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恐慌。波斯干涉的开始。开俄斯暴动·第一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 出自————《战争通史》 当西西里的消息传到雅典的时候,尽管有些亲自参加战争,后来逃回的士兵们带给雅典人以确切的消息,但是很久他们还不肯相信;他们认为这样地全军覆灭完全不可能是真实的。当他们知道这确是事实的时候,他们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象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他们…
暴动的扩大。雅典人的一些胜利·第二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 出自————《战争通史》 开俄斯叛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雅典。雅典人认为他们现在确是在严重的危险中;他们的同盟国中最大的城市转到斯巴达一边去了之后,其余的同盟国也会不安静的。过去他们储藏了一千他连特的现款, [ 注:参阅第123页,在这次战争的第一年中,伯里克利就把这笔款项拨出。只有敌舰威…
爱奥尼亚附近的海军战役。斯巴达特派委员取消和替萨斐尼所订的条约。罗得斯的暴动·第三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 出自————《战争通史》 接着在冬季里,替萨斐尼注意在爱阿苏斯设置驻军之后,就到了米利都,依照他在斯巴达所作的诺言,发给所有船舰上水手一个月的薪金,每人每天是一个亚狄迦德拉克玛。他建议,以后每天只发三个欧布尔 [ 译者注:希腊币制:六欧布尔等…
亚西比德和雅典人以及和替萨斐尼的阴谋。战争第二十年的终结·第四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 出自————《战争通史》 这个时候,甚至还早一点,在伯罗奔尼撒人进军罗得斯以前,下面的阴谋正在进行中。卡尔息底阿斯阵亡和米利都战役之后,伯罗奔尼撒人觉得亚西比德可疑,他们写信给阿斯泰奥卡斯,要他把亚西比德处死。亚西比德是阿基斯私人的敌人,一般人都认为他是不可靠的…
雅典的寡头政变。萨摩斯军队中民主派的反响·第五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 出自————《战争通史》 下个夏季刚开始的时候, [ 注:公元前411年3月。 ] 斯巴达派遣一个军官阶级的斯巴达人得西利达带着少数军队由陆地上往赫勒斯滂,想引起米利都的殖民地阿卑多斯暴动。同时,开俄斯人,当阿斯泰奥卡斯没有方法来援救他们的时候,为围攻所迫,不得不在海上作战。当…
萨摩斯军队召回亚西比德。伯罗奔尼撒人对替萨斐尼的不信任·第六 作者:修昔底德 ·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 出自————《战争通史》 伯罗奔尼撒人既然不想带着他们的全部舰队出来进攻雅典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是雅典人的敌手,现在他们需要金钱来供给这样多的船舰,他们在财政上感觉困难了,特别是因为替萨斐尼不痛快地给付他们的金钱;因此,接着在同一个夏季里,他们依照他们原来从伯…
雅典的党争。优卑亚的暴动。“四百人”议事会的倾覆·第七 作者:修昔底德 ·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 出自————《战争通史》 同时,“四百人”派遣的代表们从萨摩斯回到雅典,传达了亚西比德的答复,说他劝他们坚持,不要对敌人让步,他抱着很大的希望,可以使他们和军队和解,可以战胜伯罗奔尼撒人,就是在以前,大部分和寡头政治有关的人已经不满意于寡头政治了;只要他们能够得到安全…
雅典人在塞诺西马的胜利·第八 作者:修昔底德 ·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卷》 出自————《战争通史》 在同一个夏季中,大约和上面所说的事情同时,在米利都的伯罗奔尼撒军队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记得,替萨斐尼离开那里往阿斯盆都去的时候,留了一些官吏在那里负责供给他们金钱,这些官吏完全不把金钱给伯罗奔尼撒人;腓尼基的舰队既没有来,替萨斐尼看上去也没有回来的样子;和他同去的腓力…
阿基达马斯战争综合年表·第一 作者:修昔底德 ·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附录》 出自————《战争通史》 说明:阿基达马斯战争即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最初十年。表中括弧内的数字指本书的页数。 公元前 修昔底德所用的季 亚狄迦、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东部 伯罗奔尼撒西部及希腊西北部 爱琴区域及小亚细亚 色雷斯区域 西西里 431 夏季 约三月五日底比斯人袭击普拉提亚(106) 五月底伯…
