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汉兵志 作者:宋 钱文子 出自————《补汉兵志》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 补汉兵志 政书类四 军政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补汉兵志一卷宋钱文子撰文子字文季乐清人绍熙三年由上舍释褐出身以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厯宗正少卿后退居白石山下自号白石山人宋初惩五代之弊收 天下甲兵悉萃京师谓之禁军辗转増益至于八十余万而…
旗军志 作者:(清)金德纯 撰 出自————《旗军志》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目錄 題辭 旗軍志 ●旗軍志題辭 自黃帝創立八陣遂為萬世兵法之祖三代之盛寓兵于農雖井之為方者九而耕夫惟八實亦八陣之遺意諸葛武侯亦復有八陣圖以是知八之為數乃兵法之所不能外興朝八旗之制最為詳備其尊者無事則為公卿有事則為將帥其卑者時而耕于野時 而蒐于郊上之于下不啻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外…
蒙古兵学 作者:达林太·著 出自————《蒙古兵学》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征服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奠定了蒙古兵学在世界军事史的历史地位。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里,攻取那样广大的地区,并且攻必取,战必胜,西方史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时蒙古军队的武器比别人更精良而且更适合于实战…
武备火攻 作者:佚名 出自————《武备火攻》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神火铁围营 用坚木为枢,内排神弩、神箭、神弹、毒火、烈火、神火等一十六件。用壮士守之,贼若攻营,相近,万火齐放,乘机击之,无不立败 。 万胜火龙刀 或钢或铁铸造,中空,藏铅弹。毒火刀分两刃,长三寸,上醮虎药,两旁缚毒火, 上砍贼首,下钩马足,一器…
武备水攻 作者:佚名 出自————《武备水攻》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飞渡式 募善游水士,或使人腋挟浮水系绳于腰,先浮渡水,次引大绳于两岸,立大桩结定其绳,使人挟绳浮水而过。如大军,可为数十道渡。 三层船 竹为笆以当矢石,上留铳眼箭窗,看以击贼。上、中、下分为三层。首尾设暗仓以通上下,中层 铺用刀板钉,板两旁设飞浆,…
莅戎要略 作者:明·戚继光 出自————《莅戎要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莅戎要略》,明代戚继光撰。该书是一部军事条令。其中分为行军条教、对垒号令、对垒条教、守城军法、舟师号令、发船号令、行泊号令、夜行号令、水战号令共九部分,内容系统详尽。 如行军条教中包括:详启行、请火器、度水阻、遇猝警、严住宿、 申军令、扎野营、限蔬水、定樵采、拔伏路、遏人…
缅略 作者:佚名 出自————《缅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正统)七年,思任复出为寇,再遣贵、骥率师以行。骥遣使谕缅甸酋卜剌浪送思任父子,卜剌〔浪〕不遣,骥乃进兵。缅甸使来索金币、土地,欲以重臣往取任,骥难之。于是,郭登请行,由金沙入缅,不十日至其国。卜剌浪来会,颇骄蹇,登折之,缅气沮,乃以董雅叩头听命,卜剌浪见登亦稽首。 十二月,登至自缅,其国相缅…
中法兵事始末 作者:清·罗惇曧 出自————《中法兵事始末》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光绪七年,英人要求通商 南,谕云贵总督刘长佑议复。长佑复陈通商不便,议遂寝。是岁秋九月,长佑以法人志图越南,以窥滇粤,上疏,略云:“越南为滇粤之唇齿,国外之藩篱。法国垂涎越南已久,开市西贡,据其要害。同治十一年,复通贼将黄崇英,规取 越南东京,思渡洪江以侵谅山。又欲割越南广西边界地六百里,为驻兵…
戚家军传烽歌 作者:明·佚名 出自————《戚家军传烽歌》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传烽号令妙无穷,编与墩军各一通。千贼以上是大举,百里余外即传烽。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门烽。一炮三旗燕河警,一炮四旗建昌功。 二炮一旗太平寨,二炮二旗是喜峰。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马兰中。 三炮一旗墙子岭,三炮二旗曹家烽。三炮三旗古北…
