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前期的战争和军事思想
作者:杨东梁 张浩 著
出自————《中国清代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二、清前期的战争和军事思想
满洲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其统一中国的进程主要是通过战争进行的。清前期的战争主要是入关战争和统一战争。其中清与南明的战争是明、清政权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清与农民军的战争是地主阶级镇压农民阶级的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廷抗击沙俄入侵的战争是民族战争;清政府统一台湾、平定三藩及天山南北、青海、西藏叛乱的战争是清王朝巩固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清朝统治阶级都取得了胜利,牢牢确立了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保证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政治、经济的延续和发展。
(一)清军入关战争
17世纪前期,在我国东北地区崛起了‘一个由女真贵族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一-后金政权。统一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位称汗,建号“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揭开了明清战争的序幕。经过萨尔浒、宁远、松山等战役,统治了辽东广大地区。明崇祯九年(1636年,后金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统治者大举兴师,准备入主中原,从而开始了清军入关战争。
1、消灭农民军的战争
清军南下伐明不久,即传来了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覆亡的消息。清方决定趁其立脚未稳,予以迅速打击。同时,诱降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工作也取得了成效,吴三桂在降“清”还是归“顺”的问题上摇摆一阵后,终于投向清军。
李自成在北京得到吴三桂降清的消息后,即派明降将唐通率二万骑兵出一片石(今河北山海关北),绕道关外以切断吴三桂退路,并亲率二十万大军于四月十三日北上讨伐吴三桂。清军在接到吴三桂飞书告急后,连夜疾驰,二十一日,清军败唐通部于一片石,随即进入山海关。次日,清军、吴军与大顺军在山海关前对垒,清军统帅多尔衮先命吴三桂军与大顺军交战。两军酣战至中午,正当吴军被农民军包围难以支撑之时,隐伏于阵后的清军精骑突然从吴军右翼全部出击,猛攻大顺军左侧,农民军顿时阵势大乱,一朝溃散,向北京撤退。清军紧紧跟随,在永平(今河北卢龙)再败李自成。
李自成回到北京后,连兵十八营反击尾随而至的清兵,失利。此时,农民军内外交困,形势严峻,李自成无心眷恋北地,于四月十九日在武英殿匆匆登基后便放弃北京,向西安撤退。在大顺军撤退途中,清军先于保定、定州(今河北定县)两挫农民军,接着向山西进攻。大同守将姜環投降,平阳(今山西临汾)陈永福被俘。全晋落入清军之手。同时,河北、山东大部分地区也被清军占领。
五月初,清军进入北京后,全国军事形势已呈现四分五裂的局面。清方控制着辽东、畿辅、山西、山东等地区,大顺政权管辖着整个西北和山西、河南、湖广的部分地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正在收取四川的进程中,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则统治着整个南部中国。对此,清廷制定了新的军事方针:先“举大兵以收晋豫”,“次第定东南之局”,最后统一中国。清军因而将主要进攻目标转向农民军,对南明政权暂取不战不和的策略。为此,清廷将国都从沈阳迁到北京,宣告清朝是代明而兴的天下共主。
十月,清军分南北两路进攻大顺军:北路由英亲王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率领经大同、榆林、延安南下,南路由豫亲王多铎、孔有德率领经河南进攻潼关。同时,肃亲王豪格率领的一部清军业已占领河南、山东一些地方。翌年(1645年)正月,多铎在潼关击败大顺军,李自成率主力连夜撤回西安。潼关为清军所占,入陕门户洞开。阿济格部清军进入陕北后,以一部分兵力围攻据守榆林、延安的李过、高一功部大顺军,自己领兵南下西安。自此,李过、高一功部被切断了往西安的退路,被迫放弃陕北,取道汉中,由四川入鄂。在清军两路重兵合击下,李自成不得不放弃西安,取道商洛、豫西,转入湖广襄阳。
占领西安后,清廷命多铎部东进南京,摧毁弘光政权,命阿济格部继续追击大顺军。此时,50万大顺军已是军心涣散、纪律松懈、指挥混乱,在清军追击下,在襄阳、九江等地连败十三仗,丧失了全部辖地。五月,李自成率兵一部退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时,遭当地地主武装袭击,不幸牺牲,大顺政权遂而瓦解。其余部30余万后来在李过、李来亨等领导下与南明政权联合,继续抗清,最后于康熙三年(1664年)失败。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由于地处四川一隅,对全局无太大影响,所以清廷在摧毁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之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割据一方的大西军。顺治三年(1646年),豪格率清军由陕西入川,征讨“大西”政权。十一月,清军对张献忠在西充的大营发动了凌厉的攻势,农民军兵败如山倒,张献忠也在此役中中箭身亡。大西政权随之瓦解。其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领导下南走云贵,逐步走上联明抗清的轨道,成为永历朝的军事支柱。后来孙可望降清,李定国继续斗争,坚持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最后失败。
2、消灭南明政权的战争
明王朝灭亡后,明朝的残余势力先后在南中国建立了一些政权,史称“南明”。它们是:南京弘光政权、福州隆武政权、绍兴鲁王政权、广州绍武政权、肇庆永历政权。清军在击溃大顺农民军后,便腾出手来收拾这些南明政权,实现其统一大业。
①东征弘光政权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十五日,明朝遗臣们把福王朱由崧推上帝位,以明年为弘光元年。在清军虎视眈眈下,弘光政权却把所有力量用来镇压农民起义,而对清王朝统一中国的野心并未认真防范,在一厢情愿的“联虏平寇”与清方划疆分守的设想破灭后,并未提高警惕。相反,在阉党分子马士英、阮大铖把持下,弘光朝政治腐败、战乱迭起、防务废弛。在清军倾巢西攻大顺军的三个月中,弘光君臣于抗清防清一无作为。
清军在以主力镇压农民军的同时,也着手进行了消灭南明的准备。政治上,清廷实行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政策,以收揽人心,稳定局势。军事上,在刚刚占领的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建立起进攻南明的战略基地,还将关外积蓄的粮草运往关内,初步解决了继续进军的粮饷供应问题。清军又补充八旗兵力,增设以明降军为主体的绿营军队,分驻各地。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开始东征。
①《清世祖实录》卷五,顺治元年五月。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由西安回师江南的清军多铎部从虎牢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分兵三路,攻占弘光政权在中原的统治中心归德,所过州县,望风而降。四月初九,清军由归德分成两路,一路由多铎率领,进攻亳州,指向淮南,一路由都统准塔率领,进攻砀山、徐州,指向淮北。当时,南明督师大学士史可法因为许定国降清,被迫退保扬州。而江北诸镇正在抵御左良玉声讨马士英、阮大铖的军事进攻。清军乘明军大打内战之际,长驱直下,渡过淮河。十八日,包围扬州。
扬州此时已是孤城一座,而且兵力单薄,史可法决定凭城固守。围城战期间,多铎七次致书史可法劝降,均遭拒绝。二十一日,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歧凤出城投降,守城力量更为薄弱,史可法率四千亲军,坚守西门。二十五日,清兵以炮攻城,破西北角,城陷,明军在巷战中英勇抵抗,全部牺牲。史可法被俘后,拒绝多铎亲自劝降,壮烈殉国。清兵占领扬州后,纵兵杀掠十天,居民死伤数十万,城市被毁,史称“扬州十日”。
五月初,清军从瓜洲渡江,明军长江以南防线全部瓦解。镇江被占后朱由崧逃往芜湖。十五日,南京留守官员开城降清,历时一年的弘光小朝廷遂告灭亡。朱由崧于一周后为叛将刘良佐俘献清营,第二年在北京被杀。
清军占领南京,不仅埋葬了最有可能复兴明朝的一个政权,而且为在江南继续扩大领土,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不久,内院大学士洪承畴代替多铎,赴南京总督军务,加强政治招抚。博洛、李成栋、刘良佐等率清军进攻杭州,一路上,南明地方官员纷纷投降。六月十三日,潞王朱常涝在杭州投降。与此同时,阿济格在湖北镇压大顺军主力后,沿江东进。沿途受降明军左梦庚、金声桓部三十六营共十几万军队,既而南下,占领南昌等城。至此,江南大片为清军所有。
②南伐隆武、浙东政权
弘光政权覆灭后,东南地区先后又出现了两个明政权。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七日,张肯堂、黄道周、郑芝龙等旧明官僚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年号隆武,是为隆武政权。次日,张国维、张煌言等另一批旧明官僚拥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是为浙东政权。两政权都占有一定地盘,拥有一定兵力,但政治腐败、内部分裂,相互间不能协同作战。
占领江南后,清军获得了充足的物资供应,而且收编了南明几十万降军。北方清军陆续南调,准备大举进军。除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继续进军四川外,清方将军事重心放在了东南。洪承畴在南京采取分兵掠地的方针,分军出师江西、湖广、闽浙,以图席卷南方各省。但是,因满汉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清军南下的势头受阻。由于剃发令的重新颁行,一时间各地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其中以江阴、嘉定两地最为顽强。同时,大顺军余部在李过、高一功领导下联合南明,共同抗清,并北伐湖广。可是,这些抗清活动在满洲八旗劲旅的残酷镇压下先后失败。