古代希腊大事年表(公元前500-404年)·第二 作者:修昔底德 ·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附录》 出自————《战争通史》 公元前 希腊 其他国家 499 爱奥尼亚反抗波斯的暴动[希波战争开始] 494 爱奥尼亚暴动被镇压 492 大流士第一次侵略希腊;亚陀斯的覆灭 490 大流士第二次侵略希腊;马拉松之役(15) 485 大流士卒(13),薛西斯即位 机拉僭主机伦(后为叙拉古…
要目索引·第三 作者:修昔底德 ·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附录》 出自————《战争通史》 (索引中的数字指本书中的页数) 三画 大流士(第一):波斯王,继位,13;征服爱奥尼亚,13 大流士(第二):阿塔薛西斯之子296;与斯巴达同盟,577,589,603。 三十年休战和约:79。 门丁尼亚:和提基亚的战争,351;民主政治,375;征服阿…
译名对照表(一)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附录》 出自————《战争通史》 A Abdera 阿布提拉 Abronichns 阿布罗尼库斯 Abydos (=Abydus) 阿卑多斯 Acamaritis 阿卡曼替斯(雅典一部落) Acanthian 阿堪修斯人 …
译名对照表(二)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附录》 出自————《战争通史》 E Eccritus 厄克里都 Echecratides 爱撤克拉提德 Echedorus,R. 爱撤多拉斯河 Echetimedes 爱撤提米底 Echenades 埃金那提斯(群岛) …
译名对照表(三)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附录》 出自————《战争通史》 O Obol 欧布尔(货币) Ocytus 奥西都 Odormanti 俄多曼提 Odomantian 俄多曼提人 Odrysae 奥德里西 Odrysian 奥德里西人 Ody…
部分新旧译名对照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附录》 出自————《战争通史》 校对制作者附注:由于本书为五、六十年代翻译的作品,很多译名与当前通用的译名存在较大的差异。本人在阅读与制作本书时,因原书图片中地图只有六幅(应为十四幅),且手头的地图与原书的译名不同,故吃尽了苦头。现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整理的部分译名对照附于下(当然,也有许多没找到),不一定准确,仅供…
地图索引 作者:修昔底德·古希腊 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附录》 出自————《战争通史》
论惩处阴谋家 作者:尤里乌斯·凯撒·古罗马 出自————《论惩处阴谋家》 出自————《战争通史》 凯撒(公元前100-公元前44):古罗马军事统帅、政治家。贵族出身。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结成“前三头同盟”。公元前59年当选执政官。自公元前58年起,8年间屡次征服高卢全境,掠取大量财富及奴隶送往罗马,权势日重。公元前48年法萨罗战役获胜,追杀庞培入埃及,干涉埃及托勒密王朝内讧,拥立克娄…
告众士兵 作者:汉尼拔·迦太基 出自————《告众士兵》 出自————《战争通史》 汉尼拔(公元前247-公元前183/182):迦太基军事统帅。幼年随父渡海远征西班牙。公元前221年,仅26岁即被任命为迦太基军队统帅。公元前218年春,率大军征战高卢南境,翻越阿尔卑斯山,同年秋进入意大利,是为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始。在波河支流特来比亚河附近初战告捷。公元前217年,特拉西米诺湖战役重创罗马军。…
原序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是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十二位战争领袖传记丛书中的一部。与这套传记的其他各本一样,本书专注于叙述汉尼拔一生事业的军事方面,力图使读者领悟他为什么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之一,而作为一位民族战争的统帅,他为什么尤为杰出。 与这套传记所记述的其他任何一位名将相比,汉尼拔传记的资料来源或许更为有限…
引言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正如序言中所指出的,有关汉尼拔生平与活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两位古代历史学家:希腊裔罗马人波利比乌斯以及罗马人利维。两者对迦太基人都不怀同情,但是汉尼拔的军事天才却还是跃然呈现于他们的著作之中——尽管有时不免令人产生勉强之感。利维对汉尼拔的评价因而值得一引: 他以最大无畏的气概进入险境,在…
