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唐朝的军事思想和著作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十、唐朝的军事思想和著作

十、唐朝的军事思想和著作

作者: 邵石

出自————《中国隋唐五代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十、唐朝的军事思想和著作

        (一)将帅用兵的特点及其军事思想

        1、唐太宗李世民

        (1)太宗的主要军事经历

        李世民(公元598~649)是唐第二代皇帝。高祖太原起兵后,率兵直取关中,李世民也随之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在唐的统一战争中,黄河流域进行的决定性战争,都是由他负责指挥的,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平定陇右,巩固关中根据地,是其第一大战。败刘武周,复代北,是其第二大战。太宗率兵东征王世充,占据河北的窦建德出兵救援,两支劲敌联合对抗唐军。战虎牢,下洛阳,为唐的统一奠定基础,是其第三大战。其后是决洛水,败刘黑闼。贞观年间,他主持了对突厥和对高丽的征伐。

        (2)唐太宗的用兵特点

        从李世民指挥的几次主要战争中,可以分析出他在战略战术方面的一些特点:

        第一,善于分析敌我双方的优点和弱点,并能很好的加以利用。例如,他在西征仁果时,因唐军刚刚被仁果击败,士气诅丧,所以坚守不战。两军对峙十多天后,伺对方军粮将尽之时,方才决定决战。与窦建德的决战也是如此,其时唐军兵力不敌建德,在双方对阵决战时,世民按兵不动,对方因此轻视唐军,并已疲倦时,突然发起攻击。

        为了能正确地掌握对方的情形,经常亲自出马,侦察敌情。他与世充邙山决战时,亲率几十名精骑,突入其阵,直冲其后,以此来侦察其军阵的厚薄、兵力的多少与强弱。

        第二,从战争的全局出发,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制定战略方针。在寻找战机、捕捉战机和创造战机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并且具有冷静的策略头脑,能当机立断。

        第三,善于选择战场,力争主动,在突击时能很好的选定主攻方向。当时战争大多是以阵地战为主,列阵的地形对双方至关重要,选择进可攻、退可守,并能有效地扼制对方的阵地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世民常常选择有利的战场后,坚壁以消耗敌人,给对方制造种种困难,待其军粮运输不济、士气低落时,相机出击。在出击时,也不平均使用兵力,而是以其精锐突击对方的薄弱部分,并以此为突破点,打乱对方的战阵,顺利击溃对方。虎牢之战,他从对方战阵中央突破,造成了对方大乱。番邑之战,当他发现东门宋老生军侧翼暴露时,就舍掉南门敌军而直冲东门宋军侧背,因而大胜。李世民曾经对其群下总结其战术特点时说:“朕自兴兵,每执金鼓,必自指挥,习观其战,即知强弱。常以吾弱对其强,以吾强对其弱。敌犯吾弱,追奔不跆百数十步;吾击其弱,必突过其阵自背返击之,无不溃,多用此而制胜,思得其理深也。”

        李世民的这一战术特点是与当时的作战方式密不可分的。第九章已讲到,当时两军作战,要先列阵。世民常常在双方交锋时,率数十骑精兵冲入对方阵中,横冲直撞,打乱其阵,为自己大军的全面击溃敌军提供条件。这种战术虽有奇效,但却十分危险。曾长期跟随李世民作战的淮阳王李道玄在将兵攻打刘黑闼时,就用此战术。但当他杀入敌阵时,因其副将没有马上指挥大军攻打敌阵而使道玄阵亡。

        第四,重视乘胜追击,穷追猛打,不让失败的敌人获得喘息之机。柏壁之战,1昼夜追击200里,1日8战,2日不食,3日不解甲。

        第五,善于运用自己的优良兵种一一骑兵。在战事相持阶段,运用精骑来切断敌人的粮道在主力决战当中,运用精骑突入敌阵或迂回敌后给予敌方以致命的打击,在敌方溃退当中,运用精骑的高速度来穷追猛打,力求全歼敌人。

