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防御·第十五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山地防御·第十五

山地防御·第十五

作者:克劳塞维茨

出自————《战争论》《防御·第六

出自————《西方军事著作

   山地对作战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这一问题在理论上非常重要。

        这种影响是能减缓军事行动进展的要素,所以它首先有利于防御。

        因此我们在这里要研究这种影响,但研究的范围并不仅局限于山地防御。

       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时在某些方面所得出的结论有别于一般人的意见,因此我们必须作深入的分析。

   我们想先研究这一问题的战术方面,以便以后能从战略上进行考察。

   一支庞大的纵队在山地行军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一支配置在防哨中的小部队,如果正面有陡峭的山坡作掩护,左右又有山谷为依托,却能获得非常强大的力量。毫无疑问,正是这两种情况使人们一致认为山地防御具有很大的功效和力量,只是在某些时期由于武器和战术特点所限,大部队才没有能够在山地进行防御。

   一个纵队弯弯曲曲地吃力地攀登上山,然后,象蜗牛一般翻过山头继续前行,炮兵和辎重兵边骂边嚷,鞭打着筋疲力竭的骡马通过崎岖不平的山道,每损坏一辆车,经过千辛万苦是清除不掉的,同时后面的一切都会因此被堵住,而且怨声载道,骂声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明白:在这里只要出现几百个敌人,一切就都完了。因此,一些历史著作家谈及隘路时,总是把它描绘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每个熟知战争的人都会知道,至少应该知道,这种山地行军同山地进攻难有共同之处,甚至可以说毫无共同之处,因此,从山地行军的困难推断出山地进攻有更大的困难,那是不正确的。

   一个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很容易会得出这种错误的论断,甚至某一时期的军事艺术也几乎同样自然地陷入了这种误区。在当时,山地作战对于有战争经验的人同对于没有战争经验的人一样,几乎也是一种新事物。在三十年战争以前,由于战斗队形纵深大,骑兵多、火器不完备和其他种种原因,利用险要的地形障碍还不很普遍,正式的山地防御,就是用正规军队进行正式的山地防御几乎是不可能的。直到战斗队形比较疏开和步兵及其火器占了主导地位时,人们才想起利用山岭和谷地。直到一百年以后,也就是到十八世纪中期,山地防御的思想才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不大的防哨,因为配置在难以接近的山地,因而获得巨大的抵抗能力,这更容易使人们做出山地防御具有强大威力的判断。有人甚至认为,似乎只要把这种防哨的兵力增加若干倍,就可以使一个营顶一个军团,一座山起一道山脉的作用。

   毫无疑问,一个小型的防哨如果在山地选择了有利的地形,就可以获得异常强大的威力。一支小部队在平原碰上几个骑兵连就会被打败,这时,只要能够迅速逃脱,不被击溃和生俘,就算幸事了。但是这支小部队在山区却能以一种在战术上来看可以说是十分胆大妄为的姿态,公然出现在一支大军队面前,迫使它不得不郑重其事地进行正规的进攻或采取迂回等行动。至于这一支小部队应该如何利用阻止敌人接近的障碍、翼侧依托点和在后退途中所占领的新阵地来取得这种抵抗能力,这是属于战术来阐明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通过经验可以解决。

   人们自然会相信,把诸多这种强有力的防哨并列地布置,必然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几乎不可战胜的正面,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问题只在于如何保障自己不致被敌人迂回,为此,正面必须向两旁延伸,直到获得了能满足整个防御需要的依托点,或者直到人们认为正面的宽度己足以保障自己不致被敌人迂回为止。多山的国家特别适合采用这样的配置,因为可以这样配置防哨的地点很多,这些地点似乎一处胜似一处,以致人们竟不知道应该延伸到哪里为止。于是人们只得在一定宽度的正面上用一些小部队占领和防守所有的山口,并且认为,采用这种配置办法使十个或者再多一些的单独的防哨占领正面为十普里左右的地区,最后就可以放心,不致被迂回了。这些单独的防哨之间的地形难于通行,(因为纵队不能离开道路行进),使这些防哨似乎是紧密地联成一体的,因此,人们就以为这是在敌人面前构筑了一道铁壁铜墙。此外,防御者还利用几个步兵营、几个骑炮兵连和十几个骑兵连作预备队,以应付阵地某一点可能被突破的意外情况。

   这种看法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了,这是谁都不会否认的。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我们已经完全放弃了这种错误的看法。中世纪以来军队人数日益增多所引起的战术的变化也促使人们在军事行动中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来利用山地。