誓言·第一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先父即将远征伊比利亚(西班牙)之际我恰好九岁。他向神灵供奉祭品时我正站在离祭坛不远的地方……他把我叫到他身边慈爱地问我是否愿意随他一起出征。我迫不及待地表示愿意,并且充满男孩子气地热切恳求他准我同行。他拉着我的右手把我领到祭坛跟前,吩咐我把手放在刚献祭的祭品上对天起誓:我决不与罗马为友…
伊比利亚初试锋芒·第二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汉尼拔的青年时代 汉尼拔的童年几乎不为世人知晓。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母亲的姓氏。然而据古史记载,他有三位弟兄:哈司德鲁巴尔、马戈和汉诺,他们都被培养成军人。哈米尔卡很富有,他有能力使他们受到最好的教育。汉尼拔似乎学过当时多方面领域的知识,还学过语言。他可能从九岁开始就一直…
从萨贡托到阿尔卑斯山·第三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萨贡托包围战 到公元前220年秋,在进行了两次历时不长的战役之后,汉尼拔实际上已经完全控制了伊比鲁斯河以南的伊比利亚半岛全境,只剩下一个城市尚未落入迦太基手中。这个城市就是萨贡托,它是一座独立的沿海城市,显然与罗马人有一种非正式的同盟关系。罗马人可能指望用它作为有…
波河流域与亚平宁山脉·第四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汉尼拔与老西庇阿 到达波河流域以后,汉尼拔的第一个目标是休整其疲惫不堪的军队。幸运的是他们走出阿尔卑斯山所来到的是山南高卢的一个地区,那里的部落人对他们持友好态度。 居住在波河流城的部落全都是高卢族的分支。汉尼拔发现他所在的那个地区由印苏布莱斯部落所占据。他…
把战争打到罗马去·第五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汉尼拔的战略 我们无从确知公元前218年冬季汉尼拔在山南高卢的波河流域期间究竟制订了一些什么样的计划;我们也无从得知,在他形成其战略并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影响他思想的究竟是那些考虑因素。但是我们确实知道他采取了一些什么行动。只消查阅一下有关汉尼拔业绩的史料,并且领会一下…
坎尼战役·第六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汉尼拔与法比乌斯 汉尼拔在短时间内接连赢得两次大捷,此时距罗马只有几天行程了。很可能有人认为他本应进而攻打这座都城,但他却知道得很清楚,罗马的城防坚固,而且只要他向它逼近,其人民必将群起武装保卫这座城市。他手头又无攻城器械,而没有此种装备要想恃勇攻城,其成功的可能性实在令人怀…
会战法比乌斯与马尔克卢斯·第七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罗马正视危机 坎尼惨败的消息传到罗马,人民万分悲痛,极度惶恐。至此为止,几乎每个罗马家庭都至少已有一个壮年男子死于迦太基远征军的刀下。全罗马十七岁以上的男子已有五分之一在一系列败于汉尼拔的战斗中丧生。现在,加上坎尼战役的大败,罗马人惧怕汉尼拔会趁机直取罗马城。…
向罗马进军·第八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卡普阿告急 公元前211年3月,两位新执政官——格奈乌斯·孚尔维乌斯·森图玛鲁斯与苏尔皮基乌斯·加尔巴上任。此时卡普阿人民的境况已十分惨苦,人数达六万的罗马围城部队挫败了一切企图冲破封锁的努力。但是一位信使还是设法溜了出去并来到汉尼拔跟前禀告卡普阿的险情。 汉尼拔接到…
西班牙、西西里的战局·第九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哈司德鲁巴尔、汉诺与西庇阿兄弟 在这场战争的前七年中,双方在西班牙境内与在意大利半岛打得几乎同样激烈。在公元前218年,当时任执政官的老西庇阿派遣他的弟弟格奈乌斯开赴西班牙;他本人则返回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迎战汉尼拔。 格奈乌斯·西庇阿率领两个军团在西班牙东…
梅托汝斯河战役·第十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战争的代价 罗马在公元前211年夺回卡普阿以后继续奉行其防御战略,还是不敢正面与汉尼拔交锋。他们虽然收复了萨谟奈与阿普利亚的一些城市,但是仍试图进行不大规模的战役。公元前210年,森图玛鲁斯率领两个军团在阿普利亚的赫尔多尼亚附近中了汉尼拔的圈套。罗马军大败,森图玛鲁斯与…
西庇阿入侵非洲·第十一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汉尼拔修订战略 直到梅托汝斯河战役之前,汉尼拔无疑还在认为尽管存在诸如卡普阿失守之类的挫折,他最终还是能使意大利人民为这场战争付出无法忍受的代价,到那时他们就会舍弃罗马而归顺于他。他在自坎尼战役之后数年间所采取的行动使我们相信,他也许仍然信心十足地感到他的长期战略最后…