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清廷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南下浙、闽。五月,清军趁天旱水浅之机渡过钱塘江,鲁王江上诸军皆溃。六月,清军攻占绍兴,鲁王逃往台州。不久,浙东政权军事统帅方国安以及马士英等降清,宁波、温州、义乌等地失守,清军据有浙江大部。鲁王逃往海上,先后依靠郑彩、张名振、张煌言、郑成功等保护。顺治八年(1651年)九月,浙东政权的最后根据地舟山岛被清军攻占。鲁王往依郑成功。顺治十年(1653年)自去“监国”号,浙东政权结束。
博洛攻占浙江后,立即挥师南下,分兵两路经衢州、广信(今江西上饶)扑向福建的隆武政权。金声桓部清军则开始攻赣州,进迫福建,切断唐王与湖广的联系。同时,隆武政权掌握兵权的郑芝龙暗中降清,“尽撤关隘水陆诸防”,使清军从容越过福建的门户一一仙霞岭,八闽望风瓦解。朱聿键由延平急奔汀州。清赵布泰军经崇安进占福州,郑芝龙率11万军队投降。接着,清军攻占漳州、泉州、兴化(今福建莆田)等地。隆武帝又为清兵追骑捕获,押回福州处死。隆武政权覆灭。福建、江西尽为清军所占。
③逐灭绍武、永历政权
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等拥隆武帝之弟朱聿键为帝,在广州建立了绍武政权。桂王朱由榔则在丁魁楚、瞿式耜等支持下在肇庆称帝,是为永历政权。这时,南明势力尚据有湖南、两广和云贵地区。但南明两政权无视清军南下的威胁,只顾为争夺帝统大打内战。
秋天,清平南大将军孔有德、尚可喜、金砺等率师自荆州南向,攻占岳州后顺湘江而下。佟养甲、李成栋部清军自闽南入粤攻占惠州、潮州。此时,永历、绍武两朝廷争战方酣,李成栋乘机袭占广州。朱聿键兵败自尽,短命的绍武政权只维持了四十三天。此后,永历政权也在清军追赶下四处播迁。
但是,到顺治五、六年(1648年、1649年)间,清军对南明战争却受到了阻遏。由于各地降清汉将纷纷起兵反正,使清军不得不出动八旗劲旅平叛。在反正军、南明军联合反击下,孔有德、尚可喜部被迫退出桂北、湖南。金声桓、李成栋兵败降明。一时间,永历政权重占湖南、两广、江西、四川、云贵七省。至顺治六年(1649年)秋,清军一一平定了叛乱。顺治七年(1650年)初,耿仲明、尚可喜部清军越过大庾岭,再度南下,攻克南雄、一一韶关,招降潮州、惠州,十月,占领广州。广东大部已为清军所占。孔有德军则从湖南永州南进,连下全州、桂林。瞿式耜于桂林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广西大部也为清军所占。永历帝则在大西军保护下入黔,此时,永历朝军事力量基本消耗殆尽,孙可望、李定国的大西军则成了永历政权的支柱。
清军占领湖南、两广后即部署云贵战事,但是在顺治九年至十三年(1652年至1656年)间,永历政权在西南以大西军为主,在东南以郑成功、张煌言为主,举行东征和北伐,迫使清廷对云贵的军事行动中断了四五年之久。顺治十四年(1657年),洪承畴移驻长沙,经略西南。十月,孙可望在内战中被李定国击败后降清,清军于是掌握了云贵虚实。第二年(1658年)二月,清朝兵分三路入黔,遣宁南靖寇大将军罗托自湖南西进,平西大将军吴三桂和都统墨尔根、李国翰由汉中、四川南进,征南将军赵布泰和提督线国安由广西北进。四月,罗托军占领贵阳。七月,清军三路会师,全占贵州。此时,李定国刚刚在滇西永昌(今云南保山)平定了孙可望旧部的叛乱。十月,清廷派信郡王铎尼总统三军,从四川、广西、贵州三面大举进攻云南,明军全线崩溃。不久,清军占领昆明。永乐帝逃往永昌。清军继续追击李定国军,顺治十六年(1659年)二月,李定国在磨盘山(今云南腾冲、龙陵间)伏击清军失败,被迫退走边境。永历帝见大势已去,遂入缅甸。
魏源:《圣武记》卷一,《开国龙兴记四》。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以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自腾越发兵,分两路追击逃缅明军,南明军受到重大打击。十二月,9永历帝被缅人交出,翌年,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不久,李定国病逝于勐腊。南明政权至此彻底灭亡。
清军从入关到消灭南明政权花了18年的时间,入关战争遂告结束,清朝终于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平定“三藩”和巩固边疆的战争
经过入关战争,清军消灭了明末农民起义军以及南明政权,初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但入关战争结束后,一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与清廷分裂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从海上入侵,沙俄把扩张矛头指向我国东北,加上回部、蒙古准噶尔部贵族也在西北边疆叛乱滋事,清军正面临着维护统一、巩固边疆的新战争。
1、平定“三藩”的战争
(1)“三藩”肇乱
清初“三藩”指的是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继茂死,其子精忠继之)。“三藩”在入关战争中功勋卓著,分镇以后,握有精兵,雄踞一方,为所欲为,逐渐走上了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道路,成为割据称雄的军阀势力。
“三藩”之中,吴三桂的力量最强。他在任用官吏时,不但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甚至还向全国选派官吏,号日“西选”,以致“西选”几遍天下,云贵上下均是其亲信私人。吴三桂还在西南大肆圈占民田,抢掠人口,广征税利,所发行的“西钱”流通各省。在用钱方面,户部也不得稽迟。尚、耿二藩荒淫肆虐、失道寡德。“三藩”兵力雄厚,分驻严疆,所领汉军八旗及绿营兵总数达十余万人,庞大的军费都由国库支付,给清廷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三藩”势力的膨胀,愈益成为国家统一与安全的障碍和威胁,也引起了清廷的警觉和不安。康熙帝亲政后,深感藩镇之弊,决意寻机铲除。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因与长子尚之信不和疏请归老辽东,以尚之信袭爵留镇。清廷借机以父子宗族不宜分离为由,同意尚可喜告老,但不允其子袭爵,令他尽撤部众家属回籍。七月,吴三桂、耿精忠也疏请撤藩,试探朝廷意旨。八月,康熙帝否定了大多数廷臣反对撤藩的意见,毅然下令三藩并撤,立即派员赴云南、广东、福建,经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
九月,撤藩诏使到云南,西南震动,吴三桂弄假成真,愤愤不平,阳为拜诏,阴里筹谋举事。十一月二十一日(12月28日),吴三桂公开叛乱,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服,旗帜皆白,致书天下,煽动反清,各地藩王先后响应,“三藩”之乱开始。
(2)降伏耿、尚、王
吴三桂倡乱后,康熙帝驳回了王公大臣诛杀主张撤藩之臣的请求,迅速调兵遣将,多方布置,准备平叛。首先驰诏停撤平南、靖南二藩;授广西将军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令其统兵固守广西;令西安将军瓦尔喀率兵赴蜀,守卫自滇入川之险地。又谕陕西总督哈占、提督张勇等稳住西北,特派刑部尚书莫洛经略陕西,驻扎西安。接着削夺吴三桂官爵,布告其罪于天下。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率军驻荆州,扼吴三桂北上咽喉;命都统巴尔布进驻常德,珠满防守岳州,阻吴三桂东进湖广之师。
吴三桂起兵后,先遣马宝等为前驱,直奔贵阳,自率大军于十二月一日(1674年1月7日)起兵东行,云贵总督甘文焜自缢,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柱等相继投降,叛军一路东进,横穿云贵。其后,吴三桂分兵,以王屏藩部攻四川,主力则指向湖南。数月之间,沅州、常德、宝庆(今湖南邵阳)、长沙、永州(今零陵)、衡州、岳州等府皆陷。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二月,广西将军孙延龄踞桂林反,自称安逆大将军,陷梧州、平南、浔州、富川诸地。三月,耿精忠踞福州反清,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攻陷全闽,随后约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耿军分兵三路:以曾养性为东路,寇浙江温州、台州、处州;以马九玉出仙霞岭为中路,寇浙江金华、衢州;以白显忠为西路,寇江西广信、建昌。
吴三桂得湖南后,暂停北进,希望和清廷裂土议和,划江而治,清廷不允其请,并将留在京师的三桂长子吴应熊、长孙吴世霖处死。此后,吴三桂令马宝、张国柱等守湖南,另外分兵东西出击,一路由长沙窥江西,一路由四川窥陕西。入赣之军,一路由大江达南康境,陷都昌;一路由长沙入袁州境,陷萍乡、安福、上高、新昌,与耿精忠会师,合下三十余城。
孙延龄、耿精忠反叛后,清廷失去了滇、黔、湘、川、桂、闽六省,战乱扩大到赣省,形势恶化。清廷迅速增调兵力,先后派出六路大军:宁南靖寇大将军勒尔锦等率师由常德、澧州进取云贵;镇南将军尼雅翰、都统朱满、巴尔布等率师由武昌进取岳州、长沙,直入广西;安西将军赫业、西安将军瓦尔喀等率师由汉中取四川;平南将军赖塔率师由浙江平定福建;定南将军希尔根率师由江西入福建;平寇将军根特巴图鲁、席布等率师赴广东,会同尚可喜进剿。同时遣兵分守各战略要地。
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川陷落,清廷命兵部尚书莫洛经略川陕。十一月,莫洛率兵由汉中赴蜀,令陕西提督王辅臣随征。十二月,师至宁羌州(今陕西宁强),王辅臣叛,莫洛中鸟枪死。吴三桂军王屏藩、吴之茂部立即由汉中出陇西应援王辅臣。陕甘各地纷纷响应。局势更趋恶化,清军陷于多面作战境地。
康熙帝沉着冷静,重新调整部署,以福建、浙江、江西为东战场,由定远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进兵江西,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宁海将军贝子傅喇塔、浙江总督李之芳分讨浙江;以四川、甘肃、陕西为西战场,一面由靖逆将军张勇会同总兵孙思克配合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额自陕攻蜀,一面派人前往招抚叛后摇摆不定的王辅臣。以湖广为中心战场,打算速灭吴三桂,稳定湖南。
经此部署,战争初期清军的不利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
浙江境内,固守衢州的浙江总督李之芳从耿军曾养性部手中夺回了义
乌、金华、绍兴、东阳、嵊县等地。九月,杰书驻镇金华,傅喇塔进师台州,在一年半时间内连克永康、缙云、处州、仙居、黄岩、乐清、青田等府县。曾养性败走,困守温州城。
这时,在耿精忠后方,台湾郑经声言要借漳、泉二府,精忠不许,二人交恶,郑经尽夺漳州、泉州等地。耿精忠急抽前线军队南下对付郑经。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帝果断下旨,命杰书撤围温州,移师衢州,趁虚入闽征讨。
