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布热津斯基博士1997年夏给我寄来他的新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的校样本,读后觉得这是一本论述美国当前和长远欧亚战略的重要著作。作为美国的一位主要战略思想家并曾担任过民主党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博士,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为美国提供一整套 可供选用的战略构想。布热津斯基博士在综合分…
引言·超级大国政治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自从世界各大洲在大约五百年前开始在政治上相互影响以来,欧亚大陆一直是世界力量的中心。当一些个别的欧亚大陆国家取得特殊地位并且享受身为世界首要国家的特权时,居住在欧亚大陆上的一些民族——虽然大多是居住在这一大陆的西欧周边的民族——在不同的时 候以不同的方式渗入和控制了世界其他地区。 …
新型的霸权·第一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霸权像人类一样古老。但是美国当前在全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它形成的飞快速度、涵盖的全球性范围以及使用的方式上,却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仅仅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既改造了自己也受国际动态的改造——从一个相对孤立于西半球的国家,变成一个影响和控制力前 所未有地遍及全世界的大国。 …
欧亚大棋局·第二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欧亚大国和欧亚民族主导世界事务达 五百年之久,其间它们为了争夺地区主导权而相互争斗并力争成为全球性大国。 现在,美国 这个非欧亚大国在这里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能否持久、有效地保持这种地位,直接影响美国对全球事务的支配。 这种情况当…
民主桥头堡·第三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欧洲是美国的天然盟友。它与美国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大体相同的宗教传统,实行一样的 民主政治,并且还是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祖籍地。欧洲带头通过一体化把民族国家组成共同的 超国家经济联盟,最终组成政治联盟。 在此同时,它也为超越民族主义时代狭隘观点和破坏 性情感而建立的国家消亡之后更大的组织形式…
黑洞·第四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1991年末的解体,在欧亚大陆正中心造成了一个“黑洞”。这 就如同地缘政治学家所描述的“心脏地带”突然从世界地图上被挖走了一样。 这一复杂的地缘政治新形势给美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可以理解,美国的紧迫任务当然是 减小这个正在分崩离析却仍拥有强大核武库的国家陷入政治混乱或重新成…
欧亚大陆的巴尔干·第五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在欧洲,“巴尔干”这个词使人联想到种族冲突和大国的地区性争夺。欧亚大陆也有它 的“巴尔干”,但欧亚大陆的“巴尔干”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在宗教和种族上的差异也更 大。 它位于第二章所描述的那个标出全球主要不稳定地区的长方形地理区域之内,包括东南 欧的一部分、中亚、南亚的一部分、波斯…
远东之锚·第六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美国对欧亚大陆的一项有效政策必须具有一只远东的锚。然而,如果美国被他人排除或 者自我排除在亚洲大陆之外,那么这一需要就将无法实现。就美国的全球政策而言,同海上 的日本建立密切关系固然必要,但要贯彻美国的欧亚地缘战略,就必须同中国建立合作关 系。 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的影响,因为目前美、中、日…
结论·第七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现在该是美国为整个欧亚大陆制定和实施一项完整、全面和长期的地缘战略的时候了。 这一需要产生于两大根本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国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性超级大国,而欧亚 大陆是全球的中心舞台。 因此,欧亚大陆力量分配的变化,对美在全球的首要地位和美国的 历史遗产,都将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美国在…