扎马战役·第十二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和平谈判 公元前203年秋,西庇阿几乎兵临迦太基城下。在这种形势下,城内的主和派开始变得越来越有势力。迦太基元老院派遣使臣遏见西庇阿商议媾和条件。西庇阿直言不讳地说他倒更愿意打出一场彻底的胜利来。尽管如此,他还是提出了休战条件: (1) 迦太基必须从意大利与高卢撤出全…
尾声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结局 扎马战役结束,西庇阿的部下随即洗劫了迦太基营地,然后返回乌提卡与刚到达那里的五十艘战船及一百艘满载补给品的运输船会合。在乌提卡稍事停留后,西庇阿即命令其部队由陆路开赴迦太基城,他本人则乘船先行,准备前往攻城。途中他遇到一艘铺满橄榄技的迦太基船,载着迦太基城的十位贵…
附图 作者:T·N·杜普伊·美国 出自————《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出自————《战争通史》
序言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我第一次对亚历山大大帝发生兴趣是在1917年,当时我正在法国前线上新成立的战车兵团中服役,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读到了道奇上校(Col.T.A.Dodge)所著《名将集》(Great Captains)中,有关亚历山大的那两卷书。我发现亚历山大的作战方式非常近代化,从他的会战中我可以学到许多经验和教训,并且都可以应用…
背景·第一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城市国家的崩溃 当历史上被称为希腊人的印欧民族(Indo-European)部落们,穿越巴尔干的山地,移入较肥沃的谷地时,他们就构成了许多农业社会的小圈子,彼此间的联系也被中断了。最初,每个村落成群地聚集在领袖的设防据点附近。这种据点就叫做“卫城”(Acropolis),但是后来,为了提高安全性,这些村…
马其顿的陆军·第二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在菲利普以前的希腊战争 亚历山大从他父亲手中承继了一支军队,在古代史中,其组织、训练和装备都要算是最好的。这也是菲利普的杰作,只要把它与过去军事组织的迟缓进步作个对比,就可以显示出他在建军时所表现出的天才。 在史诗时代中的希腊战争,战士都是贵族。他们驾着战车(Chariota)进入战场,然后…
亚历山大·第三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青年时期与教育 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亚历山大出生于公元前356年,百牛大祭期(Hecatombaeon)中的第六日(即相当于7月和8月之间)。在那一天,以弗所(Ephesus)的阿尔忒弥斯(Artemis)神庙失火被烧成了平地。这是一个灾难,所以奉承他的人就说这象征着在世界上的某一地方已经点着了一支…
战场·第四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公元前4世纪的地理 今天若是没有精确的地图做为战略家或战术家的指导,则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将很难进行。不过这种地图也只是近代才有。为了解亚历山大出发远征时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必须先简略说明当时世界的概况,以及他对战场所可能获得的了解。 从地理上来说,在公元前4世纪时人们所想象的世界只不过是世界实际…
战略述要·第五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国内基地的巩固 当菲利普遇刺时,亚历山大还只有20岁,他是那样的缺乏经验,也没有经过任何考验,所以所有的希腊人都以为马其顿帝国就快要崩溃了。亚历山大的继承权也发生了疑问,因为有许多马其顿的贵族主张推立阿明塔斯,也就是菲利普的兄长皮尔迪卡斯的儿子作为继承人;此外,也有人主张推举林西斯提(Lyncest…
亚历山大的四大会战·第六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格拉尼卡斯会战 在亚历山大渡过达达尼尔海峡之前,波斯的总督们就否决了门农的计划,而决定保护亚历山大企图侵入的省区,他们把兵力集中在齐里亚。依照阿里安的说法,波斯人有两万人的骑兵和大约两万人的希腊佣兵。对于局部性的地方兵力,阿里安没有记载,但是说数量也相当可观。阿里安的这些数字毫无疑问是过于…
亚历山大的围城战·第七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哈里卡纳苏斯的围攻 亚历山大一共打了三次主要的围城战,也就是围攻哈里卡纳苏斯、提尔和加沙的战斗。 哈里卡纳苏斯(Halicarnassus),即为现在的博卢(Bodrum),是卡利亚的首府,也是控制通到爱琴海的南面进入波斯境内的主要海军基地。它位于一个小型半岛的南岸上,这个半岛向西伸入海…
