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作战·强击摩泽尔防线(1944年9月25日-11月7日)·第二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在上述时间内进行的这个战役是第3集团军在其历史上战果最少和最得不偿失的一个时期。 恶劣的天气和施加限制的命令似乎联合起来不让该集团军取得进展。在进行了两个月的快速推进和进攻作战之后,部队奉命只攻占有限的目标和与敌分队作战。 尽管出…
“霸王”作战·占领梅斯和萨尔战役(1944年11月8日-12月8日)·第三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把第3集团军的部队从10月份的停滞状态所引起的懒散中弄出来并不困难。他们从来不是一心想防御的部队,他们作好了准备,只要一声令下,便可向任何地方出击。 11月8日,命令下达了,攻势也开始了。虽然环境不利,但是第3集团军的部队在整个1…
“霸王”作战·巴斯托尼及圣维特战役——“凸出部”战役(1944年12月9日-1945年1月28日)·第四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12月19日,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凡尔登召开会议,讨论对付冯·伦斯德的突破问题,即著名的“凸出部”战役。早在12月12日,巴顿将军就推测德军可能对他的北翼即第1集团军的防区发起进攻,并且研究过如何对…
“霸王”作战·从艾弗尔河到莱茵河及攻占特里尔(1945年1月29日-3月12日)·第五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5年1月29日,第3集团军4个军的13个师并排部署在摩泽尔河、索尔河和奥尔河,准备从圣维特以北的萨尔劳顿攻击齐格菲防线。 第8军在这一天揭开了这次新攻势的序幕,接着它南面的第3军也发起了进攻。第12军于2月6日和…
“霸王”作战·占领科布伦茨和巴拉亭战役(1945年3月13日-3月21日)·第六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很多人包括德国人在内都认为第3集团军进行的巴拉亭战役是整个战争中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在10天的时间内,第3集团军的12个师向南迅猛进攻,渡过了摩泽尔河后,争先恐后地插入当时正在南面的齐格菲防线同第7集团军对峙的德军部队的后方…
“霸王”作战·强渡莱茵河,从法兰克福渡过美因河以及横渡穆尔德河(1945年3月22日-4月21日)·第七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这阶段的作战,速度是最关键的。占领土地比扫荡已经败退的敌人更为重要。敌人内部的总崩溃已不可避免。敌人剩下的只是一些混乱的、杂乱无章的部队,即使还有一些抵抗都只是些残余。 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巴顿将军 …
“霸王”作战·渡过多瑙河,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1945年4月22日-5月9日)·第八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4月22日标志着战争进入尾声。巴顿将军于1942年11月8日率领他的部队在非洲登陆,而他的第3集团军又于1945年5月9日结束了欧洲的主要作战。 三年来,他指挥着美军对敌人进行着成功的作战。他从未下达过进行防御的命…
回顾·思考和启示·第一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我要说的可能没有什么新颖的东西,因为战争是一个古老的题材,而我,一名年事已高的人已研究并实践了四十多年。 所以,在我看来是新颖的思想或许只是下意识的记忆罢了。 一、关于军人 军人就是军队,军队亦就是军人。军人同时也是公民。事实上,公民 的最高义务和特权是为国从…
回顾·挣军饷·第二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军官的职责同警察和消防队员的职责十分相似。他每天的日常事务干得越好,就越没有必要采取直接行动。 回顾我相当长的从军生涯,我惊奇地发现,我只有几次是对得起我拿的薪水。 然而,我很少采取激烈的行动,这也许正说明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以下一些事 情一直 在我的记忆里,这…
“火炬”行动,西部特遣部队司令部·附录一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司令:乔治·S·小巴顿少将 副司令:杰弗里·凯斯少将 参谋长:罗伯特·R·盖伊上校① 副参谋长:保罗·D·哈金斯中校① 一处(人事):休·菲茨杰拉德上校 二处(情报):珀西·布莱克上校 三处(作战):肯特·C·兰伯特上校 。 四处…
第2军编成·附录二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驻突尼斯的第2军编有三个步兵和一个装甲师。该军得到第13野战炮兵旅和一些支援部队的支援,例如通信部队、医务部队和工兵部队等。 军部编成 第2军司令部及司令部连 第1步兵师:特里·德拉M·艾伦少将 第1装甲师:奥兰多·沃德少将、欧内斯特·A·哈蒙少将 第34步兵师:查…