作者简介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韦恩·休斯(Wayne P. Hughes Jr.)先生目前在位于加州蒙特利的海军研究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教授战术分析。自从1979年任教于海军研究院以来,休斯先生在海军作战领域的著作无数。 在31年的海军生涯中,休斯先生曾于叁个舰队担任作战分析官,并担任过…
OCR后记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因校对而重读《大棋局》,竟有一年前初读时未曾有过的感想。大约是由于一年来发生 的事情多少印证了布热金斯基的论断吧。 纵观人类文明史,平等之呼声不绝于耳,却从未有过部落间、民族间、国家间的真正平 等。远的不说,当今世界上小自世界杯决赛圈的名额分配,大到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表决 权,无一不体现一个…
附图 作者:Z·K·布热津斯基·美 出自————《大棋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引言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明智的海军政策必须能仔细考量战争中所应使用的战术。 —— 美海军中校布莱德雷·费斯克(Bradley A Fiske),1905年 针对飞弹时代所发行的第二版 自本书的第一版出版后,1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苏联解体后,美国的战略业经更新,国防花费已大为减缩,联合作战与联军作战之重要性…
战术的六项基础·第一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前言 我们和布律耶斯(Francois Paul Brueys d’ Aiguilliers)中将一起待在他的旗舰东方号(Orient)上;该舰锚泊于埃及的阿布卡湾(Aboukir Bay)。将近10年前,当我们革命党消灭了国王海军的领导阶层时,布律耶斯还只是个中尉。现…
帆船时代的战术演进:1650-1815年·第二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概述 在被称为帆船作战时代的二个半世纪期间,亦是海军将士们将战场做为战术实验场的年代。在本章中,我们首先检视英军近百年的战术僵化怪象;然后探讨当时各类教令、准则、指挥与管制、一成不变的作战指导等,对于海军作战人员所造成的束缚;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十八世纪的英国…
承平时期的战术发展:1865-1914年·第三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战术思想的黄金年代 一八六五年至一九一四年期间与吾人当前所处年代,这两段和平时期就科技发展的快速程度来说是相当的。相对于帆船战斗年代有许多机会可供吾人学习,十九世纪下半叶却是只有少数的舰队作为可以当作学习探讨的对象,此时期英国皇家海军成功地打败所有的海军对…
二次大战的武器革命·第四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惊讶或剧变? 二次大战期间,海军战术发生了令人惊讶的转变。许多人直称已经预见战术革命即将来临,空权的狂热者则认为此一革命迫在眉睫。偷袭珍珠港与珊瑚海战役将此转变推至顶峰。促成这项改变的动力,早在1920年代与1930年代业已建立。当我们论及航舰作战战术时,对于与其相关事件的回顾…
二次大战的感测革命·第五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搜索方法与反制措施 许多有关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检讨报告指出,战争期间感测系统较诸武器(如飞机等)对海军战术的革新更具影响力。将感测器、武器与战术分离系人为的,此三者的联合运用方能有效进行战斗。为了理解战争期间新型感测器对战术与武器性能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讨论架构。其次…
飞弹时代的战术演进·第六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核子弹头与长程飞弹 二次大战接近尾声时,德国率先使用V-1与V-2进行飞弹作战,前者可视为巡弋飞弹的原型,后者则系无导引的火箭。1944年6月至1945年3月间,超过25,000枚的V-1与V-Z射向伦敦与安特卫普(Antwerp)。战争即将结束时,原子弹的发明如同打开了潘朵…
大趋势·第七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论战争原则 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诸多著称的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战术架构往往因时而制宜,但战略的基础却如扎根于罄石之上,迄今屹立不摇。」马汉认为,与战术原则相较,战略原则较易由历史习得,因前者系「以人类制造之武器为工具,推动战术之变革与进步。」 [ 原注:Maha…
