积的宣传,定能起到实现苏阿携手合作的作用。可是,来自塔什干和杜尚别的年轻士兵们不明白他们在阿富汗肩负的究竟是什么使命。他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跟当地的百姓友好相处,进行着反苏宣传。当他们看到自己所反对的是跟自己十分相似的农民,而不是宣传机器所说的“帝国主义分子”时,一个个都暗自吃惊。他们既没有遇见中国人,也没有看见美国人,他们开始纳闷了……苏联参谋部不久就把这批担负国际主义义务的狂热分子调回国内,换去了一批斯拉夫人。然而这些人的动机并不比前一批士兵纯多少……他们不理解打这场战争的必要性,他们既没有革命初期战士们那样积极战斗的精神,也没有从前全民皆兵同纳粹军人作一决战时那样的勇气。历史的进程和具体的环境倒使他们很像打头阵的雇佣兵。
克里姆林宫的策略家们认为,情况已经十分明朗。军事入侵点燃了反抗的怒火,要消化这个国家恐怕十分困难。另一方面,红军不能在政治和思想意识方面扮演什么角色。换句话说,不能直接大规模地使用军队来达到同化阿富汗的目的。
还应该看到,光是镇压抵抗运动是远远不够的(就算把抵抗运动镇压下去,有一天它还会死灰复燃,进而无休止蔓延开去,最后甚至会取得胜利),还必须用最恰当的手段“赢得”人民,而且这是首要的任务。主要的目标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人民。对付抵抗运动的武装斗争可以放到次要的位置。分不清轻重缓急,就会越来越糊涂,最后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苏联人对问题的诸多因素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他们制订了极为明确的总体战略,做好了长期作战的计划。
他们给军队交待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不是占领整个国家,也不是全面出击,打垮和消灭抵抗组织(这样做需要动员大批兵力,而且结果难以预料),而是尽可能地不让抵抗运动扰乱同化计划的执行——为简便起见,我把承担这个计划的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部执行机关和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部队和间谍(还有它们的一整套有关法律的机构),以及俄国军事和文职顾问统称为军队的“助手”。站在金字塔尖决定战争形式的当然是克格勃。
在这场战争中,红军的唯一打击目标是圣战者,所用的都是常规军事手段。
“助手们”的目标要广泛些。一方面他们要同化国家和人民,另一方面还要跟游击队作斗争。其实,这两方面的任务基本上是衔接的,而且往往是混杂一起的,这是因为人民就是抵抗运动,攻击人民,就是攻击抵抗运动。为了顺利地执行自己的使命,“助手们”动用了革命战争和思想意识战中常用的所有武器和技术。恐怖手段、间谍侦察、颠覆活动、散布假消息、发动宣传攻势、灌输思想、施加影响……“助手们”工作的对象至少是一代人,必要时可以诉诸武力。
无需赘言,所有这些人都同时朝一个方向紧密地合作着。克格勃大力支持格鲁乌(GRU) [ 作者注:格鲁乌(GRU)系苏联军事情报局。 ] 对圣战者进行间谍颠覆活动。必要时士兵或直升飞机直接参与同化活动。部门与部门之间互通情报,保持经常的联系。
要正确理解阿富汗这场冲突,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战争的根本方面。所谓现象,就是指军事行动。所谓根本方面,就是军队的“助手们”悄悄进行的、不为人们注意的活动。真正负责打赢这场持久战的不是军队,而是军队的“助手们”。决定性的胜利靠他们取得。如果不“科学地”建立整套根基牢固的机构,以便“吸引”人民,进而有效地控制人民的话,要彻底战胜抵抗组织是不可能的。否则,阿富汗的武装斗争将会此起彼伏,像达那伊得斯 [ 译者注:达那伊得斯是埃及王达那俄斯的第五十个女儿。除许珀耳涅斯特拉外,其余四十九人均奉父亲之命在新婚之夜把各自的丈夫杀死。后来许珀耳涅斯特拉的丈夫林叩斯把达那俄斯及其四十九个女儿杀死为兄弟报仇。她们死后被罚永远在地狱中往一个无底水桶注水。 ] 向无底水桶注水一样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在总战略指导下,苏联人有着明确的分工:
