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战·第十五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二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卒争先登;白刃始合,士卒争先赴者,必诱之以重赏,则敌无不克焉。法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 汉末大将曹操,每攻城破邑,得靡丽(二)之物,则悉以...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罚战·第十六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二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使士卒遇敌敢进而不敢退,退一寸者(一),必惩之以重刑,故可以取胜也。法曰:“罚不迁列。”(二) 隋大将杨素(三),御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对敌,...
主战·第十七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二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一),若彼为客、我为主(二),不可轻战。为吾兵安,士卒顾家,当集人聚谷,保城备险,绝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候其困敝击之,必胜。法曰:“自战其地为散地。”(三) ...
客战·第十八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二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若彼为主、我为客,唯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一),主在散地(二)故耳。法曰:“深入则专。”(三) 汉韩信(四)、张耳(五)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六)...
强战·第十九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二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众强,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敌必轻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法曰:“能而示之不能。”(一) 战国赵将李牧(二),常居代、雁门(三),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
弱战·第二十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二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一),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须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示强于敌,使彼莫能测我众寡、强弱之势,则敌必不轻与我战,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法曰:“强弱,形也。”(二) 后汉(三)...
骄战·第二十一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敌人强盛,未能必取,须当卑词厚礼,以骄其志,候其有衅隙可乘,一举可破。法曰:“卑而骄之。”(一) 蜀将关羽(二)北伐,擒魏将于禁(三),围曹仁(四)于樊(五)。吴将吕蒙(...
交战·第二十二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傍与邻国(一),当卑词厚赂结之,以为己援。若我攻敌人之前,彼犄(二)其后,则敌人必败。法曰:“衢地则合交。”(三) 三国蜀将关羽,围魏曹仁于樊,魏遣左将军于禁等救...
形战·第二十三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 (一)汉末,建安五年,曹操与...
势战·第二十四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破之。”(一) 晋武帝(二)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三)、杜预(四)、张华(五)与帝意合...
昼战·第二十五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昼战,须多设旌旗以为疑兵(一),使敌莫能测其众寡,则胜。法曰:“昼战多旌旗。”(二) 春秋晋侯伐齐(三),齐侯登山(四)以望晋师。 晋人使〔司马〕斥(五)山泽...
夜战·第二十六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夜战,须多用火鼓,所以变乱敌之耳目,使其不知所以备我之计,则胜。法曰:“夜战多火鼓。”(一) 春秋越伐吴(二),吴人御之笠泽(三),夹水而阵。越为左右二军(四),乘...
备战·第二十七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出师征讨(一),行则备其邀截,止则御其掩袭,营则防其偷盗、风则恐其火攻。若此设备,有胜而无败。法曰:“有备不败。”(二) 三国魏大军南征吴(三),兵到精湖(四),魏将满宠(...
粮战·第二十八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垒相对持,两兵(一)胜负未决,有粮则胜。若我之粮道,必须严加守护,恐为敌人所抄。若敌人饷道,可分遣锐兵以绝之。敌既无粮,其兵必走,击之则胜。法曰:“军无粮食则亡。”(二) ...
导战·第二十九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直,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知其利,而战则胜。法曰:“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一) 汉武帝时,匈奴比岁(二)入寇,所杀掠甚众。 元朔五...
知战·第三十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三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一) 战国魏与赵攻...
斥战·第三十一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行兵之法,斥堠(一)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甲(二),人持一白旗(三),远则军前后左右(四),接续候望(五)。若见贼兵(六),以次递转,告白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
泽战·第三十二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出军行师,或遇沮泽、圮毁之地(一),宜倍道兼行速过,不可稽留也。若不得已,与不能出其地,道远日暮,宿师于其中,必就地形之环龟(二),都中高(三)四下为圆营,四面受敌。一则防水...
争战·第三十三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以战则胜。若敌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有变则击之,乃利。法曰:“争地勿攻。”(一) 三国魏青龙二年,蜀将诸葛亮出斜谷(二),并田(三...
地战·第三十四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三军必要得其地利,则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所谓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利,胜之半也。此言既知彼又知己,但不得地利之助,则亦不全胜。法曰:“天时不如地利。”(...
山战·第三十五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或居山林,或在平陆,须居高阜,恃于形势,顺于击刺,便于奔冲,以战则胜。法曰:“山陵之战,不仰其高。”(一) 战国秦伐韩,〔军于阏与〕。韩求救于赵,王(二)召廉颇(...
谷战·第三十六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行军越过山险而阵,必依附山谷,一则利水草,一则附险固,以战则胜。法曰:“绝山依谷。”(一) 后汉(二)将马援(三)为陇西太守,三降羌(四)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援将四千...
攻战·第三十七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所谓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则出兵以攻之,无有不胜。法曰:“可胜者,攻也。”(一) 三国魏曹公(二)遣朱光(三)为庐江太守,屯皖(四),大开稻田,又令间人(五...
守战·第三十八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所谓守者,知己者也。知己有未可胜之理,则我且固守,待敌有可胜之理,则出兵以击之,无有不胜。法曰:“知不可胜,则守。”(一) 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反(二),以周亚夫(三...
先战·第三十九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初来,阵势未定,行阵未整,先以兵急击之,则胜。法曰:“先人有夺人之心。”(一) 春秋,宋襄公(二)及楚人战于泓(三),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
后战·第四十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四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若敌人行阵整而且锐,未可与战,宜坚壁待之,候其阵久气衰,起而击之,无有不胜。法曰:“后于人以待其衰。”(一) 唐武德(二)中,太宗(三)围王世充(四)于东都(五),窦建...
奇战·第四十一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所谓奇(一)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交战之际,惊前掩后,冲东击西,使敌莫知所备。如此,则胜。法曰:“敌虚,则我必为奇。”(二) 三国魏景元四年(三),诏诸军征蜀,大...
