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通史 – 第 40 页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武器和人·第六

武器和人·第六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870年以前,法国人被公认出了许多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思想家和最善战的军人。拿破仑·波拿巴的参谋机构和军队编制成为包括普鲁士、俄国、日本和美国在内其他军事强国的楷模。普法战争之后,世界上军界的兴趣集中在普鲁士和新生的德意志帝国军队上。         从那以后,他们都效仿德国。因此,所有强国的军队…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第七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第七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军队于6月22日星期天拂晓就越过边界。而在这之前,炮兵开始对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和其他苏军的驻地、指挥部发起轰击。空军则对远至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克里木的塞瓦斯托波尔等地的机场、铁路枢纽、海港实施猛烈空袭         从凌晨三时至三时半,从波罗…

白俄罗斯·第八

白俄罗斯·第八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赋予陆军元帅包克的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包围和消灭白俄罗斯的敌军。德军将分两路突向敌纵深:一路在北面从东普鲁士的苏伐乌基地区出发;南路从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地区出发沿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北部边缘向前推进。         北路部队是施特劳斯指挥的第9集团军(由十二个步兵师组成)和赫特的第3装甲集群(…

元首举棋不定·第九

元首举棋不定·第九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陆军元帅伦斯德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左路军在波兰,由第1装甲集群和第6、第17集团军组成;其右路军在罗马尼亚,由德军第11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组成,两路军队之间隔着匈牙利的领土。在波兰的各集团军计划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南面东进攻入乌克兰,与此同时,右路的罗马尼亚军和德军将向东北推进…

芬兰·第十

芬兰·第十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苏德战争开始时,福肯霍斯特的司令部(自6月15日起)设在芬兰中部的罗瓦涅米。两周前,德国师即已进入阵地。苏联无视芬兰的中立宣言,空袭了赫尔辛基、土耳库等南方城市。于是,芬兰政府向苏联宣战。    在北方,迪特尔的山地军占领了佩萨莫地区,并向六十英里以外的摩尔曼斯克发起攻势。保卫该城的只有苏军弗罗洛夫的…

主要考虑政治·第十一

主要考虑政治·第十一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进攻。当天晚上,丘吉尔在伦敦发表广播演说,他预见到对苏联发动战争是企图入侵英伦三岛的前奏,并说英国和苏联有着共同的目标。这篇演说的部分内容在《真理报》上登载了。尽管苏联官方尚未对丘吉尔作出反应,但他的演说已为苏联政府和人民满意地接受了。一夜之间,克里普斯变得受人…

维亚兹马和秋季的泥淖·第十二

维亚兹马和秋季的泥淖·第十二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投入东方的战争时,弗罗姆的后备军只有四十万后备兵员,油料储备只够两个月到三个月使用。被德国陆军总部留作预备队的二十八个师,除了三个师,全部都参加了夏季的作战。         德军遭受的伤亡,虽只是苏军伤亡的一小部分,但远非轻微,到8月26日止,已达四十四万人,其中九万四千人死亡…

罗斯托夫、提赫文和莫斯科·第十三

罗斯托夫、提赫文和莫斯科·第十三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在乌克兰地区,伦斯德特的南方集团军群兵力已然减少,但仍继续东进,经顿涅次盆地向高加索地区进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其所属的一些部队被调到中央集团军群和其它战区以后,现在只剩下大约四十个德国师(其中只有三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师),此外还有罗马尼亚、意大利和斯洛伐克的一些部队。由于缺少汽车…

愚蠢和错误的记录 ·第十四

愚蠢和错误的记录 ·第十四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2月8日,事情是那样出乎元首意料,日本袭击了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直辖殖民地香港。本来德国不想把美国卷入战争,但在11月29日,日本驻柏林大使小岛将军电告东京称:德国对美国的态度已变得相当强硬。在这一年的春天,希特勒曾向日本外相松冈保证说,一旦日本对美国开战,德国将立即参战。1…

从莫斯科撤退·第十五

从莫斯科撤退·第十五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2月5日夜间,苏军开始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其唯一的目的是挽救莫斯科,因为克里姆林宫当时并不知道德军已精疲力竭,一时无力筹措更多的兵力。科涅夫的加里宁方面军首先发起攻势,它越过结冰的伏尔加河上游之后,到处都遇到德军的猛烈抵抗,只有尤什克维奇的第31集团军的那个地段例外。使苏军意想不到的是,这…

