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者:诺曼·波尔马·美国
出自————《航空母舰·1909-1945——航空母舰发展史及航空母舰对世界的影响》
出自————《战争通史》
21世纪初,主要大国和几个小国的海军继续在国际政治、危机和战争中发挥主要作用。航空母舰是各国海军的主导因素。
航空母舰已经存在近100年了。航母的概念最早是在1909年被明确表述的,而第一艘达到航母标准的舰船是英国皇家海军军舰“暴怒”号(Furious),它在1917年下水时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用作航母又可以用作轻巡洋舰。“暴怒”号可以操纵轮式飞机,因为它上面有一个飞行甲板和一个用来存储和维护飞机的飞机库。
1917年之前,皇家海军在军舰上进行了大量的水上飞机试验,而其他国家的海军也进行了类似的小规模试验。水上飞机包括“飞船”和“浮筒式水上飞机”,在水上操作时,“飞船”里的机身就成了船体,因此可以落在水面上;而“浮筒式水上飞机”在机身和机翼下方悬挂了2个大型浮筒,这样它就可以漂在水面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进行试验之后,航空母舰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成为各国海军展示军事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20世纪20年代的10年时间里,法国、英国、日本和美国都开始了大型的航母建造计划。截止到20世纪30年代末,战争中已经使用了航母,如中日战争中日本就使用了舰载飞机。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后,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也参与了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的军事行动。
1940年10月,在塔兰托(意大利)英国航母上搭载的一架飞机袭击了多国海军的战列舰;1941年12月,6艘日本航母上的多架飞机袭击了珍珠港(夏威夷群岛),随着这两起事件的发生,航空母舰使战列舰变得黯然失色。日军用6艘航母搭载的360架飞机突袭了美国珍珠港的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这是当时最壮观也是最大型的一次航母行动。用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总统的话说,那是“耻辱的一天”,珍珠港事件将美国带入了太平洋战争,但是也导致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这些都给欧洲战争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用仅有的几艘航母作为在太平洋战场上打击日本的主要力量。为数不多的几艘美国航空母舰能够发挥如下的作用:(1)1942年4月,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日本首都东京的空袭,当时执行任务的是从航母上起飞的陆军B-25双引擎轰炸机。(2)1942年5月,阻止了日本在珊瑚海势力范围向南扩张。(3)1942年6月,在中途岛附近给予日本海军致命打击。
接下来,美国的主要海面舰船(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和潜艇都加入了太平洋战争的军事行动中。但是只有美国航母能够击败日军舰队,这些航母主要负责打击敌方的联合舰队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并且为太平洋上作战飞机的水陆两栖着陆提供空中或近空支援,这些都使得战争逐渐接近日本本土。
在大西洋和北极战场上,美国和英国航母追逐并且几次捕获了德军的大型军舰,这些都成为大西洋战争中解除德军U潜艇威胁的关键因素。英国的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称打击德军潜艇的战役为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他还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一件令我惊恐的事情就是德军潜艇的威胁……我对U潜艇的担忧甚至都超过了不列颠战争中我对空袭的担忧。”大西洋中部是同盟军岸基反潜飞机无法到达的地方,因此同盟军无法展开战斗,后来这个难题是由舰载飞机解决的,舰载飞机不仅可以到达这个地方,同时还可以由护航舰和敢死队不断提供反潜行动需要的空军支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航空母舰在几乎所有战场上都发挥了主要作用,如大西洋战场、地中海战场、北极战场还有太平洋的广阔战场。航母与敌军军舰战斗、追逐潜艇、打击岸上目标、为水陆两栖着陆提供近空支援,并且为远处的战场运送近程飞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年代里,在危急时刻、在“有限的”战争中(朝鲜、越南、黎巴嫩、利比亚等)以及与苏联的冷战对抗中,美国都不断地运用了航空母舰。英国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英国在很多危机和冲突中都使用了航母,而印度则在1971年对抗巴基斯坦的战争中使用了航空母舰。