“哈斯基”行动,第1装甲军和第7集团军司令部·附录三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第1装甲军司令部及司令部连,后来重新编为第7集团军司令部及司令部连 第2装甲军司令部:O·N·布雷德利少将 暂编军司令部(在登陆后组建,军长为集团军副司令凯斯少将) 第1步兵师:特里·德拉M·艾伦少将 第45步兵师:特罗伊·米德尔顿少将 …
指示信·附录四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部 陆军邮政信箱第9563号 题目:第1号指示信 发:军、师及各独立分队指挥官 一、总述 这封信将向你们——各高级指挥机构的军官们说明本集团军实行的指挥、作战程序和行政管理的原则,用以指挥你们各自的部队。 二、指挥 (一)领导 (1)尽全…
一个集团军的编成·附录五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许多人不知道一个集团军的编成究竟如何。 我想把它在一个战役中的编成作一简要的介绍,许多人对此也许会感兴趣。 一个集团军的总兵力从10万到30万不等,主要取决于它配属有多少个军和师。(这些数字不包括空军支援部队)首先,它必须打仗。第二,它必须 吃饭。第三,它必须能够…
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部主要参谋军官名单·附录六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参谋长:休·J·加菲少将,1944年4月至12月。H·R·盖伊少将,1944年12月至战争结束。 副参谋长:保罗·D·哈金斯上校。 一般参谋部秘书:G·R·普番中校。 一处(人事)处长:F·S·马修斯上校。 二处(情报)处长:O·W·科克上校。 …
曾配属第3集团军作战的军,附军长及参谋长名单(1944年8月1日-1945年5月9日)·附录七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曾配属第3集团军作战的军,附军长及参谋长名单(1944年8月1日-1945年5月9日) 第8军 1944年8月1日——1944年9月5日 1944年12月21日——1945年4月22日 军长:特罗伊…
曾配属第3集团军作战的师,附师长及副师长名单(1944年8月1日-1945年5月9日)·附录八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 师 师长 副师长 第1步兵师 克利夫特·安德勒斯少将 G·A·泰勒准将 第2步兵师 W·M·罗伯逊少将 J·A·范佛里特准将 丷 R·O·巴顿少将 J·H·小斯托克斯准将 第4步兵师 H·W·布莱克利少将 J·S·…
地图 作者:乔治·S·巴顿 ·美 出自————《我所知道的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前言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凡事谨慎的性格形成,可以追溯到他在海军军官学院当学员时发生的臭名昭著的桑普森和施莱的争论上。那场争论,使海军的朋友们感到困恼,同时使威廉·T·桑普森海军少将和温菲尔德·S·施莱海军准将的声誉长期受到损害。 年轻的尼米兹对这种有损海军威望的争吵感到愤慨,发誓假如有朝一日处于有权的地位,将不再…
委以重任·第一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五星上将切斯特·W·尼米兹统帅着一支包括成千上万飞机、军舰和数百万人的庞大军队,拥有超过以往历次战争中任何一个指挥官的军权。他曾经指挥,并在很大程度上组织、计划了许多战役,其中包括挥师横渡太平洋,直捣日本,摧毁并最终击败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国。 尼米兹上将在专横跋扈的美国舰队总…
移民后裔·第二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为了安全起见,尼米兹上将乘坐的飞机没有直飞夏威夷群岛中的瓦胡岛,而是在圣诞节那天的拂晓,穿过低沉的云层,降落在它东面邻近的莫洛凯岛上。然后,由几架战斗机护航飞往珍珠港。 飞机上寒气逼人,马达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尼米兹几乎无法入睡。当飞机盘旋着准备在水上降 落时,他透过暴雨向下注视着一幅令人心碎…
固守防线·第三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12月30日,尼米兹就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头一天,欧内斯特·约瑟夫·金海军上将当了美国舰队总司令,成为尼米兹的顶头上司。 金以他的才华出众和固执(不用说粗暴)著称。一般人都知道他冷漠、清高和一本正经。他的部下拉迪斯拉斯·法拉果在他的《第十舰队》一书中是这样描写这位新司令的:“消瘦而严峻的…