八月,杰书抵达衢州,尽歼耿军马九玉部数万精锐,随后长驱仙霞关。白显忠部势孤降清。九月,清军收复建宁府,师次延平。耿精忠既失马九玉、白显忠两路大兵,又有郑经逼于身后,震惧无措,遂献总统将军印,遣其子显祚往迎清军。十月,清军至福州,耿精忠出降。清廷复其靖南王爵,令率所部随军征剿。曾养性闻讯,以温州归顺。不久,清军击败郑经军,收复漳、泉各地。浙江、福建平定。
康熙十五年(1676年)四月,尚之信接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封号,易帜改服,拥兵反清。其后,吴三桂屡次促其出师,索其军饷,之信气沮,图谋归正。十二月,暗地遣使赴江西简亲王喇布军前议降。康熙帝降特旨赦其罪。康熙十六年(1678年)清廷诏以莽依图为镇南将军,自赣州入粤受之信降,并命赖塔自福建入广东,取南雄,直抵韶州。五月,尚之信在肇庆反正降清,清廷令其袭平南亲王爵。七月,吴三桂遣马宝、胡国柱出韶州攻粤。莽依图逾岭援韶,双方在韶州大战数月,最后,江宁将军额楚援至,清军大胜。不久,高州(今茂名)、雷州(今海康)、廉州(今合浦)悉定,琼州(今海南琼山)、惠州叛军归顺。广东平定。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孙延龄攻打梧州,为清两广总督金光祖所败。此后,孙部发生内讧,孙延龄反复考虑后,决定反正。十二月,吴三桂闻讯派从孙吴世琮领兵以恢复广东为名,进驻桂林,袭杀孙延龄。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授傅宏烈广西巡抚、抚蛮灭寇将军。康熙十七年(1678年)莽依图兵入广西。翌年正月,大败吴世琮于梧州城下,收复桂林。七月,再败吴世琮于南宁,世琮以数十骑逃走。康熙十九年(1680年),叛将马承荫获傅宏烈,执送贵阳,宏烈不屈而死。五月,莽依图讨平马承荫。广西遂定。
在西战场,董额军虽然克复了秦州、洮州、河州、兰州、延安诸地,但王辅臣仍在平凉负隅顽抗,吴军王屏藩、吴之茂部也从汉中遣兵赴援,清军未能获得实质性进展。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廷令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任西征事。五月,图海大败王辅臣于平凉城北,断其饷道。六月,辅臣降清,王屏藩、吴之茂部屡为张勇所败,遁回汉中。陕甘大定。
(3)降伏吴藩
在中心战场,吴军防守严密,兵力雄厚,清军南下受挫。王辅臣叛于西线时,吴三桂欲取道川陕入犯京师,以七万兵据岳州、澧州诸水口,北拒荆州之师;另以七万兵据长沙、萍乡、醴陵,东拒江西之师;自赴松滋,陈兵船于虎渡口(虎渡河入江处)上游,明言攻荆州,暗分岳州之众企图打通与兴安、汉中的联络。不久,王辅臣反正,安亲王岳乐乘吴三桂西上之际,连复建昌、广信、饶州、袁州、醴陵、萍乡,直指长沙。吴三桂被迫由松滋回援,一面令胡国柱坚守长沙,一面调马宝、高起隆由岳州赴援,又遣将军韩大任、高得捷等分陷吉安、醴陵,断岳乐后路。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月,清军水陆并进,攻打岳州。贝勒尚善遣水师败敌于洞庭,克君山。勒尔锦军自荆州渡江,败敌于公安虎渡口。察尼败敌于沣州太平街。但各路清军取胜后迁延瞻顾,以致叛军自松滋援至,勒尔锦在太平街失利,退回荆州。尚善也未能断敌饷道。江湖之险复为叛军所据。
在江西战场,叛将韩大任妒嫉高大节之功,屡谗于胡国柱,大节郁郁而死。康熙十六年(1677年),耿精忠、尚之信先后反正,韩大任势穷,降于康亲王杰书,江西遂定。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命各路军进剿,集中兵力猛攻湖南。同时遣吴三桂原属人员赴各地军前招抚。岳乐收复浏阳、平江、招降叛将林兴珠于湘潭,将军穆占力拔永兴、茶陵等十三城。
为维系人心、鼓励士气,吴三桂由长沙移镇衡州(今衡阳),并于三月初一日(3月23日)称帝,国号周,建元昭武,改衡州为定天府,大封诸将。此后,三桂召回马宝、王绪、胡国柱,集中全部精锐进攻衡州的门户永兴,永兴告危。不料,吴三桂于八月十七日(10月2日)病死军中,吴军密不发丧,退师衡州,遣人赴云南迎吴世瑶。十月,吴世璠迎丧还滇,继立帝位,改元洪化。
清军乘这一变故加强攻势。康熙帝以为“今日之势,岳州最要”,催清军猛攻这一咽喉要地。康熙十八年(1679年),安远大将军察尼收复岳州,叛军震恐。清军荆州、长沙之师纷纷出击。夷陵、澧州、常德、长沙之敌弃城逃走,岳乐军遂由长沙进衡州,复武冈。尼察军克辰龙关、辰州、沅州,叛军败退贵阳,湖南悉定。
同时,川陕清军也向四川发起了猛攻。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王进宝复凤县、克武关,直抵汉中。叛将王屏藩退走保宁,战败自缢,吴之茂遭擒。翌年正月,陕西提督赵良栋收复成都;图海复兴安;将军佛尼勒复永宁、马湖;湖广提督徐治都复夔州、重庆。四川悉平。滇黔已处于湖南、两广、川陕三路清军的进逼之下。
康熙十九年(1686年),清廷以安亲王岳乐久劳于外,调其回京,命贝子章泰代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由湖南进取云贵。又以云贵多山,皆以绿营步兵居前,八旗骑兵继后,特命总督蔡毓荣为绥远将军,节制汉兵先进。另命王进宝留镇四川,赵良栋以勇略将军兼云贵总督率川师入滇,令征南大将军赖塔由广西进征云南。
十月,清军克贵阳,吴世璠偕吴应麒等逃奔云南。十一月,复遵义、安顺、石阡、都匀、思南等府,叛将李本深降。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清军至安南(今晴隆县),大败叛军于江西坡,新兴所、普安州也相继收复。贵州全复。
此时,彰泰军已进云南沾益,赖塔军也抵达云南曲靖,两军会师嵩明,议合围昆明。二十一日(4月9日),叛军出城列象阵拒战,为清军大败。此后,吴世璠执意困守孤城。九月,赵良栋统川师至昆明后,清军开始掘壕近逼。十月,城中粮尽,清军环城猛攻。二十八日(12月7日),以线緘为首的叛将图执吴世瑶以献,世璠闻变自杀。二十九日(12月8日),线絨等率众出降。清军入城,戮吴世璠尸,传首京师。昆明收复后,清军迅速铲除了叛军残余,云南底定。
至此,历时八年,战火燃遍大半个中国的“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国内局势重新稳定下来。
2、反击沙俄入侵的战争
十六世纪中叶以前,俄罗斯是一个不大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其东部边界远在伏尔加河流域以西。十六世纪初,俄罗斯统治者结束了国内割据状态,逐步向东扩张,先后吞并了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两个汗国。以后又越过乌拉尔山,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到十七世纪,沙俄政府更加积极地向东侵略扩张。明崇祯五年(1632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了雅库茨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
(1)抗击波雅科夫、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匪帮入侵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沙俄侵略者从鄂温克人口中得到了关于黑龙江的消息。于是占有这个富饶的地方,便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崇祯十四年(1640年),雅库茨克督军彼得戈洛文派遣一支70人的远征队寻找黑龙江,但中途受阻,没有到达我国边境。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年)戈洛文派其文书官波雅科夫率领一支132人的队伍,沿勒拿河南下,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翌年,经精奇里江(今结雅河)闯入黑龙江,遭到我国各族人民的抗击。清顺治二年(1645年),波雅科夫等溜出黑龙江口,于第二年逃回雅库茨克。
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领70多名哥萨克人,经勒拿河、奥廖克马河和通吉尔河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强占我国达斡尔族头人拉夫凯的辖区,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哈巴罗夫感觉侵略力量不够,遂留下斯捷潘诺夫一伙驻守,自己回雅库茨克求援。顺治七年(1650年),哈巴罗夫携三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率领一支130人的队伍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今俄罗斯奥罗迪诺南50公里处,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哈巴罗夫盘踞雅克萨期间,不断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顺治八年(1651年)九月底,哈巴罗夫率领侵略军200余人闯到黑龙江下游我国赫哲族聚居的乌扎拉村(今俄罗斯宏加里河)建立了一个“阿枪斯营”,准备过冬。愤怒的赫哲人和女真人袭击冬营失利后向清政府寻求保护和支援。
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宁古塔章京海色率所部围剿乌扎拉村,打响了清军对沙俄侵略者的首次战斗。在当地达斡尔、赫哲等族人民支持下,打死沙俄侵略者10余人,打伤哈巴罗夫等78人。但因海色麻痹轻敌,使俄军得以反扑,清军被迫撤离。此后,哈巴罗夫取消了下窜黑龙江口的计划,乘船向黑龙江上游撤退。不久,哈巴罗夫解职回国,由斯捷潘诺夫接替。
清军入关后,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用兵重点一直放在南方,没有更多的兵力和精力用于巩固东北边防,甚至东北的兵力被源源不断地调往南方前线。黑龙江地区遭沙俄侵略者数年蹂躏后,居民四散,田园荒芜,引起了清廷对东北边境俄患的关注,此后,清朝开始征集军队,加强战备,准备围歼入侵之敌。
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廷令轻车都尉明安达礼统兵征罗刹,重创在松花江抢粮的俄军,斯捷潘诺夫率残部仓皇出逃,奔往呼玛尔(今呼玛南)过冬。顺治十二年(1655年)明安礼达奉命再次出征,清军直抵呼玛尔堡,围攻俄军达20余天,后因担心粮饷不继被迫撤离。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清宁古塔都统沙尔虎达率战舰40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270人,毙斯捷潘诺夫。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收复雅克萨,拆毁呼玛尔堡。顺治十六年(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东北)。至此,经中国军民多次打击,流窜于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暂时被肃清。不久,沙俄侵略者又至雅克萨筑城盘踞,并在黑龙江流域四出侵掠。清政府虽屡次遣人宣谕,反复告诫,都无济于事。在对俄交涉无效和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战争已告结束的情况下,康熙帝决定进剿东北地区沙俄入侵者,以战争保卫国土。