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美国和苏联海军中出现了一个潜在的挑战,那就是核潜艇形式中航空母舰的霸权地位。但是,当时核潜艇的作用受到严格限制。比如,尽管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拥有的战略导弹潜艇有导致核战争的危险,但是如果一国发起核战争就意味着全球毁灭,没有哪国会幸存,因此在冷战的45年里,几乎没有核潜艇由于愤怒而发射核武器。当然也有一次例外,在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马岛)战争中,英国海军军舰“征服者”号(Conqueror)发射了3枚鱼雷击沉了阿根廷的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General Belgrano)。在英军部队从阿根廷入侵者手中夺回福克兰群岛的时候,2艘英国航母发挥了核心作用。10年后的1991年,随着冷战的结束,2艘美国核潜艇在当年短暂的海湾战争中向伊拉克发射了12枚“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作为冷战的余波,美国潜艇还曾向伊拉克、阿富汗和苏丹发射了巡航导弹。
值得注意的是,1972年美国高调宣称将用潜艇发射水雷轰炸越南海防港口,而实际轰炸任务是由舰载飞机完成的。
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各国军队在军事行动中曾有几次使用了武器和传感器系统,而且这方面的发展有望取代航空母舰的几个传统作用。这些系统包括卫星(当时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有自己的卫星了)、无人机(包括最初在战争中使用的无人驾驶飞机)、远程高精准巡航导弹和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飞机,垂直起降飞机增加了舰上操纵飞机的灵活性。
《航空母舰·1909-1945》叙述了自从有了航母概念到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世界上航空母舰的发展和航母参与军事活动的情况。《航空母舰·1946-2006》讲述了从1945年末-21世纪,航空母舰的发展及其参加军事活动的情况。
在看这本书之前有必要先明确一下航空母舰的定义。1910-1911年,自从尤金·伊利(Eugene Ely)首次从船上起飞飞机以来,许多舰船也开始搭载飞机并且进行了从船上起降飞机的试验。最初航空母舰的定义是:一艘主要用于操纵飞机的舰船,该船上必须安装飞行甲板,在多数情况下还应该有飞机库。后来有一种“一半功能的航空母舰”经常被当作航母来讨论,比如日本舰船“伊势”号(Ise)和“日向”号(Hyuga),它们既可以用作战列舰也可以用作航空母舰;再如苏联的舰船“莫斯科”号(Moskva)和“列宁格勒”号(Leningrad),它们可以用作导弹巡洋舰也可以用作航空母舰。此外,还有英国的先锋护航母舰“大胆”号(Audacity)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船上建有全通式甲板但是没有飞机库或者升降机的商用航空母舰(MAC),这些商船也被算作航母的原因是它们也起到了传统的护航母舰的作用。
在本书中,日本人名是按照西方人名的英语形式列出的,例如名字在前、姓氏在后。文中所有的日期和时间,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是指当地时间。《航空母舰·1909-1945》中军舰的排水量都是以标准的吨位标注(例如,满载人员及装备准备出海时的舰船重量包括所有的供给、军需品和飞机的重量,但是不包括燃油的重量)。《航空母舰·1946-2006》附录C中提供了1917-2006年建成的航空母舰的特点。航母的飞机搭载能力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航母装载最多飞机的数量;日本航母的搭载能力还包括备用飞机的数量。
文中的英里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是指海里(相当于1.15法定英里),而在表示飞机航程时的英里是指法定英里(飞机的飞行速度用英里/小时表示,而不用节表示)。
最后,在文中使用的“舰队”和“快速”航母(CV)是指任意一艘航速超过25节(46.3公里/小时)而且能够搭载当时一流飞机的航母。这些航母包括轻型或者小型航母(CVL)。有几个国家的海军按照本国的标准划分航母的规格。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用大型、中型和小型给航母分类。舰队和快速航母就是指大型和中型航母,而护航航母(CVE)是指小型航母。《航空母舰·1946-2006》的附录B中提供了1920年之后美国海军正式使用的航母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