        2、李靖

        (1)李靖的生平

        李靖(公元570~649)是唐朝名将,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字药师,京兆三原人(今陕西三原北)。他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得到其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的赏识。隋末,任马邑郡(今山西朔且)丞,曾与李渊一起出塞,攻打突厥。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他察觉出李渊有反隋的图谋,于是就想到江都向隋炀帝报告,但由于兵乱而未能抵达,而被阻于长安。当李渊攻克长安后,本欲杀死李靖,但李世民为之求情,所以李渊赦免了他,世民将他召入自己的幕府。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他跟从世民东讨王世充,由于军功而被授予开府。在唐太宗经略东都的同时,唐廷派他率兵进攻占据荆州的萧铣。四年(公元621年),李靖向唐高祖陈述进攻萧铣的十条策略,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平定了萧铣,并任岭南道安抚大使,安抚岭南。六年(公元623年)辅公祐在丹阳起兵,唐廷命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帅率兵讨击。李靖率兵稳扎稳打,先破其阻击之兵,轻骑袭取丹阳,平定了辅公柘。七年(公元624年)唐在蒋州(今江苏南京)设置东南道行台,李靖出任行台兵部尚书。行台撤销后,改任扬府大都督府长史,八年(公元625年)突厥南下攻掠太原时,李靖统领江淮兵1万北上御敌,当时诸军皆不利,只有他一军独全。突厥退后,以李靖检校安州(今湖北安陆)大都督。唐高祖曾说“李靖是萧铣、辅公柘膏盲,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太宗即位后,前后任命李靖为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任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3000出击突厥。次年突袭定襄(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颉利逃遁,后被生擒,灭东突厥。唐太宗曾感叹说:“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李靖以功进封代国公,任尚书右仆射。九年(公元635年),负足疾而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西征吐谷浑。还朝后,以足疾为由,请求退职,谢绝宾客。十一年(公元637年)改封卫国公,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卒。

        (2)李靖的用兵特点

        从李靖平定萧铣,攻打突厥、吐谷浑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可以略窥其最主要的战略原则是稳扎稳打,不冒险躁进在具体用兵时,却着意于“出其不意”。

        在平定萧铣时,唐军结集于夔州,但正值秋水上涨,三峡一带危险万分,萧铣以为唐军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出兵三峡,唐军军将也大多主张待江水落下再进兵。但李靖却出其不意,乘险而出三峡,直逼江陵,萧铣进退失据,只得投降。贞观三年出击突厥,时突厥尚强,而李靖出其不意,直抵恶阳岭。突厥认为“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于是仓惶而逃。第二次出击,他利用唐使节前去慰抚,颉利可汗见使者而疏于防范之机,出其不意,大破颉利。

        虽然李靖用兵多出其不意而制胜,但却不尚冒险,这在攻打辅公柘的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其时诸将建议绕过公柘的阻击而直攻其老巢一一丹阳,丹阳破,则诸军自溃。但李靖认为这样做万一唐兵不能很快攻克丹阳,则会陷于腹背受敌的险境,主张稳扎稳打,先破阻击之兵,再攻丹阳。虽然在攻打突厥时孤军直抵恶阳岭,但这是以一旦受击可全军而退为前提的,绝非冒险。

        3、郭子仪、李光弼

        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在唐延平定安史之乱中成长起来的重要将领,在平叛中,两人互相配合,战功卓著,在用兵上也各具特色。

        (1)郭子仪、李光弼小传

        郭子仪(公元697~781年)是华州郑县人(今陕西华县),开元中中武举登第,之后曾历任诸军使。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后,为朔军节度使,率兵东征,出单于府,收静边军,并击败了攻打河曲的叛军,收复马邑,打开了东陉关。次年,他保荐朔方军将李光弼率兵出井陉,两军会合于常山(今河北定县),经略河北。

