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通史 – 第 56 页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第六

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第六 作者:N·米勒·美国 出自————《海军空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4月18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黎明的晨曦中开始转向顶风航行,准备让一批陌生的笨拙飞机起飞。16架双引擎陆军B-25轰炸机隆隆滑过洗刷得干干净净的飞行甲板。飞机小心翼翼地腾空后,径直朝668海里外的东京飞去。把战争推向日本本土,海军飞机作战半径不够,于是选择B-25陆军轰炸机来…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第七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第七 作者:N·米勒·美国 出自————《海军空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8月7日黎明,美军在太平洋上开始转入攻势。一支由80艘舰船组成的攻击部队劈波斩浪,穿过萨沃海峡恐怖阴沉的水域。驶达所罗门群岛南部的瓜岛和图拉吉岛一带。扩音器里传来命令:“登陆部队上岸!”在5艘美国巡洋舰和3艘澳大利亚巡洋舰炮火支援和“萨拉托加号”、“企业号”、“黄蜂号”航空母舰轰炸…

夺取大西洋上的胜利·第八

夺取大西洋上的胜利·第八 作者:N·米勒·美国 出自————《海军空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2月12日刚过正午,英吉利海峡波涛汹涌,6架携带着鱼雷的剑鱼式飞机顶着大风在空中缓慢盘旋。飞行编队指挥官尤金·埃斯蒙德海军少校焦虑地在阴云覆盖的天空里仔细观察,寻找答应为他护航的5个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中队。在1,500英尺下的海面,德国“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战列巡洋舰以及…

“攻击敌航空母舰!”·第九

“攻击敌航空母舰!”·第九 作者:N·米勒·美国 出自————《海军空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4月18日上午,在太平洋上空,两架日本1式陆上轰炸机发出单调低沉的嗡嗡声,飞往布干维尔岛。在飞机就要着陆的时候,突然,16架美国陆军P-38闪电式战斗机从日出方向冲下来,用机关炮猛烈向日本飞机射击。         大部分闪电式战斗机把6架护航的零式战斗机缠住,使它们自顾不暇,两架…

向日本本土进军·第十

向日本本土进军·第十 作者:N·米勒·美国 出自————《海军空战》 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10月25日日出后不久,护航航空母舰第3大队(威尔士人第3大队)的野猫式战斗机和复仇者式鱼雷机,引擎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接着腾空而起。这些飞机是从菲律宾中部萨马岛附近的6艘护航航空母舰起飞的,飞机朝着离这里不远的莱特岛飞去,支援5天前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一场登    陆作战。战斗进展顺利。…

后记

后记 作者:N·米勒·美国 出自————《海军空战》 出自————《战争通史》    经过6年战争的严峻考验,航空母舰从一种未显身手和被人怀疑的武器,变成了海战中的一只支配力量。         盟军的航空母舰机动灵活,用途多变,在迫使轴心国降服的作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各个战场上,它们攻击作战舰队,为运输船队护航,追逐潜艇和水面部队,为形势险恶的陆上基地运送飞机,并为进攻敌人的领…

附图索引

附图索引 作者:N·米勒·美国 出自————《海军空战》 出自————《战争通史》

备忘

备忘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罗斯福 Franklin D.Roosevelt   战争的转折点来到了!      东条英机 Hideki Tojo   自从中途岛和瓜达卡纳尔岛两次海战失利以后,总的战局对帝国不利。      宇垣缠 Ugaki Matome   我军第一阶段的战果多么出色;但自中途岛战败以来,我军又打得多什么不成功……   …

前言

前言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瓜达卡纳尔岛位于南太平洋,是所罗门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1942年8月,美军与日军为夺取这个小岛,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血战。较量一直持续到1943年的2月,以日军的全面溃退结束。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军事史学家称瓜岛战役是“太平洋上的斯大…

“瞭望塔”行动·第一

“瞭望塔”行动·第一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1908年,访问所罗门群岛的美国作家杰克写下了著名的短短篇小说《纯洁无邪充满原始风味的处女地——瓜达卡纳尔》。   他万万没想到,34年后,他笔下描写的这个岛屿成了美日两军激烈较量的舞台……中途岛海战后仅仅两个月,即1942年8月,美军和日军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这个南太平洋地区默默无闻的小岛,…