战略家的经历·第四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艾尔弗雷德·塔耶尔·马汉在美国海军军事学院讲课时,经常强调“交通决定战争” [ 注:这里使用的“交通”一词指“交通和运输系统”。“交通”也指通过电台、旗语等手段“传递情报”。 ] 的理论。这个理论特别适用于高度机械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一点,金将军、尼米兹将军和日军领导人有着相同的看法。我们已经…
珊瑚海的对抗·第五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尼米兹将军到达珍珠港后不久,就视察了海军第14军区战情组。他由人引路,下了几级台阶,穿过拱形铁门,进到军区行政大楼底层狭长而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在那里,主管军官约瑟夫·J·罗彻福特少校领着他到各处视察。地下室内没有多少东西可看,只有几排桌子和一些文件柜,有些水兵和军官正在那里工作;靠墙一行有隔音装置…
保卫中途岛的战备·第六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尼米兹将军1942年5月上旬中途岛之行,是在研究地图后产生某种预感方作出的决定。按照罗彻福特少校的估计,日军在太平洋发动攻势必将攫取或者绕过首当其冲的美军据点中途岛。但到目前为止,不可一世的日军并没有绕过这些重要据点的迹象。舰队总司令尽管工作繁忙,决定最好还是飞到岛上对防御工事作一番视察。 …
中途岛之战·第七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6月3日拂晓,太平洋舰队参谋部的主要成员都进入各自战位。4点刚过一会儿,美国无线电侦听站开始收到敌军的断续电报,获悉敌军可能在阿留申群岛东部开始进行特殊的空中活动。 6月3日拂晓,太平洋舰队参谋部的主要成员都进入各自战位。4点刚过一会儿,美国无线电侦听站开始 收到敌军的断续电报,获悉敌军可…
切斯特和凯瑟琳·第八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凯瑟琳·尼米兹很快就对华盛顿战时那种谣言甚嚣尘上,极不平静的生活感到厌倦了。1942年6月,当女儿玛丽放暑假的时候,她放弃了在那里的一套公寓住宅,带着十一岁的玛丽横跨大陆,把家搬到她和切斯特结婚后曾经度过多年幸福生活的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年龄正好比玛丽大一倍、在图书馆工作的女儿南希,也请假来帮助…
上升的明星·第九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913年6月上旬,整个德国开始庆祝威廉二世皇帝即位二十五周年。庆祝活动将在他登基的纪念日——15日进入高潮。作为节日庆祝的一部分,汉堡市的庆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布罗姆——弗斯船厂建造了一艘大军舰,正在船坞上等着在14日星期六下水。这艘军舰将编入远洋舰队,暂定名为“K号巡洋舰”。这实际上是一艘战列巡洋…
战术家和教官·第十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尼米兹一家从檀香山搬到新港的旅程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经历,使尼米兹中校意外地得到一个久已盼望的假期。 全家人,包括大小切斯特、大小凯瑟琳、小南希和一只波斯顿的小哈叭狗波利,乘坐“阿贡尼”号运输舰上有两间洗澡设备的军官舱房,愉快地来到了旧金山。 海军部建议,“阿贡尼”号停泊在马雷岛海军船厂进…
在“参宿七星”号和“奥古斯塔”号舰上·第十一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929年底,尼米兹上校在圣迭戈担任第20潜艇支队司令的时候,收到海军军官学校同班同学威廉·R·弗朗的一封信,感到又惊又喜。信中说,比尔正在编辑25周年的年鉴《美国海军军官学校1905年级》,准备明年出版。他要求班上的每一位校友给他寄一张照片和一份简历,登在年鉴上。尼米兹按…
海军将官·第十二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尼米兹海军上校和夫人以及玛丽一到达东海岸,就去看望当时住在科德角韦尔弗利特的尼米兹夫人的父母亲。南希在布鲁斯特附近一所名叫锡·派因斯的私立学校里念书。凯特仍在外祖母家里闲着,她母亲对她很担心。尼米兹老俩口在韦尔弗利特住了几天后,便动身去华盛顿,切斯特已分配在海军部工作。他们在切维·蔡斯的西柯克斯街34…
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第十三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7月25日,星期六的下午,三名年轻的太平洋舰队参谋、懂日语的阿瑟·本尼迪克特海军上尉和约翰·G·罗恩尼克海军上尉以及助理新闻发布官、海军后备役上尉詹姆斯·巴西特,带着热切而又担心的复杂心情,爬上马卡拉帕山来到高级军官住宅区。他们是应邀轮流到上司尼米兹上将及其新任参谋长斯普鲁恩斯将军…
收复瓜达尔卡纳尔岛·第十四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0月18日下午2时,哈尔西将军乘坐的“科罗纳多”水上飞机刚在努美阿港降落,一艘救生艇就开了过来。当哈尔西登上救生艇的时候,戈姆利将军的副官向他敬了个礼,递给他一封密封信。因为他几分钟后就要到“亚尔古尼”号舰上去,因此他意识到现在送来这样一封信一定有 什么要急办的事。他马上撕开信皮,接…