(2)两次雅克萨之战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清帝亲巡至关外,检阅军队,了解东北的边防情况,并做了相应的军事准备。十二月,调乌喇、宁古塔兵1500名驻扎于爱珲(今瑗珲)、呼玛尔两处,永远戍守。后又改令呼玛尔兵驻额苏里。同时在这些地区开垦荒地,实行屯种,以备军粮军输。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等率领部队进驻额苏里。十月,康熙帝任命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负责黑龙江上游、中游的防务,瑷珲城(即黑龙江城)遂成为边陲重镇。为了向黑龙江运送军粮,清廷就地在东北置造了200多艘运输船,并在沙河、松花江各大渡口建粮站,先后筹集了足支三年的军粮。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二日,清廷命户部尚书伊桑阿赴宁古塔督修战舰56艘及藤牌等战具。同时,在从爱珲至乌喇的1300里陆地上,设立19个驿站,这条驿路成为东北三将军驻地通向京师的干线。清廷的这些措施基本适合当时东北边防斗争的需要和特点,成为雅克萨反击战胜利及其后建立一条较完整的边界防守线的保障。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康熙帝命都统公彭春等统兵,带三千人前往收复雅克萨。四月,清军携战舰、火炮、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进发。五月二十二日(6月23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彭春立即向侵略者头目托尔布津递送了通牒,要求俄军撤至雅库茨克,但是俄军“恃巢穴坚固,不肯迁归”。二十三日(6月24日),清军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城,陆师布于城南,战船列于城东南,红衣炮(荷兰炮)置于城北。二十五日(6月26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飞矢如雨,城内塔楼、教堂、仓库、钟楼均被摧毁,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二十六日(6月27日)中午,当清军在城下堆积柴薪,准备火烧木城时,托尔布津打出了白旗,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
清军速战速胜,平毁雅克萨城,随后撤回爱珲。但清军既未烧毁俄军田禾,又没有设立斥堠,留军戍守,使俄军得以卷土重来。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六百增援尼布楚,尼布楚督军弗拉索夫侦知清军已经撤走,先后派拜顿、托尔布津东下。七月,沙俄侵略者重占雅克萨,托尔布津仍任督军,重新开始修筑城墙,当时守城俄军已增至826人,拥有大炮11门。
对俄方的背信弃义,清政府只得再次用兵。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清帝颁谕:“其令将军萨布素等,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黑龙江城。至日,酌留盛京兵镇守,止率二千人,攻取雅克萨城,并量选候补官员,及现在八旗汉军内福建藤牌兵400人,令建义侯林兴珠率往”。五月,清军2000余人从爱珲出发,七月,进抵雅克萨城下,围城勒令俄军投降。托尔布津未予理睬。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拜顿代其指挥,继续顽抗。二十五日(7月15日),清军考虑到俄军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而且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草供应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俄军被围近一年,战死病死很多,战斗力大减,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九月,沙俄遣使飞驰北京投递国书,告知清廷俄国政府已派大使前来举行边界谈判,并“乞撤雅克萨之围”。请求清政府停战。此时,准噶尔部噶尔丹正伺机在喀尔喀地区扩张,为了腾出手来处理西北问题,康熙帝立即答应了沙俄请求,并准许俄军残部撤往尼布楚。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八月,清军后撤至爱珲和墨尔根。
历时两年的雅克萨之战,以清军胜利而告终,这是我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侵略战争,也是为保卫东北边防而进行的长期、反复斗争的一次胜利,它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扩张的侵略计划。
此后,中俄进行了边界谈判,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双方正式缔结《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从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讷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3、统一漠北的战争
(1)噶尔丹东侵
明末清初,我国北方蒙古族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在今内蒙古地区;漠北蒙古,在原外蒙古一带;漠西厄鲁特蒙古,在天山以北一带。漠西厄鲁特蒙古共有四部:和硕特部,游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部,游牧于今伊犁河流域;土尔扈特部,游牧于今新疆塔城地区;杜尔伯特部,游牧于今额尔齐斯河流域。
自明崇祯八年(1635年)巴图尔珲台吉执政后,准噶尔部逐步走向兴盛,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及和硕特部的牧地。土尔扈部被迫越过哈萨克草原,迁往俄罗斯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和硕特部则被迫迁居青海。康熙十年(1671年),噶尔丹成为准噶尔汗后,准尔噶尔部加快了兼并扩张的步伐,先后并吞了新疆境内的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占有天山北麓。康熙十六年(1677年)又进占青海和硕特部。翌年,攻占天山南麓的叶尔羌汗国,占领南疆。随后,又向中亚扩张,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占领了费尔干纳(今乌兹别克东部)。
噶尔丹上台的前十余年,准噶尔部与清朝政府保持着较好的贡使关系。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限制厄鲁特贡使入京人数,噶尔丹因此怀恨在心,转而积极与沙俄接近。这恰好为妄图侵略中国西北边疆的沙俄所利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底,中俄边界谈判俄方全权代表戈洛文在伊尔库茨克多次召见准噶尔使者,提出建立中俄准联盟,阴谋策动噶尔丹叛乱,煽动其进攻漠北喀尔喀蒙古。其后,噶尔丹气焰日炽,妄图占有漠北,煽诱内蒙古,实现其“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野心。
清初,喀尔喀蒙古形成了车臣汗、土谢图汗和扎萨克图汗三部,但三部不和,内讧不断。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夏,噶尔丹借口土谢图汗杀死其族人多尔齐扎布,亲率骑兵三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脉,进攻喀尔喀,先后击败喀尔喀三部,占领整个漠北。喀尔喀蒙古三部众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并请求清廷保护。清朝政府即命尚书阿拉尼前往安抚救济,把他们安置在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旗)草原放牧。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阿尼拉奉命前往漠北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退还喀尔喀三部牧地。噶尔丹以必得土谢图汗为辞,继续占据喀尔喀地区,并选拔数十万精锐部队,准备对内蒙古发动攻势。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月,噶尔丹派使者达尔罕到伊尔库茨克会见沙俄基斯梁斯将军和戈洛文,要求军事援助,得到了“俄国军队将以相应的行动支持厄鲁特军队进攻土谢图汗的保证”。噶尔丹遂以追击喀尔喀三部为名,率精兵二万自呼伦池(今呼伦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大肆掠夺内蒙古乌珠穆沁部(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一带)。清尚书阿拉尼督内蒙古兵在乌尔河(即乌拉桂河,在乌珠穆沁境内)迎战,反为所败,噶尔丹乘胜东趋札萨克蒙古地。
(2)乌兰布通之战
噶尔丹势力南侵后,清廷迅速抛弃了原来对噶尔丹和土谢图汗兄弟进行调解议和的方针,命阿拉尼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决定一举歼灭噶尔丹这股分裂势力。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清帝召见在京俄国使臣,警告俄国不得支持噶尔丹,使沙俄不敢妄动,又全部没收噶尔丹派往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贸易的商队马匹,从而断绝了噶尔丹物资补给的来源。同时,康熙帝在从黑龙江到西安的万里防线上进行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准备打一场大规模歼灭战。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月,噶尔丹派使者达尔罕到伊尔库茨克会见沙俄基斯梁斯将军和戈洛文,要求军事援助,得到了“俄国军队将以相应的行动支持厄鲁特军队进攻土谢图汗的保证”。噶尔丹遂以追击喀尔喀三部为名,率精兵二万自呼伦池(今呼伦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大肆掠夺内蒙古乌珠穆沁部(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一带)。清尚书阿拉尼督内蒙古兵在乌尔河(即乌拉桂河,在乌珠穆沁境内)迎战,反为所败,噶尔丹乘胜东趋札萨克蒙古地。