日本并不认输·第二

日本并不认输·第二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美军陆战1师占领瓜岛后仅仅几个小时,三川率领的日军舰队利用黑夜掩护发起首次攻击,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有人形容说此次战斗是美国海军作战史上最坏的一笔:“在一场堂堂正正的战斗中,这大概是美国海军蒙受的最大失败。”   “美国舰队的这一次失败,几 乎和珍珠港事件一样悲惨。”……三川也犯了…

战斗刚刚打响·第三

战斗刚刚打响·第三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陆地上,日军在一木指挥官的率领下,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自杀性攻击。海上,山本五十六集结了南太平洋的全部家底,向美军舰队挑战。瓜岛战役由此全面爆发。一位日本军官评论说:“我军夺取瓜达卡纳尔岛的计划不可避免地半途而废了。海战的结局进一步使瓜岛之战陷入了长期之争的局面,并为日本人最终在瓜岛一败涂地的结局埋下…

血染高地·第四

血染高地·第四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严阵以待的美军官兵无不目瞪口呆,这哪是一场现代战争?简直像重新回到了古战场。日军指挥官也太没有人性了,怎么能看着他的部下走进现代的“屠宰场”!美国人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这就是大和民族所推崇的“武士道”精神……双方激烈争夺的高地上,茂密的丛林面目全非,只剩下几株光秃秃的树干。地上血流成河,到处是战死者的…

向死亡冲刺·第五

向死亡冲刺·第五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当着尼米兹的面,范德格里夫特说:“我一忍再忍,也不宽恕南太平洋部队和地区司令部的悲观态度。第一师深陷重围,孤军奋战,且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海军为什么总是怕字当头,缩手缩脚?”……日军大本营急于拿下瓜岛,然而却一直打不开僵局。   第17军司令百武对此恼怒不已。大日本帝国皇军在各个战场上都所向披靡…

机场争夺战·第六

机场争夺战·第六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山本精心制订了一个庞大的海陆空进攻瓜岛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准备动用日本联合舰队的大部分兵力,全力以赴,从海上打击美军。同时,百武将出动2万名士兵分三路突击……求援电报雪片般地落在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罗斯福认真听取了瓜岛的有关情况后,亲自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每个成员发了一份严厉的通知,要求必须迅速向瓜…

胜负初见分晓·第七

胜负初见分晓·第七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瓜达卡纳尔美军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华盛顿的气氛紧张起来,就连坚决主张增援瓜达卡纳尔的罗斯福总统,对瓜岛的局势也产生了动摇,认为美军难以坚持下去,必须做好撤退的打算……然而。   当所罗门海战的消息传来时,参谋长联席会议情绪为之一振,美军政首脑无不欢欣鼓舞。罗斯福总统满怀信心地说:“战争的转折点到…

饥饿之岛·第八

饥饿之岛·第八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大本管对瓜岛仍然抱有幻想,认为瓜岛失败是由于指挥不力造成的,为此制订紧急预案,组建第8方面军,下辖从中国战场调来的第18军 [ 注:原书在提及日军建制时有些混乱,时而称“军”,时而称“军团”,现根据史料统一为“军”。 ] 以及第17军。第18军将接替第17军在新    几内亚群岛的防务,以便第1…

“瓜达卡纳尔屠夫”·第九

“瓜达卡纳尔屠夫”·第九 作者:格里夫·科恩·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经过3个星期的阻截,岛上日军没得到一点增援物资,连军团司令部都断了粮食,只能靠香蕉、酸橙、树根和其他植物维持生命。 普通士兵就更惨了,大部分人都坐等着像灯油熬尽了一样死去……大批日军伤病号躺在丛林中奄奄一息,数不清的尸体腐烂生蛆,绿头苍蝇“嗡嗡”缠绕。那些还有一口气的活人,无法动弹手臂,便大…

日军大溃退·第十

日军大溃退·第十 作者:格里夫·科恩 ·美国 出自————《喋血瓜岛》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12月25日,日海陆两军首脑在皇宫举行紧急会议,研究瓜岛战况,首次提出撤退的计划。12月29日,受命前往瓜岛了解真相的井本送回一份报告。报告称,根据瓜岛前线的情况,必须尽快把所有部队从瓜达卡纳尔撤出,“只有出现奇迹,才能夺回该岛。”   12月30日,天皇主持召开御前会议。杉山参谋总长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作者迈克尔·甘农,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现在是该大学荣誉退休历史学教授。他住在美国恩斯维尔,著有7部著作。50年代他写过有关欧洲军事方面的文章,1968年他赴越南担任战地记者;他还从事西班牙殖民史的研究,并为此得到过许多奖励和荣誉,其中包括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

