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韬·军用·第一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具,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从寡,岂有法乎?” 太公曰:“大哉,王之问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武王曰:“愿闻之。” 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数,将士万人,法用:武冲大扶胥三十六乘。 材…
虎韬·三阵·第二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阵、地阵、人阵,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阵。” 武王曰:“善哉!” 注释: 陈:通“阵” …
虎韬·疾战·第三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陈,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武王曰:“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左军疾…
虎韬·必出·第四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审知敌人空虚之地,无人之处,可以必出。将士人持玄旗,操器械,设衔枚,夜出,勇力、飞足、冒将之士居…
虎韬·军略·第五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有舟梁之备,又无又草之资,吾欲必济,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
虎韬·临境·第六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吾与敌人临境相拒,彼可以来,我可以往,陈皆坚固,莫敢先举,我欲往而袭之,彼亦可来,为之奈何?” 太公曰:“分兵三处,令军前军深沟增垒而无出列旌旗,击鼙鼓,宛为守备;令我后军,多积粮食,无使敌人知我意;发我锐士,潜袭其中,击其不意,攻其无备,敌人…
虎韬·动静·第七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之军相当,两陈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行陈不固,后陈欲走,前陈数顾;鼓噪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发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车骑百里而越前后,多其旌旗,益其金鼓。…
虎韬·金鼓·第八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当,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不止,沟垒悉坏,隘塞不守,斥堠懈怠,士卒不戒,敌人夜来。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
虎韬·绝道·第九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守,敌人绝我粮道,又越我前后,吾欲战则不可胜,欲守则不可久,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深入敌人之境,必察地之形势,务求便利,依山林、险阻、水泉、林木而为之固,谨守关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则我军坚固,敌人不能绝…
虎韬·略地·第十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战胜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别军守险,与我相拒。我欲攻城围邑,恐其别军卒至而击我,中外相合,击我表里,三军大乱,上下恐骇,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攻城围邑,车骑必远,屯卫警戒,阻其外内,中人绝粮,外不得输,城人恐怖,其将必降。” 武…
虎韬·火战·第十一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草蓊秽,周吾军前后左右,三军行数百里,人马疲倦休止。敌人因天燥疾风之利,燔吾上风,车骑锐士,坚伏吾后,吾三军恐怖,散乱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若此者,则以云梯、飞楼,远望左右,谨察前后。见火起,即燔吾前,而广延之,又燔吾后…
虎韬·垒虚·第十二 作者:姜子牙 出自————《六韬》《虎韬》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 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人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去来。” 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听其鼓无音,铎无声,望其垒上多飞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