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出生在有归属争议的特兰西瓦尼亚边境地区,当时正赶上一场空前未有的大恶战,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才使我与战略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战略是个很玄妙的字眼,因为它所研究的主题十分模糊,且有怂人争斗之嫌。但是,可以坦诚地讲,我写此书的目的, 就是要试图对战略问题进行精确的阐述。这是因为…
导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拉丁语中有句反映古罗马人聪明才智的格言:“假如你要和平,就必须准备战争”,至今这句话还被祟尚武力的人们经常引用。它告诉我们,软弱可能会招致敌人的进攻,做好战争准备才有可能使敌人却步,从而制止战争。反过来看,做好战争准备可以确保和平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因为弱者在强者面前会不战而降…
反常逻辑在战争中的自觉运用·第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让我们来讨论这个战争中常遇到的普通战术问题。一支行进中的部队可由两条路线到达目的地,一条好走,一条不好走。前者经过铺设,宽广笔直;后者未经铺设,狭窄弯曲。只有从战略这个角度看,才有好坏路线选择问题。因为只有在可能发生战斗的情况下,不好走的路才会变为…
军事行动中的逻辑·第二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很明显,采用一成不变的手段不会总能达成出敌不意的效果,尽管这本身无关紧要,但它却是战略逻辑在其完全处于动态形式下发生作用的一个例证。迄今为止,我们大多是从单方面着眼去考察这一逻辑的,并据此对战略逻辑有了某种理解,进而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另外,我所提到的主要是一…
效率与成功的顶点·第三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任何技术创新都可能产生逆反效应,这一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创新获得成功后其作用可能会被抵消这一关系则不那么明显。在注意到这两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接着探讨一种很不明显但十分重要的关系问题,即新军事装备的技术效率和易受各种反措施攻击的弱点之间的关系。 技术效率…
对立因素的交汇·第四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序·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已经知道了能动的反常逻辑在各种交战的技术和战术层次上的运行机制和事与愿违的向对立面的转化。我们还必须要在战略的中间层次上研究这些现象。现在让我们暂时登上大战略的层次,看一看在这一层次上,每个具体问题是怎样与整个冲突范畴发生相互作用的,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
战略的层次·导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已经看到了反常逻辑变化程序的顶点、衰落和转化这一连续过程是如何渗透在战略领域中的。它既制约着整个国家间的竞赛和斗争,又同样地制约着武器和对付这些武器的手段之间的最具体的相互影响,因为这种逻辑既在各种战争中又在平时的敌对外交中表现自己,既在宏观上表现自己…
技术层次·第五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目前流行的有关欧洲非核防御的各种建议,实际上强调的只是防御沿西德东部边境的大约400英里长的“中央战线”,这些建议都是以两种观念的某种混合体为依据提出的。一种是人们早已熟悉的用装备足够反坦克导弹的大量步兵对抗入侵的坦克与机械化步兵师的观念。 [ 注:除精锐的…
战术层次·第六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研究联盟在德国的防御情况,考察战略的自下而上的第二个层次中的反坦克导弹与其直接对手的关系。我们面前的情景现在变得较为广阔和充实。所谓较为广阔,是因为我们不再能把双方的对抗简化为一场决斗,而是必须考虑双方互相敌对的整个部队,它们所拥有的反坦克…
战役层次·第七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尽管在战术与战略之间这个层次上的诸多作战方法争显其能、各种交战场面威武雄壮,但在英语军语中却有个奇怪现象——没有表述这个中间层次的作战思想和作战行动的专门术语。与此相反,在欧洲大陆现代军事学术领域中,却有一个通用的并可以直译为“战役的”形容词来表述这一层次,…
战区战略I:军事方案与政治选择·第八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在战区层次上,军事实力与地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受战略逻辑的制约。就像从高空鸟瞰——更确切地说如通过卫星侦察军队的部署与运动一样,可以通过视觉实际感受到这一点。当然,在较低的层次上,战略的空间因素也是存在的,但在战术层次上,起作用的只不过是地…
战区战略Ⅱ:防御战与游击战·第九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对于进攻一方来说,战区战略不外乎两种选择,一种是沿宽大正面进攻,一种是沿狭窄正面进攻。只有在实力很强的情况下,进攻一方才会采取沿宽大正面的方案,否则全正面进攻就会在力量对比上处于劣势。而采取沿狭窄正面进攻的方案,即使进攻者的实力较弱,它也会…
战区战略Ⅲ:遮断和突然袭击·第十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已经看到,战区防御的样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本的政治倾向和文化观念所决定的,并非可以随意选择。通常所需要的总是一种“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前沿防御,即便是某种浅纵深式的防御人们在实际上也是乐于接受的。至于纵深式的防御,当然包括任何形式的纵深弹…
非战略:海上战略、空中战略和核战略·第十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战略的层次·第二》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在开始研究大战略这个层次之前,首先必须澄清单一力量“战略”——无论是海上战略、空中战略还是核战略——这个一直含混不清、令人困惑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之中,既有极力主张这些战略能够独立存在的人们的鼓噪,也有并不相信这些力量能够完全包…
结局:大战略·导言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结局·大战略·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探讨大战略了,这是最终结果的最高层次。大战略也是无时不在的,因为反常逻辑的功能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也在起作用,只要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存在,反常逻辑就会制约着和平时期的国际政治。 在探讨前面的从技术到战区战略等各战略层次时,可以信手拈来…
大战略的范围·第十二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结局·大战略·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曾把战略描绘成一幢多层大厦,作用和反作用所产生的来回冲击的波浪使每一层都处于动荡之中,那么,这最高的一层要比下面各层宽大得多,而任何实际的建筑物是不可能有这种情况的。这是因为在大战略层次上,各较低军事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和冲突,…
武装劝导·第十三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结局·大战略·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无论我们根据不适当的线性逻辑制定的目标,或是根据适当的冲突的目标来对出现在大战略层次上的结果加以说明,把这些结果说成是“最终”的,只意味着它们标志着战略在其横向和纵向中的相互作用已经完结,这时所有的外部联系都已在各个军事层次上留下了各自的影响。因为战略逻…
战争中的和谐与不和谐·第十四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结局·大战略·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大家也许已经认识到,在战略的各个纵向层次之间,和谐是不会自然产生的。但是我们还必须充分理解不和谐的含义。当一种武器在技术上效能很低,在战术上不能充分达到目的,在战役上价值很小,在战区战略上几乎毫无作用的时候,我们会有把握地预测在大战略这一最高…
战略研究管用吗?·第十五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结局·大战略·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从战略的五个层次和两个方面来揭示反常逻辑的机制,并在此过程中阐述战略的一般理论。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描述,而不是硬性的规定。至于由此衍生出来的大战略的行为准则、大战略的实际含义、甚至大战略的整体计划,都必须留给在特定的时间和…
结束语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结局·大战略·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尽管存在着障碍、阻力和风险,但这里所表述的一般理论还是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具体范围。对于军人和政治家来说,它不可能象地形图对探险家那样有用;但至少能够象向导可以引导丛林探险家辩认有毒植物那样起作用。反面的忠告也是有价值的 。 第一,一旦人们理解了反常逻辑规…
附录 作者:爱德华·鲁特瓦克·美国 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结局·大战略·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附录I 战略的定义 我的目的旨在揭示战略的存在是作为人类冲突过程中产生的 一个反复出现的客观现象主体,而不是规定行动的过程。当前大 多数定义过于规范化,好象以为不存在这些客观现象似的,或以 为这些客观现象一目了然,不值得给它们下定义。当然这就提出 这么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