译者前言

译者前言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上,盟军和德国U潜艇舰队之间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海战。    1942年末至1943年初,大西洋海战出现危机,U潜艇在大西洋上肆无忌惮地截杀盟国护航运输队,给盟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船只和军需物资的损失。    然而,1943年5月,海上战局出现…

序幕·1943年冬春之交

序幕·1943年冬春之交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在这场战争的全过程中,大西洋战役自始至终都是举足轻重的因素。我们一刻也不能忘记,在其他地方的陆上、海上或空中发生的一切,最终都取决于大西洋战役的结局。我们在关注所有其他事务的同时,总是怀着希望或担忧,一天天地密切注视着大西洋上变化万千的战争风云。 —— 温斯顿·丘吉尔   在与英国的战争…

两种相反的预兆·五月之初·第一

两种相反的预兆·五月之初·第一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不仅应该坚决抓住每一个攻击的机会,而且绝不应该背离那么努力而经常灌输给U潜艇艇员们的原则:   “尽快到达你前面的阵位,尽早发起你能发起的进攻,立刻并尽可能充分利用你的机会。” —— 卡尔·邓尼茨   敌人的潜艇叫做“U潜艇”,保留“潜艇”这个名称    来称呼盟国的水下舰艇。U潜艇…

海上战争·探测与攻击·第二

海上战争·探测与攻击·第二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在漫长的海战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战役能与这个战役相提并论。这个战役的战场是几千平方英里的海洋,没有时间的限度,也没有空间的限度。 —— 斯蒂芬·罗斯基尔   关于某些海军史:这些海军史主要记述发生了什么事,但依我看,并没有充分阐述为什么那些事会发生。 —— 斯图尔特·米切尔爵士   (19…

首要作战任务·防御还是进攻·第三

首要作战任务·防御还是进攻·第三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的反潜战在更严密的科学控制下展开,在这一点上,英国武装部队史上的任何战役都不能与之相比。 —— 帕特里克·布莱克特教授   密室里的科学家年轻有为,   小小研究发挥了巨大威力;   是他们用智慧扭转乾坤,   是他们用科学创造奇迹!   我们谦卑地寻求他们的帮助,   没…

防御 ONS.5战役·第四

防御 ONS.5战役·第四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护航运输队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是护航部队的基本目的。规避能达到这个基本目的,因此应该是首先考虑的行动方向。与此同时必须牢记:如果得到敌情报告或遭遇敌人,在不过分损害护航运输队安全的情况下,护航部队与其他战斗单位共同承担歼灭敌方舰艇的责任。 《大西洋护航指导》    北海峡的入口处,兀立着一…

双方力量的碰撞 ONS.5战役·第五

双方力量的碰撞 ONS.5战役·第五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我们喂养了大海上千年,   大海说它依然腹内空空,   尽管大海的每个浪花,   都记载着我们英国人的牺牲。   我们把自己的精华撒给漂游的海藻,   也撒给跃动的鲨鱼和盘旋的海鸥。   如果鲜血是英国海军的代价,   天哪,我们已经付出了所有! [ 注:拉迪亚德·吉卜林(186…

战争迷雾 ONS.5战役·第六

战争迷雾 ONS.5战役·第六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U潜艇和残酷的海是两个狡猾的敌人。与这两个敌人斗争,就是小舰艇和形单影只的飞机的工作──长期的、艰苦的、需要坚忍毅力的工作,单调乏味而且默默无闻的工作。 —— 吉尔伯特·罗伯茨   一场既要搜索又要击沉的战争,一场既要设伏又要用计的战争,一场既要科学技术又要航海技能的战争。 —— 温斯…

多少赞誉都无法说尽 ONS.5战役·第七

多少赞誉都无法说尽 ONS.5战役·第七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在潜艇战中有过许多逆境和危机。这样的事情在任何 形式的战争中都是不可避免的。由于U潜艇这种武器的战斗效率一直保持稳定,我们总是能闯过那些逆境和危机。然而,现在形势变了。 —— 卡尔·邓尼茨   这场抵抗30艘U潜艇的七天战役,只以纬度和经度标示,没有供人们记忆的名称;但是,这…

进攻·五月的比斯开湾·第八

进攻·五月的比斯开湾·第八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只有当飞机成为一个更大的编成联合兵力的组成部分,并用于突袭、紧盯和歼灭时,目前在比斯开湾出动架次的成果,才能从低效率上升为真正的杀伤效率。 —— 斯蒂芬·劳申布什   如果我们给比斯开湾的主干决定性的一击,分支就会枯萎。 ——       约翰·斯莱塞   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苦难,通过斗…