正战·第四十二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道路不能通,粮饷不能进,推计(一)不能诱,利害不能惑,须用正兵(二)。正兵者,拣士卒,利器械,明赏罚,信号令,且战且前,则胜矣。法曰:“非正兵,安能致远?” (...
虚战·第四十三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势虚,当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法曰:“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一) 三国蜀将诸葛亮在阳平道(二),魏延(...
实战·第四十四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势实,我当严兵以备之,则敌人必不轻动。法曰:“实而备之。”(一) 三国蜀先主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屯江陵。是岁,羽留兵屯公安、南郡,以备吴,而率...
轻战·第四十五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必须料敌详审而后出兵。若不计而进,不谋而战,则必为敌人所败矣。法曰:“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一) 春秋晋文公与楚战(二),知楚将子玉(三)刚忿褊急,文公遂...
重战·第四十六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若此,则必不陷于死地(一)。法曰:“不动如山。”(二) 春秋晋将栾书(三)伐楚,将战,楚晨压晋军而阵,军吏患之...
利战·第四十七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之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以击之,其军可败。法曰:“利而诱之。”(一) 春秋楚伐绞(二),〔军其南门〕。莫敖(三)屈瑕曰:“绞小而轻,轻...
害战·第四十八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各守疆界,若敌人寇抄我境,以扰边民,可于要害处设伏兵,或筑障塞以邀之,敌必不敢轻来。法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一) 唐时,朔方军总管沙吁忠义(二)为突厥(...
安战·第四十九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我深沟高垒,安守勿应,以待其敝。若彼以事挠我求战,亦不可动。法曰:“安则静。”(一) 三国蜀将诸葛亮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遣大将司马懿拒之...
危战·第五十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五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怀生,则胜。法曰:“兵士甚陷,则不惧。”(一) 后汉将吴汉(二)讨公孙述(三),进入犍为(四)界。诸县皆城守。汉攻广都(五)...
死战·第五十一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命,须置之死地(一),告令三军,示不获已。杀牛燔车,以享战士,烧弃粮食,填夷井灶,焚舟破釜,绝去其生虑,则必胜。法曰:“必死则生。”(二) 秦...
生战·第五十二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地利已得,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兵已设,要当割弃性命而战,则胜。若为将临阵畏怯,欲要生,反为所杀。法曰:“幸生则死。”(一) 春秋时,楚子伐郑,晋师救之,与战于...
饥战·第五十三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法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一) 《北史》:北周将贺若敦(二)率兵渡江取陈湘州(三...
饱战·第五十四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敌人远来,粮食不继,敌饥我饱,可坚壁不战,持久以敝之,绝其粮道。彼退走,密遣奇兵,邀其归路,纵兵追击,破之必矣。法曰:“以饱待饥。”(一) 唐武德初,刘武周(二)据太原(...
劳战·第五十五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而据之,我后去趋战,则我劳而为敌所胜。法曰;“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一) 晋司空刘琨(二)遣将军姬澹(三)率兵十余万(四)讨石勒(五)。勒...
佚战·第五十六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不可恃己胜而放佚,当益加严厉以待敌,佚而犹劳。法曰:“有备无患。” (一)秦王翦(二)将兵六十万代李信(三)击荆(四),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
胜战·第五十七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敌人虽来,有备无害。法曰:“既胜若否。”(一) 秦二世(二)时,项梁使沛公(三)、项羽别攻城阳(四),屠之。西破秦军濮阳(...
败战·第五十八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须思害中之利,当整励器械,激扬士卒,候彼懈怠而击之,则胜。法曰:“因害而患可解也。”(一) 晋末,河间王颙(二)在关中,遣张方(三)讨长沙王...
进战·第五十九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法曰:“见可则进。”(一) 唐李靖(二)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击破突厥,颉利可汗(三)走保铁山(四),遣使入朝谢罪,请...
退战·第六十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六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曰:“知难而退。”(一) 三国魏将曹爽(二)伐蜀,司马昭(三)同行出骆谷(四),次于兴势(五)。蜀将王平(...
挑战·第六十一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七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营垒相远,势力相均,可轻骑挑攻之,伏兵以待之,其军可破。若敌用此谋,我不可以全气击之。法曰:“〔敌〕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一) 十六国(二),姚襄(三)...
致战·第六十二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七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能赴战,则我势常实。多方以致敌之来,我据便地而待之,无有不胜。法曰:“致人而不致于人。”(一) 后汉建武五年,光武(二)诏耿弇(三),悉收集降附,...
远战·第六十三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七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阻水相拒,我欲远渡,可多设舟楫,示之若近济,则敌必并众应之,我出其空虚以济。如无舟楫,可用竹木、蒲苇、罂缻(一)、瓮囊(二)、枪杆之属,缀为排筏,皆可济渡。法曰:“远而示之...
近战·第六十四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七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夹水为阵,我欲攻近,反示以远,须多设疑兵,上下远渡,敌必分兵来应,我可以潜师近袭之,其军可破。法曰:“近而示之远。”(一) 春秋,越人伐吴,吴人御之笠泽,夹水而阵。越...
水战·第六十五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七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与敌战,或岸边为阵,或水上泊舟,皆谓之水战。若近水为战,须去水稍远,一则诱敌使渡,一则示敌无疑。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欲不战,则拒水阻之,使敌不能济。若敌率兵渡水...
火战·第六十六 作者:刘基 出自————《百战奇略》《第七卷》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战,若敌人居近草莽,营舍茅竹,积刍聚粮,天时燥旱,因风纵火以焚之,选精兵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行火必有因。”(一) 汉灵帝(二)中平元年,皇甫嵩(三)讨黄巾(四),汉...