        玄宗奔蜀,肃宗在灵武招集兵马,徐图恢复。郭子仪、李光弼奉命回师勤王,成为唐室兴复的两支最强的力量。十一月,郭子仪与回纥联合,平定了河曲(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巩固了朔方根据地。次年三月,子仪率军攻打河东郡,进击潼关,“自是潼、陕之间无复寇抄”。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被任命为关内、河东副元帅。九月,以天下兵马副元帅随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军收复长安。安庆绪退守相州之后,子仪在东都经略河北。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围攻相州安庆绪,官军溃败。宦官鱼朝恩趁机谮毁子仪,子仪被招回长安,以高官厚爵闲置之。以后,郭子仪曾在吐蕃入寇时被起用为关内、河东副元帅。由于他手握大兵,功高盖世,受到皇帝的猜忌,形势好转后,就再也未被委以重任。

        李光弼(公元708~764年)是营州柳城人(今辽宁朝阳),其祖先曾任契丹酋长。他少善骑射,起家为左卫郎,天宝初年升为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安禄山起兵叛乱,郭子仪举荐他为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配合,攻打河北;潼关失守,他率兵返回太原固守。乾元元年又率兵南下,与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攻相州。官军溃退后,代宗命李光弼代替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入据洛阳。此后,主要由他指挥了平定史思明的第二次叛乱。

        广德初,吐蕃入寇长安,代宗征召天下兵赴援,“光弼与程元振不协;迁延不至,”吐蕃退,任命他为东都留守,以察其去就,光弼不听,镇守徐州。二年(公元764年)死于徐州。

        史书大多把郭子仪的闲置、李光弼的不入朝归于宦官鱼朝恩等的中伤、离间。其实,这是当时皇帝有鉴于安史叛乱而对握兵之将猜忌所致,宦官不过是秉承主意而已。在肃宗尚未收复两京时,就曾对李泌说:“今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相,若克两京,平四海,则无官以赏之,奈何?“这已暴露出肃宗对功臣的猜忌,日后,郭子仪、李光弼会有如此结局就绝非偶然了。

        (2)郭子仪、李光弼的用兵特点

        郭子仪用兵,能够充分发挥诸将的积极性。在作战时,并不在具体细节上一一安排,而是让诸将随机应变。在收复两京后,他就因被猜忌而闲置,后期的平叛活动主要由李光弼主持。

        李光弼治军严整,军纪严明,与郭子仪大为不同。河东兵崔众部为所欲为,屡次侮辱前任太原节度使。李光弼出任太原尹、北都留守后,崔部也归属光弼,但仍不以为意,当其到光弼处报到时,即被斩首,其军震慑,不敢再胡作非为。相州之战中,风沙突作,数步内不能分辨,唐军大溃,而独光弼军整众全军而归。

        在两军作战时,光弼指挥若定,临阵有很周详、仔细的作战计划。各将目标明确,彼此配合应援。光弼本人则重在督战,极少亲入敌阵作殊死交锋,这与太宗截然不同。在河阳之战中当史思明派兵前来攻战时,光弼让李抱玉守卫南城2天,若2日内他不赶来救援,抱玉可弃城而去。他与叛军在北城决战时,根据对方各处力量的强弱,分派将官,并具数拨给骑兵。双方交锋后,他在其后督战,有人后退立斩无赦。由于各位将军攻取目标明确,又在他的督战下奋力冲击,终于大败史思明。

        光弼用兵比较沉稳,绝少冒险。邙山之战,他布阵的原则是要进可攻,退可守;仆固怀恩由于不听命而被击溃。

        在战略决策方面,光弼也比较审慎,既不不顾实情冒险决战,也不慑于敌人的一时强大而一味退却。史思明率军南下,汴州失守,光弼面临的形势非常危急,既不同意因“东京帝宅”而盲目拒守,也未因叛军势盛而弃地500里,而是客观地分析了双方情势,决定放弃东都一城,拒守河阳。

        史臣裴泊在论及郭子仪、李光弼两人时说,子仪与光弼齐名,但子仪威略不及光弼,而宽厚得人则光弼不及子仪,。可谓中肯之言。

        (二)唐朝的军事著作

        1、《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与李靖讨论用兵之道的对话,分上、中、下3卷,共98次问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原书早已亡佚,唐人杜佑在写作《通典》一书援引的《李靖兵法》即为此书,《问对》一书是宋代人根据《通典》的引语附会增益而成的。今人吴如嵩、王显臣在《李卫公问对校注》中则认为《李靖兵法》是对李靖所著有关军事的几部著作的泛称,《问对》实有其书,并非宋人伪托或附益而成者。但宋初在修《新唐书》时未见此书,《宋史、艺文志》著录了李靖10部兵书,亦无此书,可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现即以《通典兵典》所引《李靖兵法》为主,参照《问对》一书,予以介绍。