   山地防御的最大特点是完全处于被动,因此,在军队具有今天的机动性以前,倾向于山地防御是十分正常的。军队人数日益增多,军队的配置由于火力的加强而越来越形成正面宽、纵深小的横队,这种横队的编排和配置非常复杂,运动起来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转动。配置这样的横队象安装一套复杂的机器一样,常常花费半天功夫,这就会占去会战的一半时间;我们现在的会战计划内容很多,而当时的会战计划则几乎只包括这一件事。这种配置一旦形成,就很难随新情况而变动。进攻者比防御者展开成战斗队形要晚,因此他可以根据防御者阵地的情况分兵布置;而防御者却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于是,进攻方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而防御者除了寻求地形障碍的保护之外,就没有其他方法来应对这一优势了。当然在寻求掩护方面,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会象在山地那样到处可以寻得有效的地形障碍。因此,人们力图使军队同险要的地形结合在一起。于是两者互相依赖,军队防守山地,山地掩护军队。这样一来,消极防御借助于山地就增强了许多力量,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什么害处,只是防御者活动的自由更少了一些,其实,即使不采取这种做法防御者也是不大会利用这种自由的。

   当双方在进行较量的时候,暴露的翼侧(即一方的弱点)总是最容易遭受对方打击的。如果防御者原封不动地象被钉住了似的坚守一些坚不可摧的地点,那么进攻者就会大胆进行迂回,因为他对自己的翼侧不再有什么顾虑。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迂回很快被提到了日程上来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军队的部署越来越向两翼延伸,于是正面相对削弱了。这时,进攻者突然采用了完全相反的办法:不是展开一翼进行迂回,而是集中兵力进攻敌人的一点,进而突破整个防线。现代战争中出现的山地防御大体上就处于这样的阶段。

   于是进攻方又取得了完全的优势,这是在日益提高的机动性帮助下取得的。防御者也只能求助于这种机动性,但是从山本身性质来看,是与机动性相背的。因此,整个山地防御遭到了一次大败(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的话)。那些迷信山地防御的军队在革命战争中就曾多次遭受这样的大败。

   但是,为了不致把好坏一齐抛掉,为了不致人云亦云地得出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已千百次被现实否定了的论断,我们必须具体来分别研究山地防御的各种作用。

   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的、有助于搞清其他一切问题的一个问题是,打算利用山地防御进行的抵抗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也就是说这种抵抗只是持续一段时间,还是要守到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为止。对相对抵抗来说,山地是最为适宜的,它能极大地增强抵抗的能力;对绝对防御来说,情况就相反,山地防御通常是完全不适宜的,只在少数特殊情况下才可使用。

   在山地,任何运动都比较缓慢,比较困难,因而消耗的时间也比较多。如果运动是在危险的形势下进行的,那么人员的损失也会增多。而时间消耗的多少和人员损失的大小是衡量抵抗强度的标准,因此,只需进攻的一方在运动,防御者才拥有决定性的优势,一旦防御者也必须运动起来,他立刻就失掉了这种优势。相对抵抗可以比导致决定胜负性的抵抗有更多的被动性,而且它允许这种被动性达到最大程度,也就是说一直延续到战斗结束为止(而在绝对抵抗中这是决不能允许的),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也就是说,从战术上看是合理的。由此可见,山地这一使运动变得困难、象密度大的介质一样削弱着一切积极活动的因素,是完全适合于相对抵抗的要求的。

   我们已经说过,一个小型的防哨在山地凭借地形可以获得非常强大的力量,虽然对于这一战术上的结论无需再进一步的证明,但是,我们还需要作一点补充,那就是必须区分在这个防哨中的小部队是相对的小还是绝对的小。一支一定数量的部队,如果使它的一部分脱离整体单独地配置在阵地上,这一部分就可能遭遇全部敌军,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的攻击,就这种优势兵力而言,它的确是比较小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防御的目的通常就不能是绝对抵抗,而只能是相对抵抗。这支小部队同自己一方的全部兵力相比以及同敌方的全部兵力相比,兵力越小,它防御的目的就只能是相对抵抗。

   但是,即使是一支绝对意义上说的小部队,也就是说是一支当面之敌并不大于自己,因而敢于进行绝对抵抗和夺取胜利的小部队,正如我们以后要说明的那样,在山地要比一支大部队有优越性,从险要的地形取得的利益也要大得多。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小部队在山地具有强大的力量。不言而喻,在相对抵抗起决定作用的一切场合,小部队会带来决定性的利益。但是,一支大部队在山地进行绝对抵抗是不是一样能带来决定性的利益呢?现在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由若干个这样的防哨组成的防线的力量是否会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是这些防哨单独存在时的力量之和呢?肯定不是,因为只有持有下面两种错误认识之一的人,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种错误认识是,人们经常把没有道路的地方与不能通行的地方混淆起来。在纵队、炮兵和骑兵不能行军的地方,步兵却多半可以过去,炮兵大概也能通过,因为战斗中的运动虽然异常紧张,但是因距离很短,是不必用行军的标准来衡量的。由此可见,认为防哨和防哨之间能有可靠联系的想法,无疑是一种幻想,因而这些防哨的冀侧是不安全的。