不变的原则·第八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机动 作战理论有个问题,如何界定作战的开始与结束。致命性武力(火力)的交互攻击是否为作战的开始?维纳(Norbert Wiener; [ 译注:1864-1928,美国数学家,建立平稳时间序列预测理论和控制论科学 ] )在其著作「控制论」(Cybernetics)中提到眼镜蛇与蒙(mo…
科技的趋势与不变原则·第九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科技进展与战术变革 本章系战术趋势与不变原则之补充。科技向来以改变战术著称,科技能促成战术的新发展,却无法影响战术不变之原则。事实上,科技的进展以及其时时改变战术的特质亦为作战不变之重要原则。重要的是,今日科学进步快速是否亦相对地影响军事发展。科技影响所及是否不限于战术?此种…
变数·第十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帝俄海军中将马卡洛夫(Vice Admiral Makarov)在其「海军战术问题讨论」(Discussion of Quesfions in Naval Tactics)一书中提及拿破仑于1812年对俄国驻法大使所说的一段话:「你们因为读了约米尼的著述就自认为懂得作战,若作战可从著述习得,我怎…
现代战术与作战·第十一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罗比森兄弟(The Robisons)提出著名之成功战术名言后,对攻击提出更详细之说法:「系一种以全面火力开始作战,俾遂行所有完善之战术。」 [ 译注:Robison and Robison,p.896. ] 读者对此会感同身受,这是研究历史后归纳出的结论,惟未提及后备战力之维持。然…
总结·第十二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笔者于韩战与越战期间,曾任职于驱逐舰上环游世界两周,地球浩瀚,所见愈多,愈令人深觉识见短浅。本书所提战术的愿景不过如地球无数胜景之一二而已。吾人已环绕战术世界,然仍有诸多观点吾人尚未得见。以下系笔者认为本书精华之处。 战术 海上战术系消耗性作为;在陆地上透过运动赢得胜利或能奏效,但在海…
附录一·相关术语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本书术语之定义系依据美国《国防部军事暨相关辞汇辞典》(DoD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 [JCS publication no. 1]),及其他采用或修订之标准辞典。 军语会因出处不同而定义不一,且在运用上较不严谨。尽管许多…
附录二·战争原则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本附录计收录两篇战争原则汇编,并以原文呈现,未经修改。第一篇系海军上尉兰德斯门(Stuart Landersman)在其《海军作战原则》(Principles of Naval Warfare)中所述,是篇研究于1982年完成,当时兰德斯门系海军战争学院海战研究中心(The Center …
参考书目 作者:韦恩·休斯·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与诸多战略著作相较,有关海军战术之英文著述并不多见,期刊文章与其他出版之研究报告亦然。然在各种战史、海洋故事选集中,或在介绍航空母舰、雷达、舰船结构之专书中,或在有关海军作战分析之著述中,吾人可发现许多深入之见解 。本参考书目有一项特色 :包括了笔者所知之所有英文海军战术研究,无论其优劣。其他书籍…
“先发制人”和“速胜论”的基石之作 作者:滕建群 ·中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如果没有2003年3-4月的“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国的读者也许不会知道哈伦·厄尔曼和詹姆斯·韦德等几位美军将领,更不会知道他们在七八年以前在华盛顿葱绿的郊外高谈新战略和新战法所得出的结论:以“震慑与畏惧”来达成“迅速制敌”,即被这场战争“炒热”了的“震慑论”。…
引语 作者:哈伦·厄尔曼 小詹姆士·韦德 ·美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近年来,在战争的技术领域发生着一场革命。全新的武器已经诞生。在毁伤力、射程和投送速度方面,它们超过了我们已知的所有武器…面对这种迫切的需要,无论在作战计划与控制,还是在新型武器的研制、生产和使用上,我们都不能允许不同军种的观点去决定美国防的本质内涵。此时此刻,放任管理…
前言 作者:哈伦·厄尔曼 小詹姆士·韦德 ·美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研究小组的说明 我们提出了一种挑战。在深思熟虑的过程中,我们相信,我们已经确立出一种作战理念,这种理念可提供一种完全另类而且又十分可取的方法,来利用国家政策工具保护美国的安全。我们提出的挑战在于,如何更好地提供达成上述更广泛政策目标所必需的能力、硬件和结构。 …