七月,康熙帝以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胤褪副之,率左路军出古北口(今河北滦平南);以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扎为副,率右路军出喜峰口(今河北宽城东南);自统中路,下诏亲征。二十七日(8月31日),噶尔丹抵达乌兰布通,时福全军正集结在距乌兰布通南四十里的吐力埂河,堵住了噶尔丹南下和抢掠上都牧场的道路。常宁军从北京出发后,出喜峰口,沿滦河、库尔奇勒河(小滦河)、四道河上溯,与福全军会合,总兵力约十万人。康熙帝则驻博洛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坐镇指挥,决定合击噶尔丹于乌兰布通。又令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各率所部兵力,西出辽河、洮儿河,与科尔沁蒙古兵会合,协同清军主力作战。
乌兰布通位于克什克腾旗(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南)之西,该地北面靠山,南有高凉河,东为沼泽地,西为宽阔的湖泊,是北京通向漠北和俄罗斯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为防备清军进攻,噶尔丹背山面水布阵,将万余头骆驼卧地缚蹄,背负箱垛,蒙以湿毡,排列如栅以自蔽,谓之“驼城”,士卒于“驼城”之内,依托箱垛放枪射箭。八月初一(9月3日)中午,清军首先集中火铳、火炮,猛轰驼阵,至日落时,将驼阵轰断为二。清军随即渡河,步兵展开正面进攻。骑兵从左翼迂回侧击,噶尔丹大败,利用夜色掩护撤往山上,清军被迫停止了进攻。翌日,噶尔丹遣喇嘛济隆向清军“乞和”,以拖延时间。八月四日(9月6日)夜,噶尔丹利用清军统帅部的麻痹和怯战,率残部渡过沙拉木伦河,向漠北逃窜,沿途“所过皆烧荒以绝追骑”,逃还科布多(今蒙古吉尔噶朗图)时,存者仅数千人。此时,恰值康熙帝患病,清军于是班师回京。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取得了平定准噶尔叛乱第一仗的胜利,对日后彻底平叛具有深远影响。
(3)昭莫多之战
噶尔丹自乌兰布通战败后,以科布多为基地,招集散逃人员,图东山再起。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廷诏噶尔丹会盟,噶尔丹拒赴,遣兵侵掠喀尔喀益甚,还密派间谍策反内蒙古各部背叛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沙津前来木兰向清廷密报噶尔丹约其为内应,将要举乱。康熙帝将计就计,“乃密谕科尔沁诸部令复书伪许内应,诱令深入,而预调士马刍粮以待,议分三路出师以大创之”。九月,噶尔丹果然率骑兵三万自科布多东进,侵至车臣汗部后,沿克鲁伦河东下,进抵巴颜乌兰(今蒙古温都尔汗西),其后停顿不前,不敢贸然南犯。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帝再次下诏亲征,率九万之众,分东、中、西三路进击: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东三省及科尔沁蒙古兵沿克鲁伦河前进,堵噶尔丹东进之师;西路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率陕甘之兵分出归化、宁夏,向土拉(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进发,截敌之归路;康熙帝自率中路清军出独石口(今河北沽源南)北上,直指克鲁伦河上游,与其它两路约期夹攻,三路合围,力求全歼叛军。
四月九日(5月9日),康熙帝抵达科图(今内蒙古二连浩特东南)。此时,西路军因路途纡远,沿线多为噶尔丹军焚毁而行程缓慢,归化军才到达翁金(今蒙古德勒格尔盖),宁夏军距翁金尚有十日路程,东路军也因故未能如期到达预定地点。清军形成左、右两路滞后,中路孤军挺进的不利态势。时军中又盛传沙俄出兵六万助噶尔丹,扈从臣僚建议皇帝撤军,康熙帝坚不同意,率军继续前进。五月,清军迫近克鲁伦河,噶尔丹见清军阵容强大,又闻西路军已过土刺河,遂连夜率军西逃。康熙帝知俄兵援助乃是骗局,就率军穷追三日,旋命马思哈为平北大将军蹑后追击。噶尔丹一路西逃,暗谋劫掠西路清军。
五月十三日(6月12日),西路军到达土刺河上游之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与噶尔丹军万人遭遇。昭莫多,蒙语意为大树林,“其北大山,千仞壁立,山下平川广数里,林木断续,有河流其间,曲折环绕,其南山差低于北,渐隨而下,有小山横焉,战地也。”西路军主帅费扬古鉴于清军长途跋涉,饥疲不堪,采取以逸待劳、设伏截击的方针,以一部沿东方高地列阵,一部就西方沿河布阵,又令宁夏总兵殷化行率甘凉宁肃兵迅速抢占小山。噶尔丹军受诱入昭莫多,向小山猛攻,殷化行令士卒皆下马,发子母炮迎战,双方激战一天,难分胜负。此时,费扬古见敌人阵后大批人马久不出动,断定是家属、辎重,乃指挥沿河伏骑分兵一部迂回敌阵,另一部袭击其阵后家属、辎重。殷化行军也从山头攻下,敌军大溃,噶尔丹引数骑先遁。清军月夜追杀三十余里,毙敌二千余人。康熙帝闻昭莫多捷报后,命费扬古留守漠北,自率中路清军于六日返回京师。
昭莫多之战,是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一次决定性战役,经过此役,噶尔丹精锐丧亡殆尽,牲畜财产也所剩无几,而且其基地伊犁也为策妄阿拉布坦所袭占。阿尔泰山以西诸部、天山南路的回部、青海、哈萨克等地都先后脱离其控制。噶尔丹走投无路,成了大漠游魂,但仍拒不投降。康熙三十六年(1679年)二月,清帝再次下诏亲征,命马思哈、费扬古出贺兰山,萨布素往克鲁伦河,两路进兵,叛军分崩离析,部属纷纷内附。闰三月十三日(5月3日),噶尔丹在绝望中死于阿察阿穆塔台。其侄丹济拉携尸及家眷降清,途中为策妄阿拉布坦所夺,献清军。康熙朝平定准噶尔部上层叛乱的斗争至此结束。
清朝经过近十年的平叛战争,终于歼灭了噶尔丹军,统一了漠北,打击了沙俄侵吞我西北边疆的野心,进一步加强了对蒙古各部的统辖。战后,清朝政府遣送喀尔喀各部重返漠北牧场。
4、平定西藏、青海叛乱的战争
(1)驱准保藏战争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无识别结统治者,他是准噶尔部僧格汗次子,当噶尔丹打算尽灭僧格遗族以除后患时,策妄阿拉布坦率父旧党逃往巴尔喀什湖畔,此后一直臣服于清政府,与噶尔丹势力为敌,并将噶尔丹尸首和家眷献给清廷。清廷为酬其劳,将阿尔泰山以西至伊犁的广大地区划归策妄阿拉布坦管辖。
策妄阿拉布坦实力增强后,在沙俄支持下,四出扩张。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十八年(1699年)连续出兵进攻哈萨克,夺取了额尔齐斯河西岸及哈萨克草原的大片地方,势力扩张到锡尔河下游。康熙四十年(1701年),土尔扈特部一万五千户部众为其所吞并。此后,策妄阿拉布坦又谋占南疆在那里建立起傀儡政权,接着,将兵锋指向西藏。
自崇德七年(1642年)青海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入藏以来,西藏一直归和硕特蒙古汗王控制。拉藏汗(顾实汗曾孙)继位后,西藏教界竭力谋划逐和硕特部汗王出西藏。拉藏汗虽然勉强控制着局势,但统治十分不稳,策妄阿拉布坦乘机袭取西藏。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策妄阿拉布坦派大策凌敦多布率兵六千自伊犁西南出发,徒步绕过大戈壁,翻过和阗大雪山,翌年七月,经腾格里湖(纳木错湖)直指达木。拉藏汗一面遣军至藏北达木草原迎击,一面遣使向清廷紧急求救。两个月后,准噶尔军攻陷达木。十月,大策凌敦多布攻占拉萨和布达拉宫,建立起以达克咱为第巴(即藏王)的傀儡政权。
为驱准保藏,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清政府令侍卫色楞统率数千清军出征西藏,结果在喀喇乌苏河(即黑河、喀喇河,今属西藏那曲县)遭大策凌敦多布重兵阻击,粮道被截,苦战一个多月后终于失败。色楞兵败给清廷以极大震动,康熙帝不顾大臣的反对,坚持“安藏大兵,决宜前进”。二次出兵,清廷吸取了第一次轻敌、诸将掣肘的教训,命皇十四子固山贝子胤褪为抚远大将军,驻扎西宁,总统各路。另派兵驻庄浪(今甘肃永登县)、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加强南路。任命年羹尧为川督,兼管川抚事,增兵四川成都、打箭炉(今四川康定)、云南中甸等地。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廷正式策封青海新胡必尔汗为“弘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命都统延信为平逆将军,护送达赖入藏,使清军师出有名。清军分三路进击。北路由振武将军傅尔丹率兵驻察罕庾尔,靖逆将军富宁安率兵屯巴里坤,共四万人,以进攻准噶尔本土,牵制敌人增援西藏为目的。是年,两路大军先后进攻准噶尔边境,并深入乌鲁木齐等地,大败敌军。中路由平逆将军延信率兵1200人,护送达赖六世入藏。同时,胤褳移驻木鲁乌苏,管理进藏之军务粮饷调西安将军宗查布驻防西宁。南路由定西将军噶尔弼率川滇兵走拉里(今西藏嘉黎)入藏。这时大策凌敦多布令宰桑吹木丕勒率军由章米尔戎至噶尔召木伦渡河,守墨竹工卡,阻挡南路清军,自率主力挡中路清军。
四月,南路清军从成都出发,迅速入藏,进驻拉里,等候中路军会师,共同夺取拉萨。这时,墨竹工卡地方之胡图克图主动迎降,准噶尔部宰桑吹木丕勒的援兵尚未抵达墨竹工卡,噶尔弼当机立断,不待中路军到来,直接攻取战略要地墨竹工卡。吹木丕勒半途闻讯墨竹工卡已失,遂撤往达木。八日(5月3日),清军渡过拉萨河,翌日,从三面攻入拉萨,噶尔弼随后切断准噶尔军粮道,另派精兵前往接应中路军。
中路军自四月从西宁起程,八月举兵入藏以来,在卜克河、齐伦敦尔、扎绰马喇先后击退大策凌敦多布的偷袭,又在达木大败吹木丕勒军。九月,抵达拉萨,十五日(10月16日),达赖六世举行了坐床典礼。大策凌敦多布见大势已去,遂从克底野(即克勒底野,在今新疆于田县境)出逃。翌年二月,他带着五百人回到伊犁。
驱准保藏斗争胜利后,清廷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派兵驻藏,废除第巴,用藏人治藏。
雍正五年(1727年)六月,清军平定阿尔布巴之乱,正式决定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正副二人,加强中央王朝对西藏的管理。
(2)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
崇德二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战胜了喀尔喀蒙古却图汗,占领了青海,此后青海一直为和硕特蒙古势力所控制。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顾实汗仅存之幼子达什巴图尔率部朝清,被封为和硕亲王。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达什巴图尔死,罗卜藏丹津承袭父爵为亲王,他继位后个人野心急剧膨胀,妄图恢复顾实汗时代的霸业,据有青藏全部。在策妄阿拉布坦怂恿下,罗卜藏丹津发动了叛乱。