征缅纪略 作者:王昶、吴恺·清 出自————《征缅纪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缅地亘数千里,其酋居阿瓦城。三面皆距南大金江,发源于番境,至蛮暮,南来河汇之。至速怕,又合猛卯江,及近阿瓦之堵御营,则锡箔江又入焉,南流以注于南海。沿海富鱼盐,缅人载之以上行,十余日抵老官屯、新街、蛮暮粥市,边内外诸夷人皆赖之。而江以西为猛拱土司地,出琥珀 江东为猛密,有宝井…
仿指南录 作者:明·范康生·撰 出自————《仿指南录》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明中书舍人安福范康生讱轩氏着 丙戌十月初四日,忠诚府陷,余临城被执。 先是,三月二十四吉郡失守;余与督师万公元吉、都宪陈公赓、兵曹王公其宖并议列栅张家渡,且守且战。诸军既已奔溃,风鹤皆惊,纷纷扬帆不能止;乃疾趋皂口为守险计,诸军奔 溃如故。陈公收合滇兵先至虔,独余与万公、王公及永丰旧令林公…
将兵十法 作者:清·刚毅·撰 出自————《将兵十法》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序 太古之世,浑然无为而天下治者何?其人心之厚,风俗之隆欤。自黄帝有涿鹿之战,夏后有甘扈之誓,成汤有亳野之师,及周武王以兵治天下,立司马设六军,递传以至于春秋,国以战名“战国”。而后,若秦、汉,若晋、唐,以及宋、元、明,莫不以兵是赖。 每读廿四史,尝叹承平之日少…
塞外行军指掌 作者:清代·佚名·撰 出自————《塞外行军指掌》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选 兵 用兵之道,首重得人。将之宜选,固不必论,兵更不可不选也。 塞外风景较之内地迥乎不同,即如六月严霜,夏秋积雪,冷可冽肤,热能焦发,此气候之不同也,瀚海戈壁,■■■■,山顶陷泥,此地理之不同也,炒面、黑茶、酥油 、羶肉,此饮食之不同也,无冬…
提要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臣】等谨案马政纪十二卷明杨时乔撰时乔字宜迁上饶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是书纪明一代马政上起洪武元年下至万历二十三年分十有二门一曰户马二曰种马三曰俵马四曰寄养马五曰折粮贡市盐纳赎战功等马六曰兑马七曰挤乳御用上陵出府并附给驿马八曰库藏九曰蠲恤十曰政例十一曰草场十二曰各边镇行太仆寺苑马寺茶马司其…
原序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马政纪原序 太仆周官也职主内廐即後世司乘舆奉车骑典闲廐事不甚贵重周穆王命伯冏以绳愆纠缪格其非心慎简乃僚无比眤匪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曾以弼直贵重之道望焉则亦位近职亲所关观瞻习染必是乃为贵重其道贵重其道即贵重其官也汉制职主内廐位秩埒于九卿贵重矣独石庆策马之对贡禹请减乘舆服御…
卷一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户马者编户养马牧以公廐放以牧地居则骒驹征伐则师行马从诸司职掌所称廐牧者也吴元年至洪武六年太祖高皇帝武功定天下以所归马置廐牧之设牧监羣官司之建太仆寺于滁州专理之既而牧监羣革则以马归太仆寺又设太仆寺于北平辽东甘肃如太仆寺制皆民间孳牧永乐四年成祖文皇帝建苑马寺于北平辽东陕西甘肃设苑监官亦如洪武间牧监羣…
卷二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种马二 种马者以马为种视母骒驹选驹搭配余则变卖入官会典所称孶牧者也两京太仆寺者即前太仆寺在京南京太仆寺在滁州者洪武初名户马两京制畧异永乐十三年始同改名种马前所谓革牧监群革苑监官以马归太仆寺令民间孳牧者至此而定矣正统十四年就种马内徵驹解俵发京府寄养于是种马寄养马始分为二皆…
卷三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俵马三 俵马者以种马骒驹表其良者起解以备用者也会典太仆志载国初种马骒驹俱搭配补种余即变价入官以俟凑补给赏置廐之用未有解俵者正统十四年以边警取马一时不至难应猝变始于孳牧内岁取备用马二万匹寄养京辅三府以备不时调兑是为起解之始正德二年专于买俵犹系就种马额数 出银买者至隆庆二年…