苏军攻势的两翼·第十六

苏军攻势的两翼·第十六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苏军向中央集团军群发起冬季攻势的同时,在列宁格勒地区、乌克兰与克里木也发动了攻势,进行配合。         在波罗的海与拉多加湖地区,李勃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有一个西班牙师和三十个疲惫不堪的德国师)部署在从波罗的海的奥腊尼恩巴乌姆至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在奥斯塔什科…

德军对1942年夏季战局的准备·第十七

德军对1942年夏季战局的准备·第十七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冬,陆军总部金策尔负责的东线外军处对苏军的兵力及其战斗力有了新的估价。11月4日,金策尔呈送了一份情况分析报告,针对托马斯负责的经济与军备局普遍所持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经济与军备局认为,在1942年的夏季到来之前,苏联的经济无力再装备新的部队。而…

向伏尔加河和里海进军·第十八

向伏尔加河和里海进军·第十八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希特勒在1942年6月22日写给墨索里尼的一封信中,又构想了一幅奇妙的幻景,他想象德军诸集团军将越过高加索,在埃及的轴心国部队,那时也许距亚历山大还不到一百英里,两军将共同占领英国统治下的整个中东。元首亲自草拟的第41号指令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大杂烩。        它包罗万象,文不对题…

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第十九

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第十九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保卢斯,黑森人,他是小职员的儿子、罗马尼亚贵族的女婿。他为人谦逊,办事认真,待人和蔼且有礼貌,但他过于谨慎,优柔寡断。他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参谋军官,在步兵团里供职时,官只作到上尉,那是1929年的事。接着,保卢斯便转入装甲部队,在一个摩托化试验部队当了数月的指挥官,因此,他没有多少指…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第二十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第二十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斯大林十分焦虑地注视着斯大林格勒战局的发展。由于他收到这座废墟城市的情报越来越多,因而经常催促叶廖缅科派部队渡过顿河,在更近的距离上支援崔可夫。从9月初就开始在莫斯科拟制实施大规模反攻的计划纲要。最高统帅部把华西列夫斯基、沃罗诺夫、朱可夫派往方面军和集团军去研究现场的情况,阐明实施…

德军撤至乌克兰·第二十一

德军撤至乌克兰·第二十一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这次大反攻的第三阶段以德军第6集团军被歼和德军撤离高加索而告终。第三阶段是由戈利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对德国扎尔穆特的第2集团军和匈牙利詹内的第2集团军实施进攻。         进攻的直接目标是哈尔科夫和顿涅次盆地。进攻正面从利夫内绵延到坎帖米罗夫卡,宽三百多英里。列伊特的布良斯克方面军…

库尔斯克会战·第二十二

库尔斯克会战·第二十二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轴心国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非的失败以及苏、美、英军事力量的迅速增长开始表明,除非与德国交战的国家之间发生内讧,否则轴心国是不可能取胜的。日本在太平洋已成强弩之末,并且已然遭到重大挫折。         意大利几乎是不惜任何代价地想结束对苏战争,芬兰也在考虑安全脱身的对策。安东奈斯库想与西方列强…

1943年苏联的秋季攻势·第二十三

1943年苏联的秋季攻势·第二十三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苏军对奥廖尔突出部上的莫德尔第9集团军后方所进行的攻势,包括索科罗夫斯基的西方方面军、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后来的罗科素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所实施的一系列向心突击。西方方面军巴格拉米扬的第11近卫集团军在两个突破炮兵军的支援下,负责实施最初阶段的突击。第11近卫集团军由六个步…

德国陷入困境·第二十四

德国陷入困境·第二十四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期间,轴心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到12月,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战斗下去的几乎只有德国一家了。         精疲力竭的芬兰认为战争早已打输,对北方集团军群后撤到“美洲豹”防线方面的意见感到恐惧不安。意大利王国已为两个占领国所瓜分,它的部队撤离了苏联与巴尔干半岛。匈牙利以羡慕…

在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的失败·第二十五

在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的失败·第二十五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苏军最高统帅部战略的基点是立即开始发动全面冬季攻势以达到出敌不意的目的。他们想在列宁格勒和乌克兰两个地区实施进攻,将远至苏联与波罗的海国家和罗马尼亚老边界线以内领土上的敌人扫除干净。         在东线中部地区继续保持对德军的压力,使德军不能对其翼侧进行增援。    在北部…