   第二种错误认识是,人们认为这些防哨的正面是坚固的,因而它们的翼侧也必然是坚固的,因为深谷、悬崖等险要地形对防哨来说是不错的依托点。但是,这些险要的地势为什么能发挥如此大的功效呢?这并不是因为它们阻止了敌人进行迂回,而是因为它们能使敌人在迂回中遭到与直接攻击防哨时差不多大小的时间消耗和兵力损伤。由于这种防哨的正面相当坚固,敌人就会而且只能不顾地形的困难对防哨进行迂回,而进行这样的迂回,大概要花费半天的时间,而且还极有可能会遭到人员的牺牲。如果这时的防哨可以指望获得援军,或者只准备进行一段时间的抵抗,或者自己的力量足以与敌人的力量相抗衡,那么,防哨的翼侧依托就起了应有的效应。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一防哨不仅正面是坚固的,而且翼侧也同样坚固。但是,如果谈的是由若干防哨组成的正面宽大的山地阵地,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所说的三个条件就不复存在了。敌人可以以很大优势的兵力进攻一点,而我们的后方援军极为有限,而且我们在这时还必须进行绝对抵抗,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防哨的翼侧依托就毫无作用了。

   进攻者的打击直指这一弱点,他以集中的,也就是优势很大的兵力攻击正面的一点,这时他遭到的抵抗就这一点说来是非常强烈的,但就整个防线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进攻者征服了这一抵抗之后,整个防线就被突破了,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相对抵抗一般说在山地比在平原地能发挥的力量更大,如果这种抵抗是由小部队进行的,那么它所能发挥的力量可以达到相当巨大的程度,但是,这种力量并不随同兵力的增加而增长。

   现在我们来谈谈一般的大规模战斗的真实目的,也就是谈论赢得积极之胜利这一问题,赢得这种胜利也应当是山地防御的目的。如果使用整个军队或者主力实施山地防御,那么山地防御就变成山地防御会战了。这时,进行一次会战,也就是用全部兵力去歼灭敌人军队,就成为战斗的形式,而赢得胜利才是战斗的目的。在这种情形下,山地防御是为赢得胜利而服务的,因为它不再是目的,而变成为手段。这时,山地对赢得胜利这个目的将有什么影响呢?

   防御会战的特征是令前面的阵地上进行消极的还击,而令在后面的阵地进行强而有力的积极的还击,但山地却成为阻碍积极还击之致命因素,这是由下面两种情形造成的:第一、山地没有可供部队从后方各个方向迅速前进之道路,甚至战术上的突袭也将为起伏不平的地形所削弱;第二、视界受到限制,对敌人的军队的运动不易觉察。因此,在防御者实行积极还击时,山地为对方提供的利益与防御者在前面的阵地时对山地给他提供的利益是一样的,这便使整个抵抗中极为有效的部分难以发生作用。另外,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与后方的联系有被切断的危险。尽管山地非常有利于防御者在正面受到全面攻击时实施退却,尽管山地能给企图迂回防御者的敌人带来大量的时间损耗,但这一切利益只有在进行相对抵抗的情况下防御者才能获得,而在进行决定性会战,即在坚持抵抗到底的情况下,防御者就不可能得到这些利益了。在这里,当敌人翼侧的各纵队还没有占领那些可以威胁或阻断防御者退路的地点之前,防御者抵抗的时间还能够稍微长一些,但一旦敌人占领了这些要地,防御者就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了。从后面发起任何攻击,都不可能迫使敌人离开这些威胁防御者的地点,即使投入全部兵力拼命攻击,也不能突破敌人的封锁。如果有人说这是矛盾的,认为进攻者在山地拥有的那些优势也必然对突围者有利,那就是他没有看到两种情况的区别。进攻者派出去封锁通路的部队没有进行绝对防御的任务,他们大概只要抵抗几小时就行了,因此他们的处境同防哨的小部队是一样的,而原来的防御者在这时却已经丧失了各种战斗手段,他己陷于混乱状态,而且缺乏弹药等等。总之,防御者胜利的希望渺茫,而且防御者对可能遭到的失败异常恐惧,这种恐惧超越了对其他各种危险的恐惧,而且在整个会战过程中都发挥作用,它影响的是每一个战斗人员的士气。此外,防御者对翼侧的威胁有一种病态的敏感,进攻者派到防御者后方森林茂密的山坡上去的每一小队,都成为他取得胜利的新的有力手段。

   如果在山地防御中整个军队集中配置在广阔的台地上,那么上述不利条件的一大部分就会不复存在,而有利条件却会保持下来。可以设想,在这种情况下,正面很坚固,两翼又难于接近,而且不论是在阵地内部还是在后方都有最大限度的运动自由,这种阵地可以算作世界上最坚固的阵地。但是,这种阵地却是幻想之物,因为,虽然大多数山地的山脊比山坡容易通过,但是,大多数山地的台地不是对配置大部队来说太小,就是不真正是名副其实的台地,从地质学的意义说,它们是台地,但从几何学的意义上来说,它们不属于台地范畴。

   此外,正象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对于小部队而言,山地防御阵地的那些不利因素会减少,其原因是小部队所需的空间较小,需要的退路较少,等等。单独的一座山不算山地,也不具有山地的那些不利条件。但是,部队越小,就越可以将其配置局限在一些单个的山脊和山头上,而没有必要把自己制约在密林覆盖的山谷的罗网里,这个罗网是上述一切不利条件的根源。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