        《通典兵典》中的《李靖兵法》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述的:选择(士卒)、立军(指战时的军队组织)、法制(军队要有严明的纪律)、杂教令(各种军队号令)、料敌制胜、间谍、敌退追奔、兵机务速、抽军(指撤退)、下营斥候并防押及分布阵、响导、先居要地及水草、审敌势破之、死地勿攻、总论其地形。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它主要讲的是两军交锋时的实用战术。下面就其最主要的几个方面予以论述。

        作战的战略、战术主要是由将帅作出的,战斗胜负与其决策的正误密切相关。将帅要先“察敌之强弱,断地之形势,观时之宜利,先胜而后战,”不能盲目作战。怎样来判断对方虚实情况呢?李靖认为其“士马骁雄,示战以羸弱;阵伍齐肃,示我以不战;见小利佯为不敢争,伏奇兵故诱以奔北,恣行间谍;迁以忠告;或执使以相忿,或厚贿以相悦;移师则减灶,合营则偃旗;智足以及谋,勇足以及怒,非得地而不舍,非全军而不侵,以多击少,必取于晨朝,以寡击众必侯于日暮。如此则兵多诡伏,将有深谋,理须曲为防慎,不可失其规划。”在估量敌人的情况时,要与自己的情况相比照:将士哪方更和、兵械哪方更利、城池哪方更坚固、地形哪方更险要、军需供应哪方更丰足、哪方是以逸待劳等等。只有在分析清这些材料后方可用兵。如对方军士严整,军需充足,则自己要坚壁不战。这可以说是两军对垒时的作战原则。

        在打败敌人后,不能贸然以全军追击,野战部队不得追击,而是要命驻军分出一部人去追击,骑兵队、辎重队都不得轻意出动。如果我军被敌包围,撤退时要全军一起突围撤退。如果在与敌对峙时撤军,则要一队一队撤,队与队相距百步;尚未撤退之军要严阵以待,防止敌人乘机袭击;撤走时要慢慢退去,步步为营。

        在平时要积极训练,申明号令,练习阵法变化,这样才能有备无患,“虽敌人有雷电之疾,而我亦有所待也。”如果没有防备,在有战事时,士兵就会张惶失措,将帅就会指挥失灵,丧失战机,以至于全军败溃。所以,要想能及时地把握住战机,就要训练士卒,纪律严明,这样才可以不变应万变。

        地形在战斗中至为重要,“凡战之道,以地形为主,虚实为佐,变化为辅,不可专守险以求胜也,..不明地利,其败不旋踵矣”。对双方都有利的地方,对方一定会来抢占,我方则让出其地而在周围设下埋伏,以伏击之。彼此都不利的地方,要佯装奔走而引诱对方,待其出兵至一半时,回军猛击。平坦之地要用骑兵,险隘之地则要派步兵前往。中间山谷,两边险要,山岗林立,则不易动用骑兵,而宜用弓弩等作战。芦苇深草之中,则宜用火攻。凡此等等,都是用兵将帅宜遵守的原则。

        在《通典》所引《李靖兵法》中,多次提及“奇正”,这是指战阵及战机而言,但语焉不详,今本《问对》中却多所论述。唐时作战要先布阵,由前、后、左、右、中5个小阵布成1个大方阵,其中央为将帅的指挥位置,前后左右则为战斗部队的位置,它们之间应互相配合,依敌之形而变化阵式。与此相关,在应用兵力、指挥士兵上,也要依战势而变化。在作战中,他还一再提醒人们要注意主要问题。驻于本地谓之主,远来攻伐谓之客,主则占天时地利,可以逸待劳,客则不利。将帅要千方百计变客为主,以求制胜。