瘫正元年(1723年)五月,罗卜藏丹津趁清政府派驻西宁的抚远大将军允襤回京奔丧之机,胁迫和硕特蒙古诸台吉在察罕托罗海会盟,自称“达赖珲台吉”,强令各部取消清朝封号,恢复原来名号,正式宣布要占据西藏,遥制青海,并下令进攻反对会盟的同族亲王察罕丹津、郡王额尔德尼,以及西宁周围地区,一时间,青海各地变乱四起。
当清廷派往青海的和平使者兵部侍郎常寿遭拘禁后,雍正帝决定迅速平叛。十月,清廷命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驻西宁。年羹尧立即派兵驻守永昌布隆吉河,防止叛军内扰,驻兵巴塘、里塘,截阻叛军入藏。又派兵驻吐鲁番、噶斯泊,防止叛军与准噶尔蒙古勾结。随后,清军向西宁附近叛军发起了攻击,叛军迅速瓦解,罗卜藏丹津西窜,西宁附近失地和塔尔寺等地的喇嘛叛乱陆续平定。雍正二年(1724年),清军加紧进攻,叛军退据离西宁千余里外的柴达木河流域。二月,清军趁春草未生之际,从南、中、北三路进讨罗卜藏丹津,南路岳钟琪率五千骑兵深入沙漠追剿,一夜急驰160里,于黎明直抵乌兰白克敌营,几万叛军全部投降,罗卜藏丹津只身易妇人服,北投策妄阿拉布坦。
青海平定后,清政府特设青海办事大臣总理青海一切事务,在青海蒙古中推行盟旗制度,进一步促进了青海地区的统一与安定。
5、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之乱
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在沙俄支持下继续叛乱。雍正帝决定坚持康熙朝平准政策。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两路进军,西征准噶尔。三月,以内大臣、三等公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统北路军23000人进屯科布多,以川陕总督、三等公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统西路军26000人进驻巴里坤,准备第二年会攻伊犁。时,噶尔丹策零以献罗卜藏丹津向清朝乞和,雍正帝决定暂缓出师,召傅尔丹、岳钟琪回京议事,西、北两路军事由提督纪成斌、副将军巴赛分管。雍正八年(1730年),噶尔丹策零乘清军不备,袭击科舍图,清军经七昼夜苦战方才击退来敌。雍正帝不得已,再命傅尔丹、岳钟琪返回前线,统军西征。
雍正九年(1731年),噶尔丹策零派大小策凌敦多布领兵三万进攻北路清军,并派人到傅尔丹军前诡称噶尔丹策零有前队千余人屯博克托(位于科布多西),若出兵袭击,可破此军。傅尔丹信以为真,派万人出袭。大小策凌敦多布以少量兵力和牲畜在博克托岭引诱清军,而将主力二万人埋伏于和通泊(位于科布多西二百里)的谷地中,待清军前锋四千余人全入埋伏圈后,叛军伏兵四起,乘高俯击,全歼清军前锋,转而东向,进攻清军大营。傅尔丹且战且退,于七月初退还科布多时,仅剩人马二千,十四名将领战死,丧师四万。当北路清军遭围之际,西路军岳钟琪见驰救不及,乃派兵西攻乌鲁木齐以分敌势,但因敌军击败北路清军后迅速回救,此计未生效。
和通泊大败后,傅尔丹降为振武将军,清军以顺承郡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自科布多移防察罕庾尔(位于科布多东南二百里),以大学士马尔赛为抚远大将军,屯驻归化城,加强防御。
和通泊大胜后,噶尔丹策零日益猖獗,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他命大小策凌敦多布取道阿尔泰山南麓,沿额尔齐斯河谷东进,侵犯喀尔喀地区。锡保命喀尔喀蒙古副将军亲王丹津多尔济及额驸、郡王策凌领兵邀击,在鄂登楚勒河大破准噶尔军,小策凌敦多布率残部逃往喀喇沙尔(今新疆焉耆),大策凌敦多布移营西里山。
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噶尔丹策零亲率三万大军,绕开科布多、察罕庾尔清军大营,取道阿尔泰山南,进至杭爱山,抢掠喀尔喀最大的活佛和封建主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的辖地,结果一无所获。当时噶尔丹策零侦知额驸策凌率军赴本博山,便突袭其塔密尔(今蒙古车尔勒格西南)营地,掠走全部牲畜和家属。策凌闻讯,激愤异常,立即征调喀尔喀各部蒙古兵二万东向驰救塔密尔,一面急报锡保,请求派兵夹击。策凌军在夜半由间道逼近准噶尔军军营,翌日黎明,率兵从山上突然冲下,噶尔丹策零军毫无准备,仓惶迎战,向东南大败而去。策凌军紧追不舍,直至杭爱山南麓的额尔德尼昭(又称光显寺)。这是个西面临河,东南靠山的谷地,“道狭不容大众,又横亘以大刺嘛寺,兵无走路。”策凌率先派人据山扼险,设下伏兵,在河北岸派少数满洲兵诱敌,而将劲旅万余人埋伏在山侧。日暮时分,叛军追逐满洲兵蜂拥而至,策凌率伏兵乘势冲出,叛军大部被歼,其残部沿推河而逃。策凌一面紧追,一面急告沿途将领截击准军。但扼守拜达里克河一线的绥远将军马尔赛按兵不动,致使噶尔丹策零得以率残部西逃走脱。额尔德尼昭之役给准噶尔分裂势力以沉重打击。事后,雍正帝赐策凌超勇亲王的封号,授定边左副将军之职,驻科布多。马尔赛以贻误军机罪被斩。
此时,西路大将军查朗阿亦屡破叛军。噶尔丹策零损失惨重,遂向清廷求和。雍正十二年(1739年)七月,清帝决定议和。翌年,清廷批准了西、北两路撤军的计划,只留少量兵力驻防。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最后同噶尔丹策零达成协议,确定以阿尔泰山为准噶尔与喀尔喀的分界线。此后,清政府与准噶尔部割据势力的和局维持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三)收复台湾和统一台湾的战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新石器时代,台湾和大陆就有共同的文化联系。汉代,台湾、澎湖列岛被称为夷洲或澶洲。宋朝时,台湾及澎湖列岛归福建泉州晋江具管辖。嘉靖年间,明朝在澎湖设巡检司,驻军设防,保卫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十七世纪,欧洲殖民者在亚洲积极进行侵略活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时,荷兰殖民者就以贸易、通商为名对我国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天启二年(1662年),一度侵占澎湖,后被明军赶跑。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南地区,并在那里修建台湾城(即热兰遮城,今安平)、赤嵌城(即普罗文查城,今台南)。崇祯十五年(1642年),荷军在台湾北部击败西班牙殖民军,霸有整个台湾。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当地人民的英勇反抗,特别是顺治九年(1652年)郭怀一领导的反荷斗争,规模影响很大。但这些起义先后遭到了镇压,台湾人民急切地盼望祖国大陆派兵驱逐外国侵略者。
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
收复台湾的历史使命是在郑成功手里完成的。
郑成功,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长子,中过秀才。隆武政权建立后,他颇受唐王朱聿键赏识,赐姓朱,改名成功,为御营中军都督,时人多敬称他为“国姓爷”。
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苦劝无效,遂率部拒降,于顺治三年(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在广东南澳举义抗清。先奉隆武后奉永历年号,两三年间,他的力量迅速壮大,先后攻占了同安、海澄、泉州等沿海地区,在金门、厦门建立起抗清根据地,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一支抗清武装力量。此后,他一度经略闽浙沿海,势力扩大到广东的潮州、潮阳、惠来、揭阳,福建的漳州、泉州等地。顺治十四年(永历十一年,1657年)起,郑成功连续三次举师北伐,皆受挫而回。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1659年)五月,为牵制清军对西南永历政权的围攻,郑成功率领83营17万水陆大军,第四次北伐,郑军过舟山,攻崇明,破瓜洲、占镇江、包围南京。另遣张煌言部沿江而上,收复徽州、宁国、太平等四府三州二十二县。但郑成功顾虑到南京城坚,难以骤下,遂围而缓攻,在长达12天时间里,郑军没有采取重大军事行动,反而“释戈开宴,饮酒捕鱼为乐”。七月二十三日,清将梁化凤利用郑军懈怠,猝袭前营,大败郑军。随后,数万清军倾巢而出,分兵六路,向郑军猛攻。郑成功屡战失利,仓促退出长江,返回厦门。郑军南返后,张煌言军也全部覆没。
北伐南京失败,战将死14人,兵员伤亡过半,给郑军带来巨大损失,加上此时永历政权已覆,各地抗清斗争趋于低潮,郑军军心动摇,叛逃投诚事件层出不穷。清军从各地调集重兵入闽,金厦根据地日益危急,随时都有可能被清军攻破,郑成功的处境非常困难。顺治十六年(1659年),原郑芝龙旧属、时任荷兰东印度公司通事的何廷斌来到厦门,向郑成功呈献了台湾地图、赤嵌城木制模型以及荷军的兵力部署情报,竭力劝说郑成功收复台湾。为继续坚持抗清斗争,郑成功迅速作出了进取台湾的战略决策:“惟台湾一地离此不远,暂取之,并可以连金、厦而抚诸岛。然后广通外国,训练士卒,进则可战而复中原之地,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得到大多数将士的同意和支持。
为了顺利收复台湾,郑成功进行了近两年的战前准备。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二月,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郑成功由厦门移师金门,他根据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人口集中西部,以“澎湖为门户,鹿耳为咽喉”@的特点,制定了作战方针:先复澎湖为前进基地,趁涨潮之机,通过鹿耳门港,登陆后逐个围歼台湾城、赤嵌楼,最后收复台湾全岛。
三月,郑成功命其子郑经等将领留守厦门、金门,以防清军乘虚袭取,自同马信、周全斌、肖洪宸等率战舰和大小船只数百艘、部队26000人向台湾进发。二十三日(4月21日),郑军由金门岛料罗湾出发,挺进东南。次日清晨抵澎湖,因荷军兵力薄弱,迅速攻克,等候顺风进发台湾。但连日大雨,风不顺,粮不足,郑成功当机立断,决定冒雨渡海。三十日(4月28日)晚,郑成功留一部驻守澎湖,亲率船队,冒着暴风雨横渡海峡,于四月初一日(4月29日)拂晓,抵达鹿耳门港外,等候涨潮。
进鹿耳门港有两条航道,北线尾岛和一鲲身(安平)之间为南航道,俗称大港,虽口宽水深,但敌舰防守颇严,陆上台湾城又置有重炮,难以通过。北线尾岛与鹿耳门屿之间为北航道,俗称鹿耳门港,口狭水浅,只有涨潮时才能通过,但荷军未在此设防。郑军由于掌握了北航道潮汛情况,并有何廷斌等熟悉地形的人作向导,遂决定由鹿耳门港突入。