卷四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寄养马四 寄养马者以解俵者发寄民间牧养以备用者也会典太仆志载洪武间京府旧有种马而无寄养自正统十四年始以顺天保定河间各州县属寄养之地前此皆以徵俵者发寄自正德二年以後则以买俵者发寄往者种马存时以解俵民为劳苦近自革种马而买俵则俵民称宁息独寄养民劳苦如旧於是 民日望於调兑去暨不…
卷五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折粮贡市盐纳赎战功马五【此亦马之入於太仆寺及行於各边镇者】 折粮贡市盐纳赎战功马者会典本诸司职掌载初制重廐牧孳牧其次则折粮进贡收买数者皆所以佐其不足者也其後折粮不行惟有进贡马即於各卫所俵给缺马官军骑操此外惟取给於收买收买之法或以茶或以盐或以互市或以 价银洪武间官给价钞於…
卷六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兑马六【此以下马之出于太仆寺者】 兑马者以寄养者调之以兑团营骑操征伐者也祖宗定制本寺俵寄备用马乃给兑团营骑操防守都城拱护陵寝有事征讨入卫应援勤王之用不为各边设以各边自有行太仆寺苑马寺都司卫所种马市买边马在也自种马尽革而为买俵马政以坏即所徵银亦备买马资 缺乏不为各边及各项…
卷七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挤乳御用上陵出府并附给驿马七【此马之出於太仆寺者旧例挤乳御用上陵三项皆御马监马近日始取诸太仆寺】 会典挤乳者以供内府膳羞御用者以供御用上陵者以驾谒陵此二者祖制皆系御马监所谓内廐者後或取诸太仆寺而内廐为徒设又历支草料无所节止不能查核如先朝旧章可谓冒滥之极矣是在明良在上为国为民裁节…
卷八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库藏八 祖宗朝太仆寺惟有马无银弘治初始有江南不能种马州县折银解寺建库时仅三万余积至隆庆间有变卖种马价草料牧地租子粒等银前臣谓自有银始则以资团营买马各边奏讨买马自有银积则以修缮给赏等项他用凡银即马也用银即用马也即各边奏讨公支且不可继况他用乎是在筹国之大 计者谋之矣纪库藏八…
卷九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蠲恤九 高皇帝奋武淮甸一战成帝业天下甫定四方未靖屡诘戎兵乃于归马滁阳建太仆寺设牧监专理民马凡种儿骒起于丁田设有定额其倒损亏失遇赦不宥者以经制初立专官孶牧马数简少其不宥者时所宜也诚以兵资于马严马政将以卫乎民也文皇帝振武燕蓟从齐鲁度淮扬下金陵日率诸方兵马 数战亲见其劳驰践祚…
卷十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政例十 政例者前今条例事宜行于户种俵寄买兑之间者也会典两太仆寺志本诸司职掌马政条例所载洪武榜例有议和买补骒驹孳牧文册官点期限丁粮则例诸欵又有管辖祀典印俵比较禁约蠲恤诸欵今此纪管辖祀典如旧而凡议和买补骒驹皆在印俵比较禁约蠲恤四欵之内皆列于各欵不别为纪顾 其间前者日革後者日…
卷十一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草场十一【今皆徵租折银】 尝考冏志曰稽古成周画井分民而又颁牧地使之养马所以蕃孳息备武事也唐肇监牧凡善水草膏腴之田皆为牧所而又得人司之又仿周礼为之厉禁春放秋入莫不有法故秦汉以来唐马最盛至余靖欧阳修於宋拳拳请专官择水草牧放盖有感於其时马政之废也我朝於畿 甸之间耕之外择有水…
卷十二 作者:明·杨时乔·撰 出自————《马政纪》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各边镇行太仆寺苑马寺茶马司十二 书曰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此谓内顺治语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此谓外威严皆国家闲暇所当早见而预谟者我太祖高皇帝驱强敌於漠外北边置辽东山西陕西甘肃诸巨镇各设行太仆寺理各州县及卫所军民成祖文皇帝徙都北平即今京师六驾敌庭边地咸平而以古幽冀地处诺延三卫附迩京师慎守…
提要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臣】等谨案筹海图编十三卷明胡宗宪撰宗宪字汝贞号梅林绩溪人嘉靖戊戍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督师剿倭冦以言官论劾下狱瘐死万厯初追复原官諡襄懋事迹具明史本是书首载舆地全图沿海沙山图次载王官使倭畧倭国入贡事畧倭国事畧次载广东福建浙江直登莱五省沿海郡县图倭变图兵防官考及事宜次载倭患总编年表次载冦踪分合图谱次…