“迅速制敌”·第一 作者:哈伦·厄尔曼 小詹姆士·韦德 ·美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迅速制敌”基于下面所提到的假想和理念之上。虽然这种架构和我们描述它时所表现出的信心可能会使人想到“迅速制敌”是一种既成的事实,但是我们还想提醒读者,“迅速制敌”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可供选择的方法。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把“迅速制敌”及其对…
“迅速制敌”部队的定性与定量·第二 作者:哈伦·厄尔曼 小詹姆士·韦德 ·美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反复强调,“迅速制敌”是一种理念,用于构建、使用和部署一种能够通过应用“震慑与畏惧”来影响敌人意志、理解力和看法的部队。“震慑与畏惧”是迫使或诱使敌人接受我们的目标或企图的手段。在《震慑与畏惧:迅速制敌之道》一书中,我们描述了这种方法…
集中利用和引入“迅速制敌”的技术与系统·第三 作者:哈伦·厄尔曼 小詹姆士·韦德 ·美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一、简介 一个长期困扰国防官员的顽固问题过去是,而且现在依然是,如何选定广泛的科学技术并将其引入切实可行、有效而且负担得起的研究与发展计划中。我们相信,“迅速制敌”能够提供促进这个过程的手段,因为“迅速制敌”可促使国防界将…
验证“迅速制敌”·第四 作者:哈伦·厄尔曼 小詹姆士·韦德 ·美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基于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前面我们提出了“迅速制敌”部队的目标、作战原则、战略、结构与规划。我们必须使用五个 [ 译者注:原文如此。 ] 重要的“测验题”来对其进行评估,并将其与国防部计划中的部队的相应要素进行对照比较。这些“测验题”包括: ◇在…
建议、结论与影响·第五 作者:哈伦·厄尔曼 小詹姆士·韦德 ·美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迅速制敌”要求高度关注左右和影响以及控制敌人意志与看法的能力。这一明确要求把“迅速制敌”理念与当前的“决定性力量”理论区别开来。“迅速制敌”把“震慑与畏惧”用作达到其目标的主要机制。明确地强调,“震慑与畏惧”是“迅速制敌”与“决定性力量”的另一个区…
附录 可产生“震慑与畏惧”效果的技术清单 作者:哈伦·厄尔曼 小詹姆士·韦德 ·美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系统 作用范围 “震慑与畏惧”领域 特征 海军巡逻飞机 空/海 卓越能力 向”狼群”转发加密数据 高级数据库机器智人 计算机空间 卓越能力 跟踪金融交易,其他详细数据 高级通用信息系统 计算机空间 卓越能力 节点分析,信息融合,面向对象的…
译后记 ·我在互联网上采访“震慑先生”——哈伦·厄尔曼 作者:滕建群 ·中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过去漂洋过海、跨越国界才能得以相见的事情在互联网上轻松地得以完成。笔者对“震慑论”提出者哈伦·厄尔曼先生的采访就是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的。 一、“伊拉克自由”行动让国人知道了“震慑先生”——哈伦·厄尔曼和他的“震慑论”…
序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出生在有归属争议的特兰西瓦尼亚边境地区,当时正赶上一场空前未有的大恶战,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才使我与战略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战略是个很玄妙的字眼,因为它所研究的主题十分模糊,且有怂人争斗之嫌。但是,可以坦诚地讲,我写此书的目的, 就是要试图对战略问题进行精确的阐述。这是因为…
导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拉丁语中有句反映古罗马人聪明才智的格言:“假如你要和平,就必须准备战争”,至今这句话还被祟尚武力的人们经常引用。它告诉我们,软弱可能会招致敌人的进攻,做好战争准备才有可能使敌人却步,从而制止战争。反过来看,做好战争准备可以确保和平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因为弱者在强者面前会不战而降…
反常逻辑在战争中的自觉运用·第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让我们来讨论这个战争中常遇到的普通战术问题。一支行进中的部队可由两条路线到达目的地,一条好走,一条不好走。前者经过铺设,宽广笔直;后者未经铺设,狭窄弯曲。只有从战略这个角度看,才有好坏路线选择问题。因为只有在可能发生战斗的情况下,不好走的路才会变为…