尼米兹和他的参谋部·第十五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尼米兹将军每天吃完早饭后散步,通常在7点半到办公室看阅夜间收到的电报。凡是送给他审阅或他可能想看的文电,都要标上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代号“○○”。在将军陈设雅致、空气清新的办公室里,竹椅上的花坐垫和窗帘的颜色十分协调。墙上挂着地图,一只温度计系在将军书桌后面的管子上。在书桌下面主人的脚旁,经常…
向中太平洋推进·第十六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初,美军夺回布纳地区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后,太平洋战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太平洋盟军部队正忙于筹划新的攻势。 在阿留申群岛,金凯德将军同陆军建立了良好关系。 美军在最西边的阿达克岛和安奇特卡岛上修建了机场,从那里起飞的轰炸机能很快切断基斯卡 岛同日本的海上联系。为了采取类…
“电击行动”和“燧发枪行动”·第十七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尼米兹将军指示参加“电击行动”的主官,把部队之间的重要电报都给太平洋美军总司令抄送一份。 通过这一途径和斯普鲁恩斯不定期发来的直接报告,尼米兹得以及时知道进攻马金岛进展顺利,而在塔拉瓦岛却碰了钉子。 11月20日上午,特纳在马金岛附近通报斯普鲁恩斯:“部队于8点30分在…
向马里亚纳群岛跃进·第十八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底,盟军在太平洋分两路进军的方针已经确定下来,并得到联合参谋长会议、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的认可。根据这个方针,麦克阿瑟将军的西南太平洋部队将沿新几内亚北部海岸前进,从南部棉兰老岛进入菲律宾,即麦克阿瑟称为新几内亚——棉兰老轴心的进攻线。尼米兹将军的中太平洋部队,即第5舰队将攻占马…
在陆、海军将领和总统之间·第十九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6月,美军向马里亚纳群岛发起的攻击与日军1942年6月袭击中途岛颇为相似,都是远涉重洋,深入对方腹地。主要的区别在于1942年日军不知道美国舰队的具体位置,结果遭到美军突然反击;而1944年美军对日军舰队的位置却了如指掌。 美军知道由日军联合舰队百分之九十的舰艇组成的机…
重返菲律宾·第二十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罗斯福总统并不想把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檀香山达成的协议强加给参谋长联席会议,他只是让莱希将军在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次特别会议上作传达时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 莱希后来写道:“当他们听说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表示他们眼下没有分歧,能够协调一致共同制订作战计划时,多少都感到有些惊讶。” 参谋长联席会议根…
菲律宾战役和进军关岛·第二十一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尼米兹将军根据情报对敌人了解愈多,对哈尔西将军宣布日本海军已被“击败,溃不成军”的准确性,就愈为赞赏。莱特湾战斗显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次海上主力决战。 不过,美国海军在今后支援陆战队以及陆军地面和空中部队完成他们在太平洋的作战任务中,仍身负重任。 第38特混舰队在乌里锡…
硫黄岛和冲绳岛之战·第二十二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1945年2月2日,尼米兹将军自关岛总部飞抵乌里锡,登上第5舰队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与斯普鲁恩斯将军商讨即将开始的硫黄岛战斗。由米彻尔中将指挥的快速航空母舰部队再次以“第58特混舰队”为番号,集结在环礁湖内。舰船正在进行补给,有几艘在小修。 水兵和飞行员们在旷日持久的菲律宾战役…
胜利·第二十三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太平洋战争的头两年中,麦克阿瑟将军的西南太平洋地区战事最为活跃,而他后来沿新几内亚海岸推进,对战局根本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麦克阿瑟将军曾经担心,这种推进同尼米兹将军横跨中太平洋的迅猛进攻相比,似乎是多余的。麦克阿瑟的部队占领吕宋,为封锁日本提供一个有用 的基地。但在占领吕宋之后,他的部队仍只…