卷一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舆地全图 广东沿海山沙图 福建沿海山沙图 浙江沿海山沙图 直沿海山沙图 山东沿海山沙图 辽阳沿海山沙图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筹海图编,卷一> <…
卷二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王官使倭事畧 魏正始元年遣使如倭 【太守龚遵遣使建中校尉梯檇等奉绍印绶诣倭国拜假卑弥呼爵命并齐诏赐金帛锦罽刀镜等物】 六年赐倭臣绶 【诏赐难升米黄幢付带方郡假绶】 八年遣使诏谕倭王 【太守王倾到官…
卷三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广东沿海縂图 防州府图 雷州府图 髙州府图 广州府图 惠州府图 潮州府图 广东兵防官考 广东倭变记 广东事宜 < 史部,地理类,边…
卷四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福建沿海总图 漳州府图 泉州府图 兴化府图 福州府图 福宁州图 福建兵防官考 福建倭变纪 福建事宜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筹海图编,卷四>…
卷五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全浙沿海总图 温州府图 台州府图 宁波府图 绍兴府图 杭州府图 嘉兴府图 浙江兵防官考【兵制附】 浙江倭变纪 浙江事宜 <史部,…
卷六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直沿海总图 松江府图 苏州府图 常州府图 镇江府图 扬州府图 淮安府图 直兵防官考 直倭变纪 直事宜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筹海图编,卷六> &…
卷七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山东沿海总图 登州府图 莱州府图 山东兵防官考 山东倭变纪 山东事宜 辽阳图 辽阳兵防官考 辽阳事宜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筹海图编,卷七&g…
卷八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嘉靖以来倭奴入冦总编年表 惠潮漳泉兴福温台寜绍杭嘉苏松常镇淮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筹海图编,卷八>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筹海图编,卷八>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筹海图编,卷八> …
卷九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大捷考 望海埚之捷【永乐巳亥】 永乐已亥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公江总兵镇辽东甫至即相地形势请于金线岛西北之望海埚筑城堡立烟墩一日了者言东南海中王家岛夜有火光计冦将至公亟遣马步军赴埚上小堡备之翼日倭贼二千余人以数十海□泊马雄岛鱼贯而上直逼埚下一贼貌甚丑恶指挥诸贼如入无人…
卷十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遇难徇节考 【此卷所载名教所闗故不嫌特书然事之详畧悉有凭据或限于耳目之未接或涉于传闻之疑似者姑阙之以俟同志者増入焉】 永乐二年倭犯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之 六年倭入山东于家庄寨百户王辅死之 犯桃花闸寨百户周盘死之 七年冬…
卷十一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经略一 叙冦原 除内逆 定庙谟 择将材【御将附】 实军伍 选士卒 恤军属 精教练 足兵饷 清屯种 汰冗食 …
卷十二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经略二 御海洋 固海岸 勤会哨 谨了探 重隣援 散贼党 慎招抚 择守令 拯民穷 严城守 筑城堡 广团结…
卷十三 作者:明·胡宗宪·撰 出自————《筹海图编》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经畧三 兵船 广东船图説 尖尾船图説 大头船图説 大福船图説 草撇船图説 海沧船图説 开浪船图説 髙把梢船图説 艟船图説 …