U潜艇艇员的内心世界 战俘营录音·第九

U潜艇艇员的内心世界 战俘营录音·第九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科勒(U—175号):一旦被俘,你只能说四件事,不然你就有叛国罪。我们的艇长向我们宣布这四件事是:你的姓名、军阶、号码和家庭住址──你不可以说其他任何事情。 —— 1943年4月29日   克洛茨施(U—175号):情况越来越糟,U潜艇上的人都在发牢骚。   马奇(U—175号…

五月的辉煌 U潜艇的丧钟·第十

五月的辉煌 U潜艇的丧钟·第十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大船在上面毁灭我们,   大船在下面诱惑我们,   我们坐卧起行的场所,   就是死神的掌心。 —— 拉迪亚德·吉卜林   谁认为再不可能有打击护航运输队的进攻性行动,谁就是一个意志薄弱者,而不是真正的U潜艇艇长。   虽然大西洋战役越打越艰难,但这个战役是这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认识到…

尾声

尾声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邓尼茨在企图切断英国海上商运航线的战斗中惨遭失败,在企图遏止从美国驶往直布罗陀和英国的军需物资船队的行动中大受挫折。尽管如此,他依然继续在中大西洋和海上强力推进潜艇战。    其实,他对战局千思百量之后,不免感到进退维谷。是应该正视敌人势不可挡的兵力和先进的技术    装备,“放弃潜艇战”;还是应该不顾英美的…

图片索引

图片索引 作者:迈克尔·甘农·美国 出自————《黑色五月》 出自————《战争通史》

1937年7月至1941年4月4日·第一

1937年7月至1941年4月4日·第一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地中海是一个大陆海,在它浩瀚的碧波中央,座落着马耳他岛。二次大战之前。英国就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海军基地。多年的悉心经营,使这个基地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发展。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卫英帝国的一条生命线——自大洋洲、印度经苏伊士运河至英伦    三岛的…

1941年4月8日至1941年5月12日·第二

1941年4月8日至1941年5月12日·第二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4月8日,英国仓促作出决定,组织马耳他打击舰队。起初,这支舰队拟由坎宁安海军上将的4艘最现代化的驱逐舰组成。    即“杰维斯”号(舰长为P.J.麦克海军上校)、“贾纳斯”号(舰长为J.A.W.托西尔海军中校)和“努比…

1941年10月12日至1941年11月9日·第三

1941年10月12日至1941年11月9日·第三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的春季,是在一场大祸临头的气氛中结束的。德国军队的铁蹄已踏上克里特岛,纳粹空军的袭击,使英国地中海舰队损失惨重。但是在非洲西部沙漠地区,英国沿埃及边界线阻止住了德国军队的推进。到秋季,英方在地中海总算摆脱掉了春天…

1941年11月18日至1941年12月17日·第四

1941年11月18日至1941年12月17日·第四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11月18日,英军在非洲西部沙漠发动进攻,作为作战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K舰队也要实施第二次出击行动,旨在从战场上吸引走轴心国的空中力量。根据此计划,要模拟护航运输船队穿越地中海。16日,一支假船队从直布罗陀起航东驶,黄昏…

1942年12月18、19日·第五

1942年12月18、19日·第五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如前章所述,在意大利伊亚金诺的舰队和英第15巡洋舰中队及K舰队简短接触之后,意军预定驶往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船队均已于19日返航。18日夜至19日晨,维安率领英联合编队在班加西附近海区进行搜索,未发现意大利船队,随后驶回亚历山大港。马耳他基…

附录·英国作战舰艇·第一

附录·英国作战舰艇·第一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巡洋舰    62 “格洛斯特”号    舰 长:H.A.罗利海军上校    排水量:9600吨    武 备:12座6英寸炮,8座4英寸炮;8座2磅弹火炮;6具21英寸鱼雷发射管    航 速:32.5节    12 “曙光女神”号    舰…

附录·意大利作战舰艇·第二

附录·意大利作战舰艇·第二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巡洋舰    “塔兰托”号    舰 长:帕米杰诺海军上校    “的里雅斯特”号    舰 长:鲁斯尔海军上校    排水量:10000吨    武 备:8座8英寸炮;12座3.9英寸炮;18座小型高炮;8具21英寸鱼雷发射管    航 速:3…