四月初一日中午,海潮大涨,郑军大小战船顺利通过鹿耳门,密布台江之上。当晚,陆师在禾寮港登陆。随后,郑成功重新部署军事:以王大维、陈蟒率铳船控制鹿耳门海口,接应后援部队;以陈泽率兵驻北线尾,保障禾寮港大营侧后安全;另派一部入台江,切断赤嵌楼与台湾城联系。
赤嵌楼、台湾城之间的航道被郑军封锁后,两地荷军联系困难。荷军长官揆一守台湾城,城内有荷军1100多名。坐镇赤嵌楼的荷军头目猫难实叮只有四五百名士兵,其他地方的殖民军兵力分散,荷军另有两艘小艇及水兵600多人分布于江、海之上。荷兰人打算趁郑军立足未稳之时,水陆分兵实施反击。
台江水陆之战随即爆发。台江海面的荷军妄图以4艘船舰阻击郑军,反遭郑军60艘战舰包围,激烈的炮战开始后,郑军水师击沉敌主力舰“赫克托号”,烧毁甲板船一艘,迫使另一艘小艇逃回台湾城。在陆地战场,郑泽军4000人在北线尾登陆后,即以大部兵力迎击荷军贝德尔率领的二百多名士兵,另派七八百人迂回敌军后侧,前后夹击,击毙贝德尔,大败敌军。四月初二日(4月30日),郑军又击退了二百名前来增援赤嵌楼的荷军。
荷军水陆两战失败后,只一意孤守赤嵌楼和台湾城,荷兰东印度公司也鞭长莫及,无法及时派兵增援。郑军乘胜进攻赤嵌楼。四月初四日(5月2日),台湾人民切断了该城水源,猫难实叮被迫率部投降。赤嵌楼遂告光复。
四月初四日(5月2日),郑成功派杨祥率兵至七鲲身击溃荷军,从左翼逼近台湾城。四月初七日(5月5日),郑成功亲率将士渡海至一鲲身,从南端进攻台湾城,二十八门大炮向台湾城猛轰。台湾城四隅外突,置炮二十尊,南北置千斤巨炮十尊,火炮密集,射程远,可以封锁周围每条道路。揆一集中枪炮轰击,多次击退郑军的进攻。郑成功见台湾城一时难克,遂改取长围久困之法,一面围困荷军,一面分兵驻各地屯垦,同时深入台湾各地查抄荷军所藏粮食,并派人回金门运粮。六月,郑成功三次致信劝降揆一,均遭拒绝。
盘踞印尼巴达维亚的荷兰军队闻台湾城被困后,迅速调集七百名士兵,十艘战舰,于六月初十日(7月5日)出发援台。七月中旬,援军抵达台湾城。荷军得到增援后,力求改变被围状态,向郑军发起反扑。闰七月二十三日(9月16日),双方发生海战,郑军水师包围敌舰,经过一个小时激战,击毁、烧毁荷舰两艘,俘小艇三艘,其余荷舰逃往远海,不敢靠近台湾。
郑军胜利后继续攻城,并在台湾城南的沙洲上增建三座炮台,指向荷军的重要据点-一乌特利支堡。此时,台湾城内荷军军需匮乏,士气低落、疾病流行、外援无望,有战斗力的士兵仅剩下600名。十二月初六日(1662年1月25日),郑成功下令炮轰乌特利支堡,两小时后占领该堡,并利用此堡改建炮垒,向台湾城猛轰。荷军力竭难守,揆一见大势已去,遂决定由评议会出面与郑军谈判。十二月十三日(2月1日),揆一率军投降。至此,台湾收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在我国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
2、清朝统一台湾的战争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致力于当地的开发与建设,促进了台湾的发展。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郑成功病逝。其后,成功弟郑袭、世子郑经间爆发了延平王位之争。经过战争,郑经嗣位。
康熙二年(1663年)十月,清朝派海澄公黄梧、福建总督李率泰、提督马得功会合荷兰海船,攻占厦门、金门,郑经被迫退入台湾。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清靖海将军施琅统舟师进取台湾,因飓风中止。“三藩”乱起后,郑经的势力曾再次及于福建,不久即因耿精忠反正而受挫,康熙十九年(1680年)再次败退台湾。郑经统治台湾期间,郑氏力量薄弱,清朝也缺少可依赖的水师,彼此无力大举攻击和消灭对方。
郑经退回台湾后,再也无意于抗清复明大业,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却日益加剧。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郑经中风死,长子克臧监国,因诸弟争位,发生内讧,郑经部将冯锡范杀克臧,立年幼的郑克块为傀儡,大权独揽,政治愈加腐败,内部分崩离析。是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台湾成了国内反清力量的最后据点,清廷遂将统一台湾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七月,康熙帝玄烨排除了一些大臣的反对意见,决策进剿台湾,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统辖福建全省兵马,同水师提督施琅、陆路提督万正色进取澎湖、台湾。
十月,施琅抵厦门视事,做了战前准备。施琅原是郑氏旧部,因得罪郑成功,被杀全家,而潜逃归清,图谋复仇,以平台自任,深为主张进剿台湾的姚启圣赏识。对于统一台湾,施琅主张在南风盛发的五、六月出兵,先攻取澎湖,“以扼其吭,则形势可见,声息可通”,台湾可不攻自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清廷授权“施琅相机自行进剿”,事权归一,在进剿事上不再受督抚掣肘。经过一年整顿训练,清军水师已有精兵二万余人,战船三百艘,数量上与郑军大体持平,士气旺盛。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在铜山港誓师,统水师3万余人,战舰300余艘进攻澎湖。当时,郑氏派骁将刘国轩率2万官兵、200余艘战舰在澎湖设防。刘国轩在战略上采取处处谨守,以逸待劳的方针,寄希望于台风起不战而胜。当清军进泊毫无遮掩的八罩岛、猫屿、花屿时,郑军坚闭不出,丧失了有利战机。
十六日(7月10日)晨,清军分两批进攻澎湖,郑军列船相迎,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很大,施琅及先锋蓝理俱受伤,最后清军撤出战场。二十二日(7月16日),清军整军再战,以战舰50艘从东路攻鸡宠屿,以战舰50艘从西路入牛心澳,施琅自统率中路军,将56艘战舰分成八股,直扑娘妈宫郑军大营。刘国轩率船相迎。清军集中优势兵力,“以五船结一队,攻彼一只”的战术,击沉击毁郑军战船百余艘,消灭郑军12000余人,招降4800余人。郑军精锐基本上被歼灭。刘国轩和少数将领逃回台湾。
澎湖失守,台湾为之动摇,闰六月初,郑克块集议战守事宜,冯锡范主张弃台南走,刘国轩力主投降,皆以台湾不可守。施琅继续屯兵澎湖,一面派人招降郑氏。七月,郑克块上表请降,清军随后开进台湾,台湾兵民剃发归降。十一月,施琅留兴化总兵吴英留守,自己班师回闽。
清朝统一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四月,在台设一府三县: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福建省。合厦门置分巡台厦道。全台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驻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至此,台湾正式归入清朝版图。
(四)清前期统一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后金政权的创建者努尔哈赤(清太祖)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针对女真族处于明朝、蒙古、朝鲜三面包围以及自己内部四分五裂的形势,努尔哈赤的战略方针是首先统一女真各族,然后用兵蒙古,最后进攻朝鲜和明朝的战略方针,这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切合实际的方针。
为了贯彻以上的战略方针,努尔哈赤采取多种策略手段。比如,伪装蔽敌。他在“报父仇”的旗帜下,巧妙地把统一女真的真实意图掩盖起来,使明朝丧失警惕,起到了麻痹作用。努尔哈赤一面接受明廷授予的建州左尉都督签事、龙虎将军的封号,一面声称只是要对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报杀祖、杀父之仇,从而骗取明朝方面的信任,没有干涉他统一女真的行动。
另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还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并以“德服兵临”的两手,平等联合各部,集中打击敢于反抗的对手,用了五年时间(1583-1588年),基本上统一了建州女真。
在对明军作战的过程中,努尔哈赤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法。清太祖天命四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春,明朝辽东经略杨镐亲驻沈阳,率兵88万余人,号称40万,分别从铁岭(马林军)、抚顺(杜松军)、辽阳(李如柏军)、宽甸(刘鋌军)四路合击后金的政治中心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则集中全部八旗兵6万余人,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首先在萨尔浒一战中全歼明军杜松部,接着又全歼马林部,再以诱敌之计全歼刘鋌部,迫使李如柏部撤退,终于消灭明军主力45万余人,取得辽东决战的胜利。
努尔哈赤死后,其第八子皇太极即位。他继续努力以达一统天下的战略目标。为此,对明朝采取“和谈与自固”的战略、策略方针。为争取时间,巩固自己,与明将袁崇焕进行了三年的和谈,双方处于时战时和状态。1632一1642年十年之间,皇太极先后征服了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并在满洲八旗之外,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同时改国号为大清,设立六部,加强了政权建设,并网罗人才,发展经济,铸造大炮,又绥抚蒙古,征服朝鲜,终于可以与明朝分庭抗礼了。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覆亡。明清对峙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农民军在北京立足未稳,这给清政权入主中原提供了良机。当时皇太极已死,幼主(福临)临朝,睿亲王多尔衮执政,在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引导下,清兵开始入关作战。这时清朝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是打出“报君父之仇”口号,拉拢汉族地主,同时收编明朝军队,建立以汉人组成的绿营军,终于打败了李自成、张献忠两支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几个小朝廷,统一了全国。
(五)清前期的名将和重要军事著作
1、清前期的名将
清朝前期,统一战争历数朝不止,军事活动极为频繁,其间诞生了许多军事家和名将,这里,我们只做简略介绍。
(1)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年),民族英雄,明清之际著名军事家。原名森,字明俨,又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乡人。出身官商家庭,其父郑芝龙,早年侨居日本,充当海商和海盗,降明后,任福建总兵,仍兼充海商。其母为日本人。崇祯三年(清天聪四年,1630年),郑成功自日本归国,时值明朝国运衰亡之际,他刻苦习文练武,究读兵书,以中兴国家为志。