亚历山大的小战·第八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巴尔干与伊利里亚战役 亚历山大与所有其他伟大的将领不同,那就是他在所有的各类型战争中都是战无不胜的。有许多其他的人,在大规模的会战与围城战中,也能获得与他相等的成功,但是古往今来的名将却多半都视“小战”(Small Wars)为畏途,能像他那样成功的真可说是凤毛麟角。所谓小战者,其范围包括着有…
亚历山大的治道·第九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统帅 因为战争,除了纯粹的土匪行为外,都是一种政治行动,也是一种政策工具,所以“治道”(Statesmanship)与“将道”(Generalship)关系极为密切。虽然通常指导战争的责任是由一个政府与其统帅来分任,在近代又加上了一个总参谋部,但是对亚历山大而言,这些责任却是合而为一的,因为他…
亚历山大的将道·第十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天才 虽然在战争中没有两个战役或会战是完全相同的,而所有将领的才能也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因素使古今的“名将”(Great Captains)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的天才。又因为天才是无定形的,所以要想测知其深度和度量其高度,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将他们进行比较。作如此复杂的比较研究,这种任…
结论·历史的价值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战争从不会间断,但是说来也奇怪,身负战争指导重任的政治家对于过去的记录却不曾给予太多的注意。这也就是历史会一再重演的原因,因为对于历史的愚昧无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而且同样的错误也在每一个时代中不断的出现。两千多年以前,波利比乌斯就曾说过:“历史,而且也仅有历史,可以使我们不被卷入…
导言 作者:阿里安·古罗马 出自————《亚历山大远征记》 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正文系以笛杜所编杜勃纳抄本为依据,而杜勃纳抄本是以巴黎手抄本为依据的。前者一般简称A抄本,后者简称B抄本。B抄本,即十五世纪巴黎古抄本(1753年)和十五世纪君士坦丁堡稿本(一般简称C稿本),几乎可以肯定是直接根据A抄本原稿而来。而且因为其脱漏(卷七12.7)实际上是A抄本的一整页,所以罗斯认为A抄本是…
卷一 作者:阿里安·古罗马 出自————《亚历山大远征记》 出自————《战争通史》 前言 托勒密(拉加斯之子)和阿瑞斯托布拉斯(阿瑞斯托布拉斯之子)都曾撰写过亚历山大 [ 译者注:亚历山大(公元前356-323年)336年继位,334年出征波斯帝国,沿地中海东岸南下,直抵埃及(当时这一带皆属波斯),331年回兵小亚细亚,东征波斯本土,直至印度西北部(相当于今日巴基斯坦全境)。回兵途中…
卷二 作者:阿里安·古罗马 出自————《亚历山大远征记》 出自————《战争通史》 一 上述这些事情发生后,被大流士任命为海军和沿海军区总司令的迈农打算把战争引到马其顿和希腊去。于是他就用阴谋手段夺取了开俄斯岛,从那里又率海军驶抵累斯博斯岛。虽然米提利尼并未归顺,但累斯博斯岛上其他各城镇都算属于他了 [ 译者注:米提利尼为累斯博斯岛上最大城市。 ] 。他把这些地方的事情处理之后,就率…
卷三 作者:阿里安·古罗马 出自————《亚历山大远征记》 出自————《战争通史》 一 现在,亚历山大从加沙出发,向他的原定目标 [ 英译者注:这是亚历山大向南进军的原定目标。他曾在提尔停留一段时间。 ] 埃及进军。第七天到达埃及境内的柏路西亚。他的舰队从腓尼基出发,沿岸河陆上部队齐头向埃及行进。亚历山大到达柏路西亚时,看见舰队已在那里抛锚。原来由大流士委任的埃及督办波斯人马扎西斯早…
卷四 作者:阿里安·古罗马 出自————《亚历山大远征记》 出自————《战争通史》 一 没过多少天之后,所谓的阿比亚西徐亚人派代表来见亚历山大。荷马在他的史诗中对这个民族倍加推崇,称他们是“最公正的人”。他们定居亚洲,是个自主的民族,主要因为他们生活艰苦,坚持公道。欧洲的西徐亚人也派代表来,他们是欧洲最大的民族。亚历山大派了几个伙友跟他们回去,对他们说明:这几个人将作为他的代表跟他们…
卷五 作者:阿里安·古罗马 出自————《亚历山大远征记》 出自————《战争通史》 一 在亚历山大远征经过的科芬河和印度河之间的地区,有一座名叫奈萨的城市 [ 英译者注:即今哲拉拉巴德。 ] ,据说最初是由狄俄尼索斯 [ 译者注:酒神。每年在酒神节,人们痛饮狂欢,歌颂酒神,甚至模拟酒神扭摆舞蹈,胡跑乱冲。雅典最大的剧场即以狄俄尼索斯命名。 ] 在征服印度之后修建的。既未说清楚这位狄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