白俄罗斯和波兰东部·第二十六

白俄罗斯和波兰东部·第二十六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冬春之际,德军在乌克兰的败北导致轴心国军队退却到加利西亚地区以及苏罗、苏捷交界处。同年4月,苏军距布格河上游苏德边界线已不到五十英里。1941年希特勒就是越过这条河实施“巴巴罗萨”行动的。德军从乌克兰撤退已使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完全暴露。    布施陆军元帅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群…

芬兰退出战争·第二十七

芬兰退出战争·第二十七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芬兰早在1941年11月就已经对这场战争失去了热情。12月,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受到严重挫折,美国已经参战,赫尔辛基再也不能指望苏联会在一场短暂的战争中被征服。第二年春天,海因里希斯在东普鲁士访问哈尔德将军时,注意到这位德军参谋总长精疲力竭、意气沮丧,由此而想到德国人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代价太大…

罗马尼亚·第二十八

罗马尼亚·第二十八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罗马尼亚的石油对德国的战争努力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却是第三帝国战争物资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1943年,罗马尼亚曾向德国本土或直接向战场上的德军输出了大约二百四十万吨的石油和石油制品。4月5日,即在苏军进攻克里木前不久,以地中海为基地的美国轰炸机,对普洛耶什蒂油田和多瑙河的…

匈牙利·第二十九

匈牙利·第二十九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当托尔布欣指挥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所属的沙罗欣的第37集团军、第4近卫军和第7机械化军进抵列奥沃地区,科罗捷耶夫的第52集团军和第18坦克军攻下铁路终点站和德军铁路补给末端的胡希时,德军第6集团军已经注定要完蛋。歼灭基希涅夫和胡希之间宽为三十英里大包围圈内的德军的任务,是由苏军两个方面军共同担负的…

海战·第三十

海战·第三十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苏联海军的地位次于陆军,其重要性与陆军相比是微乎其微的。1935年前,优先得到满足的是陆军和空军的要求而不是海军的要求,因此,海军建设一直没有多大进展。1935年以后,建造了大批的潜艇和小型鱼雷艇,而到1941年,苏联舰队便拥有三艘战列舰(其中两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下水的)、七艘巡洋舰、五十九艘驱逐…

欧洲的力量对比·第三十一

欧洲的力量对比·第三十一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艾登赴莫斯科作冬季访问,当时注意到斯大林已在要求知道苏联在战后能得到什么好处。斯大林要求英美两国承认1941年的边界,以及原先被莫斯科称作寇松线的波苏边界。莫洛托夫甚至暗示,苏联战后的边境线应该向西移入东普鲁士境内。         同年7月,部分由于英国的 怂恿,波兰流亡政…

从维斯拉河到奥得河·第三十二

从维斯拉河到奥得河·第三十二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苏军最高统帅部1944年末的战略企图,是在广阔的战线上向东普鲁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奥地利推进,以波罗的海、柏林、布拉格和维也纳四个地区为主攻方向。可是,他们认为在中欧地区发动攻势以前,肃清波罗的海国家的敌人是再次向波兰进军的必要前提。    9月初,舍尔纳的北方集团军群扼…

东普鲁士、奥地利和西里西亚·第三十三

东普鲁士、奥地利和西里西亚·第三十三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初夏,德国国防军在法国和低地国家还有一百五十余万军队,但是其中只有九十万属于德国陆军和武装党卫军的野战部队。德国陆军和武装党卫军当时在东线的野战部队为两百一十六万人。1944年6月至11月,德军在俄国、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损失为:二十一万四千人死亡和六十二万六千人失踪…

柏林·第三十四

柏林·第三十四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3月23日晚,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跨越下莱茵河占据了一个牢固的立足点,并开始东进。         在更南面,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群扩大了它在雷马根和美因茨的桥头堡,美国第1集团军和美国第9集团军开始对被包围在鲁尔区内方圆八十英里的大包围圈里的莫德尔陆军元帅的B集团    军群(三十二万五千…

尾声·第三十五

尾声·第三十五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4月29日,在意大利的德军司令向亚历山大陆军元帅投降;5月2日,意大利战场的一切敌对行动全部停止。在西南欧的G集团军群司令以及在挪威、丹麦和荷兰的德军司令也相继投降。    4月的最末一周,希姆莱企图通过瑞典的贝尔纳多特同丘吉尔联系,以便能在西线而不是在东线投降         这个求和表示遭到拒…