军事行动中的逻辑·第二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很明显,采用一成不变的手段不会总能达成出敌不意的效果,尽管这本身无关紧要,但它却是战略逻辑在其完全处于动态形式下发生作用的一个例证。迄今为止,我们大多是从单方面着眼去考察这一逻辑的,并据此对战略逻辑有了某种理解,进而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另外,我所提到的主要是一…
效率与成功的顶点·第三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任何技术创新都可能产生逆反效应,这一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创新获得成功后其作用可能会被抵消这一关系则不那么明显。在注意到这两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接着探讨一种很不明显但十分重要的关系问题,即新军事装备的技术效率和易受各种反措施攻击的弱点之间的关系。 技术效率…
对立因素的交汇·第四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已经知道了能动的反常逻辑在各种交战的技术和战术层次上的运行机制和事与愿违的向对立面的转化。我们还必须要在战略的中间层次上研究这些现象。现在让我们暂时登上大战略的层次,看一看在这一层次上,每个具体问题是怎样与整个冲突范畴发生相互作用的,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
战略的层次·导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已经看到了反常逻辑变化程序的顶点、衰落和转化这一连续过程是如何渗透在战略领域中的。它既制约着整个国家间的竞赛和斗争,又同样地制约着武器和对付这些武器的手段之间的最具体的相互影响,因为这种逻辑既在各种战争中又在平时的敌对外交中表现自己,既在宏观上表现自己…
技术层次·第五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目前流行的有关欧洲非核防御的各种建议,实际上强调的只是防御沿西德东部边境的大约400英里长的“中央战线”,这些建议都是以两种观念的某种混合体为依据提出的。一种是人们早已熟悉的用装备足够反坦克导弹的大量步兵对抗入侵的坦克与机械化步兵师的观念。 [ 注:除精锐的…
战术层次·第六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研究联盟在德国的防御情况,考察战略的自下而上的第二个层次中的反坦克导弹与其直接对手的关系。我们面前的情景现在变得较为广阔和充实。所谓较为广阔,是因为我们不再能把双方的对抗简化为一场决斗,而是必须考虑双方互相敌对的整个部队,它们所拥有的反坦克…
战役层次·第七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尽管在战术与战略之间这个层次上的诸多作战方法争显其能、各种交战场面威武雄壮,但在英语军语中却有个奇怪现象——没有表述这个中间层次的作战思想和作战行动的专门术语。与此相反,在欧洲大陆现代军事学术领域中,却有一个通用的并可以直译为“战役的”形容词来表述这一层次,…
战区战略I:军事方案与政治选择·第八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在战区层次上,军事实力与地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受战略逻辑的制约。就像从高空鸟瞰——更确切地说如通过卫星侦察军队的部署与运动一样,可以通过视觉实际感受到这一点。当然,在较低的层次上,战略的空间因素也是存在的,但在战术层次上,起作用的只不过是地…
战区战略Ⅱ:防御战与游击战·第九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对于进攻一方来说,战区战略不外乎两种选择,一种是沿宽大正面进攻,一种是沿狭窄正面进攻。只有在实力很强的情况下,进攻一方才会采取沿宽大正面的方案,否则全正面进攻就会在力量对比上处于劣势。而采取沿狭窄正面进攻的方案,即使进攻者的实力较弱,它也会…
战区战略Ⅲ:遮断和突然袭击·第十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已经看到,战区防御的样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本的政治倾向和文化观念所决定的,并非可以随意选择。通常所需要的总是一种“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前沿防御,即便是某种浅纵深式的防御人们在实际上也是乐于接受的。至于纵深式的防御,当然包括任何形式的纵深弹…
非战略:海上战略、空中战略和核战略·第十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在开始研究大战略这个层次之前,首先必须澄清单一力量“战略”——无论是海上战略、空中战略还是核战略——这个一直含混不清、令人困惑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之中,既有极力主张这些战略能够独立存在的人们的鼓噪,也有并不相信这些力量能够完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