清顺治二年(1654年),清军进占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灭亡。翌年,郑芝龙等人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建立南明隆武政权。郑成功因而受到特殊恩遇,封忠孝伯、赐皇姓“朱”,因此也有人称他为“国姓爷”。此后,他又献抗清之策,博得隆武帝赞赏,被赐尚方宝剑,挂招讨大将军印,率兵镇守永定关等军事要地。
三年(1646年),清军灭浙东鲁王政权后乘胜南下,大举进攻福建门户仙霞关。郑芝龙暗中弃关通敌,使清军长驱直入,隆武政权灭亡。九月,郑芝龙公开降清,郑成功力阻不成,遂以“恢复中兴”为己任,走上了抗清复明的武装斗争道路。
十二月,郑成功在安平誓师抗清,沿用“招讨大将军”名号,袭隆武年号。由于兵力单薄,又至南澳募兵,得数千人。永历政权在肇庆建立后,改奉永历正朔,遣使称贺,受封威远侯,旋晋漳国公。此后,他不断扩编队伍,力量迅速扩大。七年(1650年),袭取金门、厦门,收并其族兄郑联、郑彩部,拥众达四万余人。从此,郑成功以金、厦为抗清主要基地,决心“攻取漳泉,以为基业,水陆并进,夺取八闽”。十一月,永历政权告急,郑成功不顾部将反对,决定偏师守闽,主力援粵。八年(1651年)初,至南澳,闻广州已失,仍一意西进。不料福建巡抚张学圣趁虚兵发厦门,留守厦门的郑芝莞弃城遁逃。郑氏父子两代积累起来的粮饷辎重被清军洗劫一空。郑成功被迫班师回闽。
郑成功折返厦门后,杀芝莞,重整旗鼓,兵势复振,部众增至六万余人。自五月起,率部连攻海澄、漳浦之地。九年(1652年)四月,郑军进围漳州。明兵部侍郎张煌言,定西侯张名振等扈从鲁王来奔,成功迎入厦门奉养。
清廷对郑成功在闽南的发展极感不安,遂胁迫被软禁在北京的郑芝龙诱降郑成功,遭郑成功拒绝。十年(1653年)初,清方见招降无望,命固山额真金砺率部攻打海澄,新任福建巡抚刘清泰调水师出福州、兴化(今莆田)二港合攻。清军人多炮多占明显优势。郑成功令士兵掘地藏身,并在城外埋设地炮。金砺挥军冲过护城河时,郑军地炮连发,清军死伤无数,匆忙后撤,郑军乘机反攻,大败清军,金砺逃回泉州。
清廷进剿失败,转而对郑成功再施招抚之策。郑成功于是利用和清廷谈判的机会,补充兵源、军械、粮饷,训练和休整部队,并乘隙攻陷漳、泉所属各县,控制了闽南大片土地和沿海岛屿。两年多的谈判破裂后,清廷于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攻闽。郑成功撤兵聚厦门,遣师北上入长江,攻浙东,使清军不得并力南顾;又遣师南下广东,牵制浙、粤清军援闽。十二年(1655年)三月,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州,设六官理事,建立了金厦抗清政府,永历帝封他为延平王。十三年(1656年),郑军败济度军于厦门围头、铜山、护国岭等地。北上南下之师也所向告捷,取台州,复舟山,破揭阳,东南震动。
十五年(1658年),清军大举进攻西南永历政权,郑成功决定北伐,以为牵制。前此,郑军已实施过三次北伐,均告失败。出师前夕,郑成功召集诸将商议,确定以直入江南,攻取南京为北伐目标。五月,留郑经守厦门,亲率水陆军十七万,战船数千艘,出厦门,沿海北上,师抵羊山(今浙江嵊泗县大小洋山),忽遇飓风,覆舟丧师,被迫撤回舟山。翌年四月,再次举师北上,克瓜洲、取镇江,直逼南京。同时分遣张煌言率部溯江而上,攻占芜湖。宁国(今安徽宣城)、池州(今安徽贵池)、滁州(今安徽滁县)、六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闻风归附。七月,郑军兵围南京城。清江南提督管效忠、崇明总兵梁化凤一面向清廷求救,一面行缓兵之计。郑成功麻痹轻敌,误信敌计,按兵城外。郑军围城日久,士气渐懈,清军趁机集结兵力。十六天后,清军里应外合,同时反攻,郑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一战损折大将十四员,陆军损失近一半。郑成功被迫退回厦门。上游的张煌言部顿时孤立无援,最后全覆。
此时,永历政权已覆,抗清斗争渐趋低潮,郑成功在军事上陷入了困境。他见金、厦之地难以久据,遂于十八年(1661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此后,郑成功一面大力开发台湾,一面坚持抗清。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病死,年仅三十九岁。
(2)年羹尧
年羹尧(?一1726年),字亮工,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先后充四川、广东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四十八年(1709年)擢四川巡抚,多次平定川西土著叛乱。
五十年(1711年),准噶尔贵族策妄阿拉布坦遣策凌敦多布袭西藏,杀拉藏汗,在当地建立了傀儡政权。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帝以皇十四子胤褪为抚远大将军总统平叛各军,进剿西藏,特授年羹尧四川总督兼总管巡抚事。五十九年(1720年),清廷以延信为平逆将军,率兵自青海入藏,以年羹尧为定西将军自四川入藏。年羹尧考虑到无人可署总督,请求移命护军统领噶尔弼,自己办理松潘军务,负责西征后勤,诏准。延信、噶尔弼遂入藏,平定叛乱。六十年(1721年),授四川陕西总督。翌年十一月,抚远大将军贝子胤褪还京,由年羹尧管理西北军务。雍正元年(1723年)以平藏时运粮及守隘功封三等公,世袭罔替,加太子太保。
五月,青海罗卜藏丹津胁众台吉叛劫亲王察罕丹津,侵掠青海诸部。十月,授年羹尧抚远大将军,节制四川、陕西、云南三省军事,率军进讨。年羹尧进驻西宁后,立即部署军事,派兵驻布隆吉河,防敌内扰;驻兵巴塘、里塘,阻敌入藏;驻兵吐鲁番、噶斯泊,防敌与准噶尔蒙古勾结。遂督军攻西宁附近之敌,叛军溃散,清军俘获甚众,罗卜藏丹津西窜。清军收复镇南、申中、南川、西川、北川等地,又剿平塔尔寺、郭隆寺等处的喇嘛叛乱。以临近冬季,引兵还西宁。二年(1724年)二月,年羹尧采用岳钟琪建议,乘春草未生之际捣敌不备,遂分兵三路进剿罗卜藏丹津叛军:总兵吴正安出北路,总兵黄喜林出中路,奋威将军岳钟琪与侍卫达鼐出南路,叛军大溃。岳钟琪南路之师进至柴达木,罗卜藏丹津率二百余人遁,清军追击至乌兰白克,擒其母及叛军头目阿尔布坦温布,尽收其人户马驼,罗卜藏丹津易妇装逃入准噶尔境。青海诸部悉定。
平定青海之役,清军进展极为迅速。“计师深入,自雍正二年二月八日至二十有二日,仅旬有五日,成功之速,为史册所未有”。年羹尧以奇功晋一等公,留驻西北。
年羹尧长期主持西北军务,握有军政大权,一直是雍正帝心腹,曾助其夺取帝位。但年羹尧自恃功勋卓著,颇受恩宠,不知自忌,威风张扬,遭雍正帝疑忌。二年(1725年),调杭州将军,旋被群臣弹劾,尽削其职。三年(1726年),逮至京师,下狱。年底,以九十二款罪状,责令自裁。
(3)岳钟琪
岳钟琪(1688-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祖籍甘肃临洮,后迁四川成都。出身将门,其父岳升龙曾任四川提督。岳钟琪为人沈毅,习于武事,初捐纳为同知,后从军改武职,授松潘镇中军游击,迁四川永宁协副将。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派兵袭杀西藏拉藏汗,清廷决定驱准保藏。岳钟琪为先锋,随都统法喇率兵出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克里塘、巴塘。五十九年(1720年),随定西将军噶尔弼自拉里(今西藏嘉黎)入藏,仍为先锋,克洛隆、捣拉萨,大败准噶尔军,西藏遂平。升四川提督。嗣后,奉命讨郭罗克诸部,经一年多山地野战,平定叛乱。
雍正元年(1723年),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叛于青海,清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率军平叛,岳钟琪参赞军事。二年(1724年),派岳钟琪率大军深入青海内地,猛攻郭隆寺,歼敌六千余人。各寺庙叛军望风而降。随后,岳钟琪以精骑五千日夜兼程,直扑罗卜藏丹津乌兰木和尔大本营,叛军降,罗卜藏丹津易女装逃入准噶尔,青海平定,封三等公。同年,平定甘肃庄浪边外谢尔苏部叛乱,兼领甘肃提督。翌年,兼甘肃巡抚,旋授奋威将军,署川陕总督。以汉大臣拜大将军,握重兵节制满汉诸军,为清朝前期所罕见。
五年(1727年),噶尔丹策零继任准噶尔汗,继续叛乱。清廷以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屯军阿尔泰山,为北路,以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屯军巴里坤,为西路,出兵征剿。叛军主力进至哈喇沙尔后,企图自吐鲁番进犯哈密,骚扰安西、肃州边界。岳钟琪遂坚壁固守,噶尔丹策零久攻鲁谷庆城不下,引军退去。十年(1732年),北路清军在和通泊大败。岳钟琪趁叛军北进之机,大举反攻,击败噶尔丹策零南路军,进入乌鲁木齐。旋遭弹劾,被尽夺兵权,交兵部拘禁。十二年(1734年)拟处斩,雍正帝改斩监候。乾隆帝即位后,放归为民。
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四川大小金川叛乱,清军征讨多次失利,清廷重新起用岳钟琪,令其以提督衔随行。建议选精兵三万五千人,分两路进击,迂回策应,直捣敌巢。十四年(1749年),经略、大学士傅恒任其为前敌指挥。遂率兵从党坝进攻康八达山,大破叛军,迅速攻下各处碉卡,莎罗奔溃败乞降。大小金川之乱遂平。因功,加太子少保,复封三等公,赐号“威信”。十五年(1750年),率兵平定西藏珠尔默特叛乱。十七年(1752年),讨平杂谷土司叛乱。十九年(1754年),卒于资州(今四川资中)。
2、清前期的重要军事著作
清前期的重要军事著作(兵书)中,颇具代表性的有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年羹尧的《治平胜算全书》以及资料汇编性的著作《灰画集》等。
顾祖禹是明末清初卓越的历史地理学家,他辑注的《读史方舆纪要》,历时30年(1659-1692年)始撰成。该书从战史的角度来研究地理,阐述了地理形势对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它综述了“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是一部历史的兵要地志,对研究中国军事史和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治平胜算全书》是清代名将年羹尧根据他的读书心得和作战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分12卷,论述了战场选择、治军、兵器使用、城寨攻守、火攻水战等诸方面的问题,其中对治军、作战的论述更有独到之处。他很重视平时的训练,注重军容、军纪,对作战方法、战术原则的论述也颇有见地。
《灰画集》成书于雍正四年(1726年)至雍正六年(1728年)之间,由李培辑订,着重论述了从古以来开创、守成的用兵韬略,它重视西北边务,提出“九边外防边”、“黄河外防河”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