一、对外方面。外交和宣传有以下几个目的:
——孤立抵抗运动,不使它在国外成立机构;
——尽可能阻止抵抗运动得到外国的军事和财政援助;
——另一方面,在巴基斯坦和俾路支准备好必要的条件。莫斯科用“大普什图尼斯坦”和“大俾路支 [ 作者注:在喀布尔和莫斯科,活跃着一大批巴基斯坦的反对派,这些人为了实现自己地区的自治竟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一批人数不详的俾路支人也在阿富汗接受军事训练。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情况,请参阅《世界事务》季刊第三卷,第145期。 ] ”的思想引诱那里的民族主义分子。
二、红军的主要目标如下:
——控制必不可少的地区;
——把抵抗运动紧紧地阻隔在山地和目前无关大局的地区。这样做为的是争取时间,迫使游击队只能开展小规模的军事行动;
——每当一个根据地构成威胁并使战争升级时,设法消灭那里的游击队 [ 作者注:1984年4、5月间向潘希尔谷地发动的强大攻势便是一例。这次行动既符合苏联在阿富汗的总战略,又同苏联在世界范围内采取强硬态度的背景相吻合。苏联的策略没有文化。 ] ;
——充当“助手们”的铁拳头(譬如进行“恐怖的轰炸”);
红军无疑已接到总的命令,千万不要
——过分扩大战斗(生怕陷得太深不能自拔),除非抵抗运动有所发展;
——介入居民中去(生怕被“感化”过去,也担心反而会使抵抗运动加强对阿富汗人的思想工作);
——冲在前头(以免遭受过分惨重的损失,这样做可以使战争“阿富汗化” [ 译者注:即由阿富汗政府军跟阿富汗抵抗运动战士之间打仗。 ] )。
三、红军“助手们”的主要任务是:
——将阿富汗容纳不下的那部分居民赶到国外去;
——将业己征服或统治的那部分百姓(城市和某些农村地区的居民)组织起来;
——破坏抵抗运动控制区的组织结构;
——征服那里的居民;
——采用各种手段消灭敢于抵抗的干部和知识分子;
——在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周围建立一个拥护现行政体的新的社会阶级;
——保持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团结;
——建立民兵,重建阿富汗军队,使他们有一天能接替红军的角色;
——发展占领区的经济,同时掠夺这些地区的资源;
——破坏敢于抵抗的地区的经济;
——通过长期秘密的工作,支持政府军同圣战者作斗争;
——协调一切行动,以便从京城出发逐步地蚕食农村。
克里姆林宫的如意算盘是,有一天能拥有三十万到四十万唯命是听的阿富汗人,军队要占十万,民兵、党、青年组织占十万或二十万,警察和政府部门各占五万。这些人仰仗它的鼻息,代它统治全国,这样红军就可以撤回苏联。这当然还是个梦想,目前还看不出有成为现实的希望……
我们可以用图表把上述情况归纳如下:
红军 + 阿富汗政府军 + 民兵
1、保持被占领土;
2、进行必要的军事行动;
3、充当“助手们”的铁拳。
红军“助手们”
1、负责被占区域的同化工作;
2、征服不愿屈从的居民;
3、同抵抗运动作斗争。
从传统的战略来看,苏联人必须拥有五十万名士兵才能控制住阿富汗,以便逐渐用武力铲除一切反抗力量的据点。然而,由于莫斯科采用了上述图表所示的战略,十五万士兵(甚至是普通的战士)就绰绰有余了。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反面,既然所投入的力量如此薄弱,莫斯科不免冒有多年内难以消灭游击队活动的风险,而且现在就处于这种困境:游击队利用莫斯科的这个困难进行休整和重组,将来还有可能发展壮大,成为一股无法战胜的力量。不过莫斯科有自己的想事方法:如果军队在军事上及时下手,防患于未然,成功的遏制抵抗力量,如果它把战斗力最强的游击队消灭,又如果“助手们”今后几年里在百姓和圣战者中出色地完成他们的秘密使命,那么抵抗力量就会被击败,整个国家就会长久地掌握在他们手里。
实际情况远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