附录·被击沉的商船·第三

附录·被击沉的商船·第三 作者:彼得·史密斯·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沉没日期 船名 国籍 总登记吨 41年4月16日 SS阿德那号 德国 4205 41年4月16日 SS阿特号 德国 2452 41年4月16日 SS阿京那号 德国 2447 41年4月16日 SS伊瑟兰号 德国 3704 41年4月16日 SS萨包迪亚号 意大利 159…

附录·“杜伊斯伯格”护航船队的载货情况·第四

附录·“杜伊斯伯格”护航船队的载货情况·第四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杜伊斯伯格”号    船 长:阿诺·奥斯特梅    排水量:7389吨    载 货:为意大利运送各种补给物资2495吨,弹药70吨;为德国运送各种补给物资1426吨,车辆和拖车170辆共750吨。载货总重4741吨    搭乘…

附录·1941年12月18日晚至19日晨“佩内洛普”号巡洋舰收发目视信号摘要·第五

附录·1941年12月18日晚至19日晨“佩内洛普”号巡洋舰收发目视信号摘要·第五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爆炸声(“罗马海神”号巡洋舰)    爆炸声(“曙光女神”号巡洋舰)    爆炸声(“佩内洛普”号巡洋舰)    “佩内洛普”号发电: 转向180度(这可能是“右转舵180度”之误)    “…

附图

附图 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 ·美国 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 出自————《战争通史》

译者的话

译者的话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乔治·S·巴顿将军1885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加夫列尔。1909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任美国欧洲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的上尉副官。1932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学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法西斯德国投降后,任德国巴伐利亚督军和美国第15集团军司令,19…

致谢

致谢 作者:比阿特丽斯·艾尔·巴顿·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编辑工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编辑自己丈夫的著作,我谨向为本书的出版出过力的许多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特别要感谢保罗·D·哈金斯上校,他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充任我丈夫的副参谋长,亲身参加了这场战争。    是他对这些材料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撰写了书中的脚注和引语。我还要特别感谢道格拉斯·索撒尔·…

前言

前言 作者:索撒尔·弗里曼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小乔治·S·巴顿将军从1942年7月到他发生致命事故三天前的1945年12月5日期间,每天都写了详细的日记。他的日记有时是在战斗正激烈进行的时候写下的。这些日记始终是坦率的,往往牢骚满腹,有时是言语尖刻,尽管他咒骂任何一个同他持不同看法的人,但决不是粗野的。    这部日记的精神在于,他作为一个司令官…

从非洲到西西里的公开信·“火炬”行动·第一

从非洲到西西里的公开信·“火炬”行动·第一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以下这些信件由于当时的保密限制而很少描写到实际的作战行动。因此,简要地描述一下这些军事战役的概貌,对读者将有所裨益。    1942年11月8日,包括西部特遣部队在内的三支特遣部队在非洲北部沿海登陆了 [ 注:陆军部新闻发布军官A·D·苏尔斯少    将给我讲述了…

从非洲到西西里的公开信·“哈斯基”行动·第二

从非洲到西西里的公开信·“哈斯基”行动·第二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制订了西西里战役计划的第1装甲军,是在西部特遣部队司令部向新成立的第5集团军提供了兵员和军官之后,由剩余的部队组成的。为实施这次进攻,军司令部得到了加强。在西西里登陆之后,又被重新授予第7集团军司令部番号。   盟军地面部队由哈    罗德·亚历山大将军爵士指挥,…

“霸王”作战·卷首语

“霸王”作战·卷首语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这篇在战争刚刚结束后对第3集团军和由O·P·韦兰准将(后来升为少将)指挥的第19战术空军司令部的行动的简短描述,是为我的家人以及几个亲密的老朋友匆匆写下的个人经历。 我为本篇经常出现的第一人称感到歉意。由于我在不了解全面情况的时候批评过许多人,因此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我根据自己的笔记以及…

“霸王”作战·法兰西、阿弗朗什、布雷斯特至摩泽尔战役(1944年8月1日-9月24日)·第一

“霸王”作战·法兰西、阿弗朗什、布雷斯特至摩泽尔战役(1944年8月1日-9月24日)·第一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7月28日,巴顿将军奉命指挥当时在欧洲大陆作战的第3集团军的部队。   第1集团军于7月26日开始向圣洛推进,几天来,进展顺利,势如破竹。   8月1日,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突入了布列塔尼半岛,此时进攻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