提要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臣】等谨案江南经畧八卷明郑若曾撰若曾有筹海图编已着録是篇为江南倭患而作兼及防御土冦之事八卷之中毎卷又分二子卷卷一之上为兵务总要卷一之下为江南内外形势总考卷三之上至卷六之下分苏州常州松江镇江四府所属山川险易城池兵马各附以土冦要害卷七上下论战守事冝卷八上下则襍论 战具战备而终以水利积储与苏松…
原序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江南经畧原序 壬戌初夏兵宪太原王公道行顾予于金阊逆旅而诘之曰子之作筹海图编志则勤矣然江防重务也而略之何与予对曰天下四大水曰江淮河济咸由中国放诸海兹志江防则河淮济似不可遗古今沿革囏于搜覈且予闻之善设险者必于上源江险在荆襄而此鳃鳃然末流之论无益也公曰否否三 呉者朝廷之重地也留…
凡例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江南经畧凡例 一倭寇航海而来自东而西其犯直隶也南自钱塘北抵大江冲突焚刼千里相共杭嘉苏松本当合为一书但今制杭嘉二郡事属浙江兵备道浙江抚按主之苏松常镇四郡事属苏松兵备道直隶抚按主之予所目撃者苏松兵备衙门推行抚按经略于吾桑梓之地者也予縁是得参所闻发明宣述为圗为论俾后之司兵于吴者考而…
卷一·上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兵务举要 兵务有纲有目有急有缓有轻有重宋仁山金氏作通鉴前编而先之以举要一卷挈其大纲揭其急务重务而剖明之俾人先醒诸心然后遍阅全帙厘然灿然至棼而不可乱至繁而不可遗至微而不可忽【若曾】自知寡昧言无伦次谨仿其体裁作举要一册冠之简端非敢泰然杜撰也或曰书之大防具 见于凡例矣兹不亦赘…
卷一·下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南畿总图 南畿总论 南畿胜势在长江留都守御舟师为急徐颍跨中原瓜连豫省淮安控徐鲁齐文武重臣开府作镇虽职漕抚而聨络两京庐州民多游手野有遗利鳯阳地当冲繁财力冗费丰沛之间浊河泛滥几沦鱼鼈转饷既艰民亦凋瘵决啮之患濠泗尤棘扬有咸台富商走集民颇丰洽俗亦浮靡濒湖农田涂垫…
卷二·上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苏州府属县疆界参错图 苏州府总论 苏州乃南都之裀褥也人文财赋甲于天下奸雄素欲染指万一世变计贼入境有三策焉一曰毘陵二曰太湖三曰武林何言乎毘陵也从古论江南咽喉者皆曰京口不知夹冈险隘易于堵截贼岂敢由此而东其势必据镇江遣舟师从河庄闸进五十五里至犇牛又三 十五里…
卷二·下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长洲县境图 长洲县境考 长洲县附府城长洲本古苑泽史称周敬王六年走犬长洲长洲之名由此汉髙祖十二年吴王尝建仓于其地唐武后万歳通天元年始割吴县北境置长洲县乾元二年改长洲军大厯五年复为县十二年陞为望县国朝吴元年革在城四厢録事司以东南东北二隅属长洲县 东…
卷三·上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常熟县总论 常熟在府城北九十里沧海环其东长江亘其北尚湖昆承阳城诸湖滙其西南乃四通八达之区也嘉靖癸丑至乙夘三歳之间倭冦至者殆无宁月犯白茆港千步泾者各一犯三丈浦者二犯许浦福山港及城下者各五其余往来分合小小纷扰不可胜计常熟之受祸惨矣今之议者孰不曰常熟者苏州 之北门也太仓嘉定者…
卷三·下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太仓州境图 太仓州总论 太仓本昆山县惠安乡地也东濒大海元时海漕畨舶咸彚于此尝立水军万户府以镇之国初则设太仓镇海二卫统军一万一千二百余名名曰备倭治间抚臣又奏割常熟嘉定昆山三县之地添置州治法制不可谓不密矣然愚不能无议者何哉夫太仓之滨海与嘉定 上海一也嘉上二县皆无…
卷四·上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松江府总论 云间自古大兵不经之地而惟岛寇之变为可忧葢东南二面皆滨于海贼易登犯且居苏常上游为浙西外捍是以罹患独深于他郡也其守御之法有三重焉守金山卫青邨南滙二所独树营蔡庙胡家柘林川沙等堡循海塘而东北者陆路也守吴淞江黄浦口自东北而西南者水路也此第一重也守三林周浦曹泾张泾等镇为海塘声…
卷四·下 作者:明·郑若曽·撰 出自————《江南经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华亭县总论 华亭乃松之附郭县也泖湖钟其西大海枕其南吴淞江绕其北受嘉【嘉兴】湖【湖州】诸水之下流本泽国也故港汊甚多利于舟楫舟楫之絶技莫如盐徒沿海如曹泾青邨等地盐塲在焉盐徒之所聚也若能抚而用之则不必另募兵勇于御寇也何有但此辈狼子野心惟利是图用之则公行劫掠 急之则啸聚泖湖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