从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到海军作战部长·第二十四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为欢迎尼米兹上将的凯旋归来。一向期待海军受到重视的福雷斯特尔部长为此进行了张罗。他认为,欢迎规格至少应与陆军欢迎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和乔纳森·温赖特将军一样。主要通过福雷斯特尔的努力,华盛顿决定1945年10月5日为“尼米兹日”。 那一天,将军将在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
海军作战部长·第二十五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当尼米兹上将就任海军作战部长时,“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舰长查尔斯·麦克维上校的军法审判正在进行。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海军还没有一人因在战斗中损失军舰而受到军法审判。 尼米兹和其他高级将领竭力劝阻这次审判,但福雷斯特尔部长却认为,为了平息新闻界的责难和使遇难官兵家属满意,必须进行审判。然而,当…
地图索引 作者:E·B·波特·美 出自————《尼米兹》 出自————《战争通史》
内容简介 作者:F.德里斯基尔 D.卡萨德·美国 出自————《山里来的海军上将》 出自————《战争通史》 此书为著名的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的传记。 从珍珠港事件发生、尼米兹赶赴太平洋指挥美军对日作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尼米兹在历次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成为世界著名海军将领之一。 本书用翔实的史料、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尼米兹成长的历史,讲述了他如何从一名生长在…
前言 作者:F.德里斯基尔 D.卡萨德·美国 出自————《山里来的海军上将》 出自————《战争通史》 尼米兹曾统率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支同盟国军队作战,却未曾树敌,看来令人难以置信。即使是日本人,他们也把尼米兹同本国的东乡平八郎将军和英国的霍雷希亚·纳尔逊将军同列为世界三位最伟大的海军将领。 尼米兹过去的枪炮部门长依·门·埃勒海军少将说:“不论在逆境和顺境,他都能机智、沉着,成为…
引言 作者:F.德里斯基尔 D.卡萨德·美国 出自————《山里来的海军上将》 出自————《战争通史》 在今后的岁月里,人们回顾二十世纪时,会把它称为历史的分界线。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历了艰苦斗争,到1945年这支空前强大的海军,终于赢得胜利。尼米兹将军在这次胜利中犹如一盏明灯。只要美国政府保持强大的海军。这次胜利将永远造福于人类。 这本书有趣地描述了尼米兹童年时代受…
一位海军上将的诞生·第一 作者:F.德里斯基尔 D.卡萨德·美国 出自————《山里来的海军上将》 出自————《战争通史》 这种机遇,千载难逢。从德克萨斯州山城的一个孩子成长为世界最强大的一支无敌舰队的统帅,就象把人送上月球那样几乎令人不可思议,然而这两件事都成了历史事实。 在中世纪的人类大迁徙活动中,弗雷德里克斯堡是第一批德国人在德克萨斯州 定居 的一个点,这个地名是为了纪念…
旱地上的轮船·第二 作者:F.德里斯基尔 D.卡萨德·美国 出自————《山里来的海军上将》 出自————《战争通史》 切斯特·尼米兹长大了,尽管爷爷讲了许多海上故事,他仍然没有航海的愿望。 但是在弗雷德里克斯堡,他是第一个留海军发式的年轻人。 他的父母都有一双深蓝色眼睛和一头北欧人的浅黄色头发,切斯特自然也是满头浅黄短发。旅馆中不知道他名字的客 人叫他狮子头是不奇怪的。切…
在蒂维山腰·第三 作者:F.德里斯基尔 D.卡萨德·美国 出自————《山里来的海军上将》 出自————《战争通史》 正是在这样一个快乐的节日里,切斯特·尼米兹得到一个新爸爸。安娜·尼米兹与切斯特的叔叔威廉·尼米兹于1890年圣诞节在轮船旅馆举行了欢乐的结婚仪式。在其他孩子得到圣诞节礼品时,切斯特得到一个与他同姓的新爸爸。 当查尔斯·尼米兹船长的最小儿子向他的寡嫂安娜求婚得到允诺时,住…
进安纳波利斯,不是进西点·第四 作者:F.德里斯基尔 D.卡萨德·美国 出自————《山里来的海军上将》 出自————《战争通史》 这个来自蒂维山的年轻人,得到国会议员斯莱登带来的消息,悲喜交集。虽然当一辈子陆军的梦想一开始就破灭了,但海军军官学院的空缺使他有获得大学教育的机会。 这也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他不知道怎样才好。他从来没听说过海军军官学院,不知道安纳波利斯在什么地方,也不清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