附录一:西方对苏联的援助

附录一:西方对苏联的援助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大约1941年至1945年间,大不列颠与加拿大共同向苏联提供了大约一百五十万吨的军用补给品和粮食。在这些海运的物资中,有五千多架飞机、五千余辆坦克和二十多万吨小麦和面粉。         美国援助的份额要大得多,他根据《租借法案》和早期的协定提供了约一千六百万吨补给物质。在向苏联提供的总…

地图

地图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短评

短评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一部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经典史诗剧。 ——《卫报》   首先被他的学识征服,接着被他的巧妙构思吸引……他获得了无以伦比的成功。 ——《观察家》   比弗的这部壮丽的史诗将士兵眼中的真实战争与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一本能够让读者直实触摸到战争的书        。 ——《每日电讯报》   …

序言

序言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诗人丘特切夫是这样解释“俄罗斯”一词的——“无法以常规来理解”。同样,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同样无法通过某一个常规的衡量标准来被充分地理解 。        任何一种单纯站在战争的角度来研究这场规模宏大的战斗的理论,都无法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这就如同身处拉斯滕堡“狼穴”中    的希特勒 ,只是将自己禁锢…

巴巴罗萨的双刃剑·第一

巴巴罗萨的双刃剑·第一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6月21日,星期六,一个令人难忘的夏日早晨。像往常一样,许多柏林人乘坐火车到临近波茨坦的塞安斯索斯公园打发炎热的夏日,还有一些人则选择到万塞或者尼古拉塞海水浴场去消暑。         在咖啡馆里,往日颇受欢迎的诙谐剧——远航大不列颠的鲁道夫·赫斯,已被与即将爆发的对苏战争…

“德国士兵战无不胜!”·第二

“德国士兵战无不胜!”·第二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6月21日那天夜里,柏林和莫斯科的外交官们只能凭空猜测在边界也许将会发生的一切。外交官们从未像此时一样感觉到自己毫无用武之地。305万德国士兵分布在从芬兰一直到黑海的边界线上,他们正在等待着向苏联发起总攻的命令。“整个世界将为之屏气凝神 !”在几个月前的会议上,希特勒已经宣布了…

“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第三

“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第三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6月,在纳粹德国国防军对苏联进攻的时候,他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战争乐趣。         多数红军和边防战士因为没有接到有计划的反击命令而对眼前发生的袭击不知所措,甚至在德国拉开攻击序幕后的12个小时,斯大林仍旧寄希望于最后的和解机会,    而只是让自己的军队…

希特勒的自大之举:推迟进攻莫斯科·第四

希特勒的自大之举:推迟进攻莫斯科·第四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在成功地完成对乌曼合围圈的部署后,陆军元帅冯·龙德施泰特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俄罗斯无边无际的空间吞噬着我们。”德国指挥官们的心境,已经开始在因目前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与心神不安之间游弋。         他们正在征服广袤的土地,可是一眼     望不到边的地平线却让…

保卢斯将军的第一战·第五

保卢斯将军的第一战·第五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末,在希特勒的生气失望情绪中,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将军意外地成为了第6集团军的指挥官。一年之后,同样类似的失望情绪,却导致了保卢斯军团的彻底失败。    1941年11月,整个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莫斯科身上,集中在乌克兰东部动荡不安的广袤土地上。         11月1…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第六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第六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6月1日一大早,希特勒就乘坐他的福克沃尔夫秃鹰飞机从拉斯滕堡附近的机场起飞,前往设在波尔塔瓦的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此行的目的主要针对即将展开的夏季攻势举行一系列会议。能够受到元首的接见,使得陆军元帅冯·博克和他的老部下:第1装甲集团军    的克莱斯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霍…

“决不允许后退一步”·第七

“决不允许后退一步”·第七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7月28日,当希特勒仍旧沉浸在罗斯托夫战役的胜利中时,斯大林感觉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时刻即将到来。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在顿河西部对苏联军队发起猛攻,苏联军队正在向后撤退。         如果让德国军队继续前进,一旦进攻到伏尔加河以东40英里的地方,那么苏联就,会被切割成…

“伏尔加河就在眼前!”·第八

“伏尔加河就在眼前!”·第八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8月21日,冯·塞德利茨将军指挥的第41军的一个步兵连,借助充气强击艇在破晓时分渡过了顿河,他们迅速地在附近的村庄柳金斯基搭建起了一座桥头堡。越来越多的德军连队借助充气强击艇渡过了波涛汹涌的宽广顿河。在顿河下游几英里的韦尔佳奇,德军整整一个营在70分钟之内就全部渡过了…