        2、《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唐后期李荃著,全书共8卷,分别从人谋、战具、阵图、祭文样书药方和杂占4个方面加以论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此书云:“兵家者流大抵以权谋相尚,儒家者流又往往持论迂阔,讳言军旅,盖两失之。筌此书先言主有道德,后言国有富强,内外兼修,可谓持平之论。”我们对照原著,认为四库提要的话是较为中肯的。

        首先作者十分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士兵。他认为人无勇怯之别,“所谓勇怯在乎法,成败在乎智,怯人使之以刑,勇人使之以赏。刑能移人之性,赏能励人之心者,在乎刑赏之间”。”择将也非常重要,作者认为君主要有知人善任的眼光,否则,就会导致全军失败。作者已十分明确地意识到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他不再象一般腐儒只片面强调以德治理天下,“以名法理国则万物不能乱,以权术用兵则天下不能敌”。。但用兵作战要以军需的充足供应为基础,这就要求国家富裕,蓄备丰赡,只有富于内而兵强于外,国家才能立足,所以,他认为在用兵打仗时要用“爵任”(指用爵位、官品鼓励人们去英勇作战),只有如此才可兵强,但一旦休兵息战,就要劝课农桑,发展生产,这样才可国富。上述这几个方面是战争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作者环环相扣,予以阐述,这是全书中最具理论色彩的论述,也为我们研究军事理论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

        在用兵作战时,他认为“太上用计谋,其次用人事,其下用战伐”。他所谓的用计谋是指派奸细到敌国去任职,迷惑君主,使之耽于享乐,大兴土木,仓廪无蓄,忠臣箝口,小人当权,这样不只兵其国政治已陷敌,人心涣散,即可不用兵而灭之。这实际上是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具体化了。虽然这种具体的作法有很大的局限,我们仍可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以此为原则,举一反三。在卷二的人谋中,具体讲到了作战的战术,比如,士卒的挑选、将领要有全盘的谋划、鼓励士兵、严格刑赏等等。以下就地势、作战、攻守3个方面详加介绍。

        作者认为作战时地势的选择非常重要,尤其在当时以列阵交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的情况下,地势就更为重要。“善用兵者,高陵勿向,背丘勿迎”,是将领选择地势的一个总的原则。要争夺有利地势,地势不同,用以作战的方式也不同。要因地制宜,“战阵无常势,因敌以为形,虽然有阵图,但“兵形象水,因地而制形,兵因反而战胜,能与敌变化而致胜者,谓之神”。他把作战分作水上之战、山谷之战、势之战。水上之战,要等敌人刚渡河到一半时出兵攻打,这样,在水中的兵士没有斗志,而在后面岸上尚未下河的士兵又都不愿再下河作战,这样便可将其击溃。在山谷中作战,要尽先占据两边的高地,这样出没上下,敌人找不到自己,自己却可以随之出击。势之战是指自己占有优势,又有便利的地形,“以地强,以谋取。”要乘此势而一鼓作气,就可势如破竹,击败对方。在攻打城池时,要先断绝其外援的道路,先估计一下城中的人数及粮草蓄积,如果人多粮少,要围而不攻;如果人少粮多,则要全力攻打而不围城。在守城时,要把城中的壮勇之士分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老弱为一军,彼此配合作战,但又不让其相互见面,以免动摇军心。作者认为“善攻者敌不知所守,善守者敌不知所攻。”同时,作者还强调备战的重要性,只有提高警惕,积极备战,才可使战时不致慌乱而无战斗力,“不备不虞,不可以帅师,愚者有备与智者同功”,”并分别就筑城、凿濠、弩石、烽缝、马铺土河、游奕、招平安、严警鼓角、定铺、夜号、响导、甘泉、迷途、搜山烧草、前茅后殿、釁鼓、屯田、人粮马料、军费等各个具体的方面进行阐述。

        卷四“战具器”列出了各种战具:攻城具、守城具、水攻具、火攻具、济水、水战具等在卷七、八中,罗列了一些军事文书的样式、药方(军中常见伤病)以及占卜等方面,对今天价值甚微。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