“时间就是生命”:9月的战斗·第九

“时间就是生命”:9月的战斗·第九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人民第一次知道斯大林格勒已成为军事攻击目标,是通过8月20日的一份公报。两周后,从未料到自己的军队会在莫斯科或者列宁格勒陷入巷战的希特勒,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斯大林格勒 。    在困扰希特勒的斯大林格勒问题中,高加索前线的战事,是他首要考虑的事情。9月7日,就在哈尔…

鼠战·第十

鼠战·第十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战场上没有传出任何胜利的消息,这使得希特勒有一种很深的挫败感,9月24日,他撤掉了哈尔德将军的陆军总参谋长的职务。神经质的紧张情绪,让他们两人都感到筋疲力尽。         哈尔德认为希特勒是个反复无常、权力欲极强,又总爱管闲事的门外汉;而元首则批评他是那种充满怨恨的不配合的…

叛国者与同盟国·第十一

叛国者与同盟国·第十一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我们俄国人完全做好了迎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思想准备。”一位退役的老军官这样说,“首先,我们没有对现实存任何幻想,并且愿意无条件地承受因此而带来的任何代价。”更确切地说,苏维埃政权和绝大多数战士都对这场战役不抱任何幻想。这并不是对他们的勇气的贬低——如果有什么需要强调的话——这意味…

废墟上的要塞·第十二

废墟上的要塞·第十二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斯大林格勒将会成为第二个凡尔登吗?”格罗斯库特上校在10月4日写道,“这里的每个人都问到这个问题。”四天前,希特勒在柏林体育场宣称,没有人能改变德军在伏尔加河上的位置。这之后,格罗斯库特和其他德国军官都感觉到,第6集团军不会被允许停止战斗,不管战争的结果会是怎样的。“这场战争甚至已经…

保卢斯的垂死挣扎·第十三

保卢斯的垂死挣扎·第十三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相对在城市中的部队,身处草原上的德军生活要平淡的多。这里也有需要防守的战线和要应付的敌人进攻,但是生活相对来说要轻松稳定得多,尤其在远离前线的地方。10月25日,周日,巴伐利亚第376步兵师某团全体军官邀请该师的师长埃德勒·冯·丹尼尔斯前去参加慕尼黑十月啤酒节的打猎比赛活动。   …

一切为了前线·第十四

一切为了前线·第十四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苏联反攻第6集团军的大规模计划——“天王星行动”计划——在去年冬天斯大林的急躁情绪给苏军带来严重损失后终于诞生了。 这次,斯大林的复仇心理战胜了他的急躁情绪。    这次行动可以追溯到9月12日,星期六。当时保卢斯在文尼察接受希特勒的召见 ,与此同时   ,朱可夫也被斯大林召入了克里姆…

天王星行动·第十五

天王星行动·第十五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11月19日,星期四,刚过凌晨5点,电话在第6集团军司令部响了起来。 作战参谋们都住在位于顿河右岸的一个名叫戈卢宾斯基的哥萨克村庄里。外面下着大雪,冻雾笼罩着大地,以致哨兵也只能看清楚几码之内的东西。    电话是格哈德·施托克中尉打来的,这位标枪金牌得主正与罗马尼亚第4军共同驻守在克列…

希特勒的困扰·第十六

希特勒的困扰·第十六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向元首汇报苏军在11月19日发起大反攻的任务落在于一直居住在东普鲁士的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的身上。希特勒正住在贝希特斯加登顶上的贝尔霍夫别墅里,1939年8月,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他得到了斯大林同意在苏德条约上签字的消息。         当时,他敲着桌子表示自己的喜悦之情,结果把周围…

“没有屋顶的要塞”·第十七

“没有屋顶的要塞”·第十七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在12月的第一个星期里,俄国人发动了进攻,决心要把第6集团军分割开来。在激烈的防御战斗中,德军装甲部队剩余的140辆坦克几乎损失了一半。他们最大的不利情况是燃料和弹药的缺乏。12月6日,第16装甲师的一个战斗营就不得不徒步发起反攻,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燃    料来使用半履带式车辆…

“曼施泰因来了!·第十八

“曼施泰因来了!·第十八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鹅毛大雪在1942年12月的第一个周末开始降临到俄罗斯的大地上。大雪填满了沟谷,迫使那些住在山洞中的人们,不得不另外开凿出口。         供车辆使用的油料已经所剩无几,用来拉粮食的马匹瘦得皮包骨头,连最小的山坡都没有力气爬上去。第113步兵师的牧师阿尔特曼,在乘坐 一辆马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